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066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docx

矿山压力基本知识

矿山压力根本知识

1.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

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

2〕矿压控制:

3〕周期来亚:

4〕冲击矿压:

2.解答题:

1〕画图说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

2〕画图说明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概况;

3〕画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特点;

4〕影响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

5〕矿山压力观测仪器按观测内容可分为哪几种;

6〕画图说明采煤工作面“三量〞观测的测区一般布置图

7〕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包括哪些工程;

8〕巷道矿山压力控制方法及原理;

9〕如何防治冲击矿压;

3.论述题:

在今后工作中如何控制常见的顶板事故?

一、填空题:

1.周期来压是随工作不断推进而出现的

2.煤层顶板可分为、、三种。

3.根据顶板稳定性将直接顶分为、、、

四类。

4.自然平衡拱是采掘空间上方岩层破坏后形成的的拱形结构。

5.采煤工作面中工作空间和的工作总称叫工

作面顶板控制。

6.工作面顶板控制方法有、、、四

种。

7.从开切眼煤壁到老顶初次来压时与工作面切顶线的距离叫根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

&根本顶根据周期来压明显与否分为四级,周期来压强烈为级顶板。

9.根本顶周期来压越不明显,作用于支架上的就越小而且稳定。

10.采煤工作面的煤壁在矿压作用下,发生自然塌落的现象叫片帮。

11.煤层倾角对顶板下沉有明显的影响,煤层倾角愈大,影

响顶板下沉的力。

12.由于采掘活动而引起的作用在巷运及采煤工作周围岩体

内的应力叫。

13.因矿山压力的作用而在采煤工作面或巷道内显示的力学

现象叫矿压显现,如;;;等。

14.根本顶按采压强度及来压步距可分为;;;四级。

15.在切割眼两帮的煤体中,产生了应力集中现象,这种集

中应力称为。

16.支承压力大小,分布范围

与;;;;煤的软硬有关。

17.当顶底板均为厚而坚硬的岩层,煤质很坚硬,开采深度又较大,形成很大支承压力时,就可能产生。

18.根本顶初次垮落前的初次失稳或工作面矿压显现加剧的

现象称为。

19.根本顶初次来压的特点有;大面

积跨落时产生较大的响声和冲击波冲倒支架造成冒顶事故。

20.根本顶周期垮落前的工作面矿压呈现加剧现象叫。

21.两次周期来压之间的距离称为周期来压步距。

22.矿压观测的“三量〞是指、、。

23.原岩应力场的形成主要因素有和。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每题后边的括号

中划“/号或“x〞号〕

1.底鼓及煤壁中帮是矿压显现的一种现象。

〔〕

2.存在于采掘空间围岩内的力叫矿压。

〔〕

3.假设支架密度小,间距大,就会产生支架应集中。

〔〕

4.采掘顺序对于矿山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没有太大影响。

〔〕

5.底板岩层内风压应力的大小与煤柱上方的支承压力成正比。

〔〕

6.由于岩层垮落,破碎体积膨胀,直接顶垮落后的堆积高度要大于原来的厚度。

〔〕

7.岩体中包含的气体或水不会影响岩体内的应力大小与分布。

〔〕

8.直接顶必须位于伪顶之上。

〔〕

三、单项选择题〔下例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或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根本顶初次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叫。

A.矿山压力B.初次来压C.周期来压D.冲

击地压

2.直接顶的稳定性可分为

A.2类B.3类C.4类D.5类

3.目前老顶根据来压强度及采压步距分为

5.根本顶周期垮落前的工作面压力显现加剧的现象

叫。

A.周期来压B.初次来压C.冲击地压

6.冲击地压的形成是由于。

A.顶底板均为厚而坚硬的岩层,煤质很坚硬,开采深度又

较大B.顶底板松软C.煤质较软D.应力集中

7.冲击地压发生后的破坏性一般。

A.很大B.很小C.没有破坏性

8.冲击地压是矿山压力的。

A.一般显现B.特殊显现C.没有矿山压力显现

9.随着煤柱宽度减小,支撑压力在底板内的传递深度和应力值。

A.减小B.增大C.不会变化D.显著增大

四、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选项中,正确选项不止1个,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以下属于矿山压力显现的现象有。

A.顶板下沉和垮落B.底板鼓起C.片帮D.支

架变形和损坏

2.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过程有以下。

A.压密阶段B.弹性阶段C.塑性阶段D.破

坏阶段

3.以下情形不属于矿压显现的是。

A.片帮B.底鼓C.冒顶D.支架初撑力缺乏E.咬架

4.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

A.采高与控顶距B.工作面推进速度C.开采深度

D.为煤层倾角

5.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前四周围岩的支承压力分布为。

A.增压区B.减压区C.稳压区D.无压区

五、问答题:

1.岩体的概念、根本特性及根本特征有哪些?

2.什么叫支承压力?

3.什么叫矿山压力?

4.什么叫矿压显现?

5.什么叫老顶的初次来压?

6.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时有哪些特点?

7.什么叫周期来压?

周期来压步距?

8.初次来压时应采取那些措施?

9.周期来压时应采取那些措施?

10.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是什么?

11.在生产过程中的破煤和回柱放顶对长壁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有什么影响?

放顶时顶板下沉速度是破煤时的几倍?

六、分析说明题:

1.分析各种矿压控制方法的根本原理和采取的控制巷道矿

压的措施及其主要优缺点。

2.试分析开采技术对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

3.试分析巷道变形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周期性2.伪顶直接顶老顶3.不稳定中等

稳定稳定坚硬4.相对稳定5.支护采空区处理

6.垮落法充填法缓慢下沉法支撑法7.初次来压

步距&川级9.载荷10.片帮11.愈小12.矿山压力13.顶板下沿产生裂隙冒顶工作面支架变形

折断底彭和煤壁中帮14.来压不明显来压明显来压强烈非常强烈15.支承压力16.顶板悬露面积和时间开采深度采空区充填程度顶底板岩性17.冲击地压18.初次来压19.初次来压顶板下沉速度加

快下沉量加大持续时间长支架前载增加折损增加片帮严重20.周期来压21.周期来压步距22.顶底板移近量支架阻力活柱下缩量23.自重应力构造应力

二、判断题:

1.V2.V3.V4.X5"6"7.X8.V

三、单项选择题:

1.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DE4.ABCD5.ABC

五、问答题:

1.答:

岩体是自然界中由各种岩性和各种结构特性的岩石所组成的集合休。

岩体的根本特性:

〔1〕非均质性,岩体多由多种岩石组成,

根据组成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其组合状况的经常变化,通常认为岩体是非均质的。

〔2〕各向异性。

大多数层状岩层,水平和铅直方向的致密程度不同,岩体受力后在各个方向上显示不同的力学性质,如岩体垂直层面和平行层面的单向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就有明显的不同。

〔3〕非连续性。

由于岩体被各种结构面所切割,因此原那么上岩体属于明显的非连续体。

但在研究工程问题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时,可根据岩体的结构类型把岩体视作非连续体、似连续体、和连续体。

岩体的根本类型:

〔1〕整体岩体。

是指遭受构造变动轻微的

水平或缓斜厚层沉积岩层,节理不发育,很少有断层,通常

可看作均一的,连续的介质。

〔2〕块状岩体。

是指构造变动是中等的厚层、中厚层水平或倾斜沉积岩,节理发育,有不断层或偶有层间错动,岩石一般比拟坚硬,多由岩性单一的或强度相近的岩层组合而成。

根据所受构造作用的不同可认为是连续介质或不连续介质。

〔3〕层状岩层。

是指构造比拟简单的沉积岩层,可以是水平赋存,也可以是倾斜或急斜赋存。

岩层组合上可以是单一岩性,也可是不同岩性的互层或夹层。

节理发育不等,属于各向异性的不连续介质。

〔4〕碎

裂岩体。

是指受过强烈构造变动后岩层产生严重变形和破裂的岩体,这类岩体中褶皱、断层、层间错动、节理、劈理十分发育,完整性很差,属不连续介质或似连续介质。

〔5〕松

散岩体。

是指经受剧烈的构造变动后由断层泥、岩粉、压碎的岩石碎屑碎块等所组成的岩体。

这种岩体往往出现在大断层交汇处,形成破碎带,沿走向和沿倾斜的厚度变化极不规那么。

未经胶结的松散沉积物如砂卵石等也属松散岩体,且这类岩块呈颗粒状、碎屑粉状、角砾状,可看作非连续介质。

2.答:

当煤层中开掘切眼后,位于切眼上方岩石的支承点发生移动,上部岩层的重量将向巷道两侧转移,把这种支承条件改变而使巷道两侧载荷增加形成的集中应力称为支承压力。

3.答:

矿山压力:

由于采掘而引起的,作用在巷道及采煤工作面周围岩体内的应力叫矿山压力。

4.答:

因矿山压力作用而在采煤工作面或巷道内显示的一些力学现象叫矿压显现,如顶板下沉、产生裂隙、冒顶、工作面支架变形和折断、底鼓以及煤壁片帮等。

5.答:

根本顶初次垮落前的初次失稳或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加剧现象称初次来压。

6.答:

其特点有:

〔1〕顶板下沉速度加快,下沉量加大延续时间长。

〔2〕支架载荷剧增,折损增加。

〔3〕支承压力增大片帮严重。

〔4〕大面积垮落时产生较大的响声和冲击波冲倒支架造成冒顶事故。

7.答:

根本顶周期垮落前的工作面矿压呈现加剧现象叫周期来压。

两次周期来压之间的距离称为周期来压步距。

8.答:

〔1〕适当缩小控顶距。

〔2〕提高支护质量,增加初撑力和支架稳定性。

〔3〕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掌握老顶初次来压步距。

〔4〕对某些特别坚硬顶板,采用深孔爆破强迫放顶。

9.答:

〔1〕通过矿压观测,准确判断周期来压的时间和位置,做

好预测预报工作。

〔2〕做好来压前的支护工作,保证支架的

规格质量,保证一定的支护密度和支架稳定性。

〔3〕合理缩小控顶距,以利于工作面维护。

〔4〕保证直接顶垮落的质量。

〔5〕保持工作面的推进速度。

10.答: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是:

掌握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分析采煤空间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合理的顶板控制措施;选择合理的采煤参数;及时进行顶板来压预报;合理安排采煤艺;为研制采煤机械和支架提供根底参数。

11.答:

生产过程中的破煤和回柱放顶是影响长壁工作面顶板动态的主要工序。

具体影响是造成顶板下沉、离层甚至破碎而冒落。

放顶时顶板下沉速度是破煤时的3〜4倍。

六、分析说明题:

1.答:

控制方法有:

抵抗矿压、忍让矿压、躲避矿压、转移矿压。

抵抗矿压根本原理:

提高支架的支撑能力或支护密度,用加强支护的手段去抑制或减少围岩动,增强巷道变形能力以对付矿压的作用。

措施:

〔1〕增大型钢重量,提高支架承载能力;〔2〕增加支护密度;〔3〕充填支架背后空间。

主要优缺点:

巷道布置地点及掘巷时间可不受限制,但为此要消耗支护材料,支护劳动量大,使开采费用大幅度提高。

忍让矿压根本原理:

在采用适当支护措施和保持支架本身不遭受严重损坏的前提下,容忍围岩产生一定变形,以释放掉一些能量〔也称应力释放〕。

措施:

〔1〕采用有一定工作阻力的大可缩量支架;〔2〕为巷道受压收缩预留备用断面;〔3〕容忍巷道底鼓然后进行机械化起底。

主要优缺点:

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围岩自承力,减轻支架受载,应用得当可实现无维护巷,对生产极为有利,但会增加支架结构的复杂性或多支出掘进和起底费用。

躲避矿压根本原理:

将巷道布置在应力经重新分布后岩体已处于卸载状态的天然低应力区,从时间上或空间上躲开高压力的作用。

措施:

〔1〕在煤体边缘或煤体下方的低压区内布置巷道;〔2〕错过高压作用的时间,等压力充分稳定后再掘巷。

主要优缺点:

要在不同程度上减轻巷道受压,有利于支护工作,但有时要多开一些辅助巷道〔如联络眼等〕,或要求延迟掘进时间,不利于采掘接替工作。

转移矿压根本原理:

通过人为方法使巷道围岩受到松动,形成卸载槽孔或其他形式的卸载空间,迫使载荷转移到离巷道较远的地点,到达减轻巷道受压的目的。

措施:

〔1〕在巷帮或底板中形成卸载槽孔;〔2〕宽面掘进或在巷旁成心留出卸载空间;〔3〕用跨采工作面使巷道得到卸载;主要优缺点:

巷道布置地点及掘巷时间可不受限制,但要增加与采用卸压措施有关的额外费用。

2.答:

开采技术因素是人为可以改变的,只要掌握矿压显现规律即可控制和改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巷道位置、支护方法、开采程序、工作面推进速度及顶板控制方法等。

(1)巷道位置。

假设巷道开掘在支承压力影响区,那么作用在巷道周围的压力要比未受采动影响区增加许多倍,这是井下各类巷道产生严重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2)开采程序。

不同的开采程序,矿压显现规律亦不相同,对中间巷道的双工作面后退式开采,当两侧工作面同时推进至停采线时,巷道要受两侧采动支承压力的叠加影响,矿压显现剧烈,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维护困难。

此外,对跳采式开采,先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缓和,而后采的孤岛式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剧烈。

在煤层群开采时,上部煤层开采后可减轻下部煤层开采的矿压显现程度,假设上部煤层留有煤柱,那么当在煤柱下开采时,矿压显现会明显增加,开采困难。

(3)支护方法。

采场围岩

和支架是相互作用的统一力学体系,支架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对矿压显现程度影响很大。

单体支架或轻型支架,困工作阻力小,支架稳定性差,那么围岩移动量大,矿压显现明显;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大,稳定性好,对顶板的封密性好,接顶密实,矿压显现将趋于缓和,比单体支架或轻支架的支护控顶效果要好。

〔4〕顶板控制。

采煤工作面中采用不同的顶板控制方法,矿压显现不同,应根据顶板类别而采用相适应的控制方法。

〔5〕工作面推进速度。

采场推进速度对矿影响主要表现在时间因素方面。

在一定条件下,随时间增加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增加,假设推进速度慢,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推进速度快,那么矿压显现缓和,有利于改善工作面顶板控制效果。

高产高效快速推进的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矿压显现将会趋缓。

3.答:

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主要受到顶压、侧压和底压的作用,其中主要是顶压的作用。

只有在底板松软和顶压、侧压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底压,即底臌。

〔1〕顶压作用:

掘进巷道后,暴露出来的顶板形成一个岩石梁。

梁上面岩的重量和岩梁本身重量的作用,必然会产生弯曲变形、裂隙、离层。

此时,如巷道无支架支撑,裂隙和离层继续开展,最后顶板就会冒落。

一般来说,巷道顶板是受水平拉力的作用,巷道两帮受垂直应力的作用,而巷道四角受剪应力的作用。

〔2〕侧压作用:

侧压是指两帮岩石或煤向巷道内挤压而产生的。

如果巷道两帮不支护或支护壁后的背帮不严不实,其变形得不到控制,并继续开展下去,就会造成片帮。

如果巷道使用刚性支架,当变形严重时,柱腿可能折断或砌墙被破坏。

采区巷道因受采动影响,两帮的移近量经常是很明显的。

影响巷道两帮移近量大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巷道两帮支撑压力的大小。

巷道两帮支撑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巷道的位置。

如果巷道位于采空区一侧煤柱的支撑压力增压区,巷道压大很大,那么支架损坏严重,巷道维护困难,费用很高。

如巷道距采空区较远或煤柱留的较宽,使巷道处在采空区的边缘和采空区之间有一窄煤柱〔或无煤柱〕,即处于减压区内,那么巷道压力很小,变形相应也小,巷道就易于维护。

②巷道两帮围岩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巷道两帮的煤或岩石越坚硬稳定,巷道就越易维护。

〔3〕底压的作用:

当巷道两侧煤帮或岩帮受到支承压力的作用时,高支承压力使巷道两帮和底板内部都产生一个侧压力,侧压力又可产生向上的底压,底压可使底板臌起,并产生离层、弯曲和破坏,由于巷道支架一般不设底梁来阻止底臌,因此有时底板向上臌起要比顶板下沉、两帮移近容易得多,严重得多。

巷道底板臌起的主要原因,是矿山压力大,底板岩石强度小,岩石吸水膨胀。

1、落实煤矿平安生产方针必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那么.

2、有关煤矿平安生产方面的法律主要有:

〔平安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平安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

3、矿山建设工程的平安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煤层的产状要素主要包括:

〔走向〕、〔倾向〕和〔倾角〕

5、一般把〔8o以下〕的煤层称为近水平煤层

6、一般把断层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三种

7、煤层底板等高线发生变化时表示煤层构造发生变化.当底板等高线发生弯曲表示有〔褶曲〕,底板等高线发生中断,表示有〔断层〕.

8、采煤方法主要由采区内的〔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两局部内容组成.

9、采煤机进刀方式有:

推入式〔预开缺口〕,钻入式〔自

开缺口〕,斜切式〔无缺口〕.

10、综合机械化采煤是指:

采煤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处理采空区等主要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形成连续作业.

11、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主要有三种:

单架依次顺序式,分组间隔交错式,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12、采煤工作面所有平安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此范围内的巷道不得低于〔1.8〕米,其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米

13、矿山压力:

由于采掘工程破坏了原岩应力而引起的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这种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的力称为矿山压力.

14、由于矿山压力的作用,使得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撑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称为〔矿压显现〕.

15、影响矿压显现规律的地质因素主要有:

岩石的力学性质,开采深度,煤层倾角,断层裂隙及节理.

16、老顶的初次来压:

由于老顶的第一次失稳而产生的工作面顶板来压.

17、老顶初次来压的主要表现:

顶板下沉剧烈,支架载荷激增,采高大、媒质软的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有时会出现局部冒顶和切顶.

18、老顶周期来压矿压显现的主要表现形式:

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下沉量增大,支柱所受载荷普遍加大,有时可能出现煤壁片帮、支柱折损、顶板发生台阶下沉等现象.

19、采空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

〔全部跨落法〕,〔缓慢下沉法〕,〔采空区充填法〕,〔煤柱支撑法〕.

20、支柱的初撑力:

支架支撑时对顶板的作用力.支柱的最大工作阻力:

支柱能够承受的最大工作负荷.

21、规程规定:

对摩擦式金属支柱,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柱,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必须进行

检修.检修好的支柱还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合格前方可使用.

22、根据液压支架的支撑特点和结构特点,把支架分为三

类:

〔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

23、液压支架的选型原那么:

支架选型应使支护强度与采面矿压相适应支架结构与煤层赋存条件相适应

支护断面与通风要求相适应液压支架与采煤机、输送机等设备相匹配

24、综采工作面在遇断层时应该采取的平安措施:

综采工作面在通过落差小的断层时,可调整采高,挑顶卧底,垫

矸石或木料和架设木垛及提吊支架等措施直接通过;在断层

大不能通过时,那么应另掘开切眼.

25、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分类,采煤面冒顶事故分

为:

〔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推垮型〕冒顶.

26、采煤工作面的局部冒顶常发生地点有:

靠近煤壁附近,工作面两端头,放顶线附近,地质破坏带附近

27、局部冒顶的预兆有:

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掉渣,片帮,顶板出现裂缝,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加大,顶板淋水明显增加

28、预防工作面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的主要平安措施:

A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

B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裂隙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片帮

C炮采时,炮眼深度和装药量要合理,尽量防止崩倒支架

D严禁在无支护的空顶区作业.

29、防治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顶的措施:

A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不仅能支撑松动易冒落的直接顶还能支撑住老顶来压时的压力

B支护系统必须能始终控制局部冒顶,且具有一定阻力,防止

老顶来压时推倒支架

C采煤工作面所有平安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

30、采煤面易发生大面积冒顶的地点:

开切眼附近,地质破坏带附近,老巷附近,倾角大的地段,顶板岩层含水地段,局部冒顶区附近等

31、采煤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关于一级矿井的标准是:

采煤工作面平安工程质量得分在90分及以上,优良品率100%,工作面内无死亡事故.

32、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将采煤工作面平安工程质量分为三个等级:

(优良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33、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规定:

液压支架

的初撑力不得低于规定值的(80%).

34、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规定:

工作面上

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金属支柱和铰接梁,距煤壁(10)米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米范围内打单排柱.

35、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米范围内要求支架完整

无缺,巷道高度不低于(1.6)米,综采不低于(1.8)米,留有(0.7)米宽的人行道.

36、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规定:

伞檐长度在1米以下时,伞檐最突出部位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50〕mm.

37、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规定,在两巷与文明生产中巷道要做无〔积水〕,无〔浮渣〕,材料设备码放整齐并有〔标志牌〕.

38、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压力应大于等于〔30〕MPa,乳化液浓度不低于〔3%--5%〕.

39、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规定,支柱迎山有力,不出现〔3〕根以上支柱迎山角或退山角过大.

40、采煤工作面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方法规定,综采支架要垂直顶板低板,歪斜〔V土5o〕.

41、?

安规?

规定:

采煤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

42、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00mm的不得小于〔90kN〕,柱径为80mm的不得小于〔60kN〕.

43、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

44、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平安地点工作.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45、采煤工作面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两段密集柱之间必须留

有宽〔0.5〕米以上的出口.

46、运送、安装和撤除液压支架时,必须有平安措施,明确规

定〔运送方式〕、〔安装质量〕、〔拆装工艺〕和〔控制顶板〕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