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7503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docx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

高二第一学期文科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位置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意义(很重要:

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地理位置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特点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半球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2、沿海地区全球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3、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等陆上邻国直接往来

1、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交汇处,多地质灾害;

2、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台风影响大,多气象灾害

纬度位置

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1、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

2、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

经度位置

从西向东跨60多度,分属于东五区到东九区的5个时区

1、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只有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适于发展耕作业

2.区域定位

(1)10个点:

成都、武汉、杭州;北京、西安;哈尔滨;乌鲁木齐;拉萨;西双版纳;广州

(2)主要的定位线有经纬线、河流、区域界线、山脉,及其这些线之间的关系。

本学期的重点是山脉和河流。

(3)图中阴影表示: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科尔沁沙地、汾河谷地、渭河平原、汉中盆地、南阳盆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滇南河谷、藏南谷地、湟水谷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南疆、伊犁河谷。

二、重要的界线

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

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

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

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

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

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

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

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

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

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

淮河

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

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

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二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三、地形地势特点(很重要:

在地形图中描述地形特征的要点)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

(1)充足的水源(河流流域面积广,汇水区域广,支流众多;区域内降水丰沛)

(2)有足够的落差

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

黄河的龙羊峡(青海)、刘家峡、李家峡(甘肃)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

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

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

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

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

(落实到地图上)

(1)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由西北向东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地形特点,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2)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3)阶梯分界线:

第一阶梯——第二阶梯: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阶梯——第三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

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4)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

山脉

省区

山脉

省区

太行山

山西-河北

大巴山

四川-陕西、甘肃

昆仑山

新疆-西藏

贺兰山

内蒙古-宁夏

武夷山

江西-福建

大别山

安徽-湖北

祁连山

甘肃、新疆-青海

巫山

重庆-湖北

横断山

西藏-云南、四川

南岭

湖南、江西-广东、广西

(5)气候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高原高山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界线

秦岭: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大兴安岭: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通过的地方

(6)水系分界线:

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澜沧江、长江)、秦岭(长江-黄河)此条了解即可

⒌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

位置

地势高低

面积大小

海拔和

相对高度

典型地理事物

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及喜马拉雅山脉之间

地势高,平均海拔3000-5000米以上

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占全国面积的1/4

海拔高,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

多雪山冰川,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多湖泊(星罗棋布)

位于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分,甘肃、宁夏、河北等省区的一部分。

大兴安岭-甘肃、新疆边境-祁连山

地势坦荡,起伏缓和,山脉少,地面广阔平坦

是我国第二大高原

平均海拔1000-1500米

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沙漠(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位于我国中部,包括山西全省和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的一部分。

东-西:

太行山-祁连山

南-北:

秦岭-古长城

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覆盖最深厚的地区

海拔1000-2000米

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在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南

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

海拔1000-2000米

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高原上多小型山间盆地(“坝子”)

※典型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

Q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

·植被覆盖低

·夏季暴雨集中

·垂直解里

--人为

·不合理种植

·植被的砍伐

·过度开垦和放牧

Q2: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云贵高原一带多石灰岩分布

·云贵高原一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降水

·受流水侵蚀作用

Q3:

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地处云贵高原,纬度虽低,但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凉爽)

·冬季风受山脉、高原影响,难以到达昆明,冬季气温较高(温暖)

Q4: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的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

·白天,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太阳辐射强;晚上,云对大地的保温作用弱,夜间气温低

(2)四大盆地

位置

四周环绕山脉

海拔

特点

典型地理事物

位于新疆南部

昆仑山脉与天山山脉之间

800-1300米

封闭严密,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盆地内沙漠广布,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源丰富地区(边缘)分布有绿洲

位于新疆北部

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最北盆地”)

200-1000米

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地势东高西低,西北边缘有缺口,可以接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使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

多风蚀地貌,盆地内草原沙漠广布(沙漠面积较小),边缘山麓有绿洲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

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与昆仑山脉之间

2700-3000米

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为典型内陆高原盆地,地势高

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

位于四川东部(四川省和重庆市)

西为青藏高原,南为云贵高原,位于巫山、大巴山、横断山、大娄山之间

300-800米

地势北高南低,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开阔平缓,土壤肥沃

盆地内平原、丘陵、低山广布,河流众多,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有“紫色盆地”、“天府之国”之称

※小结: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河流冲积扇边沿)。

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西北部的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三大平原

位置

主要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