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491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docx

公路施工环保方案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与监理职责

一、自然概况及生态保护面临的困难

1面临的困难

  

(1)原生植被的破坏:

公路路基的开挖打乱了土层,取走表土,使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条件。

同时公路建设过程中遗弃的建筑垃圾(如沥青、石灰、水泥等)对生长的植被造成污染,迫使植被死亡。

  

(2)路基边坡陡峭:

新疆省地处高原,地形多山地丘陵,且风蚀严重,土壤易失陷。

再加上公路建设开挖的边坡均较陡,上边坡坡度一般在1:

0.5-1:

1之间,下边坡坡度1:

1.5-1:

1.75,给公路的生态防护、恢复带来困难。

(3)水土流失严重:

新疆夏季多阵雨、暴雨,由于公路路基的黄土失陷性,造成公路塌方、沉陷、毁坏等,致使水土流失严重。

2环境保护

(1)公路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通过对公路工程的形式进行调整,如少填低挖,多修桥涵、隧道等,这样势必造成工程成本过高。

(2)生物措施:

可分为生物保护措施及生物恢复措施两种。

生物保护措施即为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对原有生物进行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因素,特别使对表层土壤的破坏,但公路建设对表层土壤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此方法不利于操作;而生物恢复措施则是在公路建设的同时,通过人工种植的方法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目前,我国应用比较普遍的便是人工生态环境的恢复。

二、公路生态环境恢复的示范方法

根据公路的工程形式的不同,公路生态环境的示范方法的内容分为:

填方路基边坡(下边坡)、挖方路基边坡(上边坡)、边坡两侧等。

其方法有:

人工种植、自然恢复及人工种植与工程措施性结合的方法。

  1、人工种植

  其特点有:

工程造价低、见效快且便于操作等,:

结合公路工程形式人工种植的方法可分为:

填方路基边坡两侧采用人工种植乔木,一般选用落叶乔木连续种植,形成与路域为侧的分离;填方路基边坡选用耐干旱、瘠薄等抗性较强的草灌木结合,减少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2、自然恢复

  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通过自然的方式恢复植被。

自然恢复的弊端:

所用的时间较长,一般在10~20年左右,自然覆盖达不到防护的作用,且效果较差。

  3、人工种植+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因公路工程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上边坡一般采用浆砌片石进行防护,下边坡采用拱形骨架或菱形块的形式,来减少雨水冲刷。

人工种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即为在拱形骨架或菱形块的基础上栽植草灌木,这种方法缺点为:

工程投入大,但防护的效果明显,能在短期内达到环保的作用。

通过试验发现,不同的植物盖度对经流量和冲刷量减少的程度不同,植物平均盖度达到88%时,径流量减少74.3%,冲刷量减少84.6%。

经过二年的对比分析发现当植物盖度达到80%以上时对路基边坡(下边坡)水土流失能有效的得到控制。

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对公路生态的恢复差异较大,公路机械镇压或拱型骨架的工程措施,靠自然恢复植被的方法对减少降水冲刷量的作用不明显,而拱型骨架的形式对减少降水冲刷较机械镇压效果明显,但采用生物措施后,两种工程措施相比对减少降水经流量效果差异不大,即生物措施起主导作用。

监理职责

三、环境保护监理的任务

环境保护监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对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工程进行施工监理,确保“三同时”的实施。

公路环境保护监理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监理公路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排放应达标、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称为“工程环境监理”或“环境监理”;二是对保护营运和施工期的环境而建设的配套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监理,称为“环保工程监理”,包括水处理设施、声屏障、绿化工程等。

四、环境保护监理的依据

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

2)国家有关的条例、办法、规定

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等。

3)地方性法规、文件

4)国家标准

5)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

6)项目的环境行动计划

7)工程设计文件

8)监理合同、施工合同以及有关补充协议

9)施工过程会议纪要、文件

10)建管处下发的文件和指示

五、环境保护监理应遵循的原则

从事工程环境保护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

确立环境保护监理是“第三方”的原则,应当将环境监理和业主的环境管理、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执法严格区分开来,并为业主的环境管理和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服务。

六、环境保护监理人员素质要求

环境保护监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具体从事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或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工程与环保有联系和交叉时,起到协调和指导作用。

七、生活服务区控制

项目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食堂

1

油锅炉灶油灶

1.漏油2.能源消耗3.产生油烟

2

油烟机

1.油烟排放2.噪声

3

废弃物污水

1.污水2.废物3.能源消耗

4

冰箱

1.产生有害气体

办公室

1

空调

1.产生有害气体

2

电脑手机使用

1.产生辐射

3

复印机打印机

1.产生有害气体2.噪声3.废物回收

4

生活用水用电

1.能源消耗

5

纸张使用及废弃

1.资源消耗2.废物回收

宿舍

1

生活垃圾

1.资源消耗2.废物处置3.有害气体

2

生活用水

1.资源消耗2.污水

3

厕所

1.水污染2.土壤污染

停车场

1

车辆

1.资源消耗2.有害气体3.污水4.噪声

供电设施

1

发电机

1.噪声2.资源消耗3.油料污染

选址阶段的可能影响和避免措施:

影响1:

因选址不慎,造成对生态敏感点的人为干扰。

这些生态敏感点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各种纪念地以及各种生物保护地如植物园、果木园、种子基地、特产农业用地等等。

措施:

基本上应采取避让的措施。

通过实地踏勘,避开各种生态敏感点,对于生活服务区附近可能存在的生态敏感点,应加强管理,并提示服务区内各员工,控制员工对附近生态敏感点产生潜在的人为干扰。

影响2: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生活服务区一般多设置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域,这些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或临近这些用地,另外,还有可能临近水域或居民点。

措施:

临近城镇或农村的居民点时,应尽可能租用当地的民居;若无现成的房屋可以租用,生活服务区选应尽可能避开农、林等生产用地。

对临时借地范围要有明确的边界,以便控制对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

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选址确定后,对生活服务区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1)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

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如油污水应进行隔油处理。

机械和车辆最好由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维修。

2)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4.6的污水排放评价,当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

3)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

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

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

如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设垃圾筒。

4)施工单位生活服务区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

生活服务区在整个施工期都存在,因此在不同阶段执行相应的标准。

服务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噪声源是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应放置在室内,加强门窗隔声,并在进风口、出风口安装消声器。

生活服务区应离开居民点200m以远。

5)施工人员如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

6)厨房应设置排风系统。

八、临时设施及其他方面施工道路控制

临时施工道路的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水地流失及扬尘等污染,例如临时施工道路的开辟和修筑以及运输车辆的行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包括耕地、用地、林地以及牧草地等。

主要防治措施有:

1)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则,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若无现成道路可利用,则应严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边界。

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2)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2.5的水土侵蚀量评价,结合临时道路在运行期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程度以及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

3)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4)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即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5)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

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的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

夜间在居民区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必要时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才能夜间作业。

九、材料堆放场控制

临时材料堆放场的环境潜在影响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为符合材料的堆置要求,料场的选址多位于地势较平坦的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或临近这些用地。

此外,物料的散失和飘散污染也会影响环境。

主要措施和办法:

1)对临时借地范围要有明确的边界,以便控制对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

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2)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

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

3)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4)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

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密。

十、搅拌场和预制场控制

拌和场和预制场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拌和场

1.扬尘2.废水污染3.噪声

2

预制场

1.废水污染2.噪声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1)稳定土拌和站、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

2)拌和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3)拌和场和预制场地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

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不能达标时,夜间应停止作业。

4)大型拌和站(预制场)应配有除尘装置;沙石料场应及时洒水;沙石装卸时应尽量降低落差。

施工人员应配有防尘用具,以保护工人健康。

小型临时拌和场地应离敏感点大于100m,并应尽量避开下风向有人群的时段。

5)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

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洒水防尘。

6)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剂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

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岗位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了公路工程环保课程后,我认为环保应当从我们自身做起,每一件关于环保的事都不是小事。

环保也是刻不容缓,我们是建设者,建设的目的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而过去的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

在建设的时候将建筑所废弃的材料和生活垃圾乱堆乱放,这不仅违反了我们当初建设家园的宗旨,还是环境变得恶略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更应该注意,美化环保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