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511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docx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方案

一、测评目的

通过开展档案馆工作测评,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现实工作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

二、测评原则

客观、公正、真实、准确

三、测评内容

档案馆各项工作测评按照《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体系》开展。

测评体系包括6项测评内容:

1.档案馆机构经费人员

2.档案收集、整理、鉴定

3.档案保管与保护

4.档案信息化建设

5.档案开发与利用

6.档案统计

根据档案馆工作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省档案局将适时调整或增加测评指标。

四、测评方法

(一)为体现各单项指标在测评指标体系中所占的相对重要程度,采用加权方法。

测评综合评价总分的计算方法:

每一单项测评所得分乘以权重后,再将各单项的乘积相加。

计算公式:

测评综合评价总分﹦单项分值×权重+单项分值×权重……

各单项的权重:

1.档案馆机构经费人员0.5

2.档案收集、整理、鉴定3.0

3.档案保管与保护1.5

4.档案信息化建设3.0

5.档案开发与利用1.8

6.档案统计0.2

(二)为客观评价各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情况,采用

数计算方法衡量对比档案馆自身工作发展状况。

指数法计算公式:

五、测评组织与步骤

各级档案局成立由局领导任组长、监督指导处(科、股)及有关处(科、股)人员参加的测评工作组。

测评工作组组成人员为不少于3人的单数。

各级档案局测评工作组应负责制定开展测评工作的计划,协调有关测评的工作事宜。

各级档案局每年负责对本级档案馆进行一次自评。

各设区市档案局每三年负责对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县、市、区档案馆进行一次测评。

省档案局每三年负责对省档案馆、各设区市档案馆进行一次测评,并抽测部分县、区级档案馆。

测评工作开始前应向被测评档案馆发出正式通知。

测评时间一般安排在测评年度的第四季度。

六、结果评价

各级档案局测评工作组完成测评工作后,应填写《档案馆工作测评项目综合评价表》,并形成评价报告。

各级档案局测评工作组于次年1月份向省档案局监督指导处报送每年形成的自评报告。

县、区级档案局的自评报告同时报送设区市档案局。

自评报告应有完整的工作底稿以备查。

设区市档案局对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县、市、区档案馆测评工作结束后,于次年1月份将全区各档案馆测评的评价报告报送省档案局监督指导处。

评价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报告正文主要内容包括所测评档案馆基本情况的描述、各项测评指标对比分析、工作成效、存在问题、评价结论等。

报告附录包括有关测评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

评价报告必须客观、公正、准确。

对影响档案馆工作发展的客观情况应该在报告中予以充分说明。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及部门。

测评工作结束后,省档案局形成总体测评工作总结,并通报测评情况。

附件:

1.福建省档案馆工作测评体系

2.档案馆工作测评项目综合评价表

 

附件1:

档案馆工作测评体系

1档案馆机构经费人员

1.1机构

1.1.1档案事业或档案馆建设列入同级政府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5分

1.1.2档案馆已明确为同级党委、政府的文化事业机构5分

1.1.3党委或政府明确有一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3分

1.1.4档案馆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3分

1.1.5档案业务经费逐年增长3分

1.1.6地方财政每年核拨档案业务经费

1.1.6.1每卷册平均2元3分

1.1.6.2每卷册平均1元2分

1.1.6.3每卷册平均0.5元1分

1.1.7地方财政为档案馆工作人员核拨保护津贴2分

1.1.8地方财政根据档案馆工作需要拨付专项经费2分/每10万元

1.2人员

1.2.1按编制配齐档案人员5分

1.2.2档案馆领导班子健全3分

1.2.3档案人员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分/100%

1.2.4档案人员专业技术职务高级1.5分/人

1.2.5档案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中级1分/人

1.2.6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1分/人

1.2.7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2分/人

1.2.8档案人员全部取得省档案局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3分

未达100﹪按比例得分

1.3管理职责

1.3.1档案馆制定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密、统计、保管与保护、

开放、开发与利用、信息化建设等各项规章制度16分

1.3.2档案馆实行岗位责任制

1.3.2.1分工明确,职责分明5分

1.3.2.2实行定期考核6分

2档案收集、整理、鉴定

2.1档案收集

2.l.1档案收集范围

2.1.1.1按照《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结合本地区

实际制定“档案馆收集范围”1.5分

2.1.1.2“档案馆收集范围”作为正式文件发布0.5分

2.1.1.3按规范编制档案馆档案接收名册,接收名册中应接收的单位完整1分

2.1.1.4按接收周期制定接收计划0.5分

2.1.2.档案、资料收集情况

2.1.2.1应进馆单位档案的接收

2.1.2.1.1机关、团体档案接收率低于50﹪为0分2.5分/100﹪

接收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加0.5分

2.1.2.1.2事业、企业单位档案接收率低于70﹪为0分1.5分/100﹪

接收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加0.5分

2.1.2.1.3乡镇(街道)档案接收率低于50﹪为0分2.5分/100﹪

接收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加0.5分

2.1.2.1.4撤销单位档案接收率2.5分/100﹪

每少收一个应接收的撤销单位档案扣0.5分,扣完2.5分止

2.1.2.2特殊档案接收、征集

2.1.2.2.1专门档案接收1分/项/次

如:

婚姻档案、审计档案、学籍档案等

2.1.2.2.2重大活动档案、重大事件档案、重点工程档案2分/项

2.1.2.2.3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家族谱1分/件(部)

2.1.2.2.4名优特产品、风景名胜、名人、名企、名校档案等0.5分/百册(项)

2.1.2.3本地资料收集

本地资料包括:

涉及本地的报刊、书籍、专题资料 1分/百册

2.1.2.4接收各类档案同时接收检索工具

2.1.2.4.l按规定接收案卷目录3分

每缺少10个百分点扣0.3分

2.1.2.4.2按规定接收全引目录或归档文件目录3分

每缺少10个百分点扣0.3分

2.1.2.4.3按规定接收全宗介绍或项目简介2分

每缺少10个百分点扣0.2分

2.1.3档案接收期限

2.1.3.1按期接收到期档案10分/100﹪

2.1.3.2到期档案未接收,平均滞后接收年限1年扣0.5分

2.1.3.3未到期档案接收,平均超前接收年限1年增加0.5分

2.1.4档案接收质量

2.1.4.1文书档案质量符合《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和《福建省归档文件整理细则》要求2分/100﹪

2.1.4.2科技档案质量符合《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2分/100﹪

2.1.4.3会计档案质量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福建省会计

档案基础工作规范》要求2分/100﹪

2.1.4.4照片档案质量符合《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要求2分/100﹪2.1.4.5磁性载体档案质量符合《磁性裁体档案管理与保护

规范》要求2分/100﹪

2.1.5档案收集手续

2.1.5.1档案、资料交接手续齐全4分/100﹪

每缺少1次扣1分,扣完4分为止

2.2档案整理

2.2.1全宗管理

2.2.1.1 馆藏档案编制全宗号低于91%为0分 1分/100%

每增加5个百分点加0.5分

2.2.1.2全宗号标识格式符合《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与

著录细则》0.5分

2.2.1.35年编制一次全宗名册0.5分

2.2.1.4全宗名册编制规范、名册中馆藏档案全宗完整 1分

2.2.2全宗卷管理

2.2.2.1以全宗为单位建立全宗卷

低于81%为0分每增加10个百分点加1分      2分/100%

2.2.2.2全宗卷内容完整格式规范1分

2.2.2.3全宗卷及时补充全宗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0.5分

2.2.2.4全宗卷集中保管,排列有序0.5分

2.2.3档号管理

2.2.3.1以卷为单位的档号结构符合《档号编制规则》0.5分

2.2.3.2以件为单位的档号结构符合《福建省归档文件细则》0.5分

2.2.3.3.馆藏档案编制档号低于81%为0分

每增加5个百分点加0.5分 2分/100%

2.2.4编制档案馆指南

2.2.4.1档案馆指南正式印发(公开或内部)2分

2.2.4.2档案馆指南15年更新一次1分

2.2.4.3档案馆指南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准确0.5分

2.2.4.4馆藏档案全宗介绍低于91%为0分

每增加5个百分点加1分2分/100%

2.2.4.5馆藏非全宗形式档案介绍100%  0.5分

2.2.4.6馆藏资料介绍100%0.5分

2.2.5编制案卷目录

2.2.5.1案卷目录格式符合规范0.5分

2.2.5.2建国前档案编制案卷目录2分/100%

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0.2分

2.2.5.3建国后档案编制案卷目录3分/100%

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

2.2.5.4特殊载体档案按规定格式编制案卷目录1分/100%

2.2.5.5编制专题目录,每编制一种专题目录0.2分0.2分

2.2.6馆藏档案全部及时整理上架,排列科学、有序1分

2.2.7资料管理

2.2.7.1资料参照《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0.5分

2.2.7.2资料按类上架、排列科学、有序0.5分

2.2.7.3编制资料分类目录1分

2.3档案鉴定

2.3.1成立档案鉴定小组0.5分

2.3.2档案鉴定、销毁

2.3.2.1馆藏档案确定保管期限2分/100%

2.3.2.2到期档案鉴定1分/100%

2.3.2.3对到期档案提出鉴定报告1分

2.3.2.4编制销毁档案清册1分

2.3.2.5销毁档案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核准0.5分

2.3.2.6做好档案销毁后目录标注工作1分

2.3.2.7做好鉴定后留存档案的整理工作2分

2.3.3档案解密划控

2.3.3.1对馆藏档案解密划控率达100%2分

2.3.4编制建国前开放档案案卷级目录2分/100%

2.3.5编制建国后开放档案文件级目录4分/100%

3档案保管与保护

3.1.档案馆建筑

3.1.1档案库房符合建筑质量要求

库房经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的0分

3.1.1.1库房出现墙体开裂的扣3分

3.1.1.2库房出现基础下陷的扣3分

3.1.1.3库房出现屋顶漏水的扣2分

3.1.1.4馆址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

安静远离水源、火源、污染源及易爆的地段2分

3.1.1.5库区设环形走廊或厚外墙壁等围护结构2分

3.1.1.6库房屋顶有隔热措施2分

3.1.1.7地面有防潮措施2分

3.1.1.8库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窗有保温防光防尘措施2分

3.1.2档案馆面积

3.1.2.1框架结构0.005分/m2×现有面积

3.1.2.2砖混结构0.002分/m2×现有面积

3.1.2.3砖木结构0.001分/m2×现有面积

3.1.3馆区环境整洁2分

3.2档案装具

3.2.1纸质档案的存贮保管

3.2.1.1档案装具符合《档案装具》(DA/T6)的有关要求2分

3.2.1.2案卷格式、卷皮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2分

3.2.1.3档案装具数量能满足当前档案存储的需要2分

3.2.2特殊载体档案的存贮保管

3.2.2.1磁性载体档案保存符合《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中

有关磁性载体档案存储与保护的要求1分

3.2.2.2照片档案底片袋、底片册、照片册及存储柜架符合《照片档

案管理规范》中有关包装物与装具的要求1分

3.2.2.3档案缩微品的包装、包装物及包装材料储存用具符合《档案缩

微品保管规范》中档案缩微品保存的要求1分

3.3配置档案保护设施设备

3.3.1库房防盗安全措施

3.3.1.1库房配置防盗监控系统5分

3.3.1.2库房安装防盗报警器2分

3.3.1.3库房安装防盗门、防盗网等设施1分

3.3.2库房消防安全措施

3.3.2.1建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消防预案0.5分

3.3.2.2每年经过当地消防部门安全检查0.5分

3.3.2.3库房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分

3.3.2.4库房配置火灾自动灭火装置5分

3.3.2.5库房配备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的灭火器材,消防器材每年

检查一次,及时更换过期或失效的消防器材2分

3.3.3库房温度、湿度控制措施

3.3.3.1库房配置恒温恒湿监控管理系统5分

3.3.3.2配备自记式温湿度记录仪并定期校验2分

3.3.3.3配备干湿球温湿度测试仪1分

3.3.3.4档案馆有完整、准确的库房内外温湿度记录2分

3.3.3.5有年度综合分析材料,积累库房温湿度变化的资料1分

3.3.3.6库房温度、湿度可控面积

3.3.3.6.1库房温度控制在14℃~24℃(每昼夜波动幅度不得大于

±2℃),每天记录不少于1次,可控面积达到100﹪2.5分

3.3.3.6.2库房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每昼夜波动幅度不得

大于±5﹪),每天记录不少于1次;可控面积达到100﹪2.5分

3.3.3.6.3库房温度可控面积达不到100﹪的,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分:

已控面积/已放档案面积×2.5分

3.3.3.6.4库房湿度可控面积达不到100﹪的,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分:

已控面积/已放档案面积×2.5分

3.3.4纸质档案资料含水量的检测

3.3.4.1实测纸质档案资料含水量在7﹪~8﹪之间3分

3.3.4.2含水量在8﹪~11﹪之间的2分

3.3.4.3含水量在11﹪~15﹪之间1分

3.3.4.4含水量在16﹪以上0分

3.3.5防有害生物措施

3.3.5.1库房配有环保型防虫、霉、鼠等有害生物的药品1分

3.3.5.2库房内发现有虫、霉、鼠等有害生物或危害的新痕迹扣3分

3.4库房安全管理

3.4.1库区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使用电热器具,照明电源线路与

设备动力电源分别设置1分

3.4.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库房环境安全情况(水、电、门、窗等)

检查并做好记录,建立安全管理台帐2分

3.4.3建立预防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遇灾害性天气和突发事故

采取相应措施和及时汇报2分

3.4.4库房整洁、有条理、无尘、无杂物1分

3.4.5新接收进馆的档案100﹪经除尘、去污、杀虫、灭菌处理后入

库上架,并对杀虫灭菌情况进行严格的登记2分

3.4.6每年对馆藏档案进行虫、霉检查,按全宗抽查30﹪以上,并

做好检查记录,发现虫霉及时进行消毒杀虫除霉2分

3.4.7档案馆每三年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清点检查,建立档

案安全管理台帐2分

3.4.8建立并实行档案出入库登记制度1分

3.4.9建立并实行非档案库房管理人员出入库房登记制度1分

3.4.10建立并实行档案馆值班制度

3.4.10.1档案馆实行值班制度,有交接班和值班记录2分

3.4.10.2档案馆设有电脑总监控室,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监控;

遇有特殊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有关领导处理2分

3.5档案抢救

3.5.1档案馆对破损、字迹褪变的档案及时进行修复抢救,修裱工作

符合《档案修裱技术规范》的要求。

完成修裱档案:

1万页以下0.1分/1000页;

1万—10万页0.2分/1000页;

10万页以上3分/10000页

3.5.2开展对馆藏重要档案的缩微复制工作,档案缩微符合《缩微

摄影技术35mm卷片拍摄技术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缩微

摄影技术在16mm卷片上拍摄档案的规定》的要求。

1分/100盘

4档案信息化建设

4.1档案目录数据库

4.1.1编制《馆藏全宗全称与通用简称对照表》1分

4.1.2数据数量要求

4.1.2.1全部完成馆藏案卷级目录数据录入2分

4.1.2.2完成各个阶段目标任务(完成率)

4.1.2.2.1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文件级目录数据录入10分/100﹪

4.1.2.2.2完成第二阶段目标任务文件级目录数据录入10分/100﹪

4.1.2.2.3完成第三阶段目标任务文件级目录数据录入10分/100﹪

4.1.2.32000年以后接收进馆的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录入2分/年

4.1.3.数据质量要求

4.1.3.1数据录入格式正确2分

4.1.3.2数据著录内容正确,无差错(准确率)

4.1.3.2.1第一阶段目标任务文件级目录数据著录内容准确率达80﹪2分

数据准确率80﹪以下(不含)0分

数据准确率每提高5个百分点增加4分

数据准确率达95﹪以上15分

4.1.3.2.2第二阶段目标任务文件级目录数据著录内容准确率达80﹪2分

数据准确率80﹪以下(不含)0分

数据准确率每提高5个百分点增加4分

数据准确率达95﹪以上15分

4.1.3.2.3第三阶段目标任务文件级目录数据著录内容准确率达80﹪2分

数据准确率80﹪以下(不含)0分

数据准确率每提高5个百分点增加4分

数据准确率达95﹪以上15分

4.1.3.3数据库数据与馆藏档案实体数量相一致,完整无缺漏(完整率)

数据完整率99.9﹪以下(不含)0分

数据完整率达99.9﹪1分

数据完整率每提高0.01个百分点增加0.5分

数据完整率达99.95﹪以上4分

4.1.3.4数据库数据编号具有惟一性,无重复(重复率)

数据重复率1﹪以上(不含)0分

数据重复率达1﹪0.5分

数据重复率每下降0.2个百分点加0.5分

数据重复率0.5﹪以下2分

4.1.3.5随机检索查准率

4.1.3.5.1随机检索查准率100﹪2分

4.1.3.5.2查准率95~99﹪1分

4.1.3.5.3查准率低于95﹪(不含)0分

4.1.3.6确定专人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校1分

4.1.3.7填写《录入数据审校登记表》1分

4.2档案全文数据库

4.2.1编制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实施工作计划1分

4.2.2建立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登记表制度

4.2.2.1按要求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交接登记表1分

4.2.2.2按要求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交接登记表1分

4.2.2.3按要求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验收登记表1分

4.2.3按专题建立全文数据库,每份文件与馆藏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相关联,扫描输入质量符合《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的

有关要求,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并通过质量验收0.01分/100页

4.2.4按全宗建立全文数据库,每份文件与馆藏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相关联,扫描输入质量符合《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的

有关要求,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通过质量验收0.01分/100页

4.2.5图像文件与目录数据库挂接错误达0.1﹪,该专题或全宗全文

数据库不得分

4.2.6在专题或全宗全文数据库中出现图像文件不完整、不清晰、

有错误等质量问题达1﹪,该专题或全宗全文数据库不得分

4.3图像文件(照片)数据库

4.4影像文件(多媒体)数据库

4.5数据安全管理

4.5.1建立了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0.5分

4.5.2从技术上对数据库采取了安全管理措施1.5分

4.5.3在修改数据库正式库中的数据时按要求填写《数据库修改

审批表》1分

4.5.4按规定要求对数据进行备份3分

4.5.5存储数据的载体符合要求1分

4.5.6数据备份后按要求填写了《备份载体管理情况登记表》1分

4.5.7脱机存储数据的载体按规则进行标识(编号)1分

4.6分布式数据库项目建设

通过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初步验收15分

5档案开发利用

5.1档案利用

5.1.1设置档案、资料、现行文件阅览中心

5.1.1.1阅览中心面积达100㎡2分

每减少10㎡扣0.2分

5.1.1.2阅览中心整洁、环境清静0.3分

5.1.1.3有适宜、充足的查阅桌椅0.2分

5.1.1.4有可供查阅者自己查找电子目录的电脑0.5分

5.1.1.5配备监控等安全设备1分

5.1.1.6有可供咨询的专用电话0.3分

5.1.1.7有必备的工具书可供参考0.2分

5.1.1.8有复印机可供复制0.5分

5.1.1.9有熟悉馆藏内容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利用工作0.5分

5.1.2利用检索工具完备

5.1.2.1有可供开架阅览查阅的馆藏档案开放目录3分/100%

5.1.2.2有可供计算机查阅的馆藏档案开放目录3分/100%

5.1.2.3有可供开架阅览查阅的现行文件目录和现行文件0.2分/100份(条)

5.1.2.4有可供计算机查阅的现行文件目录和现行文件0.2分/100份(条)

5.1.2.5有可供开架阅览查阅的馆藏资料目录0.2分/千条

5.1.2.6有可供计算机查阅的馆藏资料目录0.2分/千条

5.1.3其它服务

5.1.3.1有档案、资料、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指南可供自由取阅0.5分

5.1.3.2被政府指定为政府公开现行文体利用的场所1分

5.1.4档案利用2分/1000卷次

5.2开放档案

5.2.1应开放档案经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0.5分

5.2.2档案开放

5.2.2.1已开放档案占应开放档案数量100﹪5分

5.2.2.2已开放档案占应开放档案数量90﹪4.5分

5.2.2.3已开放档案占应开放档案数量80﹪4分

5.2.2.4已开放档案占应开放档案数量70﹪3.5分

5.2.2.5已开放档案占应开放档案数量60﹪3分

5.2.2.6已开放档案占应开放档案数量59﹪以下2分

5.2.3古老、珍贵和重要档案以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1分

5.3公布档案

5.3.1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档案馆开放档案信息1分/条

5.3.2通过互联网宣传报道档案馆开放档案信息0.5分/条

5.3.3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公布开放档案目录1分/1000条

5.3.4通过互联网公布开放档案目录1分/1000条

5.3.5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公布开放档案全文2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