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694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docx

《让孩子出类拔萃》第四辑品行

第四辑品行使人幸福的是德性

贝多芬曾对家长提出忠告:

把德性教给孩子。

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54.为什么孩子太自私?

我们发现孩子的占有欲很强,以自我为中心。

小朋友来家里玩,大家拿玩具,争争抢抢,我们的孩子不懂得礼让。

这样下去,长大了,我怕他成为一个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和回报的自私鬼。

怎样让孩子做一个“能爱他人”的人呢?

专家评语:

人性有占有利己的本能,也有趋善利他的本能。

人类渐渐地通过理性调节人的欲望,走向文明。

父母要告诉孩子,要有“将心比心”的同情心,要有“自制”的理性----这样,既利他,也利己。

55、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关键语】

一颗不知感恩的心灵,麻木而坚硬,怎可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又怎能指望他勇于负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

隆冬的一天,我们决定在家里吃火锅。

差不多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准备烫火锅用的菜。

一番大采购后,就是烦琐的摘、洗、切。

打电话叫表姐来吃饭。

表姐长住在日本,这次带了三岁的女儿回来度假。

一会儿工夫,表姐就带着孩子来了,那孩子一进门,就和我女儿打闹在一处。

两个孩子年纪想当,很能够玩在一块的。

待碗筷摆上了桌,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别就显出来了。

小兔——表姐的女儿,很快地在桌边坐好,等着开饭。

而我的女儿,却在一边专心地玩一块橡皮泥,任我怎么叫,就是不挪窝。

吃饭时,小兔吃什么都香,自己吃,不要大人喂。

我女儿却要我喂,而且是哄着才肯吃上一点,仿佛那饭不是为她吃的,而是为我吃的。

好不容易吃了一小半碗菜,

就溜下桌玩儿去了,怎么叫也不回来。

小免一直乖乖坐在餐桌边,吃完饭后,甜甜地对我说了声:

“谢谢姨!

”跑过来吻我一下,才去玩。

只不过是一桌普通的饭菜、平常的滋味,却收到孩子如此隆重的谢意,自己准备饭菜的种种辛苦,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被人肯定的快乐。

但我嘴上却对表姐说:

“孩子太客气了。

”表姐却正色到:

“不是客气,要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颗感恩的心!

它深深地震动了我。

一个母亲,为孩子洗干净了衣服,捧着散发着阳光干爽香味的衣服,孩子要对妈妈说:

“谢谢!

为孩子准备好了饭菜,孩子要说“谢谢”,替孩子收拾好了玩具,孩子也要说“谢谢”,甚至母亲什么也没为孩子做,孩子也要谢谢,谢谢母亲给了他一个美好的完整的世界。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个母亲应该为孩子做的吗?

洗衣、做饭、辅导学业,为孩子遮风挡雨,含辛茹苦,操劳一生,而不求任何回报,哪怕一声小小的谢谢。

于是孩子在母亲的付出中渐渐麻木,他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洗衣做饭照顾他、关心他,直到母亲满头青丝变成了白发,挺直的腰背变得佝偻,如同一盏耗干了油的灯。

没有感恩的心灵,何尝知道言谢,只会对衰老无用的母亲充满厌烦。

一颗不知感恩的心灵,麻木而坚硬,怎可指塑他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叉怎能指望他舅于负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

我不再视我为孩子做的一切为理所当然。

当我为孩子洗好了衣服,为她准备好饭菜,为她讲了一个故事,我也要求孩子说:

“谢谢!

”孩子那一声发自肺腑的甜甜的谢谢,就代表着爱与关怀,已经全部映照到她晶莹剔透的心灵世界里了。

56、这座亭子就是一个信念

【关键语】

在园子里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里重建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就是一个信念—--对诚信的信念。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以诚实守信的品德而受到国人的尊重,他一生做人的原则就是两个字:

诚实。

正是这样的人格品质,使他从一个普通的推销员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

一次,福克斯受邀到一所大学演讲,一个学生问他:

“政坛历来充满欺诈,在你从政的经历中有没有撒过谎?

福克斯说:

“不,从来没有。

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声笑出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

他们总是发誓,说自己从来没有撒谎。

福克斯并不气恼,他对大学生说:

“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的周围。

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却很有意义。

有一位父亲是一个农场主。

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已经太破旧了,就安排工人们准备将它拆掉。

他的儿子对拆亭子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对父亲说:

“爸爸,我想看看你们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

父亲答应了。

可是,等孩子走后,工人们很快就把亭子拆掉了。

孩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不见了。

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

“爸爸,你对我撒谎了。

”父亲惊异地看着孩子。

孩子继续说:

“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我回来再拆。

”父亲说:

“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兑现自己的诺言。

这位父亲重新召来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模样在原来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

亭子造好后,他将孩子叫来,然后对工人们说:

“现在,请你们把它拆掉。

福克斯说,“我认识这位父亲,他并不富有,但是他却在孩子面前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学生们听后问到:

“请问这位父亲叫什么名字?

我们希望认识他。

”福克斯说:

“他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活着。

”那么,他的孩子在哪里?

他应该是一位诚实的人。

”福克斯平静地说:

“他的孩子现在就站在这里,就是我,墨西哥总统福克斯。

”福克斯接着说: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愿意像父亲对我一样对待这个国家,对待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

台下掌声雷动。

将一座亭子拆建两次,绝不仅仅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更是为了满足一个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

在园子里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里重建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就是一个信念——对诚信的信念。

57、让孩子向司机道歉

一位美国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上街,活泼的孩子跑在前面,没到斑马线就横穿马路。

这时,一辆小汽车驶来,虽然司机及时紧急刹车,没有撞着孩子,但还是吓得孩子惊慌失措,倒在地上。

孩子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司机也立即下车。

司机感到自己开车太快,惊吓了孩子,应该向孩子及其母亲道歉。

然而,孩子的母亲不但没有责备司机,反而批评孩子:

“过马路不看前后左右,太莽撞,是你自己的错。

”并叫孩子向司机道歉。

最后,这位小朋友果真心服口服地向司机承认了错误。

这位美国母亲这样做,从大的方面教会了孩子怎样做人,教孩子学会宽容;使孩子懂得遵守交通规则要先从自己做起,自己没做好,就不要责怪别人,既然自已错了,就主动承认;让孩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才算学到了真正做人的本领。

58、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关键语】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

多数家长把孩子看得过于弱小,认为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干,恨不得把孩子用玻璃罩子罩起来,结果使多数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国外的教育方式却不一样。

在澳大利亚,有一家人全家出动,爸爸、妈妈和五年级学生托利亚、4岁的萨拉到假日森林中去度假。

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孩子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盛开着铃兰花的林中旷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菊花,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

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

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似乎他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拉,似乎她也不怕淋。

萨拉问道:

“妈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你,你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嘛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

”妈妈回答。

“那么,我为什么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

”萨拉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妈妈笑着回答。

萨拉朝菊花丛走去,她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花上。

滂沱大雨已冲掉了两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

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妈妈”萨拉自豪地说。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

”妈妈这样回答。

59、大方的父母造就慷慨的孩子

【关键语】

我真开心能花时间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

几乎每一个父母在看到孩子的抢夺和囤积行为后都会感到担忧和害怕:

“我的孩子会不会一直这样?

”面对家长们的困惑,美国的儿童发展和行为问题专家JanFaull向大家推荐了一个成功的家庭。

2岁左右的孩子表现尤其突出,只要有人碰他们的玩具,他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别动,这是我的。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旦进入了幼儿园,孩子便开始表现出分享、轮流甚至偶尔的大方。

如果不只一一个孩子,家里就必然会产生关于资源的竞争,如财产、“领土”和关注,家长又会忧心忡忡:

“如果我的孩子们不能关心别人,将来他们怎么会有对公众利益的责任感?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Smith夫妇,他们决心教给孩子们一种仁爱思想。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他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无论是捐助无家可归者,还是照顾生孩子的邻居,他们都竭力让孩子见证人类的天性。

Smith夫妇也努力让孩子将仁爱付诸行动,带他们去做义工,并与孩子们讨论捐款给哪一个慈善机构。

smith夫妇意识到,他们向孩子们灌输的这种价值观,实质上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利他行为。

他们从不苛求或强制,而是通过工作本身的趣味性和自豪感来感染孩子。

他们也会给孩子制定行为规则。

Smith夫妇给孩子们零用钱,但要求他们必须1/3用于慈善行为、l/3投资,另外1/3自由支配。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定下这个规距,并希望孩子们终生实行。

当Smith家的孩子们学会帮助别人以后,父母就不再强制了。

他们总是耐心地教导孩子,巧妙地向孩子们说明慷慨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以及对社会的益处。

Smith会这样说,‘我真开心能花时间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

”除了每周六都向教堂捐款并去做义工,慈善行为已渗透到Smith家的日常生活,成为餐桌上的话题之一。

这奠定了孩子们认识世界尤其是社会公正的基础:

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一份力。

60、婴儿向我鞠了个躬

【关键语】

虽然只是一声简简单单的问候,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觉,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

初次和韩国人打交道时,发现他们无论大人小孩,在问候别人的时候一定会先鞠躬,至少也是要上身欠一欠,然后才是面带微笑的问候。

与人握手的时候,一定是伸出右手,同时左手搭在右手的小手臂上,上身欠一欠。

在一些公众场合的迎宾小姐,在向大家鞠躬的时候,一定是鞠躬后上身在下面停留几秒钟,然后才直起上身的姿势。

韩国人的问候无处不在,走在韩国,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医院、百货商店,你都能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声,感受到他们的良好礼貌。

虽然只是一声简简单单的问候,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感觉,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

“韩国人怎么会这么讲礼貌?

”“韩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这个好的习惯?

”……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中,直到儿子上了幼儿园,我才找到一些答案。

儿子初来韩国时刚满2周岁,对于韩国人的礼貌和语言一点不懂,但几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后,我却看到了他身上可喜的变化。

以前看见大人无动于衷的他,看见熟人会主动上前鞠躬问候了,遇到不认识的人,只要大人在一旁提醒,他也能上前鞠躬问候,“爷爷好!

”“奶奶好!

…‘老师好!

”“小哥哥好!

'’……

才2岁的小人给人家鞠躬也是腰弯得很低,头差不多快要碰到地上了,作为妈妈的我每每看到此情此景真是又高兴又觉得好笑,不禁感叹幼儿园老师教育作用之大了。

记得那时每天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是一直要把他送到班级门口,每次老师只要在,看见我们到来,一定是马上迎上来,双手握着放在小腹部,很正规的和我们鞠躬问候。

刚开始,儿子不懂得和老师也要这样问候,但几天幼橱生活后,他也能做到见到老师也像老师那样问候了。

每一次当我要离开时,老师还会要求儿子向我鞠躬道再见,在老师每天这样的教育下,我也像进行了一次礼貌礼仪的学习。

每一次,在幼儿园的走道里,无论遇到哪一位老师,认识的也好,不认识的也罢,她们都一定会主动和家长问候的:

“妈妈,您早!

”“妈妈,请慢走!

”……她们良好礼貌总让我有些许的感动。

我想老师课堂的教育固然很重要,但老师对孩子言传身教的作用也一定是忽视不了的。

孩子良好的礼貌习惯的养成和家长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一次去一位韩国朋友家玩,看见了她15个月的儿子,孩子当时还不会说话,但妈妈还是马上叫他向我问候,只见那个小不点还真的模仿妈妈的动作向我鞠了一个躬。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韩国父母对孩子的礼貌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从孩子懂事起、从孩子还不会说话之际,礼貌教育渗透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礼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难怪……

61、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

【关键语】

道德操守教育已经内化为日常的自觉行为。

在美国,你很难看到有“禁止随带吐痰”、“禁止践踏草地”之类的告示。

在美国没有禁止随地吐痰的告示

美国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操守教育是极为重视的。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差。

”美国父母认为对孩子人格的塑造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培养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光有聪明智慧是不够的,他们教育孩子尊重并遵守社会规范。

这些价值观、社会规范包括:

诚实、勇敢、自律、忠诚、可信、谦虚、礼让、尊重他人、分享、无私、公正。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孩子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的熏陶。

在美国,也许你会发现学校没有开设道德品德课,现学校没有开设道德品德课,但若你认为美国是儿童的天堂,自由的国度,不重视道德操守教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所不同的是,这些教育都贯穿在他们的日常行为当中。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长期培养,点滴做起。

道德操守教育已经内化为日常的自觉行为。

在美国,你很难看到有“禁止随地吐痰”、“禁止践踏草地”之类的告示。

垃圾是扔在垃圾桶里的

记得有一次野餐结束时,天色已晚,我们坐在平板车上准备回家,律师朋友的女儿扔了一个矿泉水瓶在地上,谁也没在意。

这时,只听见朋友用一种不容质疑的口吻对他只有三岁的女儿说:

“宝贝,下去拣起来,垃圾是扔在垃圾桶里的!

”语气中透露着不容反驳。

他没有借助夜色假装看不见,也没有替自己只有三岁的女儿去拣起来。

他让孩子认识到:

1.垃圾属于垃圾桶;2.乱扔垃圾是不对的;3.你做错了,你得自己负责把它拣起来。

孩子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和美国人打交道,你会发现大多数美国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优雅、从容、礼让守规矩、守时、友善、绅士。

他们尊重女性,遵守公共场所的礼数,非常有教养。

和他们相处,你会觉得自己受到极大的尊重。

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所在镇的教育局长的秘书请我们去她家吃饭,在我们车子到达之前,她的两个小孙子(一个10岁,一个8岁)早已穿戴整齐像个小绅士似的等在门口迎候客人了。

我们一到,他们依次一一和我们握手并领着我们进门入座,紧接着给我们倒水。

动作娴熟规范,大方得体,这完全有赖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培养。

作为家长,美国父母从小就让孩子懂得讲究礼节礼貌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德,这样做他们的孩子一定会讨人喜欢,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定会倍受敬重。

62、餐桌上的礼仪训练

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

大的商业交易或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

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他们认为理想的楷模就是英式的绅士。

但是,令我们想不到的是,美国儿童的礼仪教育始于餐桌。

自己进餐

在美国,当孩子长到一定大的时候,父母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l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勺喝汤吃菜。

绝大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着一种“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

杜绝偏食、挑食

美国人普遍认为一个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孩子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孩子的偏食、挑食。

如果孩子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它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菜收起来。

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控制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更为重要的是,偏食、挑食行为和这些性格,美国人将其认为是人际关系中最缺乏礼貌的表现。

学习用餐礼仪

美国孩子一般2岁时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4岁时就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稍大一些,5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餐前摆好所有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

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对于礼仪教育来说,这更使他们学到了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礼。

餐桌上的环保教育

在现代美国人的眼中,五六岁的孩子应知道哪些是经过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

外出郊游前,他们会在家长指导下自制饮料。

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

这是最不礼貌的行为。

在这样的教育下,美国10岁以上的孩子吃饭时,就很文雅了。

对于这种餐桌教育,美国一位叫鲍尔的老师说:

“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

大的商业交易或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

63、请为你的夸奖道歉

朋友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

进屋看到教授5岁的小女儿,满头金发,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纯蓝的一潭湖水,简直惊为天人。

收下朋友带去的中国礼物,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微笑道谢,朋友禁不住夸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教授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女儿走了之后,她的脸严肃了起来:

“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朋友大惊:

“我一番好意夸奖她,伤害二字从何淡起?

教授摇摇头:

“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

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

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的孩子,这就给孩子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所以,”教授耸耸肩,“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后来呢?

”我禁不住问朋友。

“后来,我就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表扬了她的微笑和有礼貌。

”朋友说,“而且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漂亮孩子,我都会对自己说,忍住你对他们容貌的夸赞,从他们成长的角度来说,这种事要处之淡然。

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抚摸的羽毛。

他们的心灵像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不当的夸奖都会留下划痕。

64、走近善良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

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上发表。

报上发表。

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还普遍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

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l『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过程,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赛”的第一名。

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德国人在这方面绝非小题大做——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

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弱者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

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体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全家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

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

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

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

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后来,孩子建议邀请此受辱的流浪者来家做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宽容待人

“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一方面。

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

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她通过和梅芙谈心了解到:

当时梅芙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故难免“出言不逊”。

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唾弃暴力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听谓“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

据悉,凡经2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

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墩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

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

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难保能成为和平人士。

一些联邦议员也指出:

让德国男童少与玩具枪炮为伴是“明智。

之举。

也许,还能预防德国重蹈历史覆辙!

65、爸爸听了我的话

【关键语】

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生活的优美环境,也热爱我们身边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生灵。

德国整个国家犹如一个清洁、美丽的大花园。

之所以如此,一是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二是缘于坚持从娃娃抓起的环保教育。

法兰克福一名6岁的一年级新生奥茨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环保记事本。

记事本封面一片绿翠.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可以见到的风景一样。

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的画册,是环保记事本。

老师还说,记事本是用废纸和垃圾生产的“再生纸”制成的,不用耗费大量木材——而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宝贵的森林。

环保记事本的设计很精心别致,扉页之后的每一页的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

在阳光下闪着白光的庄严雪山、干净得发亮的河流、静谧神秘的月夜、撒腿飞奔的鹿群……

编者意在告诉孩子:

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生活的优美环境,也热爱我们身边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生灵。

一周下来,奥茨小朋友的环保记事本上就有了如下的记录:

周一,我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一马克的零花钱;

周二,夜里睡觉忘了关灯,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

周三,上图画课时连撕了3张白纸,老师说,造纸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惭愧;

周四,我发现妈妈只为洗我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浪费水、电,妈妈接受我的建议,等衣服积多些时洗;

周五,哥哥得知开赛车会排放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就想出了弥补的办法——每人每年额外种20棵树,哥哥真聪明;

周六,爸爸准备开车去超市购物,后来听了我的话改乘公交车,既节约了汽油,又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排放;

周日,我丢垃圾时发现没有分类,于是不顾臭味将垃圾分类后才丢人垃圾箱。

比奥茨小朋友做得好的还有,邻桌的当娜竟成功地设计出一种煮鸡蛋可节约1/3能源的新方法一将生鸡蛋置人少量冷水里煮,待水一开即切掉电源,利用余热把鸡蛋煮熟。

费格小朋友更聪明:

设计了一种“环保收支簿”。

上面记载着,本周已超额用电28度,故我和弟弟都保证下周只收看3天的电视,并停止玩电子游戏。

66、叔叔,请收下杯子

【关键语】

孩子们诚实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行,使我感动,盛怒的火气顿时烟消云散。

迈克尔念小学五年级,是我外甥的同班同学。

他听到外甥叫“uncle”,他也顽皮地叫我“UncleDeng”。

说起来和他是“不打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