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3418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使人工光合作用取得新突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是二氧化碳分子的多聚体B.淀粉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被分解

C.淀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多糖D.人工合成淀粉不涉及能量转化

2.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驻留六个月,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进行植物生长素相关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正确的是()

A.生长素能够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B.顶芽的发育与侧芽产生的生长素有关

C.胚芽鞘不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D.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没有差异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吸入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该疫苗的雾化颗粒通过口部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后,刺激黏膜细胞并激发黏膜免疫系统,进而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黏膜免疫系统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呼吸道黏膜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传递信息

C.抗体能在肺泡细胞内与新冠病毒特异结合

D.吸入式新冠疫苗不会引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4.位于天津团泊洼的袁隆平海水稻基地1500亩海水稻今年喜获丰收,亩产达750公斤,这标志着袁隆平团队在华北环渤海地区的第一个规模化海水稻示范项目获得成功。

某科研小组利用普通水稻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案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以获得耐盐性状的植株

B.过程②筛选耐盐植株时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过程③获得的耐盐新品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过程④通过多代自交和筛选能提高耐盐基因的频率

5.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下图为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代表翻译,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均来自于肝细胞

B.通过②和③完成+RNA复制时,需RNA聚合酶的催化

C.过程②所需的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比例相同

D.+RNA和-RNA可以随机与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结合

6.Polo-like蛋白激酶1(PLK1)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参与调控细胞分裂的重要物质。

研究发现,在有丝分裂时,PLK1在DNA复制开始积累,细胞分裂期维持在高水平。

向大鼠次级卵母细胞中注射PLK1抗体,会导致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体细胞中的PLK1基因都能表达

B.PLK1主要参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C.PLK1可能与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D.通过促进PLK1的合成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二、综合题

7.香蒲在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水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某研究团队对影响香蒲净光速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得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香蒲叶片上的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气体主要有CO2、_____和___,这些气体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香蒲在14:

00~17:

00期间气温降低后,蒸腾作用不再是影响气孔导度的主要因素,光照强度会对气孔导度产生直接影响,据图推测,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光照强度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香蒲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的现象称为“光合午休”,产生这种现象除了气孔导度下降的原因外,还有一类原因被称为“非气孔限制”,包括呼吸作用增强、高温引起相关酶活性降低、光照强度过大出现光抑制等。

据此推测,“非气孔限制”会使胞间CO2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据图分析,香蒲在7:

00~14:

00期间,“非气孔限制”对净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

8.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大量存在于细胞中的跨膜转运蛋白,主要功能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多种物质的跨膜运输。

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的ABC转运蛋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在酵母菌细胞中ABC转运蛋白还可能分布在_______(答出两种)等细胞器的膜中。

需要ABC转运蛋白协助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

(2)茶树根细胞吸收Cl-和NO3-都是由ABC转运蛋白完成的,研究发现两种离子会结合ABC转运蛋白上有限的结合位点,从而产生相互抑制。

请设计实验验证茶树根在吸收Cl-和NO3-时,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律加速等特征;人在紧张有压力时肾上腺还会产生一些“压力激素”,该激素能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紧张情况下通过“压力激素”调节会使血压升高,该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其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___________。

效应器能对神经系统产生的不同信号分子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激素(每种激素浓度相同)分别处理五组小鼠,测得每组小鼠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肾上腺素与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相互拮抗,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结果显示,“压力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该实验结果告诉人们,糖尿病人除了控制饮食外,生活中还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

10.某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其花色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植物开红花;当不含A基因时,该植物开白花;其余情况均开粉红花。

现有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白色(♀)×红色(♂)

红色:

粉红=1:

1

(1)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该植物类群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种

(2)上表杂交实验中,白色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1代粉红花植株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未知基因型的杂合红花雌株M,将其与纯合粉花植株杂交,若子代的表现型全为红花,则M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

粉花=1:

1,根据这个比例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M植株的基因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1.纤维素分解菌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能提高粗纤维饲料的转化率,从而为养殖业提供更多的饲料来源。

某研究小组从反刍动物粪便中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流程是:

①粪便取样→②加入液体培养基A中培养→③取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④将稀释样液接种到培养基B中培养(结果如图甲)→⑤挑选单菌落接种至新的培养基B中培养(结果如图乙)→⑥染色后筛选(结果如图丙)。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将粪便样品加入培养基A中进行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培养基A需要给微生物提供水、碳源、_____________等四类营养物质,还需要满足纤维素分解菌对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条件的要求。

(2)步骤③对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据图甲结果分析,步骤④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⑤从图甲平板上挑选出16个较大的单菌落,分别转接于新的培养基B的16个小格中进行培养,这样处理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步骤⑥在培养基上加入革兰氏碘液进行染色,5min后去除染色液,可以观察到菌落周围产生大小不等的透明圈,透明圈越大,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就越强,据此分析,用革兰氏碘液染色后出现透明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12.葡激酶(SAK)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它可以激活人体中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形成血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溶解血栓。

研究人员尝试将SAK基因导入到番茄中,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有生物学活性的SAK.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基因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与基因组文库相比,cDNA文库具有的特点:

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两种引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使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Ti质粒,该过程不使用同一种限制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含有SAK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后,接下来依次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步骤才能获得转基因植株。

检测转基因植株中的SAK基因是否表达成功,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2021年9月24日,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这项技术或将会大大解决粮食和耕地短缺问题。

人工合成淀粉实际上模拟了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

【详解】

A、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A错误;

B、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内环境,B错误;

C、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多糖,C正确;

D、物质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人工合成淀粉也涉及能量转化,D错误。

故选C。

2.A

【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内容。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的分布:

各器官中均有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

(2)横向运输。

4.向光性的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生长素的影响:

不同浓度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叶不同。

【详解】

A、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A正确;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影响侧芽的发育,B错误;

C、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从而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错误;

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的敏感程度大于茎,D错误。

故选A。

【点睛】

3.B

【分析】

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其可在细胞内增殖,因其免疫反应更强,注射一针即可起到相应的免疫反应,细胞内的抗原可激发细胞免疫,使其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保护性效果更好。

【详解】

A、皮肤和黏膜免疫系统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

B、呼吸道黏膜组成的是第一道防线,呼吸道黏膜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传递信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正确;

C、抗体主要存在血浆、组织液中,针对内环境中的抗原发挥作用,不能针对细胞内的抗原发挥作用,C错误;

D、由于腺病毒可进入细胞,因此该吸入式新冠疫苗会引发人体的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B。

4.B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为诱变,②过程为筛选,③过程为单倍体育种,④过程为连续自交并筛选耐盐新品种。

【详解】

A、过程①是利用γ射线处理萌发的种子,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以获得耐盐性状的植株,A正确;

B、过程②筛选的幼苗为二倍体,无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错误;

C、图示耐盐植株为二倍体,过程③属于单倍体育种,获得的后代均为纯合子,因此过程③获得的耐盐新品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正确;

D、过程④通过多代自交和筛选可不断淘汰不耐盐的植株,故能提高耐盐基因的频率,D正确。

故选B。

5.D

【分析】

据图分析,+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HCV蛋白;+RNA先形成-RNA,再形成+RNA;+RNA和HCV结构蛋白形成子代病毒。

【详解】

A、病毒为专性寄生,过程①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代表翻译,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均来自于肝细胞,A正确;

B、②③均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确;

C、过程②和过程③所需要的模板链上碱基互补,都遵循A-U、G-C配对,因此过程②所需的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比例相同,C正确;

D、据图可知+RNA是翻译的模板,因此与核糖体结合的是+RNA,D错误。

故选D。

6.C

【分析】

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

2、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详解】

A、由题意可知,蛋白激酶1(PLK1)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参与调控细胞分裂的重要物质,因此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PLK1基因,但是只在分裂的细胞中表达,A错误;

B、在有丝分裂时,PLK1在DNA复制期开始积累,细胞分裂期维持在高水平,说明PLK1主要参与分裂期的活动,B错误;

C、PLK1在细胞分裂期维持在高水平,且向大鼠次级卵母细胞中注射PLK1抗体,会导致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PLK1可能与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通过促进PLK1的合成,则细胞分裂期能持续进行,抑制DNA的复制能够抑制癌细胞增殖,所以通过促进PLK1的合成不能抑制癌细胞增殖,D错误。

故选C。

7.

(1)O2水蒸气正相关

(2)升高10:

00~13:

00

【分析】

1、气孔导度越大,进入细胞的二氧化碳就越多,细胞间的二氧化碳就越少,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细胞间二氧化碳越少,证明参与光合作用反应掉的二氧化碳越多,净光合速率就越大。

2、空气的CO2浓度增高、气孔导度增大和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降低都可以导致胞间CO2浓度的增高;而空气的CO2浓度降低、气孔导度减小和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提高都可以导致胞间CO2浓度的降低。

当空气的CO2浓度恒定不变时,胞间CO2浓度变化是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和叶肉细胞光合活性变化的代数和。

(1)

气孔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从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所以说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据图可知,在14:

00~17:

00期间,光照逐渐减弱,气孔导度逐渐下降,因此光照强度与气孔导度呈现正相关。

(2)

“非气孔限制”包括呼吸作用增强、高温引起相关酶活性降低、光照强度过大出现光抑制等,比如呼吸作用过强,细胞吸收胞间二氧化碳减少,胞间二氧化碳增加;酶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减弱,细胞吸收胞间二氧化碳减少,胞间二氧化碳增加;光照强度过大出现光抑制,光合作用减弱,细胞吸收胞间二氧化碳减少,胞间二氧化碳增加。

综上所述,“非气孔限制”会使胞间CO2浓度升高。

据图分析,香蒲在7:

00~14:

00期间,10:

00~13:

00时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非气孔限制”会使胞间CO2浓度升高,因此“非气孔限制”对净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的时间段是10:

00~13:

00。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1)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主动运输

(2)实验思路:

配制甲(含Cl-和NO3-)、乙(含与甲等量的Cl-不含NO3-)、丙(含与甲等量的NO3-不含Cl-)三种营养液,分别培养相同的茶树,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甲乙两组Cl-的剩余量(或吸收量)、甲丙两组NO3-的剩余量(或吸收量)

预期结果:

甲组Cl-剩余量高于乙组(或吸收量低于乙组),甲组NO3-的剩余量高于丙组(或吸收量低于丙组)

【分析】

1、分析题干可知ABC转运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多种物质的跨膜运输,即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并且消耗能量,因此是主动运输。

2、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验证茶树根在吸收Cl-和NO3-时,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需设置三组实验其中对照组培养液中含Cl-和NO3-,实验组的培养液分别是含与对照组等量的Cl-不含NO3-和含与对照组等量的NO3-不含Cl,然后进行比较,获得结论。

(1)

转运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能够协助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因此大肠杆菌的ABC转运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在酵母菌细胞中ABC转运蛋白可能分布在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膜中。

由题干分析跨膜转运蛋白,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即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2)

由题干可知本实验是验证茶树根在吸收Cl-和NO3-时,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所以实验的变量是为茶树提供的离子的种类,而因变量是茶树根对离子的吸收速率(用离子的剩余量来表示)。

实验思路:

配制甲(含Cl-和NO3-)、乙(含与甲等量的Cl-不含NO3-)、丙(含与甲等量的NO3-不含Cl-)三种营养液,分别培养相同的茶树,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甲乙两组Cl-的剩余量(或吸收量)、甲丙两组NO3-的剩余量(或吸收量)

预期结果:

甲组Cl-剩余量高于乙组(或吸收量低于乙组),甲组NO3-的剩余量高于丙组(或吸收量低于丙组)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了学生对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理解、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9.

(1)肾上腺效应器细胞具有多种不同的受体,与不同信号分子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活动发生变化

(2)肾上腺素促进血糖升高,与胰岛素的作用效应相反压力激素提高了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效应控制情绪、缓解压力

【分析】

1、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人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控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

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人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2、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1)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而在此反射弧中效应器为肾上腺。

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接触,进行信息传递,而效应器细胞具有多种不同的受体,与不同信号分子结合后引起不同的细胞代谢活动。

(2)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通过比较肾上腺素组、胰高血糖素组、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组可知,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都可以提高血糖含量,并且而者同时加入血糖升高的更明显,所以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而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因此肾上腺素与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相互拮抗。

通过比较压力激素组、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组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压力激素组可知单独加入压力激素血糖变化不明显,但是在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组加入压力激素后血糖的浓度提升比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组的多,因此“压力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了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效应,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生活中还应控制情绪、缓解压力,以降低压力激素对血糖的提升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反射弧的结构,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考查了不同激素之间的作用,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10.

(1)X4

(2)aaXbXb100%

(3)AaXBXB不能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粉花植株杂交的子代均表现为红花:

粉花=1:

1

【分析】

由题意可知,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植物开红花;当不含A基因时,该植物开白花;其余情况均开粉红花。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为杂合子,但表现为红花(A-B-)和粉红花(显性基因只含A基因)两种,说明存在与性别相关的基因,又因为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

(1)

根据分析可知,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两纯合子杂交,子代只有一种基因型,应只有一种表现型,与题意不符,因此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植物开红花;当不含A基因时,该植物开白花;其余情况均开粉红花。

可知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AaXbXb、AaXbY共四种。

(2)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白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红花亲本基因型为AAXB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BXb(红花)、AaXbY(粉红花),即F1代粉红花植株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00%。

(3)

杂合红花雌株M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纯合粉花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若雌株M的基因型为AaXBXB,则与纯合粉花植株杂交,后代为A-XBXb、A-XBY,均为红花;若雌株M的基因型为AAXBXb,则与纯合粉花植株杂交,后代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雌雄表现型均为红花∶粉花=1∶1;若雌株M的基因型为AaXBXb;与纯合粉花植株杂交,后代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AaXbY,则雌雄表现型均为红花∶粉花=1∶1。

因此若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1∶1,则根据这个比例不能判断M植株的基因型。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11.

(1)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氮源和无机盐pH、氧气、特殊营养物质

(2)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稀释)涂布平板法

(3)便于比较不同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或便于比较透明圈的大小)革兰氏碘液能与纤维素结合形成有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后有色复合物不能形成

【分析】

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原理:

(1)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2)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

步骤②将粪便样品加入选择性培养基A中进行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分离到纤维素分解菌。

培养基A需要给微生物提供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四类营养物质,还需要满足纤维素分解菌对pH、氧气、特殊营养物质等条件的要求。

(2)

步骤③对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以便纯化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