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3181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交流。

  2、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

你会画线段图吗?

画一画。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设谁为X比较简便?

为什么?

  5、解:

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呢?

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6、学生汇报。

  7、解:

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

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

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8、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么列方程?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并交流。

  解:

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90+X张邮票。

  90+X+X=18011、通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

解释运用:

试一试

  解方程:

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读题

  

(2)怎样解方程

  (3)怎样检验?

  练一练

  1、解方程:

  2、岚岚几岁了?

  列方程并解答

  理解题意,解方程解答,并检验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独立完成。

  4、

(1)书上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能提什么问题?

  

(2)怎样列方程?

  25X-4X=31.5

  (3)怎样解方程?

  (4)你怎样验证?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

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

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

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

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

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

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

练习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

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

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

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

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基本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欢玩的风车。

  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生操作)

  其他孩子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谁来说说,在风车的运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解决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

  出示钟面

  在数学里,我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手势,比划。

  小结:

在刚才的运动方式中,我们可以说,

  风车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或者风车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会说了吗?

  二、新授: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的是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

(想知道吗?

  那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

  那么我们选一副简单的图案,由易到难研究它是通过怎样的简单图形,怎样旋转而成的,请仔细观察。

  课件展示

  为了便于研究,老师还专门做了一个这样模型把它粘贴在黑板上。

  讨论: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形状、大小都不变)

  师:

从图形A到图形B是如何变换的?

  是如何旋转的。

(绕点O顺时针方向。

  旋转了多少度?

  你是怎样判断它旋转了90°的呢?

  (有什么方法,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结合图例,图中画出对应边,标出旋转角。

测量。

  这个度数叫做旋转度数

  小结出,图B可以看作图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谁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强调三要素。

  师:

从图形B到图形C是如何变换的?

  图形A到图形C呢?

  同学们,我们可以说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图形C;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配合手势)

  逆时针方向

  看到这副图,你还能像这样说些什么吗?

  师小结,只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三者都确定了,旋转以后的位置才能确定。

  三、巩固练习:

  1.转一转。

(动手操作)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四、欣赏,升华。

  感受旋转的美,数学的美。

  由什么简单图形旋转而成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

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

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

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

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100页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第101页试一试:

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101页试一试:

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小数天地

  [复习内容]: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习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方法]: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一、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

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

(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

1、小数读写。

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零点零八二230.9

  一点零二三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

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

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每块9.80元

  薯条每包5.50元

  可乐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3040000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四百万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5060000170000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

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

含有哪几级?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

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

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

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

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

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

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

“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

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

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

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

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

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

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①20xx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

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

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

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

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

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

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

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

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

(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

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

为什么?

  思考:

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

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

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点评:

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

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

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

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谁会写1?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

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

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

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

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

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当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

“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

都有那些水果?

各有多少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

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

什么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

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

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

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

他们在干什么?

“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

小松鼠在第几节?

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点评: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一、教材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

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

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

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

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

  三、学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

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

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登封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之间的关系

  难点:

在探索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