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3174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docx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新的跨越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2月2日)许立全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我市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新的跨越,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一、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五年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抢抓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潍坊时的重要指示,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持党的先进性,胜利完成了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的跨越。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9倍。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优势得到巩固。

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四个产业超过千亿、12家企业超过百亿,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

史起点上。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广大老同志、老干部的关心帮助和驻潍部队、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在此,我代表十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积极参与、关心支持潍坊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的生动实践,我们有许多深刻体会和重要启示,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导实践、引领发展。

具体讲,就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断解放思想,善于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坚持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倾情倾力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加人民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坚持党建创新,打造过硬班子和队伍,锤炼优良作风,推动和保障发展。

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

综合实力不够强,人均占有水平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个别地方甚至差距较大;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基层基础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安全稳定的基础不够牢固;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缺乏担当和进取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等等。

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

  综观全局,潍坊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今后五年,是潍坊建成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关键期。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变革和调整的历史新时期。

世界经济呈现曲折复苏的总体走向,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进程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互动推进,内需市场潜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将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

从潍坊看,未来五年仍是一个重要的黄金发展期。

主导产业实力较强、后劲充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城市建设、社会保障基础良好、优势明显;蓝黄战略政策叠加、平台广阔;特别是锻炼了一支科学务实、干事创业、奋发进取、勇于争先的干部队伍,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在新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加快创新潍坊、文化潍坊、生态潍坊、幸福潍坊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全市总的奋斗目标是:

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力争翻番,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次前移,全市综合实力和人均水平再上大的台阶,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活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风尚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殷实幸福。

加快建设“四个潍坊”:

  一是建设“创新潍坊”。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和战略资源。

着力加大创新投入、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体制机制活力和人才支撑力,促进创新创造创业创优,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是建设“文化潍坊”。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潍坊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文化力量,提升人文素质,打造诚信品牌,显著提升先进文化引领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城乡社会文明水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三是建设“生态潍坊”。

生态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宜居宜业的内在要求。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生活创业环境,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着力打造优美的自然生态、和谐的人文生态、优良的社会生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四是建设“幸福潍坊”。

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我们的不懈追求。

着力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方便的医疗、充分的就业、完善的保障、满意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满足感、对环境的舒适感、对社会的公平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满足、安居乐业、社会公平、人文关怀的幸福城市。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把握好五个方面:

  ——突出主题主线、又好又快。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占有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积蓄力量、奠定基础。

  ——突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倾情倾力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突出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着眼破解难题、集聚资源、开拓空间、提高效率,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和各方面创新力度,努力在农村体制、要素市场、社会领域、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争当全省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排头兵,为科学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和活力。

  ——突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注重从各方面利益结合点上思考问题、配置资源、推进工作,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处理好各方面重大关系,切实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突出锤炼作风、拼搏实干。

坚持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注重在实践一线锤炼作风、砥砺品质、锻炼队伍,努力养成科学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作风,不怕困难、善于攻坚的作风,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的作风,靠过硬作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黄金发展期,集约资源、重点突破,合力攻坚、创新发展,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的新跨越。

产业发展水平决定区域发展实力和竞争力,是实现新的跨越的关键所在。

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存量抓调整、增量抓高端,全面加快三次产业优化提升。

  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

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经济仍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努力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基地。

实施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发展工程。

坚持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集约资源、重点突破,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等重点领域,以高新区为龙头,推进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和重点领域技术跨越,积极创建更多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引领型、支柱型产业,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

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管理创新、市场开拓等重要环节,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大幅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

实施骨干产业链打造工程。

突出装备、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大企业配套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全面壮大千亿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扶持科技创新型、产业链配套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

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

积极推进“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不断提升制造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全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服务业是我市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扩大总量与提升水平并重,加大投入、拓展空间、丰富业态、优化环境,确保服务业快速增长。

突出发展重点,做大做强金融、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培植壮大动漫创意、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发展农村服务业,不断增强服务业总体实力。

优化发展布局,推动市级中心城市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提升县城和小城镇服务业特色化发展水平,加快重点服务业园区产业集聚、规模扩张。

做大龙头品牌,支持大企业跨领域、多业态、集团化扩张发展,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做大龙头、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提高服务业竞争力。

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改善发展环境,创新政策措施,用抓工业的理念、办法和力度抓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是潍坊的优势,但巩固和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安全、优质、高效、品牌为主攻方向,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再创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

强化安全保障,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推广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科技带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强化效益提升,全面实施五大产业振兴规划,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植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抓好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强化品牌培育,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发展、保护体系,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强化基础支撑,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网、电网、路网及农业信息网优化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

  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提高开放水平、加快融入世界,是潍坊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必由之路,要以开放促调整、促转型、促发展。

重点突破利用外资,更加注重引进境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高端人才和管理经验。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各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出口结构,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对外贸易新优势。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发展,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二)加快实施蓝黄战略,实现“两区”建设的新跨越。

蓝黄两区建设,是潍坊最大的发展机遇、最重要的战略空间,对实现新的跨越举足轻重。

要加快落实蓝黄两区发展规划,实施海陆统筹、蓝黄融合、全域联动、重点突破,把潍坊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大市和滨海城市,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加快建设滨海海洋经济新区。

把北部滨海地区作为主战场,突出港口、产业、新城、生态四个战略支撑点,全力加速滨海和寿北、昌北建设,基本形成经济新区、滨海新城的形象规模,显著提升对全市科学投入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全力搞好港口建设,加快码头建设进度,完善快速集疏运体系和通关中心配套设施,提高吞吐能力,努力建设成为较强的区域重要港口及航运中心。

加快蓝色高端产业聚集,培植壮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临港物流、新能源等蓝色高端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高标准推进滨海新城建设,努力打造与中心城市错位发展的次中心。

着力优化北部生态,加大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科学推进未利用土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和集中集约用海,提高开发建设水平。

创新开发体制和管理机制,强化政策争取、配套和落实,协调高效地推进开发建设。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

园区是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要着眼新的发展要求,全面启动和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园区转型升级工程,狠抓人才、平台、机制、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等关键点,加快提高创新度、外向度、产业集聚度和对区域经济贡献率。

突出办好滨海、高新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支持滨海区加快开发建设,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支持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尽快跻身一流国家高新区行列,发挥对全市创新发展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支持综合保税区发挥功能政策优势,打造服务全市及周边的国际物流、加工贸易和特色商品定价交易中心。

支持峡山区加快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推动潍坊经济开发区和其他省级开发区全面向蓝色高端转型、向高新技术园区升级。

抓住省里重点支持特色园区发展的时机,争创一批省示范园区,以园区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和“两区”建设。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以战略眼光研究谋划潍坊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进一步提升保障支撑能力。

加快港口、机场、潍日高速、疏港铁路、城海轻轨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完善提升城乡干线公路网,构建快捷通畅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优化发展燃煤火电,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

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和水网建设,构建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提高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数字潍坊,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

  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

重点推进与青岛、日照城镇组团的发展,加强与蓝色经济区、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合作,注重与环渤海城市的协作交流,实现资源聚集、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扎实做好援藏、援疆等工作。

  (三)加快提升城市价值和带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跨越。

加快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发展,是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拉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把潍坊建设成为较大市的现实需要。

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思路,着力提升城市的价值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市县镇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发展新格局,大幅提升全市城镇化水平。

  显著提升中心城市价值。

立足引领和带动潍坊新一轮发展,着力提高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强大、产业发达、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实施规划布局提升工程,按照现代化较大城市的目标定位,强化规划编制和引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加强对重点片区和核心区域的规划控制,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布局。

实施功能品质提升工程,提高城市设计水平,高标准抓好功能性项目建设,强化金融、商务、信息功能,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餐饮功能,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区域竞争的多元化更高需求。

实施产业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和新兴高端产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服务外包中心。

实施环境提升工程,融合世界风筝都的区域特色文化元素,突出做好绿、水文章,推动城市绿化向社区和庭院延伸、城市水系整治不断拓展提升,进一步彰显“绿染四季、花满全城、水润潍州”的城市风貌;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发展,加强公用事业监管和服务,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社会化、精细化水平,打造整洁有序、安全高效的宜居环境。

支持奎文、潍城加快城市功能品位提升,推动坊子、寒亭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上加快融入中心城区;推动寿光、昌乐、安丘、昌邑与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构筑紧密型城市圈;加快东部诸城、高密,西部青州、临朐两个组团的发展壮大,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按照转型升级、进位争先、均衡发展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着眼带动整个县域、镇域跨越发展,着力抓好县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小城镇面貌,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抓好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园区建设,着力培植镇域龙头企业,集约资源、优化政策,推动重点镇、中心镇率先发展,显著提升城镇承载功能和带动能力。

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抓好大企业带动、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和品牌培育,显著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加强政策引导和重点扶持,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显著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寿光、诸城要乘势而上、加快提升,争当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跻身全国百强县市30强;青州、高密要提速赶超、转型跨越,力争在全国、全省位次前移;昌邑、昌乐要加快膨胀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努力进位争先;安丘、临朐要在全省县域发展格局中找准目标定位,加快跨越发展、后发崛起。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服务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积极稳妥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等,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搞好文明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农村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深化农村文明创建,培育新型农民,使村容村貌村风明显改善。

  (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

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是潍坊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开拓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要坚持节能优先、环保优先,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实现天蓝水清、空气洁净的目标。

强化源头防控,推进节能减排。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更加注重源头控制,严格项目准入。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加强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刚性目标。

加强重点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突出抓好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防治,强化对重点流域、重点片区的治理和监管,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加强城市供热、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确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利用资源。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产业化。

强化资源开发保护,全面推进土地、水、海域、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美好潍坊。

更大力度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沿路、沿河、沿海生态保护带建设,构筑城市、城郊、乡村多层面绿化空间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

完善提升库河串联、水系联网的现代水网体系,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突出抓好水源地保护。

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区,大幅改善生态环境,在潍坊大地展现青山绿水、蓝天碧海、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

  (五)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新跨越。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激发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潍坊打造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强市。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谐创建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思想基础。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培育和塑造新时期潍坊精神,使之成为全市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

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打响“诚信潍坊”品牌。

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文化保障能力,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出一批符合时代精神、体现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

积极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促共荣。

  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把壮大文化产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潍坊的支柱产业。

进一步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建设,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培植大型文化企业。

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文化产业。

突出搞好文化创意,推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撑文化、文化经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打造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

  (六)加快幸福潍坊建设,实现民生改善的新跨越。

实现社会和谐、创造幸福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幸福潍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加大富民惠民工程实施力度。

坚持富民优先,坚持制度化安排、项目化落实、系统化解决民生问题,深入实施富民惠民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完善教育培训、就业帮扶、创业带动为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