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295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docx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

针对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本人汇总了《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任务一

讨论主题小组讨论

讨论内容

什么是政府经济?

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

答:

一、什么是政府经济?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案例: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而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

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

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

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

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o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

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

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

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

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

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木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所以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

二、个人讨论提纲

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

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

其一,在企

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

(三)、小组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道德理论等的社会学范畴。

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

公平可从两方而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1)机会均等。

(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3)合理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控制收入差距。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

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产出结果,就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高,反之,成为效率低。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木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

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

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

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

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

任务二

政府经济学02任务01

一、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请以“政府支出”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a.自拟题目;

b.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c.论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举例论证;

d.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e.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答案:

张家港第十二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全而推进创新发展和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故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规划,是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和总体安排,是编制和实施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分年度计划以及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的总体部署,统筹制定规划期内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努力履行政府职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顺应民生期待和我市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围绕打造经济发展的领先城市,持续加大有效投入,加快扩张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围绕打造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强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围绕打造统筹发展的样板城市,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打造生活保障最优城市,全面提升各类保障水平,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具体要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十一五”期末的基础上,确保翻一番以上。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左右,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高效农业比重达到65%。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60亿美元。

2.创新能力。

经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0%;9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新兴产业载体、科技创新企业载体和科技服务平台基本完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全市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达到260个,争取300个,累计引进和培养1200名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8000名高技能人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300件,科技贡献率达到60%。

3.社会进步。

初步建成高水平、均等化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提高到7.2人,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600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32000平方米;城市化水平达到70%;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基尼系数降至0.38以下。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4.民生质量。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万元;城乡居民健康指数超过97%,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5张;社会治安公众满意率超过98%,公共交通出行率达到25%,生活信息化水平达90%以上;恩格尔系数低于30%。

5.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的能耗、物耗水平和污染排放不断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而积提高到13.2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在96分以上。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率先在全省基木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而实施创新驱动、港城联动、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努力把张家港建设成为“富有独特精神、临港产业发达、长江文化汇聚、生态优美宜居、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的现代化港城。

任务三

政府经济学03任务02

一、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请以“税负转嫁的效应”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a.自拟题目;

b.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c.论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举例论证;

d.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e.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税负转嫁的效应

税负转嫁是伴随着商品经济而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同时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而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破坏税收的严肃性。

具体来说,税负转嫁的社会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节市场价格

市场的供求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来达到供求的一种平衡状态,税负转嫁也正是通过价格和价值的相背离来实现税负的转移。

当需求大于供给,此时需求弹性较小,供给者可以通过价格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进血价格会提高,需求会减少,供给会增加,逐步缩小供求差距。

当供给大于需求是,税负不易向前转嫁,如果此时原料供给市场的供给弹性也较小时时,税负就无法转嫁,此时对商品课征重税则有利于抑制这一商品或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进行制度设计或用税收进行宏观调控时也应考虑某些鼓励发展产业税负不易转嫁,在向其课税的同时是否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或补贴。

正确认识和发挥税收的这种效应,有利于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

通过选择税负的落点,调节某些商品的供求数量,引导消费方向,促进市场供求趋向平衡。

税负转嫁通过利益的变动,改变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行为,能够使商品供求趋向平衡。

(二)影响资源配置

所谓资源配置,指的是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诸如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提高社会经济行为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的高度统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社会资源的流动都体现出资金的流向。

因此合理的资金流动将调配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税负转嫁作为经济利益再分配的有效实施途径,能够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例如,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符合市场需求时,应当受到市场的淘汰,退出市场。

该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生产资金、原料以及人工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而通过税负转嫁行为,通过对该企业增收税负,并旦该税负不能通过提价前转,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其退出市场的步伐,将其本身占用的社会资源转移给其他新兴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三)影响收入分配

如前文所述,税负转嫁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这就直接影响不同人群的收入分配。

具体来说,纳税行为作为社会公众经济利益的分割和重置,是进行社会财富分配的主要方式。

而税负转嫁则改变了纳税人原有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必将造成其他人群经济利益的损失。

事实上,税负转嫁的实现多依赖于商品价格,而商品价格直接导致企业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收入格局。

因此可以说,税负转嫁是税收分配的直接产物,其分配的范围广度取决于纳税人与社会其他人群的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越高,联系越密切,税负转嫁分配收入的幅度也就越高。

同时,税负转嫁对收入分配的深度与国家的性质以及经济体制也有极大的关系,在完全开放的商品定价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税负转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深度较大。

因此税负转嫁是税收收入再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公正收入分配具有强烈的影响。

(四)影响企业经营决策

当企业生产产品被课征税负后,为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必然会对生产商品的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分析,制定合理的价格以争取最大的税负转嫁份额。

当生产原料等生产要素被征收税负时,企业必将尽可能的压低采购成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原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这实际上就造成了生产原料商品的税负转嫁。

因此,税负转嫁对经济社会以及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影响,不仅可以产生一定的正而效益,还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负担。

具体来说,如果税负转嫁结果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则税负转嫁产生的则是积极的正能量;反之则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运营细胞,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税负转嫁也息息相关。

企业只有制定与税负转嫁正效应相一致的运营策略时,才能不断发展。

而国家政府在制定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改变征税的对象、数量、环节时,应考察税负转嫁的状况及其影响,这样才能利用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

任务四

政府经济学04任务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1.国家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所有财政收支,体现了预算编制的()。

A.完整性原则

2.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属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中的()。

A.经济手段

3.基数预算与零基预算是按()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B.预算编制方法

4.政府经济的形式不包括()。

B.企业的经济活动

5.根据全国人大批准后的中央预算,()向各部门批复预算。

A.财政部预算司

6.在经济扩张时期,个人收入增加,转移支付会(),进而减缓个人消费需求的膨胀。

A.自动减少

7.3个或3个以上国家之间所缔结的税收协定,称为()。

A.多边国家税收协定

8.一般而言,()负责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为执行此项政策所需配置的国家资源的分配。

A.发展与改革部门

9.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问题。

A.集权与分权

10.()部门负责制定预算外资金具体的分配政策和管理制度。

A.财政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2道试题,共55分。

1.从20世纪90年代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开始绿化其税制体系,实行绿色税制改革,改革包括()o

A.废除和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

B.改革现行税制,使之有利于环境

C.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

2.中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B.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兵之路

C.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

D.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3.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

A.罚款

B.财政补贴(庇古补贴)

C.公共(行政)管制

4.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对政府经济影响的途径包括()。

A.政府就重大经济决策问题,通过政协组织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进行协商,听取意见

B.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政协组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C.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政府经济问题提出的议案,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理

5.下列项目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皮衣

6.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

A.经济增长水平

B.政府的职能范围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C.政府的行政效率

D.公共收入的规模

7.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是指()。

C.生产商品能力的增加

D.生产劳务能力的增加

8.收支划分方法中的补助法可分为()。

A.定额补助

B.专项补助

C.按成补助

9.以下属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是()。

A.大型水库

B.水土保持、风沙防护工程

C.各种灌溉设施

D.农用电网建设

10.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11.()是指纳税人将所承担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向前转嫁一部分,又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向后转嫁一部分,以此将税收负担分散给多人负担的方式。

C.散转

12.行为税的特点包括()。

A.课税对象单一

B.税源分散

C.税种灵活

13.财政补贴具有()的特点。

A.政策性

B.灵活性

C.时效性

14.贸易政策主要包括()。

A.关税政策

B.非关税措施

C.促进出口的扶持政策

15.下列支出项目中适用公共定价法的是()。

A.公路

16.公共收费监督主要包括()o

A.财政监督

B.审计监督

C.立法机关监督

D.社会舆论监督

17.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18.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政策需要来制定。

这体现了财政补贴的()。

19.

答案: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消极影响。

2.公共设施使用费

答案:

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指政府对所提供的部分公共设施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

四、简答题(共1道试题,共10分。

1.简述社会保险的项目。

答案:

社会保险的项目一般包括:

(1)养老保险;(2分)

(2)失业保险;(2分)(3)医疗保险;(2分)(4)工伤保险;(2分)(5)生育保险。

(2分)

五、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15分。

1.试述政府支出增长的宏观和微观模型。

答案:

政府支出不断增长的问题,众多经济学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论述。

宏观增长模型主要包括阿道夫•瓦格纳的“政府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理论、R・A•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微观增长模型主要有威廉•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2分)

(1)政府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瓦格纳认为:

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他把政府支出对GDP的比重上升的原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他认为,随着经济实现工业化之后,扩大了的市场与市场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复杂,随着人们实际收入的上升(即GDP上升),政府支出的增长率将会超过GDP的增长率。

(4.5分)

(2)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理论。

皮考克和怀斯曼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并旦认为外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根据他们两人的分析,财政收入和政府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在原因(GDP上升、收入上升、税收上升)与外在因素(战争、饥荒或其他社会灾难),外在原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4.5分)(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

无论是在发展的早期还是中期,都存在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阻碍经济的发展。

因此,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缺陷,需要加强政府的干预力度,政府支出当然会增加。

(4.5分)(4)威廉•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鲍莫尔在其建立的所谓“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中,将国民经济区分为两个部门:

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和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即有技术进步的部门)。

前者如服务业和政府部门,后者如制造业。

通过测算,鲍莫尔得出了作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是越来越大,负担必然越来越重的结论。

(4.5分)

任务五

政府经济学05任务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1.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B.债务人

2.隐性债务是指()。

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而上的债务

3.国债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A.中央

4.货币政策是()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A.中央银行

5.()是对我国境内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B.营业税

6.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

C.国务院

7.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

D.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

8.从()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同时为了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还实行了外汇上缴与留成相结合的制度。

A,1981

9.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

A.分税制

10.()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A.车船税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

1.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

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

2.行为税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