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279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跟踪训练模块二工业文明时

专题跟踪训练(七)

一、选择题

1.(2015·湖南株洲高三质检

(一))下面是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

%)。

中国北部

中国西北

长江

上游

长江

中游

长江下游

东南沿海

两广地区

云贵

地区

1843年

4.2

4.9

4.1

4.5

7.4

5.8

7.0

4.0

1893年

4.8

5.4

4.7

5.2

10.6

6.4

8.7

4.5

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城市化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843~1893年中国城市化比率的变化总体不大,这说明中国城市化整体发展比较缓慢;城市化比率最高的是长江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通商口岸较多,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A、B、C三项均正确。

D项在表格中难以体现,故本题选D。

[答案] D

2.(2015·江西南昌高三调研)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凸显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解析] 当时中国的“天下观”认为,清王朝是天朝上国,君临天下,体现了妄自尊大的心态,对比四个选项可知,夷匪犯境与此观念最为吻合,答案为D。

[答案] D

3.(2015·安徽卷)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

“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 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拿破仑三世”“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等。

拿破仑三世(1808~1873年)于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并在1856年与英国一起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从中获取了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以及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权益,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中的条约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解析] 由题干材料“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正好满足外包装的需要,A项与题目要求不符,可排除。

英国棉布运到中国是为了销售,不是为了包装,可排除B项。

包装布的变化不能体现出中国生丝在英国的销售情况,可排除C项。

[答案] D

5.(2015·重庆卷)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

“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

[解析] 由材料中“推寻本原,何尝不以……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等关键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鱼肉百姓,故本题选择D项。

[答案] D

6.(2015·高考名校优化卷

(二))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  )

A.顺应世界潮流B.拯救民族命运

C.启蒙国民思想D.走向民主共和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阶层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有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也有人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等。

故答案为B。

[答案] B

7.(2015·湖北黄冈高三调研)“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必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

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

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

”材料说明(  )

A.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C.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D.北洋政府与西方矛盾重重

[解析] 由“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可知,这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不久,再由“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北京政府之腐败……亦情势之常矣”等信息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可知,A项正确。

[答案] A

8.(2015·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由此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  )

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

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解析] 由“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

由“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可知,C项不符合题意。

由“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内容,曾国藩反对大力发展“电线铁路”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9.(2014·重庆卷)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

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

“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

”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解析] 材料中李鸿章强调只有轮船开到重庆,英国商民才能到重庆经商、居住,而当时长江的通航条件极差,轮船很难到达重庆,因而他是借故拖延重庆对外通商,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故错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李鸿章的做法不是变相的同意,而是借故拖延,B项错误。

[答案] D

10.某学生分析下表得出四项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太湖流域湖丝出口欧洲情况

时间

每年出口量

1679~1833年

从8担上升到9920担

19世纪40年代~19世纪90年代

5万担以上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

突破10万担

20世纪20年代以来

19万担

A.中国湖丝出口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B.1679~1833年间中国湖丝出口逐增主要得益于上海港的便利

C.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湖丝出口猛增得益于五口通商的刺激

D.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欧洲扩大了对中国湖丝的需求

[解析]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其中包括上海,B项中时间不符,A、C、D三项分析均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2014·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期中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十九年(1839),美商旗昌洋行合伙人亨特(William C.Hunter),在广州欲往澳门时,需要带备以下四份文件:

第一份(此件须由中国行商代为申请):

呈请为核准前往澳门事。

兹有夷商亨某,确系去年前来广州贸易,现拟前往澳门一游。

不敢妄自行动。

彼乞请商等转请颁赐官方执照,以便沿途关卡查验。

此事确属夷人请求。

商等呈请核准其前往。

附注:

夷商亨某携有一枪一剑。

作为本人防身之用,另有随身衣物及厨房用具等。

(签名)浩官 茂官 潘启官 潘海官

第二份:

准予所请。

可前往澳门。

此件须出示沿途各关卡,并于抵澳之后,将其缴交该处收税人员。

(海关监督之印)

第三份(此件提交赴澳沿途查验放行):

钦命署理粤海关监督加二级豫。

为确保来往广州与澳门间行程安全及畅通。

自应发给该夷人等过关执照。

以便提交沿途关卡,查验放行。

并将各处达与离去时间详为注明。

据此可通行无阻。

如不借故游荡。

何致发生纷扰?

抵澳门之后,本件必须缴交该地税馆,送回本衙门注销。

彼等(手持执照者)须郑重执行本谕。

附注:

艇一只,乘载夷人亨某一名。

彼于四月十六日从省城起程。

(印鉴及日期)

验照处:

西炮台 十六日晚到,当晚离去

紫泥  十七日日间到,当日离去

香山  十八日午夜到,次日日间离去

澳门  十八日晚到

(此为亨某持照到达及离开时填写的时间)

第四份:

豫(即粤海关监督豫堃)。

钦命统管外洋贸易各事。

现核准商人亨某,乘张叶保艇,携带上等茶叶等物前往澳门发售。

所带已完税各物发记如下:

63斤茶叶。

分为5盒;4只大银匙;8只小银匙;45斤油,分两罐;10斤图画;36斤蜜饯,1箱;27斤咸鱼,1袋;612斤木器,分8箱;30双鞋,1箱;270斤铁器,分3箱;18斤火腿,1袋;1张木桌;27斤白糖,1袋;3幅小油画。

该夷商亨某又带有如下自用物品:

542瓶洋酒。

30个玻璃杯及玻璃瓶(细颈盛水瓶),1箱毛衣服,2盒剃头用具(剃刀),250斤外国衣服。

30斤香水,200斤铅,70斤潜水鸟食物。

1块玻璃镜,1盏大玻璃灯,20斤外国陶器,10斤铜器,30斤蜡烛,10块洋香皂,1枝洋枪及1把洋刀,1顶帽及1个小望远镜,170斤白色洋纸,5幅有玻璃镜框的图画,40斤卷烟叶(方头雪茄烟),1床白色毛毯。

——威廉·C·亨特著·冯树铁译:

《广州“番鬼”录》

材料二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

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

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

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

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

永垂不朽也。

(1)依据材料一的四份文件,说明在广州的洋商如欲往澳门,需要办理哪些行政手续?

对此你如何评价?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外国人在中国游历的规定发生了哪些变化?

你认为这些变化的弊端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交关系的变化,采用了新情境新材料,注重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交往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依据材料中的四个文件,可以逐一归纳,先申请,再批准,沿途登记,以及交易商品的数量等记录。

(2)时间是在鸦片战争后,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联系《天津条约》的内容,再结合材料,提炼信息,找出变化,弊端无非是便利列强的进一步的侵略。

[答案] 

(1)手续:

向中国政府专门负责外贸部门(“粤海关”)提交办理官方执照的请求;申请书须由中国行商转达;要得到中国政府书面同意;办理过关执照,向沿途关卡登记到达、住宿、离开的时间;要事先统计贸易物品及自用物品。

(答出4个要点即可)

评价:

这种做法对外商进行了严格限制;目的是严格管辖外商活动范围,提防外国人进行不法活动;反映了清政府传统外交理念和中国文化优越论,是闭关政策的体现。

(2)变化:

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护照所填游历地区很广;未规定有效期;未规定外国人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要求清朝官员以宾礼相待。

(答出4个要点即可)

弊端:

这些规定为外国人进行不法活动提供了方便。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

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早期企业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

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产生了怎样的新气象。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民族工业“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解析] 第

(1)题第一小问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新变化,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影响。

抓住关键信息: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第二小问“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资本、劳动力和市场,缓慢发展。

(2)题汉阳铁厂、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是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

它们的共同点是:

都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第(3)题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归纳。

经济方面主要是推动经济近代化,政治方面推动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文化方面推动了西学的传播和中国思想的启蒙。

[答案] 

(1)新变化:

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

特点:

发展缓慢。

原因: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封建制度的阻碍等。

(2)新气象:

产生了一批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3)民族工业进一步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