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2727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docx

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

20150804-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基础理论题库

灭火救援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

基础理论试题库

一、单选题

第一篇消防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1.消防员在实施灭火救援作业时必须严格(),也要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

D

A.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B.职业道德和安全规定

C.执行操作规程和行为准则

D.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2.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公安消防部队,()是永远不变的警魂,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

B

A.为民

B.忠诚

C.忠心

D.奉献

3.职业技能鉴定是指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A

A.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B.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

C.文化素质养成和训练刻苦程度

D.文化素质养成和实际操作能力

4.()是公安消防部队的宗旨所在,也是消防官兵必须牢固树立的职业道德风尚。

A

A.服务人民

B.热爱祖国

C.辛勤劳动

D.团结友爱

5.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不是作战原则为()。

D

A.先控制、后消灭

B.集中兵力、准确迅速

C.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D.分清情况、调足第一出动力量

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于()起正式施行。

B

A.2009年1月l日

B.2009年5月1日

C.2008年11月9日

D.2009年3月1日

7.根据扑救火灾的紧急需要,有关()应当组织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

B

A.主管公安机关

B.地方人民政府

C.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到场的最高行政首长

7.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统一领导。

D

A.主管公安机关

B.上级公安机关

C.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C

A.马上

B.着手

C.立即

D.等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9.()的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具体体现。

A

A.“谁主管,谁负责”

B.“谁经营,谁管理”

C.“谁负责,谁执行”

D.“谁主管,谁监督”

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相结合的原则。

A

A.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

B.预防为主、应急为辅

C.应急为主、预防为辅

D.演练为主、预案为辅

第二篇基础知识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易)A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2.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也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机物或是有机物,均称为()。

(易)B

A.着火源

B.可燃物

C.助燃物

D.易燃物

3.()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中)D

A.燃点

B.爆点

C.临界点

D.闪点

4.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靠自身发热或外来热源引发的自行燃烧现象叫()。

(易)A

A.自燃

B.着火

C.闪燃

D.爆燃

5.受热升华,产生可燃蒸气的是()。

(中)A

A.樟脑

B.石蜡

C.磷

D.硫磺

6.()的燃烧不属于表面燃烧。

(中)D

A.木炭

B.钨

C.电焊

D.合成橡胶

7.燃烧产物对灭火有利方面()。

(易)B

A.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B.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C.影响视线

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8.人们正常呼吸的空气中氧气占()左右(体积分数)。

(易)C

A.20%

B.16%

C.21%

D.12%

9.高温能损伤呼吸道,当火场温度达到()时,能使人的血压迅速下降,导致循环系统衰竭。

(易)B

A.49~50℃

B.59~60℃

C.39~40℃

D.69-70℃

10.不属于“A类火灾”的是()。

(易)D

A.木材

B.棉

C.毛

D.石蜡

11.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通过()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能量而作机械功的过程。

(易)A

A.物理和化学

B.原子和分子

C.有机和无极

D.内因和外因

12.礼花弹以易燃物和氧化剂为原料混合配制,能引起爆炸,燃烧时间较长,温度高,发射高度一般要求达到()。

(易)C

A.100m以下

B.100-200m

C.200~500m

D.500m以上

13.影响爆炸品敏感度的因素很多,决定性的内在因素是()。

(易)A

A.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B.高温

C.杂质

D.密度

14.易燃气体是指20℃和101.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或更少时可点燃。

(易)C

A.15%

B.14%

C.13%

D.12%

15.乙炔无色无臭气体,大部分工业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等杂质,使其有蒜样气味,极易燃烧爆炸,爆炸极限()。

(易)D

A.15%~85%

B.0.5%~92%

C.1.5%~12%

D.2.5%~82%

16.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是()。

(易)A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17.氯气()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B

A.无色

B.黄绿

C.蓝色

D.白色

18.煤气无色有特臭的易燃气体,剧毒,爆炸极限()。

(易)C

A.1.5%~10%

B.2.5%~20%

C.4.5%~40%

D.15%~90%

19.不能作为硝化棉灭火剂()。

(易)D

A.水

B.泡沫

C.二氧化碳

D.干粉

20.多功能消防水枪主要适用于()。

(易)A

A.建筑火灾

B.交通工具火灾

C.小面积油类火灾以及可燃

D.有毒气体等危险化学品泄漏

21.高压水枪是指喷射压力大于()MPa,与高压消防泵及高压软管卷盘配套使用,具有直流和喷雾功能的消防枪。

(易)A

A.2.5

B.2

C.1.6

D.1.2

22.喷嘴喷射超高压微细水雾的初速度≥200m/s,喷射距离≥()。

(易)B

A.13m

B.15m

C.18m

D.20m

23.消防水带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耐压、耐腐蚀、耐寒等性能,且水带内表面光滑的目的()。

(易)A

A.对流体的摩擦阻力很小

B.对流体的摩擦阻力加大

C.增加灭火剂压力

D.提升灭火剂流量

24.垂直铺设水带时,为了减少水带的下坠力应使用()。

(易)D

A.消防水带卡箍

B.使用拉梯

C.卡牢消防接口

D.水带挂钩

25.不属于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是()。

(易)D

A.消防安全腰带

B.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C.消防护目镜

D.防爆手持电台

26.消防员防护头盔是用于保护消防员头部、颈部及面部的防护装备,最主要作用是()。

(易)B

A.防热辐射、燃烧火焰

B.防止坠落物冲击和穿透

C.电击

D.侧面挤压

27.消防安全腰带的设计负荷为(),其质量不超过0.85kg。

(易)A

A.1.33kN

B.1.83kN

C.2.33kN

D.3.33kN

2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最高工作压力是()MPa。

(易)C

A.20

B.25

C.30

D.35

29.高倍数泡沫的发泡倍数不低于()倍。

(难)C

A.100

B.150

C.200

D.50

30.容积为6升,最高工作压力为30MPa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理论上最大使用时间是()分钟。

(中)D

A.30

B.40

C.50

D.60

31.消防员可穿着()进入火焰区进行灭火救援。

(中)C

A.灭火防护服

B.封闭式防化服

C.避火服

D.防火防化服

32.()属于输水器材。

(易)B

A.水炮

B.水带

C.水枪

D.泡沫管枪

33.防化手套主要用于()的手部防护。

(易)C

A.高电压场合

B.有割伤场合

C.化学灾害事故现场

D.高温场合

34.()用于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

(中)C

A.直流水枪

B.空气泡沫枪

C.水(泡沫)炮

D.多用水枪

35.通过道路铺设水带时应垫上()。

(易)B

A.水带挂钩

B.水带护桥

C.水带包布

D.毛毯

36.易燃性建筑材料,是在火灾发生时,发生()。

(易)D

A.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

B.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

C.立即起火或微燃

D.立即起火,且火焰传播速度

37.木材及大部分有机材料属于()。

(易)A

A.可燃性建筑材料

B.易燃性建筑材料

C.难燃性建筑材料

D.不燃性建筑材料

38.属于可燃性建筑材料是()(易)A

A.木材

B.砼

C.钢材

D.砖

39.垂直防火分区,就是将具有()耐火极限的楼板和窗间墙(两上、下窗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将上下层隔开。

(易)D

A.2h或2.5h

B.1.5h或2h

C.1h或1.5h

D.0.5h或1h

40.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一、二级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易)C

A.1500

B.2000

C.2500

D.5000

41.耐火等级三级2层楼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易)D

A.500

B.800

C.1000

D.1200

42.()是为人员疏散或消防作业提供照明的消防应急灯具。

(易)A

A.应急照明灯

B.疏散指示标志

C.应急指示标志

D.自明灯

43.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供人员暂时避难、休息的楼层叫()。

(易)B

A.休息层

B.避难层

C.安全层

D.中转层

44.建筑物周围宜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易)C

A.6m

B.5m

C.4m

D.3m

45.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易)B

A.18m和10m

B.20m和10m

C.25m和12m

D.25m和15m

46.关于消防控制室说法错误的是()。

(易)D

A.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控制设备

B.有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处所

C.是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处置火灾的信息指挥中心

D.不是建筑内消防设施控制中心的枢纽

47.干粉灭火系统按灭火方式分类,那个不是()(易)D

A.全淹没式干粉灭火系统

B.局部应用式干粉灭火系统

C.手持软管干粉灭火系统

D.固定应用式干粉灭火系统

48.训练准备必须进行跑步、活动操等热身运动,时间不少于()。

(易)B

A.1小时

B.半小时

C.15分钟

D.45分钟

49.在火灾扑救作战中,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人。

(易)C

A.5

B.4

C.3

D.2

50.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侦察时,错误的做法是()。

(易)D

A.要在进出口处登记姓名

B.进出时间

C.空(氧)气呼吸器压力

D.未进行水枪进行掩护

51.水枪阵地设置错误的()。

(易)A

A.应当按照指挥

B.便于进攻

C.便于转移或者撤离

D.便于观察

52.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人,并指定负责人。

(易)A

A.2

B.3

C.4

D.5

53.疏散物资必须在单位负责人或者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有序进行,并指定专人看护,做法错误的()。

(易)B

A.疏散出来的物品必须检查是否夹带火种。

B.疏散出来的物品堆放凌乱。

C.疏散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时,要划出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D.疏散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充分冷却,并在水枪掩护下进行。

54.高处破拆时操作规程错误的是()。

(易)D

A.不准将破拆物抛向地面

B.不准随意破拆玻璃幕墙

C.及时在地面划出警戒区域

D.破拆区域的越大越方便救援。

55.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B)。

(易)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着火源

D.易燃物

56.(A)、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后先熔融,后燃烧。

(难)

A.硫

B.沥青

C.石蜡

D.松香

57.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B)。

(难)

A.内部燃烧

B.表面燃烧

C.放射燃烧

D.阴燃

58.(A)、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化燃烧。

(难)

A.沥青

B.金属钾

C.电石

D.黄磷

59.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A)固体。

(中)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

60.通过烟的(D)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

(中)

A.温度、浓度

B.颜色变化

C.扩散范围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61.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D)气体。

(中)

A.可燃

B.易燃

C.毒性

D.不燃、惰性

62.火焰的颜色与(A)有关。

(中)

A.温度

B.空气

C.环境

D.湿度

63.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B)。

(难)

A.着火点

B.闪点

C.燃点

D.自燃点

64.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B),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中)

A.越高

B.越低

C.大于45℃

D.等于45℃

65.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C)固体。

(中)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不燃

66.下列(C)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易)

A.粉尘

B.炸药

C.钢瓶

D.炸弹

67.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B)。

(易)

A.着火点

B.火灾

C.爆炸

D.燃烧

68.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A)。

(中)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播

69.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C)。

(中)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传播

70.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称为(C)。

(中)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播

第三篇各类火灾扑救

1.在灭火战斗中,各级指挥员要贯彻()的指导思想。

(易)B

A.集中兵力、准确快速

B.“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C.先控制、后消灭

D.统一指挥,逐级指挥

2.“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是灭火战斗中的()。

A

A.战术原则

B.指导思想

C.战术方法

D.组织指挥原则

3.“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破拆、封堵、排烟、监护、撤离”是灭火战斗中,公安消防部队运用的()。

C

A.组织指挥原则

B.战术原则

C.战术方法

D.指导思想

4.与破拆目的不一致的是()。

D

A.形成“隔离带”

B.改变烟气流向

C.阻止火势蔓延

D.形成大面积燃烧

5.堵截是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基本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堵截战术的是()C

A.火势向单个方向蔓延时

B.火势向多个方向蔓延时

C.开辟救人通道抢救人命时

D.多层建筑火灾和大面积、立体火灾

6.夹攻是指用一部分灭火力量进入建筑物的内部灭火,同时用其余灭火力量在建筑物的外部灭火的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夹攻战术的是()D

A.

B.建(构)筑物或物体内外都已燃烧时

C.建(构)筑物或物体局部燃烧时

D.多层建筑或高大生产装置燃烧时

7.分割是将大面积燃烧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分别部署力量逐个消灭的战法,下列不适用于分割战术的是()D

A.大面积易燃建筑密集区、露天堆场或森林、草原火灾时

B.多层建筑或高大的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

C.大面积易燃液体流淌火

D.建(构)筑物或物体内部燃烧时

8.监护是为防止发生意外对火灾现场或作战行动进行监视和守护的战法,下列不适用于监护战术的是()D

A.易燃气体泄漏燃烧现场的监护

B.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的监护

C.火灾现场的监护

D.自然灾害的监护

9.不是警戒器材的是()。

B

A.警戒标志杆

B.方位灯

C.警戒灯

D.警戒带

10.消防水源不足时的战斗展开,不应该开展()。

A

A.应发挥高喷车的主战效能。

B.把水枪(炮)部署在火场的主要方面,以堵截火势、掩护救人方面为主要阵地

C.合理确定出水枪(炮)数量,形成局部攻势

D.不可同时多处布置阵地,以免造成火场供水中断

11.火场供水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任务,下面不符合火场供水原则()。

D

A.就近停靠使用水源

B.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C.快速准确,科学合理

D.掌握辖区水源情况

12.扑救火灾时,扑救选择正确进攻路线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下面不是考虑因素是()。

B

A.应根据着火对象的特点

B.火灾调查

C.火势蔓延方向

D.作战环境

13.建筑火灾内攻路线的选择错误的是()。

D

A.敞开楼梯间

B.封闭楼梯间

C.防烟楼梯间

D.客运电梯

14.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内攻路线的选择应是()。

C

A.地下建筑内进风的安全出入口

B.扶梯

C.避难层

D.选择有利于直攻火点的位置进行

15.火场需要疏散和保护的物资,不应根据()来确定。

A

A.个人好恶

B.物资的价值

C.危险性

D.重要程度

16.火场破拆部位的确定,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以()为前提。

D

A.满足消防人员完成火情侦察

B.灭火、救人、疏散物资

C.阻止火势蔓延

D.形成大面积燃烧

17.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

B

A.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B.烟气抑制火灾蔓延

C.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D.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18.火势发展的猛烈阶段排烟,对火势发展的影响()。

A

A.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B.降低室内温度

C.能够尽快发现火源

D.可以提高能见度

19.火因调查资料的拍摄内容,不包括()。

D

A.火灾现场全景

B.火灾燃烧过程,燃烧部位及周围情况

C.着火部位和着火点,着火源和与着火源密切相关的痕迹、物证

D.火调人员勘查过程照片

20.火场需要照明的部位不正确的()。

C

A.疏散路线

B.作战区域

C.装备器材储存区域

D.被困人员可能所处的区域

21.建筑物按其使用性质分类,不属于的是(A)。

A.军用建筑

B.民用建筑

C.工业建筑

D.农业建筑

22.按结构类型分类,不属于的是()。

B

A.砖木结构、混合结构

B.复合结构

C.钢筋混凝土结构

D.钢结构

23.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在建筑物构造组成上的差异较大,不属于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C

A.单层及多层建筑

B.高层

C.钢结构

D.大跨建筑

24.室内火灾发生后,局部燃烧形成后,可能会出现情况不包括()。

A

A.不断释放出可燃气体,便会发生轰燃

B.以最初着火的可燃物烧尽而终止

C.因通风不足,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较弱供氧条件的支持,以缓慢的速度维持燃烧

D.有足够的可燃物,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火灾迅速发展至整个房间。

25.影响建筑物室内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A.可燃数量

B.火灾温度

C.燃烧速度

D.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26.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多,不包括()。

B

A.内墙门、间隔墙、楼板孔洞

B.厨房、卫生间

C.闷顶、外墙窗口

D.穿越楼板、墙壁的管道和缝隙

27.建筑物间火灾的蔓延的形式不包括()。

B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D.飞火

28.火灾中,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原因不包含()。

D

A.冷热骤变和外力冲击

B.高温作用、爆炸作用

C.附加荷载

D.自然灾害

29.不属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D

A.易形成立体燃烧

B.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C.灭火作战难度大

D.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容易

30.影响高层建筑火灾发展蔓延的因素多,不包括()。

C

A.有火风压、烟囱效应

B.热对流、热辐射

C.热传导

D.爆燃、风力

31.高层建筑人员疏散非常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B

A.烟雾扩散影响

B.客运电梯拥挤

C.疏散距离影响

D.人员拥挤影响

32.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A

A.着火层下一、二层

B.着火层

C.着火上层

D.着火层上一、二层

33.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重要任务()。

A

A.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B.有效进行排烟

C.有效进行火情侦查

D.有效进行人员疏散

34.高层建筑火灾战斗力量部署原则()。

A

A.战斗力量分配的原则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

B.战斗力量部署的顺序依次是着火层下层、着火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