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学案7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303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学案78.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学案78.docx

诗歌鉴赏学案78

《古代诗歌鉴赏》第7学时总第学时

模块单元

诗歌鉴赏

课题

体会虚实

主备人

叶俊

学习时数

4学时

时间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意境”“虚实相生”等概念的内涵;

2.能比较准确地传达体会到的意境,正确运用虚实相生的有关概念。

学习重点

传达意境、理解虚实相生的能力训练

学习难点

提升诗歌的字词理解能力

学习准备

提前几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读,读后要求学生翻译、答题、提问。

请注意:

结构是安排材料以表现思想内容构成为完整作品的过程和形式。

艺术创造学所说结构包含构思,但实际上,结构常被理解为作品呈现出的材料之间、段落之间、内容与主旨之间的关系。

就是这篇作品是怎么构成的。

这个概念这样缩小依然很不好理解。

所以,我把它解释一下:

结构就是作品呈现出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讨论就此为基础,与构思有区别。

高考中考查结构方面知识的题目不多,但掌握结构知识对理解诗歌是很重要的,而且对后面文学作品阅读很有好处。

时间不必花费过多,记住概念、能够理解即可。

大约一学时内容在1.5课时完成是合适的;学情较差可以到2.5课时。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第七学时

一展示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诗歌结构虚实结合的特点

2.能分析概括特定诗歌的意境的特点

二自学导学

【活动实施方案】

知识导学(结构关注的是逻辑和内容的关系,呈现为一种“有内容的形式”)

结构包括:

标题、开头结尾、上下文、线索。

主要关注段与段的关系。

结构技法

特殊技法

抑扬结合对比对照回环往复(重章叠唱)一句一绝(景)问答式

一般技法

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首尾呼应过渡照应承上启下伏笔铺垫(起承转合)层层深入

先×后×(先叙后议、先实后虚、先景后情、先咏古后议论抒情)

1.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古人分别叫“衬垫”“衬跌”。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情感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如: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情感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如: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不知愁”而为“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2.对比对照又称对照比较、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的双方共同来表现一个中心,应判定为对比手法。

如果对比双方有主次,则应判为以次衬主。

结构上的对比,常常并无明显正反之分(要和前一节的对比区别),实际上是从多方面观照。

张继的《枫桥夜泊》,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

这一对照营造出了一种孤寂的意境。

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

3.回环往复(重章叠唱)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

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

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回环往复”也可用于诗歌表达效果。

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一句一绝(景)

在绝句体中,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代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迟日江山丽”等。

其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尤在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例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漫成一首》),四句分写月、灯、鸟、鱼,乍看各成一景,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

5.问答式(反问、设问)

一问一答。

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

这就有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

杜牧的《清明》也运用了这种结构。

6首尾照应

照应是指诗歌篇章前后内容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开门见山曲笔入题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开头两句又一问一答,以问引起,开门见山,洒洒落落。

再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

曲笔入题,就是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弯子”。

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这个内容在下一节论述)

8层层深入

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写起,由远及近,视线移到织女星,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成,急得泪如雨下;相隔浅浅的一道银河,就是不能相会。

诗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

表达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

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哀怨动人。

9先景后情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

如杜甫《登高》,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10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再如杜甫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情怀,诗的尾联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11以景结情

用寓情于景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的结尾方式,即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

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

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

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

这种方式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三实践探究

【活动实施方案】教师带领学生学好三道题。

在记忆结构技法名词基础上,理解运用。

怎么记忆这些名词呢?

特殊技法应该让学生反复说以求熟悉;一般技法可以遵循——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过程的方法,两部分的关系来整理记忆。

进入实践环节,教师要带着学生学习一遍。

这里可以作一分析总结——

本章第一节“虚实”立足于内容,景情分别是虚实、所见所闻与所想所思分别是虚实;第二节“虚实”立足于构思,内容与主旨分别是虚实、写出来的和没写出来的分别是虚实;第三节即本节立足于结构,变化就是实到虚或者虚到实,抓住各种变化,如表达方式的变化、对象的变化、情感的变化等。

总之,虚实在于变化,变化方能丰富意境。

用古人经典的话:

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一个“化”道尽虚实相生的奥妙。

第1题,两句翻译重点在句子之间的关系,“独怜”引起后两句;提问考查句子的作用,作用无非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思考,对诗歌而言,就是意象(情感)和意境(丰富)的问题。

思路是这句诗写的是什么内容、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要写(情感、丰富),写得怎么样(作者怎么想,读者怎么想),实际上就是按照准确鲜明生动的路子或者结构内容的路子来思考。

老师们应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讲解思路。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释】迟日:

春日。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

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解说】杜审言(约645-708)唐代诗人。

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这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而出现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尤其难能可贵。

【翻译】悲叹昔年春天游赏园林的情景,今春相伴着花鸟更引发在边疆的哀愁。

独自怜惜从京城里出来的人往南行走,不能像湘江的水呀却往北流!

【提问】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案】这句诗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在情感上解答了愁的原因,是全诗的中心。

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

这都是诗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

这三句都是从这一句生发出来的。

【点拨参考】诗的起句感情深沉地直诉“迟日园林悲昔游”。

触景生情,心中之悲不难想象。

加一“悲”字,使句意曲折而丰富,语势跌宕而劲健。

“今春”指出渡江的时间。

“花鸟”概括春景,虽没有直接描绘声色,而鸟语花香的境界已在眼前。

“作边愁”,是说今春的花和鸟不同往年,它们也含愁带恨。

这里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以比兴表达诗人的愁思。

一个“作”字,语意双关。

既象说花鸟,又是说人,亦可理解为人与花鸟同说,婉曲而有机趣。

这句诗色彩清淡,情意浓挚,七个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远游伤春的情怀。

“独怜京国人南窜”,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从前两句的忆春、伤春转入叙事抒情,感慨自己从京都流贬到荒僻的南地。

“独”字下得有力,使全句生神,激活全篇。

“不似湘江水北流”,紧承第三句点题作结,出语自然。

不仅在于融情于景,而且还通过时间、空间、景物的不同对比,形成一种杳邈迷茫的意境,仿佛有万般的游丝争惹人的离愁,读者细细体味就能感受其巨大的感染力。

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

初唐时期是七绝初创的阶段,杜审言这首《渡湘江》是有相当影响的,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第2题,选材为叙事诗。

短篇叙事记叙的目的是抒情说理。

因为文字较浅近,不作翻译要求。

提问是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

教师应该提醒:

对比是个广泛存在于句子、段落、选材、构思、结构等环节或方面的表现手段,它的目的是突出表达目的。

本问是立足与全篇的,那就是从构思和结构两个方面来思考,看对比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是如何突出主题的。

艺术特色说明,分析重点是对比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是什么)、有什么效果(怎么样)。

2.阅读下面,回答问题。

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释】原序:

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

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阌(wén)乡,旧县名,作者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秋官:

指刑部。

武后曾改刑部为秋官。

廷尉:

秦九卿之一,掌刑狱。

唐以大理寺卿掌其事。

一乐:

一作乐饮。

【解说】《秦中吟》为组诗共十首,是作者最著名的讽喻诗之一。

这组诗在反映社会现实,抨击黑暗势力方面相当深刻,发人深省。

后世评论者常以其与杜甫诗相提并论。

【提问】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

【答案】

教学答案:

①从内容上看,开头两句写一场大雪降临;接着写权贵们在雪天照旧每天寻欢作乐,甚至醉暖得脱去重裘;但是地方上却有冻死的囚徒。

②从结构上看,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两句为一部分,尾两句为一部分,中间十四句为一部分。

富人囚徒在同样的雪天,前者寻欢作乐不觉寒冷,后者冻毙狱中,形成鲜明对比,谴责意味明显。

③从构思上看,篇幅多的为篇幅少的作铺垫渲染,欲抑先扬,对比强烈鲜明,震撼读者。

原参考答案:

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点拨参考】结构上的这种前后比例不平均,应该是欲抑先扬——古人叫“衬跌”的表现。

这样的比例差别,既能让人感受社会的巨大差别,又能引人深思社会不公的效果。

衬得越多越高,跌得越狠。

《歌舞》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

因为“冻死”二字已能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糜生活,则必须详尽铺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第3题着眼于线索。

第一问是关于意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说明的正是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第二问是关于线索。

突出的是意象的基础作用。

这种作用体现在选材、情感、结构方面。

不容忽视。

翻译两句,突出情感氛围的把握。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释】吴松:

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枫桥:

桥名,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因唐代张继诗而得名。

【解说】晁补之(1053—1110),宋代文学家。

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

与黄庭坚、张耒、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散文流畅,亦工诗词。

【翻译】

天刚破晓又上征程,几丝清冷细雨潇潇;此时节,正是江南水乡黄叶漫天翻飘。

天渐寒,大雁抛几声鸣叫,向故乡飞去;一年将尽游子归家的路,却杳杳遥遥。

因为避让行船,鸟儿猛地停飞好像退却;因为船桨划动鱼儿受到惊吓出水蹦跳。

这一叶孤零零的扁舟,可以投宿在何处?

今夜霜天冷月不如就系缆当年的枫桥。

【提问】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

(1)描写了深秋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时空)风声萧萧,落叶飘飞(内容)的清寒萧瑟(特点)的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感受)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孤舟是实物也是象征,寄寓了游子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点拨参考】

开头两句可以理解为触景生情,冷清萧条的氛围,烘托了羁旅思乡之情。

然后缘情写景,一个“客程遥”点出思乡心切。

第三联写鸟却鱼跳,转为描写,侧面写船行之快,以透露心之急切。

尾联“枫桥”是诗人要宿的地方,这是用典,使人想起张继的孤舟不眠的思乡。

情与境合,随口说出,却宛若天然。

4.小结

考虑结构,就是考虑标题、开头结尾、上下文、线索等因素,从形式整体上思考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的关系,思考这一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理解必须从发现变化开始;有变化就有了虚实,有变化就有了丰富。

这种变化应该是服从于表达目的需要的。

四清学总结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梦江南[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解说】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

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翻译】口译全词。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

夜晚,山尖尖上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白天,鲜花无视我的注视,在水面清风拂过后,独自摇落随波而去了。

再凝望碧云,不知不觉的,它似动非动地在缓缓移斜消逝了。

【提问】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案】

(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原因+结果)

(2)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特点)的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内容,即对原诗翻译)

(3)示例一:

寓情于景。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委婉含蓄,韵味悠长,情景交融。

(手法+内容+情感+效果)

示例二:

象征。

山月、花儿不可寄思,再把心思寄托给碧云,可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

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点拨参考】选择此题的立意在于突出象征,也与前面一章所学有所联系。

要指导好意象概括、情感概括、手法层次的选择等。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一再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

同时也寄寓着诗人的漂泊之苦,以及自己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也是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释】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寒声:

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解说】关河令:

其音多哀怨。

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词自然浑成。

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本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其意淡远,其气浑厚。

【翻译】清秋阴郁不时放晴渐渐迫向黄昏。

演变成充溢一所庭院的凄凉冷清。

静静伫立倾听秋天种种萧疏声响,积云深重看也看不见那北来雁影。

更已深时人都离去周边一片寂静。

只有院门的照壁和孤灯相互照映。

晚间借以浇愁的酒劲儿已经全醒,怎么消解这长夜无边时候的心境!

【提问】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是在日间“渐向暝”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点拨参考】选讲本题立意在于体会线索。

理解难点在于如何说明这个线索。

实际上时间线就是情感线,这一点要跟学生说明。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时间推移为明线,感情深化为暗线来写的。

上阕首句“秋阴时晴渐向暝”,写的是秋天在浓阴时晴中渐渐迫向黄昏的景象,寄托着凄寂思家的感情;下阕首句“更深人去寂静”,写的是更深夜静人已离去的情景,传达着孤苦无助的纠结。

由渐近黄昏到更深寂静,清晰地体现出时间推移的明线,含蓄地融入了凄寂、孤苦的情感积累酝酿深化的暗线。

此词,抒写了思家心切,孤单寂寞,无可排遣的感情。

上阕写黄昏院落的景象,句句是心情写照。

阴云是浓浓的,放晴是短暂的,庭院中一派凄冷。

久久伫立,期盼望见北来的秋雁,寄托思家的愁绪,可风声、落叶声、虫鸣声,声声入耳,望穿浓云深处,也不见大雁踪影。

落寞之情无可寄托,唯有落寞。

下阕承接上阕,写夜深酒醒的情景。

落寞中,只能借酒消解。

到了更深夜静,人去酒醒,只见孤灯照壁,了无亲人。

思家落寞的感情纠结满怀,无可化解。

长夜愁怀该如何度过?

也只能填写这样一首词聊以排遣了。

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解说】①画角:

古乐器名。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也有铜制的。

因外加彩绘,故名。

②“青冢黄昏路”,化用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诗句——“独留青冢向黄昏”。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若容,号楞伽山人。

满清贵族公子,隶属满洲正黄旗。

是康熙的御前侍卫,康熙出行,总令他随驾出征。

纳兰词酷似李后主,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认为:

“《饮水词》哀感玩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陈维崧甚至把李煜与李璟的成就加到纳兰性德身上。

他的词凄婉哀怨,冷峭绝伦,而又清新隽秀,真率超逸。

【翻译】

古往今来,大好河山从来没有准定的归属。

在高亢的号角声中,战马频繁地来来去去。

满眼边塞荒凉,我能与谁交流这复杂感触?

西风萧瑟,把红枫叶子吹成一派苍老干枯。

往昔边地凝聚难诉的愁怨应该多得无数。

曾兵刃相搏战马奔突,孤寂青冢黄昏小路。

昭君的一往深情啊,到底深到了何等地步?

似这深山落日余晖,深秋时节无边的冷雨。

【提问】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首句直抒胸臆,吐诉出对国是民生的深刻思考和历史感悟。

总领全词,正因为“今古河山无定据”才引发金戈铁马,画角不绝;才使得西风树老,满目荒凉;才带来夕照秋雨,幽怨无数。

奠定感情基调,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诗歌沉郁苍凉的格调也都凝聚其中。

(2)①问答式,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以景结情。

前一句就“情深”发问,两个“深”字连用,引发读者关注;后一句寓情于景,促成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②选取典型景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深山”“夕照”,“深秋”“雨”,从时间、空间、静态、动态的角度撷景传情,既有视觉的形象色彩,又有听觉视觉的共鸣。

③两个“深”字照应上句,传达以黄昏青冢为代表的无数深沉幽怨,寄托词人悲悯天下的情怀。

【点拨参考】这首《出塞》词是纳兰性德到关外巡察时所写。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

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倒现实,在眼前,他看到塞外营训的场景。

军营中,好一幅壮观的威武严整,可是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

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