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23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

目录

项目建设机构……………………………………………………1

项目概况…………………………………………………………2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定位………………………………………3

二、项目建设基础………………………………………………5

三、总体目标与指导思想………………………………………8

四、项目建设内容………………………………………………9

五、建设进度与监测指标………………………………………21

六、资金投入……………………………………………………25

七、预期效果……………………………………………………26

八、保障措施……………………………………………………31

-2-

项目建设机构

项目名称: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项目单位:

建筑工程学院

项目组组长:

杨世选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基建处处长

项目组副组长:

马淑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讲师就业指导师

姚立民建筑工程学院专职教师、讲师

项目监督人:

韩文平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

项目组成员:

吕岐柏渭南市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吕学信渭南市发改委造价师、高级工程师、造价师

韩忠全渭南市高新区城建局副局长、质检站站长、

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

陈勇渭南成宇建设有限公司经理

程志宏渭南市政工程处工程师

黄诚森陕西省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监

王伟芳建筑工程学院教师、一级建造师

李小林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康旭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华维娜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张银环建筑工程学院教师

建设期限:

3年(2012—2014年)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项目概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建筑工程学院的主干专业,该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获得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项目资助。

为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按照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标准和要求,本项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辐射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造价等现有专业,并带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申报和建设,旨在形成专业配套的建筑类专业群,促进各相关专业共同发展。

项目建设将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开展,建设期限为三年.目标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建成办学实力雄厚,专业特色鲜明,政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社会声誉好,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并带动相关专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

项目建设期限三年,总投资1300万元。

其中:

实训基地建设1210万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6万元,课程体系建设8万元,教学团队建设10万元,专业群建设20万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36万元。

资金来源为:

中央财政支持314万元,徳促贷款900万元,企业赞助86万元。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定位

(一)建设背景

1.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关系民生民计的重点行业。

其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据资料分析,我国建筑业每年增长速度在8%上,但建筑业3893万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高速发展,也预示了建筑业有更广阔的市场。

3。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能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培养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是一项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4。

从我市实际来看,目前,渭南市有近百家建筑企业,但是一级建造师仅有366人,缺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是制约渭南建筑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渭南市现有高校中只有陕西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设有建筑类专业,而陕铁院毕业生就业以铁路行业为主。

5。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建筑行业的骨干专业,各院校普遍设置了本专业。

与建筑行业的其他专业相比,本专业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宽,工作适应性较强,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目前,我院开设的建筑类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

本专业群的建设将有力地带动我院工科相关专业发展。

(二)专业群定位

我院建筑类专业群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包括工程造价、工程测量与监理(两个方向)、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共同形成的专业集群。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建筑工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表1专业群定位

服务面向

工业与民用建筑业行业

就业部门

建筑施工企业、建筑监理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造价咨询企业、招标代理企业、建筑咨询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地方基层建设单位

就业岗位

造价员、监理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等

培养目标

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组织管理能力、工程监理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工程概预算和招投标能力、建筑工程运行管理能力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岗位证书

造价员、监理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证书(至少获取一个)

相关专业群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

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

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造价3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为建筑行业培养一线施工管理人才,即能够将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的“实用型"人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建筑类专业群的核心专业,通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可辐射带动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发展。

(二)师资条件

本专业领域现有教师16名,其中专职教师6名,来自企业和行业的兼职教师6名;职称结构中,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3名,讲师3名,助教4名;学历结构中,博士1名,硕士5名。

“双师素质”教师5人,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30%,已基本形成了由行业兼职教师和中、青年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三)课程条件

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事业单位用人标准,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2011年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已超过总学时数的50%.

(四)实习实训条件

本专业现有实训室7类16个:

测量实训室、混凝土砂浆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实训室、

水泥实训室、力学实训室、建筑应用软件实训室、制图实训室、渗透—颗分实训室、剪切-固结实训室、物性指标实训室、建筑工程检测实训室、建筑设备实训室、混凝土施工实训室、钢筋施工实训室。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有:

万能压力实验机、万能拉力实验机、土力学三轴仪实验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震动台、全站仪、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等。

本专业目前开设的实习实训项目主要有:

工程制图实训、建筑材料认知实习、材料力学与检测实训、工程测量实习、建筑CAD实训、建筑施工认知实习等实习实训项目.

(五)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根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一条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二个基础),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岗位流程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相结合(三个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行动能力(四种能力),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与和谐发展的要求,探索了“一体三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核心是校企联合,精髓是实践教学,实质是就业导向。

图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

“一体三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办学经验和职业岗位检验的探索,初步回答了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其基本内涵是:

“一体”,就是培养“厚德长技、和谐发展”的人,要求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这是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目标.

“三通”,就是使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相融通,培养过程与岗位流程相融通,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相融通,这是实现“一体”的具体途径.

“一体三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道德素质培育与高等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融合。

通过素养与技术的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力优先,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又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见图2)。

图2“一体三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毕业生能力基础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类房屋建筑的基本理论和有关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通过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原理、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建筑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软件应用等基本技能

(3)掌握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能力;

(4)掌握工程力学及结构的基本理论;

(5)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估、控制和检测技术.

(七)存在问题与不足

1.通过对学生、企业、行业的考察和调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有待深化,课程整合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2.青年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验,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教师。

3。

专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高,招生数量有限。

4。

在现有的基础上,专业特色还不鲜明,应使校企合作达到深度融合,缩小企业先进技术与教学过程引入的时间差。

5.校内实训条件亟待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尚需加强。

三、项目建设总体目标与指导思想

(一)总体目标

本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坚持行业、企业、毕业生、业内教育专家、专业教师“五方论证"的形式,深化“一体三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资金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同时拉动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的建设。

通过项目建设使建筑工程学院成为面向陕西省建筑企业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渭南市建筑类技术服务与培训中心.

(二)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由行业、企业、毕业生、业内教育专家、专业教师五方人士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面向建筑行业相关岗位,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深化“一体三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项目建设与渭南市高新区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开展合作,实现深度融合,从企业引进常规建筑材料检测设备在我院建筑材料实训室检测,通过整合企业设备、市场和我院师资队伍和生源等优势,满足学生在校内完成实践教学和顶岗实训的同时,又面向社会直接承接材料检测任务;在提高企业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和完成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实现校企共建,产学结合的双赢模式,建设成融教学、生产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双方参与建设的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学院现有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实训基地。

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设满足工种实训、综合实训、管理实训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在校内实训环节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严格质量管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求新精神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的建设思路,建立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