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7216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doc

中电投协鑫滨海发电项目(2×1000WM)工程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中交四航局盐城滨海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4月

1.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事故

1

风电焊作业

火灾

2

用电设备、线路短路

火灾

3

食堂用火

火灾

4

宿舍员工用电不慎

火灾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快速反应原则:

应急处置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2.2先期处置原则: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3统一指挥原则:

由应急指挥中心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高效。

2.4协调作战原则:

现场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

冯国耀

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

罗兴国

副总指挥:

潘德渝

事故调查组

组长:

陈新

善后工作组

组长:

李步青

对外联络组

组长:

黄智亮

抢险救援组

组长:

张章

各小组的主要职责如下:

(1)抢险救援组由张章负责

以工程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抢险救援组。

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负责现场抢险通讯、车辆、医疗、物资等的协调、调度。

负责排除险情,抢救遇难、遇险人员和国家财产。

(2)对外联络组由黄智亮负责

以办公室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对外联络组。

负责对外联系求援、事故情况报告(遵守报告程序)、传达上级指示与要求。

(3)事故调查组由陈新负责

以项目部安全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事故调查组。

负责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4)善后工作组由李步青负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及预防预控措施

4.1.1项目部组织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及预防预控措施进行公布。

4.1.2技术部门、工程部门和安全部门对施工方案、施工设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等实施动态监控,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预控措施。

4.1.3加强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义务消防队,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加强消防演练、培训,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加强消防知识教育。

4.1.4办公室、职工宿舍、饭堂、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堆放场所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4.1.5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示,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4.1.6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4.1.7在易燃易爆场所(附近有油库,易爆物品存放点等)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

4.1.8严禁对盛装过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割。

4.1.9焊割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工证后,方可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4.1.10危险化学物品须存放在通风阴凉点,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合存放;危险品存放点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4.1.11火灾与爆破危险环境内须按规范配备足量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显眼位置。

4.1.12现场设置安全通道和消防水池,消防通道不得堵塞,水池水满,消防泵可随时开机使用。

4.1.13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设施,保证设备设施可正常使用。

4.1.14职工宿舍不准乱接乱拉电线,不准在电线上凉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具和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4.2预警行动

4.2.1项目部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2.2及时收集相关气象、海况、地质等预报,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4.2.3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实行动态管理,并制定重大隐患处置应急预案。

4.2.4结合项目部实际,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二级。

4.2.4.1一级预警(项目级)

重伤及损失一万元以上,为一级预警(项目部级)。

4.2.4.4二级预警(作业班组级)

轻伤及损失一万元以下,为二级预警(作业班组级)。

5.信息报告程序

5.1在施工现场公布应急电话,当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发生危急险情时,施工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现场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施工现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有关部门。

5.2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1)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联系电话:

(2)医院急救电话120,

(3)消防急救火警119、

(4)交通事故电话:

122,

(5)天气预报电话:

12121,

(6)盐城海事局电话:

0515-88883148

(7)盐城滨海水利局电话:

0515-84105492

(8)盐城安监局电话:

0515-881905355.

5.3报告主要内容

险情或事故报告人员应提供以下情况:

5.3.1险情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位置;

5.3.2事故类型;

5.3.3伤亡情况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5.3.4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

5.3.5事故的初步原因估计;

5.3.6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5.3.7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

5.3.8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等。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结合预警响应的分级情况,项目部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

6.1.1一级响应:

接到一级预警报告,启动项目部级应急预案,为一级响应。

6.1.2二级响应:

施工现场发生二级预警情况,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为二级响应。

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人员、物资和技术力量不满足救援需求或事故有进一步扩大、蔓延的趋势时,应及时逐级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启动上一级响应。

6.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分为二级。

6.2.1一级响应程序:

(1)启动一级响应程序时,由项目应急指挥小组任命现场应急指挥,下达应急指令,并启动项目部级应急预案。

(2)现场应急指挥到达事发现场后,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自救,防止事态扩大,遏制事故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注意保护好现场。

(2)现场应急指挥负责现场救援物资和设备的统一调配,各协作队伍和施工班组积极支持和配合。

(3)现场应急指挥负责协调社会救援资源,各协作队伍和施工班组积极支持和配合。

(4)现场应急指挥应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业主、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救援的情况和进展。

6.2.2二级响应程序

(1)启动二级响应程序时,由班组长担任现场应急指挥,下达应急指令,并启动项目部现场处置方案。

(2)应急救援中,班组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遏制事故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注意保护好现场。

6.3处置措施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在指挥现场处置时必须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重点抢救休克、骨折和出血人员。

6.3.1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人员应采取如下措施。

(1)、发生火灾事故,事发现场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和事发单位对外联络组,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如:

火势、危险度、施救难度等进行考虑,情况危急的应立即致电“119”和“120”急救中心,并详细报告事发地及伤亡人数;

(2)、及时疏散人员和对伤者进行救治;

(3)、根据火情及着火现场的情况,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

(4)、若因火灾、爆炸造成房屋倒塌,山体、土方塌方伤及人员的。

立即调动钩机、装载机、起重机、车辆、电锯等机械设备进行配合施救,但要注意操作方法防止人为伤害;

(5)、若爆炸造成房屋倒塌,施救时要注意房屋内带有电源的电线,防止触电伤人;

(6)、火灾发生初期,是灭救的最佳时机,施救人员必须把握这一时机;

(7)、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

6.3.2施救方法:

甲类火灾

(1)、主要是固体着火。

如:

木材、棉花、衣服、煤、普通绳索等。

这类火灾特点是能深入内部;

(2)、灭火工具:

水(碱金属、金属碳、电气、苯、甲苯、液体等,着火不能用水扑救)。

乙类火灾

1主要是液体着火。

如:

汽油、柴油、煤油、油漆、酒精、动物油。

这类火灾的特点是在表面着火,并有爆炸的危险,不能用水施救;

2灭火工具:

强化水系灭火器、泡沫灭火剂、卤代烃、干粉。

丙类火灾

1主要是电气着火。

如:

机电、电器、电线短路;

2灭火工具:

强化水系灭火器、干粉、二氧花碳。

不能用水施救;

3使用二氧化碳时要注意,在空气氧气含量低于16%时人会感到呼吸困难,低于10%时会使人体室息致死。

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等类火灾。

4其他火灾类。

如:

石油气、天然气引起的火灾;

5灭火工具:

强化水系灭火器、卤代烃、干粉。

6.3.3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抢救伤员的同事,应安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6.3.4现场指挥应根据事态,迅速调动人员、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并做好现场警戒工作,以防事态扩大,同时向上级汇报。

6.3.5当现场救援力量控制不了现场事态的发展,应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于社会救援力量。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应充分听取专家和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做好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的统一调配。

6.3.6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工作,防止次生或滋生的事故。

6.3.7配合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伤员及家属善后工作。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信息与通讯保障措施

1)构筑项目部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平台。

2)建立项目部火灾危险源监控体系和项目部应急实施方案。

3)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人员配备足够的通讯设备,并保证其24小时畅通。

4)在重要施工区域、办公地点、危险品存放点等地,设置醒目的报警电话标志,确保应急预警、报警的快速、顺畅、准确。

7.2物资与运输保障措施

1)施工项目部根据应急救援需要,按照“三防”实施方案的要求,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并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

2)施工项目部制定措施,确保异地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3)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有权紧急调用各作业队所有的救援队伍、物资、设备和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

应急响应结束后,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应及时归还或补偿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

4)项目部设置了以下应急救援设备:

A、医疗器材:

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等;

B、抢救工具:

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C、照明器材:

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等;

D、通讯器材:

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等;

E、交通工具:

工地常备值班急用车辆;

7.3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1)项目部建立专家库,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2)项目部及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超前预报,指导制定相关安全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