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132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docx

福建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完整版

2016年XX高中地理会考纲要

第一章.行星地球

~考点解析~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比较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质量、体积、轨道特征等数据,理解地球的普通性。

<2>从地球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及其所处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生机

勃勃的生命现象的特殊的行星。

<3>能运用恰当的方式〔如小短文、绘图或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简述地球所处的宇

宙环境。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活动周期,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1>解读时区示意图,理解地方时、区时、格林尼治时间、北京时间和国际日界线等概念。

<2>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能进行简单的区时与地方时的计算、两地间时间的换算。

<3>在地球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侧视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地球公转轨道标准示意图中

辨认或绘出地球自转或公转方向、晨昏线与昼夜半球、太阳直射点位置,推断所处节气、季节和日期。

<4>计算日照示意图中特殊点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具体时刻。

<5>理解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的主要地理意义。

<6>能够运用教具、学具或计算机模拟,完成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独立操作,分析昼夜更

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

今正确认识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

从宏观层面看,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交叉而成的。

适应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太空试验站B.星云C.织女星D.陨星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太阳是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据此完成2~3题。

2.上述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4.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

5.能正确标注图1—1—2中天体系统的名称的是〔。

A.①一太阳系B.②一银河系

C.③一总星系D.④一地月系

6.图1-1-3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7.下列各组天体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

A.金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

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D.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

8.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B.核裂变C.太阳辐射D.风能

9.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关联不大的是〔。

A.生物活动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爆发D.煤和石油的形成

10.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日冕、光球D.色球、光球、日冕

11.通常情况下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

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D.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1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B.黑子增强的年份是耀斑减弱的年份

C.耀斑的变化周期约为若千分钟D.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

13.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会造成〔。

A.两极地区形成美丽的极光B.大幅降温

C.阴雨连绵D.强烈地震

图1-1-4是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15.此图所反映的间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XX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至2011年10月6日18时,天宫一号已绕地球飞行109圈。

据此完成16~18题。

16."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A.由快变慢B.由慢变快C.接近最快D.接近最慢

17."天宫一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8."天宫一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A.上午B.正午C.下午D.午夜

19.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子夜与正午的分界线B.在任何时间都等分赤道

C.终年与经线圈重合D.每天都自西向东移动

读图1-1-5,完成20~21题。

20.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

A.A点B.C点C.D点D.E点

21.春、秋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

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22.以下描述赤道上的自然现象的是〔。

A.全年每天都是昼夜平分B.每天太阳高度均最大

C.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D.自转角速度最大

23.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5°,则〔。

A.寒带范围缩小B.温带范围扩大

C.温带范围缩小D.热带范围缩小

24.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0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19时56分4秒

2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26.图1-1-7〔阴影表示黑夜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27.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国际劳动节B.元旦C.我国国庆节D.我国教师节

28.图1-1-8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有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9.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的物体始终有影子且其影子只朝南的地区在〔。

A.南回归线以南至南极圈以北之间的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至北极圈以南之间的地区

D.赤道以南的地区

30.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地区B.赤道附近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图1-1-9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31~33题。

3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3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33.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逐步加大B.南半球白昼范围逐步加大

C.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D.热带范围逐步减小

3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35.图l—1—9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部分>图,读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为地幔B.图中C为地壳

C.图中E为古登堡界面D.图中F为陆地部分

36.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面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接收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青藏高原B.XX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

37.地球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

二、非选择题

38.图1-1-10表示某日地球光照情况〔阴影表示黑夜,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南半球是季,C点所在的斜线是线。

<2图中A点的时刻为,D点的昼长为

<3>A,B,C三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4>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39.图1-1-11中①图示意地球绕日公转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①中的适当位置标出公转方向。

<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北半球的〔节气;运行到C点时,日期在月日前后。

<3运行到D点时,南半球是季,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在图②上绘制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在图②中,标出:

地轴、

南北极、子午线;添加:

太阳光线、晨昏线、夜半球〔用阴影表示〕。

40.图1-1-12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太阳俯视图,图中外圆为赤道,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8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极点为〔填"南""北"极点,

PB为〔填"晨"或"昏"线。

<2图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是,太阳直射点

的地理坐标是:

纬度,经度

<3>A、B、D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

是;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4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填"南"或"北,’发生偏转。

<5>A地位于D地的方向。

<6此日后3个月内,北京〔40°N,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

4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若处晨称"启明星",若处黄昏则称"长庚星"

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们常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行星。

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

材料二

<1>由材料一可以看出:

在金星上看太阳升落。

<2>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火星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若有请说出它们出现的范围。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解析~

理解并能绘简图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吸收、散射。

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

要的直接热源;了解大气逆辐射的含义,理解大气逆辐射对大气的保温作用。

<2>能用图表或资料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能用所提供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温度计等设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实验方案,方案应简捷、科学、有效。

<4>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如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风、季风

等实际问题。

<5>能用等压面图图解大气热力环流过程与原理,能用所提供的材料〔如长方形玻璃

缸、胶合板、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设计模拟大气热力环流实验方案,方案应简捷、科学、有效。

.理解并能绘简图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的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记住其运动方向;能绘示意图表示地球表面的气压带和

风带分布规律及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带、西风带季节移动规律。

<2>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应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点。

<1了解冷暖气团、冷暖锋、高低压等天气系统概念。

〔2>能绘制示意图并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或气流几方面分析不同锋面

影响下天气变化过程与特点。

<3结合实例〔如:

一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夏威夷高压、印度低压,总结在不同性质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

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1>了解冬夏季影响我国的主要常见天气系统。

<2>结合当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过程与特点的资料,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变化的

规律及成因。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1>了解引起气候异常变化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2>了解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了解某种自然灾害〔如台风、寒潮的主要成因与危害。

<1了解某种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主要危害地区、多发季节及主要危害。

<2>利用天气预报资料,判断台风的动向及具体的危害地区。

<3>了解寒潮的概念、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危害。

<4了解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5>能制定观察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活动的研究方案。

适应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地球表面能量主要来源于〔。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球内部D.大气反射

2.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陆上多云的地区B陆上少云的地区

C.海上多云的地区D.海上少云的地区

3.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1-2-3>,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30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比乙高3°C。

该实验所模拟的地理原理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反射率差异

4.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

B.垂直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

C.平行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

D.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

5.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6.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

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7.如图1-2-2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

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D.风从北侧吹来

8.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D.④②①③

若图1-2-4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9~10题。

9.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a、b、c、dB.b、d、c、a

C.a、c、b、dD.d、c、b、a

10.b与d之间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干冷的气流D.西风带

11.下列四幅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12.图1-2-1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

B.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

C.陆地气温相对较高,近地面为高压区

D.海上气温相对较低,海面为低压区

13.图1一2一7是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西风带

B.②是温和湿润的气流

C.甲点位于90°N

D.乙点位于30°N

14.与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无关的是〔>

A.地面摩擦力B.黄赤交角

C.地球公转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5.1月份北半球被明显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所有的气压带

16.1月份南亚主要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7.冬季我国首都上空的五星红旗,其飘扬的方向一般是〔。

A.向东北飘扬B.向西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D.向东南飘扬

18.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相比〔。

A.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小

B.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C.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冬季

D.海洋性气候最高气温为8月,最低气温为2月

19.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0.下表是某气象兴趣小组在2月25~27日的天气观测记录表,据此判断影响该时段的天气系统是<>。

日期

天气状况

风向

风力

气温<℃>

2月25日

阴,有时有雨

东北到东风

3~4级

17~19

2月26日

阴,有时有雨

东北到东风,

午后转北风

3~4级,

下午5级,阵风6~7级

15~18

2月27日

晴转多云

北到西北风

5级,

阵风6~7级

4~14

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

21.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b>a>c>d

C.c>b>d>a

D.c>d>a>b

读图1一2一6回答22~23题。

22.图示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

23.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A.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

B.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24.关于锋面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有关

②我国的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季,因此我国的天气主要受暖锋活动影响

③我国夏季也有冷锋活动

④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5.图1-2-11中,能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读下面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27.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图示天气系统相关的是〔

A.梅雨B.锋面雨C.台风D.伏旱

28.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锋过境后,天气转阴,气压升高B.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多与暖峰有关

C.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D.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上升

"全球变暖"已成事实,而有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

据此完成29~30题。

29.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等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沙尘暴肆虐全球

30."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海平面上升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二、非选择题

31.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画出C所在风带的风向,图乙中常年盛行该风向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

〔3常年影响E地区的大气环流是_____________,该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图中表示南半球冬季的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影响该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32.图1一2一18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若相邻两条等压线相差2百帕,则图中甲、乙两处的等压线值分别为:

甲是百帕,乙是百帕。

<2>A和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

〔3图中A、B、C、D所标风向正确的是。

<4>高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与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相比,昼夜温差小的是控制下的地区。

原因是

33.图1一2一19是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1月季风的是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表示夏季风的是。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34.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

6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

一盆热水〔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

料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

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如图

1-2-16所示。

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

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

<3图1-2-17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

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图。

<4图1-2-16中B,D两点,气压较高的是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低的是点。

若A,B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图示季节应当是北半球的〔填"1"或"7"月。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第二产业的兴起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升高了1.2°C—1.5°C,比XX年平均气温升幅高一倍,增温率达0.28°C/10年,远高于粤北、粤东和粤西地区〔增温率0.15°C/10年。

<1>简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气温上升幅度高于XX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

<2>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气候变暖的严峻现状,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对策?

36.〔开放题XX的李先生到北方某地出差,发现学生宿舍的窗户上方挂着制冷的空调,而窗户下方安装的是取暖器〔见图1一2一20>。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谈一谈:

当地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安装?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考点解析~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从不断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及水循环对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理

解水循环的重要地理意义。

<`2应用所给的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水量、水位、水质等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

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

<1>归纳中低纬与中高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

<2>归纳寒流与暖流的分布规律。

<3>归纳特殊海区〔如40°S附近、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适应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地球上水圈的主体是〔。

A.冰川水B.海洋水C.江河水D.地下水

2.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呈固态和液态存在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D.水圈是一个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