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872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docx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_文档视界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意境美

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而情漫于景,是虚实有无的相济相生、相辅相成,有处实处是物,是境,是景,无处虚处是心,是意,是情。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达到的极致是什么?

此中国历代文人学者都有精辟独到的论述,如“宏斯三义(诗的兴比赋),酌而用之,干之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钟嵘《诗品序》,如“(诗)噫!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诗家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如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意于言外,然后至矣。

”欧阳修《六一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浪沧诗话·诗辨》,“大抵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宜博。

”王世贞《艺苑卮言》等等。

我们说诗味无极,韵外之致,意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专诣为境等等,包括后来袁枚的“性灵说”,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是指诗歌创造所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

“境界不以大小定优劣”,中国古代诗歌创造出的诗歌意境美是异彩纷呈的,或体现为冲淡平和,清明秀丽,典雅含蓄的优美意境,或呈现为雄浑劲健旷达,沉着高古慷慨的崇高壮阔美。

(二)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形态

优美和崇高(壮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两个基本的形态。

冲淡平和,清明秀丽,典雅含蓄体现为优美;雄浑劲健旷达,沉着高古悲慨体现为崇高壮美。

具有优美形态的诗歌侧重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具有崇高壮美的诗歌侧重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对立中的突破统一,两者形态不同,殊路同归,追求终极的天人合一,自在人生的永恒境界美。

正如当今热点讨论的王国维的意境说:

“有我之

境”和”无我之境”。

其实,“有我”、“无我”就是意境的两种类型或者优美与崇高,我们可以找到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佛雏先生在1980年发表的《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中就指出:

“有我之境”就是一种属于壮美范畴的艺术意境,“无我之境”就是一种属于优美范畴的艺术意境。

王文生先生1982年发表的《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初探》也指出:

“无我之境”也就是“优美之境”,“有我之境”就是“崇高”之境。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专列“意境的三种类型”一节,指出:

“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

南宋山水画为…有我?

…无我?

之间的境界,而元代以来的山水画则为…有我之境。

”聂振斌先生在其《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也指出:

“在论意境美时,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

表现出一种…静态?

属于优美;…有我之境?

表现出一种动态,属于宏壮。

”把“有我”“无我”与意境、优美、崇高联系在一起。

而邹华先生1992年在《求是学刊》发表的文章则认为,“无我”的优美就是古代的艺术境界,“有我”的宏壮就是近代以来的艺术境界,他说:

“从审美意识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问题,王国维境界说中的无我的优美之境,是古代艺术的境界,而有我的宏壮之境,则是近代以来具有高度的创造能力并感受着矛盾痛苦的个性主体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直到最近,由阎国忠先生主编,陈文忠著的《美学视野中的中国学人》在论到这个问题时,仍然认为“有我”“无我”是王国维对意境形态的划分,他说:

“…有我之境?

和…无我之境?

是王氏对意境形态最著名的划分。

它侧重于创作主体,主要是根据主体在审美观照中的两种不同状况所作的分类。

与审美观照和创作心境的差异相联系,…有我之境?

和…无我之境?

分属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

”他仍主张“有我”就是浓情的意境,而“无我”则是平淡的意境。

到2005年最新的由蒋凡、郁源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仍然认为:

“有我之境?

突出了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可称之为宏壮;…无我之境?

并非纯然

无我,而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的拘束,因而传达出平静的感情

心态,与物俱化,故可称为优美。

”可见,把“有我”“无我”归为意境的类型,归为优美与崇高,实在具有广泛的接受基础。

1、优美的诗歌意境

1)冲淡平和美

冲淡平和美,主要是指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创作的田园诗,多采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即景,表达一种淡泊功利,悠游不迫,满足自在的生活状态,营造一种和睦喜爱的处世情怀,传达一种宁静致远的和谐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侯荆扉。

”,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汤式的“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

当役当差县衙。

一犁两耙,自耕自种生涯。

”。

2)清明秀丽美

清明秀丽美,主要是指以南北朝大小谢(谢灵运,谢脁)、王维、李白、孟浩然、韦应物等人为代表创作的山水诗,用自然清新、明艳清丽的语言描物写景,抒情表意,创作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澄明性灵境界。

如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等等。

3)典雅含蓄美

典雅含蓄美,多采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写景空旷幽远别致,写人温文尔雅特立,写情绵绵不尽,洗练的语言,表达一种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凝重美。

如《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汉乐府《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望江南》“天上月,遥望一团银,夜久更澜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曹植《雁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诗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李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等等。

2、崇高壮阔美的诗歌意境

1)雄浑劲健旷达美

雄浑劲健旷达美是一种阳刚奔放美,雄浑侧重写物的气象磅礴和宏大,劲健旷达侧重于写人的精神特质,多用夸张、想象、直抒胸臆等手法来表达物象情怀,具有豪迈浪漫主义特性。

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北朝《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王之涣“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蜀道难,难于山青天。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榖动秦地雷。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等等。

2)沉着高古悲慨美

沉着高古悲慨美是一种沉郁顿挫,悲天怜人,感怀身世,道义深重的沉厚美,多采用写实手法,突出现实主义的特性。

屈原“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庾信“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山风云接地阴。

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风急天高猿啸衰,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共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等等。

对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分类有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是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决定的。

有些诗歌我们说它是清明秀丽也不为过,说是典雅含蓄也不错,它是美的结合体,欣赏爱好不同,就会推崇看重哪种美,对于诗歌意境美要系统全面看待,不能生搬硬套,割裂机械对待,这样才能揣摸到诗歌意境美的底蕴。

二、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生成因素

诗歌意境是指诗歌由客观世界的物象,通过主观刻画,创作出形神兼备的形象,从而引起观赏者的审美体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自在圆满,超越时空,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那么,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是如何形成的?

下面,我们从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主体与客体等角度出发,来认识探讨诗歌意境美的生成因素。

(一)人文本体

人文本体,即以人为本,诗歌是人创造的,脱胎于人,反应的就是人的精神面貌和存在状况。

曹丕《典论?

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有致。

辟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及常说的文如其人,都是指诗歌创作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每个人的天才禀赋,兴趣爱好,身世际遇,理想抱负等都是不相同的,具有自然属性。

不同的个性,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显示了诗歌意境美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道义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人类最大的幸福满足和解脱。

道指的是真理,是肯定赞扬真善美,揭露鞭挞假丑恶,追求自由快乐幸福生活的存在,是普天人类的共识,它形成了诗歌创作意境美的共性。

个性与共性结合,生成一种诗意境界,即尼采“日神精神产生优美的诗,酒神精神产生崇高的诗。

”,“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

”具体就是功德圆满,自由幸福,天人合一的人类生存境界。

用贴切传神的语言,创作出逼真的形象,表现或追求诗意的生存境界,就生成了诗歌的意境美。

(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毛诗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刘勰《文心雕龙?

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

”,魏晋南北朝的建安风骨,李白的盛唐气象,杜甫的沉郁顿挫与安史之乱,清朝的感伤与民族的衰落,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兴盛与小说戏剧创作的繁荣等等,说的都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体现了诗歌的人文关照精神。

仅以杜甫为例:

杜诗之反映社会现实,全来自切身的生活感受,

无论写景、叙事、议论、抒情,均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故而能够写就质实丰满、有血有肉的动人诗篇。

尤其是那些反映人民疾苦、同情关怀人民和忧患国事、心系国家命运的诗歌,更是贯穿在诗人的整个创作历程中,深刻体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深广博大。

早在困居长安十年的一些作品里,杜甫就已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同情: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人民的不幸而痛苦。

甚至当他的幼子被饥饿夺去生命时,也并没有只沉浸在“所愧为人父,无食至夭折”的个人悲痛之中,他想到的是自己“生常免租税”,尚且“抚迹犹酸辛”,而广大人民的生活,则更不堪设想了。

由此,他发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的无限感慨。

这些诗篇,语多哀怨,情多忧郁,思想深沉。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国家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人民更是灾难深重。

这一时期,诗人怀着对祖国前途、人民命运的万分忧虑,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如《悲陈陶》、《哀江头》、《羌村》、《北征》等,这些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渗透着诗人国

破家亡的无比悲痛,诗的沉郁悲壮的情调更为浓厚。

《悲陈陶》开头概括战场上的惨况: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水中”,指出在战场上为国家英勇奋战,浴血牺牲的是良民、百姓,他们全军覆没,血染陈陶泽,致使原野显得格外空旷,世界也仿佛变得格外寂寥:

“野旷天清无成声”,这种“野旷天清”的寂寥,不是因为和平宁静的生活,而是因为“四万义军同日死”的惨烈结局。

这首诗,在天地同悲的氛围里,再现了唐王朝在平叛中遇到的重大挫折。

全诗两句一转,沉郁曲折,蔚为凄恻,动人心魄,表达了对战死的战士的悲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患。

《哀江头》则是从曲江景色移换写起,转入杨贵妃专宠骄奢以至缢死马嵬坡的历史悲剧。

国破家亡的悲痛是贯穿全诗的中心思想。

诗的情节安排,从眼前景到回忆往事,又从回忆往事转到现实生活,贯穿在诗中的感情,先是哀,触类伤情,事事堪哀,后转乐,回忆李、杨豪奢生活的逸乐,再转而写哀,把亡国的哀痛推向高潮。

全诗哀乐交替,既突出了两者的因果关系,也更好地表达了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使全诗波折纡曲,意境深邈,体现出杜甫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和人民一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共同经历了战乱的痛苦。

这时候,他对人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人民的感情也更加密切了。

于是他写出了更多的反映人民疾苦的不朽之作,其沉郁的风格也表现得更为显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三吏”、“三别”。

这六首诗是继《羌村》、《北征》之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所达到的又一高峰,也是最能表现其沉郁诗风的作品。

这六首诗思想内容相当复杂,诗人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残酷的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出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另一方面又极力鼓舞人民抗敌的热情,歌颂了人民忍受痛苦和牺牲,挺身赴国难的精神。

在写作上,用笔深曲,变换不凡,以质朴的语言,沉痛的感情,叙述事件的全过程。

如《石壕吏》写官吏夜晚捉人的情景,诗人以时间为顺序,由“暮”而“夜”

而“天明”,把“夜捉人”的整个过程都描述出来了。

头二句先写傍晚诗人投宿石壕村,夜间就有县吏来捉人,点出“捉人”的题旨。

三、四句一写老翁,一写老妇,两人的行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去十六句就转入具体叙述了:

先写县吏的咆哮如雷,老妇哭泣啼叫,形成强烈的对照。

次写老妇前致词,有三层意思:

一是她的三个儿子都被征调到邺城去,两个已战死;二是家中只有一个媳妇带着刚吃奶的孙子,这样的母亲不应被征调;三是老妇表示自己“请从吏夜归”,“犹得备晨饮”。

最后四句,回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

全诗叙事层层深入,笔法变化多端,迂回婉曲,首尾呼应,悲怨之情,贯穿始终。

诗中老妇诉说战乱给她家带来的不幸,声声泪,句句血,感人至深。

《垂老别》里描绘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投杖”从戎的悲惨画面。

《新婚别》里刻画了结婚才一天的新婚夫妇,离别出征的辛酸场面等,也都是愁苦之言,哀怨之声。

就是在这些诗中有一些鼓舞和歌颂人民去战斗的诗句,也并不是慷慨激昂的言词。

如诗人在《新安吏》诗末写道: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婚别》里的新娘,在恋恋不舍地哭诉之后,又忍痛告慰新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与其说是勉励,毋宁说是诀别,其沉郁之情仍流于笔端。

对战争的矛盾态度正反映出杜甫思想的深沉博大处,一方面,从国家命运着眼,确实需要这些无辜的百姓身赴国难,流血牺牲;而另一方面,他又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为这些无辜百姓的悲惨命运深深哀叹,痛斥战争的无情和残酷。

两种心情纠结缠绕在一起,使得诗人无比痛苦。

悲哉,壮哉,由盛及衰的唐王朝将子美的诗风磨搓成了饱蘸血与泪的铮铮磐石。

(三)学术风潮和社会风气

统治一代的学术思想和社会风气会对诗歌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如楚辞受纵横家的影响,辞赋兴盛受推孔尊儒的影响,玄言诗、游仙诗兴盛受晋代玄学风靡等。

唐代以来,不论是“古文运动”的“文以载道”,

“朱程理学”的“温柔敦厚”,还是严羽的“兴趣说”,李贽的“童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王世禛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等文艺理论,都各树旗帜,各俱特色,影响着一代一代的文学创作矫枉过正,继往开来,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

“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当然也是诗歌史辉煌的时代,对东晋的山水诗,以及之后盛唐诗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首先有梁代优秀批评家钟嵘的《诗品》,之后就是陈子昂了,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说: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这有力的语言指出了唐诗明确的方向。

之后李白《古风》说: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又《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而专选盛唐的殷璠《河岳英灵集》则说:

“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言气骨则建安为俦侍,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可见风骨乃是建安诗歌的特点,也是唐诗的优良传统。

从南朝到唐,提倡建安风骨的人尽管各自的着眼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足,象辞藻过于华丽,用字过于艰深,风格软靡无力,内容或空洞或繁杂,感情昧暗等,而要求作品有生气,内容充实,感情充沛,风格明朗刚健等,这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于是就有了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御风而立独自悲凉的慷慨激昂,如果陈诗是对建安诗歌现实主义风格的继承,那么李白则把蓬莱文章的浪漫主义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游仙诗、远游诗追求非现实的理想境界。

从个人风格来看,陈子昂的慷慨幽郁,王维的清微闲雅,李白的飘逸奔放,高适的浑厚浩茫,岑参的奇峭挺拔,王昌龄的健捷悲壮,杜甫的沉郁顿挫等等,都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特点结合包容了盛唐时代特征,合成了一种丰富、浑厚、气象远大、充满活力的基调。

使我们看到了盛唐社会的各个侧面,也感受到盛唐社会的时代精神。

当然,最能体

现盛唐气象的雄浑之美的,是盛唐诗人也同建安诗人一样,在诗中高扬着一种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唐代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唐王朝开国后一百多年由于政治安定,生产力大有发展。

统治者也大力选拔人才,因而一般士大夫有进身的途径,这使他们对自己对社会都充满了信心,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因而抒写宏图大略,追求“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热情地向往建功立业的不平凡的生活,就成了盛唐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雄浑之美的重要方面。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发出的深沉而巨大的感叹,首先爆射出渴望建功立业的耀眼火花,引起了历代有志之士的强烈共鸣。

李白更是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再盼望“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杜甫理想更高,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建安诗人和盛唐诗人都抒写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但其风格显有不同。

前者是坚韧不拔,壮心不已,奋斗不息。

后者是意气风发,豪迈洒脱,乐观自信。

盛唐诗人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的另一个特点,是几乎都写了边塞诗或表示要从军边塞,杀敌靖边,保卫国家的和平和安宁。

在这些诗中充满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他们虽然描写了边关的荒凉艰苦,但却洋溢着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为了报效国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连王维这样并不以政治抱负称于世的诗人,也都表示出从军报国的热情,不愿像汉儒那样皓首穷经: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所以边塞诗成了盛唐诗歌的一个突出部分,名篇佳句,层见迭出。

这些诗表现出强劲的力量,但看来又似乎无所用力,浑成自然,不怒张,不填塞,不板滞,真做到了“积健为雄”。

可以看出唐诗繁盛颇受益于建安文学,以陈子昂、李白、杜甫为例,陈子昂发掘了建安文学别于且高于六朝文学的价值,将其提升到革除文弊与重振文风的重要地位,使之得到广泛认可与传播,成为影响盛唐文学发展的主流力量。

李白、杜甫皆欣赏建安、取法建安,承传其精神气脉:

李白弃建安之绮丽而取其风骨,执着于理想,出语天真,故清新俊逸;杜甫感其辗转飘荡,扎根于现实,叙事抒情,丰满道劲,故沉郁顿挫。

殷璠编选时人诗作,以风骨为重要品评标准,深化了建安之于盛唐诗人的重要性,其评论很有代表性。

“建安体”是当时诗人共称的榜样,

其“逸”、“雅”、“健”被普遍追慕。

建安之道在于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担当,这深刻影响了唐代诗人,并促成了盛唐气象之形成。

建安是一个解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艰苦的时代。

这艰苦由于这时代是出现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废墟之上的,这艰苦又由于这时代还缺少一种保证这个解放的有效的经验,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

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所谓“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

而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中民主斗争的方式,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

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

当然,为保证并发展这一解放的高潮,就得不断地斗争,就不得不有能禁得起艰苦考验的风骨,建安风骨因此是具备在盛唐气象之中的,也是盛唐气象的骨干。

没有这个骨干,盛唐气象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陈子昂高倡风骨在诗歌史上具有那么重大的意义,也就是李白之所以赞美“建安骨”的根据。

(四)诗歌体式

诗歌体式上的尽善尽美也是诗歌意境美的因素之一。

诗歌体式从格律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唐朝以前,诗歌体式不受字数,声韵,对仗等的限制和束缚,称为古体诗。

唐初,诗歌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限制,形成格律诗,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从

句数上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八句。

绝句和律诗都要求音韵和谐,字句工整,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

诗歌发展到近体诗已经是“指事造型,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钟嵘《诗品序》,具有了“体制,格力,音节。

”的诗之三法,形成了一种完备的文学样式。

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诗歌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它从立意命题,内容形式上尽善尽美,追求个性与共性并重,微观与宏观统一,主体与客体交融,是浑然天成,自然和谐,功德圆满的审美境界。

三、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产生

情景交融是产生意境的基础和前提,但仅有情境交融还不能产生意境,必须由实出虚、虚实结合。

塑造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意味的审美意象,选择恰当的意象结构方式,引发、造成无穷尽的审美空间,是创造文学意境的关键。

意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需要的精心营构,而且需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感受。

(一)、意境与形象、意象的区别与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