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776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docx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要点

考研要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

0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02,马哲区别于西方哲学:

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

(一)

(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2)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03,物质观体现唯物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定义的意义:

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物质和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庸俗唯物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2)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

(4)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使事物呈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

 

04,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原理)★★★

(二)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05,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与系统(三)★★★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是客观的普遍的。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主要特征:

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其中最主要特征:

整体性。

(4)科学的任务:

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5)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④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06,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过程性(三)

(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即新陈代谢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本质:

创新):

①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

存在即过程,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

 

07,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

(1)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2)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3)辩证的否定:

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包含肯定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背熟)

 

0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三)★★★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②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

斗争性绝对。

(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相对的

(4)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09,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新改)(背熟)(三)★★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2)同一性的作用是:

(构建和谐社会用同一性分析)

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规定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斗争性的作用是: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三)★★矛盾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矛盾解决的形式:

(多选注意)

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③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问题精髓

①区别是:

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②联系是:

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普遍和特殊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1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新加)对立的焦点是: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②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③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④承认矛盾和否认矛盾

 

12,认识(认识论三对立: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四)

(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③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认识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表现:

感觉选择;信息能动选择;自觉选择(3)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4)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主客体关系:

改造被改造,反映被反映

(5)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唯物和唯心认识论区别:

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对象,实践是基础。

 

1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四)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四个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四点:

提供新课题;经验材料;研究手段;规定发展方向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和实践相结合才会变现实,被群众掌握才起作用

①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

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③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

正确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14,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四)★感性是基础,理性是升华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1)相互区别:

经验论的错误表现为:

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

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是起点,是初级阶段,不能说是认识的来源);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相互依赖: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区别:

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在于她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1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四)★★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认识完成的标志:

运用于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

①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①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①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②感性-理性-实践

 

1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四)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

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动力、诱导、激发

(3)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17、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

(1)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2)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

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18、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四)★★★★★(自主创新是重点,要背熟,并进行扩展)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19,真理(四)★★★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

①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的客观性两点)

(3)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客观性)②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可知性)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无限性)

(4)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5)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反映与被反映。

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真理的具体性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20,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以及尺度(价值的特点)(四)

(1)价值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

(2)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两方面)

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②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3)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

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4)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两项要求)

 

2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四)★

①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客观尺度;价值是客观事

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主体尺度。

②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相互贯通,互为前提,相互引导,实践是共同标准。

③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

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22,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力(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层次性)(五)

(1)社会经济结构:

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反映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表现为经济制度。

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应。

(2)经济结构的功能:

①以一定的形式把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变成现实生产力;②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基础。

(3)生产力:

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①生产力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

实体性要素,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

②现实生产力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

③先进生产力:

集中体现科技水平的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23,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五)

①生产关系:

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23,社会的文化结构(五)统治阶级思想之所以处在统治地位原因是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①意识形态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一定阶级或社会集体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

②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

 

2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五)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本质即是人化。

(2)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

(4)文化的功能:

①知识传承功能②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④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

(5)先进文化:

①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④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25,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六)★

(1)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特点是:

①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②要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③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有其客观性,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6,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及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

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是因为:

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2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1)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

“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2)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

“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证。

(注意:

自主创新和科教兴国联合考)

(3)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4)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

 

27,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选择性(七)

①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

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

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③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因为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规律制约,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8,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七)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1)纵向上:

①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更替;②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

③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2)横向上,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

 

29,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七)

(1)社会发展进程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总趋势是前进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道路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

(3)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局部的“回复”和暂时的“倒退”。

(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3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背熟)(七)★★★

(1)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

②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

③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

(2)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

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质在现实中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包括两方面:

①人的社会价值:

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②人的个人价值:

个人通过自己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

③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社会价值

(4)社会发展与以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