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398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docx

初一科学七上第三章4567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

初一科学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

初一课时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科学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C(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泥石流;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

授课日期时段

教学内容

1、专题检测

1.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

圈层结构,由内而外是、、。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的顶部。

2.火山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全世界被确定的各类火山共有2500余座,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某些地区,如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带。

3.火山由火山口、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其喷发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壳中的__________层。

4.地震是地壳岩石在__________作用下,发生__________而引起的地面震动现象。

5.1915年,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问世,“__________”正式成为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新理论。

6.地球上的板块是被__________、__________和巨大的__________分割而形成的。

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__________。

7.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__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__形成了裂谷和海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

10.冰川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

11.在__________比较少的地区,在__________作用下,常会形成风蚀蘑菇,沙漠,戈壁等。

二、知识梳理

【知识点1】地球内部的构造;地壳变动的证明

1.地球内部结构特征

(1)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探测,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如图)。

地壳:

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

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处。

地核:

从地幔下界到地心。

其中地幔按其性质差异可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2)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

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和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浆是温度极高的熔岩,能量极大。

2.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地壳在不停地变动着,有的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有的则表现为地壳的下沉,有时激烈,有时缓慢。

而且一个地方的地壳变动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特点,如有时主要是上升运动,有时则主要是下沉运动。

岩石的断裂、弯曲和高山上的海洋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明。

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褶皱是地壳受力的挤压而发生的弯曲。

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因褶皱和断层作用而形成高大的山脉和盆地。

褶皱断层

【典型例题】

例1: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如下图所示,请说出图中A、B、C、D四个字母所在圈层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解析: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可以参照煮熟的鸡蛋来识记。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壳以下33到1000千米为上地幔,1000—2900千米范围内为下地幔,地核是由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组成的。

答案:

A是地壳,B是地幔,C是外地核,D是内地核。

例2: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的悬崖上,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岩层。

这能说明()

A.太行山区的地壳变动只有水平运动,没有垂直运动

B.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

C.地形是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

D.一个地区的地形发生改变时都是很剧烈的

解析:

地壳在不停地运动着,地壳在内力的作用下,有时上升,使海洋变成高原,有时下沉,使桑田变为沧海;同时,岩层的断裂和弯曲,会形成谷地和山脉。

螺蚌等水生生物不可能生活在山崖上面,鹅卵石与河流的外力作用有关,螺蚌壳和鹅卵石层的出现共同说明这里古代是海洋环境。

一个地区的地形发生改变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运动有时剧烈迅速,有时十分缓慢。

答案:

C

例3: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大的是地壳

B.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

C.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D.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核之中

解析:

地球内部分成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其中地壳最薄,厚度最大的是地核。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因此岩石圈的厚度应大于地壳。

答案:

B

例4:

下列自然现象中,可以作为地壳是不断变动的证据是()

①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化石等

②厄尔尼诺现象

③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④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⑤我国干旱地区的沙漠化现象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⑤

解析:

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的升降运动、有水平岩层发生褶皱与断层等,这些地壳运动有时表现为缓慢的变化、有时表现为如火山和地震等的剧烈变化。

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台湾海峡表现出来的迹象可以证明地壳的沧海桑田的缓慢变化过程。

答案:

C

例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就是岩石圈

B.地球内部圈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C.软流层属于地幔层的一部分

D.岩石圈和软流层合起来称为地幔

解析:

地壳和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岩石圈,所以A选项错。

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地球内部由外到里的三个圈层,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壳都是地球的圈层,所以B和D选项也不对。

答案:

C

【知识点2】火山和地震

1、火山

(1)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喷发物。

(2)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叫岩浆岩。

(3)危害是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益处是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

同时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其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

(4)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5)火山可按活动情况不同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

2、地震

(1)总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几个概念和地震带的分布。

形成原因:

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灾害。

震源:

地震发生的源地。

震中:

与震源竖直对应的地表部分。

震源深度:

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

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等震线:

距震中距离相等的点的连线。

全球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及周围海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东南部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脉,京津唐地区,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2)地震的危害:

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通讯和交通中断等。

(3)地震的预报和防范,学生阅读课本。

张衡与地动仪:

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民间的预报方法常依据动物异常和自然现象异常来判断:

如: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

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骡马不进圈。

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中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现在科学家通过地震仪不可准确预测出地震。

(4)地震的防范:

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和不知所措,要冷静地快速离开房屋。

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子里或桌子底下。

(5)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作为知识拓展):

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

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震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

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程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地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的道理一样。

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程度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则是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地震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典型例题】

例1:

读下图“地震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那么是图中的点,B点称为,A到B的竖直深度称为。

(2)B到D的直线距离称为。

一般而言,C比D的破坏程度,在B、C、D三地中,破坏程度最严重的是。

(3)当AB距离增大时,地表各点所受影响和破坏将。

(4)地震的震级大小取决于()

A.震源的深浅B.释放能量的多少

C.破坏程度的大小D.震中距的远近

解析:

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了有关地震的知识,要求同学们知道震源、震中距、震中及震源深度的概念和表示的范围。

震源A处为岩层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B是与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震中距BC或BD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AB是震源到震中之间的距离。

一般震中距越长,受地震的影响越小。

假如AB增大,即震源越深,地表受到的影响和破坏就越小。

答案:

(1)A震中震源深度

(2)震中距大B(3)减小(4)B

例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下面关于这次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小,震级也越小

B.离震源越近,地震烈度越大,震级也越大

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一个地震烈度

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有多个地震烈度

解析:

本题考查了地震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知道震中距、震源、震中及震源深度等概念。

震源为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是与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震中距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是震源到震中之间的距离。

一般震中受地震的影响最大,震源越浅,地表各点所受的影响和破坏越大;反之越小。

地震的震级大小取决于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答案:

D

例3:

地中海上有一座叫斯特龙博利的火山,它每隔两三分钟就要喷发一次,夜间在150千米外都能看到火山喷发的红光,被海上过往的船只称为“地中海的灯塔”。

斯特龙博利火山属于()

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D.以上都不对

解析:

根据火山的活动情况可将火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大类。

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称为死火山,此类火山已丧失了活动能力;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称为休眠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称为活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

从题目中不难分析出,斯特龙博利火山应该属于活火山。

答案:

A

例4:

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地震特别多的原因是()

A.城市特别集中B.受海洋的影响特别大

C.位于板块的交界处D.上述说法都不对

解析:

环太平洋地带处于板块交界处。

答案:

C

例5:

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靠近海洋的地方B.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

C.沙漠或荒野中D.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带

解析:

世界上的火山多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这些地区是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带。

答案:

D

【知识点3】

1、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地震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

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开矿、采石时不合理的堆放矿渣,弃土,建筑活动)

2、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3、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4、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预警;2)搬迁和疏散;3)植树造林;4)工程措施;5)抢险救灾。

【典型例题】

例1:

我国的泥石流常发生在(  )

 

A.

岩石破碎松散、植被不良的山区

B.

西北内陆的盆地区

 

C.

东部河湖众多的平原区

D.

山高谷深、森林茂密的山区

解析: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而岩石破碎松散、植被不良的山区,容易发生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答案:

A

例2:

(2013•台州)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

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

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

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解析:

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节约了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旅游时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是不恰当的。

故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

B

例3:

泥石流是山区一种多发灾害.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若某处地形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运动路线,箭头表示逃生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A点,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解析:

读图可得,①③部位是山脊部位,该部位是游客逃生的正确路线,该处不会把游客掩埋。

答案:

C

【知识点4】地球表面的板块

1.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认为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周围则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地,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的情况。

2.板块构造学说的创建

(1)板块构造学说创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

(2)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性和其他大陆漂移证据。

3.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论点

(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

(2)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3)海岭、海沟和一些巨大的山脉是板块间的分界线,这些地方都是地壳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

4.板块构造理论的实际运用

(1)板块的张裂和碰撞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2)运用板块理论可以解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区域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区域的原因。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学说”的说法是()

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

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

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

D.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解析: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叫做“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现在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了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答案:

C

例2:

下列属于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依据的是()

A.大西洋两岸地形沿各自海岸线有近似的拼合关系

B.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C.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和环太平洋地区地震分布集中

D.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

解析:

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论点是:

地球上的六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属于地壳比较脆弱的地带。

大西洋两岸地形沿各自海岸线有近似的拼合关系是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只能说明该处地壳发生过升降运动,而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与本题题干内容无关。

答案:

C

例3: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圈是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地区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成六大板块;②六大板块是不断地运动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③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答案:

B

例4:

下列选项中,附近有世界上最高大山脉的一组板块界线是()

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解析:

首先要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它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隆起而形成的。

答案:

A

例5:

“陆地漂移学说”因为不能说明哪一问题而失败()

A.全球陆地可以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大陆

B.印度大陆的古地层有冰川遗迹

C.南极大陆发现煤层

D.陆地漂移的原因

解析:

“陆地漂移学说”认为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别自为一体,这个观点能很好的解释A、B、C所描述的现象,但该学说最终无法回答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问题。

答案:

D

【知识点5】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的类型

(1)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2)地球表面陆地的主要地形有山地、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3)平原的海拔低、相对高度较小;丘陵的海拔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山地的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大;高原的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

总结如下:

平原——海拔:

较低相对高度:

较小

丘陵——海拔:

有高有低相对高度:

山地——海拔:

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

较大

高原——海拔:

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

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等高线地形图是能够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2)同一条等高线上表示的高度相同。

(3)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根据实际地形,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

(5)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鞍部、峭壁、山谷等部位等高线的区别: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

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

等高线较疏处

山峰(洼地)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

3.地形的变化

(1)引起地形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来自地球的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因素,内力能使地形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外力作用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如流水、冰川、风沙、波浪、生物等因素,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其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和持久的。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成的影响最大。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如贵州织金洞、杭州桐庐垂云通天河)。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如杭嘉湖平原)和三角洲(如珠江三角洲)。

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石和沙漠等景观。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地形的形成与发展是以流水的作用为主的是()

①珠穆朗玛峰的抬升②长江三角洲③浙江瑶琳仙境的溶洞

④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⑤东非大裂谷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