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103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docx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

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13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这是社会研究特征中的______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社会性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2.集合概念的最大特征是______

∙A.总体等于部分之和

∙B.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C.组成集合体的分子必须是同类的

∙D.可以用分子的情况去推论总体的集合体的特征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研究对象。

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即集合体有超出构成其成分的各个分子和亚单位之外的总体特征。

3.在社会研究中,应用性研究主要用于______

∙A.通过研究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B.通过研究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C.关注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D.增加对社会的内在规律的认识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应用性研究的含义。

应用性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迅速地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尽可能广泛和具体地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和特征,分析产生某种社会问题的原因,以及某种社会现象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政策建议等。

4.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是______

∙A.普查

∙B.抽样调查

∙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5.研究题目要求具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内容与特点,这是指选题应具有______

∙A.可行性

∙B.重要性

∙C.必要性

∙D.新颖性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选题的客观标准。

“新颖性”又称“创造性”或“创新性”等,是指研究题目具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6.确定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______

∙A.具体的研究对象

∙B.资料收集方法

∙C.分析单位

∙D.研究方式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研究设计。

确定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分析单位,然后是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

7.在研究设计阶段,资料分析方案的设计一般有______

∙A.资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技术

∙B.资料分析的价值基础

∙C.资料分析的原理

∙D.资料分析的社会后果分析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8.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是______

∙A.概念

∙B.变量

∙C.理论

∙D.命题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9.理论建构的目标是______

∙A.形成理论命题

∙B.形成理论假设

∙C.形成经验概括

∙D.进行经验观察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建构的方式。

理论建构的目标是形成理论假设,在理论建构过程中,研究者要通过使用抽象的概念而将经验观察和经验概括上升为具有理论形态的理论假设。

10.抽样比率指的是______

∙A.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的比率

∙B.总体规模与样本规模的比率

∙C.抽样误差与样本规模的比率

∙D.抽样误差与总体规模的比率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样比率的概念。

样本元素个数与总体中元素个数的比率,即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的比率称为抽样比率。

11.研究者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排除任何事先设定的模式,每一个对象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属于______

∙A.同组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多段整群抽样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概率抽样中的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是指研究者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

“随机原则”在数学上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意味着在选取对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排除任何事先设定的模式,使每一个对象被选中的概率都相等,即要满足等概率要求;另一方面,对象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入选样本,与其他对象无关,或者说,每一个对象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是一种随机事件,即要满足独立性要求。

12.在下列指标中,能够作为定序指标处理的有______

∙A.年龄

∙B.婚姻状况

∙C.职业

∙D.性别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13.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______

∙A.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折半信度

∙D.表面信度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14.问卷的主体部分是______

∙A.致被调查者的信

∙B.填答指南

∙C.问题和答案(选项)

∙D.访问记录和结束语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问卷设计的基本结构。

问卷中的问题是调查指标的具体化,答案则是研究者设计的测量尺度,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问卷的主题部分。

15.采用定向分析方法分析问卷,其问题______

∙A.只能设计开放题

∙B.开放题和封闭题应各占一半

∙C.应尽量设计封闭题

∙D.可以有多一点的开放题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问卷设计原则与资料分析法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来说,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问卷中可以有多一点的开放题,供被调查者自由回答;而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则在问卷中应尽量设计封闭题。

16.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叫做______

∙A.无结构式访谈

∙B.标准化访谈

∙C.集体访谈

∙D.直接访谈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17.调查者邀请同类群人就某一问题进行小组访谈,称为______

∙A.头脑风暴法

∙B.反向头脑风暴法

∙C.焦点小组访谈法

∙D.德尔菲法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18.在访谈过程中为了使访谈能更加顺利而对访谈者提出一些访谈内容之外的问题是______

∙A.无关问题

∙B.引导性问题

∙C.功能性问题

∙D.暗示性问题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19.根据观察场所和对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______

∙A.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B.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C.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0.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反淫秽书刊委员会抽样选取一些城市的“成人书店”作为观察点,在书店的外面设置隐蔽的观察点,掌握了经常光顾“成人书店”的人的特征,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了依据,该举措属于______

∙A.参与观察

∙B.非参与观察

∙C.实验室观察

∙D.实地观察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置身于被观察者活动或团体之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又称为局外观察。

非参与观察常被用来研究儿童的行为,或用于研究公共场合及公众闲暇活动中人们的行为。

21.在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是______

∙A.因变量

∙B.倚变量

∙C.自变量

∙D.试验刺激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验变量的概念。

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加以控制或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因变量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22.以下属于现场实验的是______

∙A.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B.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

∙C.霍桑实验

∙D.班杜拉的模仿学习实验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3.以下属于文献研究的优点的是______

∙A.费用较低

∙B.费用较高

∙C.易于定量研究

∙D.可以控制文献内容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献研究的优点。

文献研究的优点包括:

可研究那些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的优点;适于作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费用较低。

24.二手资料指的是______

∙A.尚未经过统计汇总和统计处理的数据

∙B.由其他人为别的目的而收集和整理好的文献资料

∙C.官方或准官方的统计资料

∙D.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总称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25.将性别按男、女分类,属于______

∙A.数量标志分类

∙B.现象分类法

∙C.本质分类法

∙D.品质标志分类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分类标志的原则。

按品质标志分类就是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为分类标准。

如性别按男、女分为两类。

26.当统计表中的指标数值都以同一单位计量时,应将计量单位标写在统计表的______

∙A.右下角

∙B.左下角

∙C.右上角

∙D.左上角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7.判断两个事物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是何种相关关系,最直观的方法是______

∙A.计算标准分数

∙B.计算相关系数

∙C.做散点图

∙D.计算平均数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8.当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Y变量的数值显著增大,但坐标点的分布呈窄带状,称为______

∙A.强正相关

∙B.弱正相关

∙C.强负相关

∙D.弱负相关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29.把研究报告分为综合性研究报告与专题性研究报告的划分标准是______

∙A.面向的对象

∙B.报告内容所涉及的范围

∙C.报告的作用

∙D.报告的性质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30.有主题和副标题共同构成的报告标题是______

∙A.结论展示式标题

∙B.反问疑问式标题

∙C.复合结构型标题

∙D.直陈主题式标题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

10,分数:

20.00)

31.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

∙A.社会研究的主体

∙B.社会研究的对象

∙C.社会研究的目的

∙D.社会研究的内容

∙E.社会研究的方法

(分数:

2.00)

 A. √

 B. √

 C.

 D. √

 E. √

解析:

32.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______

∙A.态度调查

∙B.对策研究

∙C.预测分析

∙D.现状调查

∙E.因果分析

(分数:

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33.在个案调查中,个案可以是______

∙A.个人

∙B.家庭

∙C.组织

∙D.社区

∙E.企业

(分数:

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家庭、企业、社区、组织等。

34.在抽样过程中,引入随机性的理由有______

∙A.每个元素都有一定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B.避免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偏见

∙C.可以使抽样过程更为简便

∙D.可以减少抽样成本

∙E.随机抽样以概率论为基础,可以计算参数值和误差

(分数:

2.00)

 A.

 B. √

 C.

 D.

 E.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概率抽样。

在抽样过程中,引入随机性的理由包括:

首先,随机抽样由于排出了研究者个人对样本的主观决定,所以可以避免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偏见。

其次,随机抽样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因此,可以计算参数值和抽样误差。

35.下列关于信度与效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有效的测量,不一定是可值的

∙B.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

∙C.可信的测量,不一定是有效的

∙D.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有效的

∙E.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

(分数:

2.00)

 A.

 B. √

 C. √

 D.

 E. √

解析:

36.在问卷调查中,下列选项中哪些提问技术是正确的?

______

∙A.提问应当力求明确,让被调查者一看就懂

∙B.要避免一题两问甚至多问

∙C.应当避免使用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进行提问

∙D.应当中性提问,避免暗示和诱导

∙E.应尽量使用第二人称提问,在必要时使用第三人称陈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分数:

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问卷设计的技术和标准。

在问卷调查中,提问应当尽可能简短;当力求明确,让被调查者一看就懂;要避免一题两问甚至多问;应当避免使用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进行提问;应当中性提问,避免暗示和诱导;不要使用否定形式提问;提问要使被调查者有能力回答;要尊重被调查者,避免询问他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尽量避免设计某种情景进行提问;应尽量使用第二人称提问,在必要时使用第三人称陈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37.观察内容一般包括______

∙A.情景

∙B.目的

∙C.人物

∙D.社会行为

∙E.频率与持续期

(分数:

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的对象和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观察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

观察的内容包括:

情景、人物、目的、社会行为、频率与持续期。

38.影响观察信度的因素有______

∙A.观察者偏见

∙B.观察类别定义的严格性

∙C.观察内容界定的明确性

∙D.环境的变化

∙E.人的变化

(分数:

2.00)

 A.

 B. √

 C. √

 D. √

 E. √

解析:

39.引证资料注明出处具有哪些作用?

______

∙A.可以为读者查证所引用资料的线索

∙B.可以增强研究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务实作风

∙C.增强研究报告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D.体现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尊重

∙E.保证学术的继承性和学术的尊严

(分数:

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撰写研究报告行文的一般要求。

引证资料要注明出处具有以下作用:

一可以增强研究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务实作风,使之不能凭空编造证据;二保证所引用的材料的真实性,增强研究报告的可信性和说服力;三体现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尊重,减少剽窃的可能性,保证学术的继承性和学术的尊严。

40.学术性研究报告的导言包括______

∙A.说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意义

∙B.文献综述

∙C.介绍研究目标和假设

∙D.重要概念的界定

∙E.说明研究工具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分数:

2.00)

 A. √

 B. √

 C. √

 D. √

 E.

解析:

三、{{B}}简答题{{/B}}(总题数:

4,分数:

20.00)

41.简述社会研究的目的。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探索未知的事物。

社会研究最基本的目标之一是要探索未知的社会现象。

社会研究者探索未知社会现象的原初动机首先为了服务于社会实践。

除此以外,研究者为了理论发展的目的也促使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有时甚至出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而去从事调查和研究活动。

(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

在社会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科学的收集经验资料,以及科学的逻辑推论,可以验证人们的经验和常识是否符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客观的社会事实。

(3)扩展已有的知识。

社会研究活动是一个不断扩大可靠知识的过程。

在社会研究活动中,研究者们以已有的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研究工作而得到新的知识。

通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将不断地加深。

解析:

42.简述抽样的步骤。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设计抽样方案。

设计抽样方案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要界定总体;其次,介绍抽样框的具体内容;再次,要确定样本所含个体数目;最后,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总体,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2)抽取样本。

抽取样本是指抽样人员按照抽样方案中选定的抽样方法,从抽样框中实际抽取总体元素,构成样本的过程。

由于抽样方法不同,实际抽样工作既可以安排在实地调查前,也可以与实地调查同步进行。

(3)评估样本。

评估样本是指样本抽出后,对样本的代表性和各类误差情况的检验和评估,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样本偏差过大而导致对总体推断的失败。

解析:

43.问卷调查有哪些优点?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问卷调查可以面向众多的调查对象收集信息。

(2)如果面向相同规模的调查对象收集信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比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或实验法等节省资源。

(3)问卷调查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可以减轻研究对象的思想顾虑,有助于获得一些相对真实的研究信息。

(4)问卷调查获得的信息通常比其他一些方法获得的信息更为标准化、规范化。

(5)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信息通常比使用其他方法获得的信息更便于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

解析:

44.二手资料审核包括哪些工作?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二手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工作。

(1)搞清楚文献的作者、出版者的背景。

(2)注意文献编写的时间,尤其是对记述历史事件的文献,必须把文献编写的时间和文献中所描述事件的时间加以对照。

(3)在二手资料的审核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不真实的数据或伪造的文献。

解析:

四、{{B}}论述题{{/B}}(总题数:

2,分数:

22.00)

45.试述测量的层次。

(分数:

1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按精确度由低到高,测量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四个不同的测量层次。

(1)定类测量是根据属性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分类。

不同的类别可用数字来表示,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类别,但数字不能用于计算,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类别。

(2)定序测量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列。

标记属性强度的数字之间可以比较大小、高低或先后,但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距离并不等于所测属性强度的间距。

(3)定距测量是以相等的固定间距(标准间距)来确定属性强度的实际距离。

标记属性强度的数字(标准间距个数)是有意义的,其间距等于属性强度的间距,但数字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属性强度的关系。

(4)定比测量是在确定了间距数字后,通过确定有实际意义的零点,将属性强度间的比例关系用间距数字间的比例关系表示出来。

解析:

46.在问卷设计中,如何确定问题之间的先后次序?

(分数:

1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为了使访问顺利进行,问卷中的问题排序也需要一定的技术。

一般而言,排序设计遵循以下一些规则:

第一,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避免问卷显得杂乱。

例如,个人的基本资料作为一组问题;有关行为方面的问题作为一组。

第二,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不至于使被调查者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厌烦情绪,从而不愿继续填答问卷。

第三,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这样可以消除或缓解被调查者的自我防卫心理,有利于填答问卷。

第四,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符合一般的互动规律,也能使被调查者自然地完成时间转换。

第五,在派访问员面访的情况下,可以先问一些个人或单位的基本情况,而把其他问题放在后面;在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问卷的情况下,一般应将容易引起他们关注的问题放在问卷的前面。

第六,如果设计了开放题,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这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