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938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docx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第七章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第一节心理健康与高职学生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即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不同的学科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心理学家H.B.English(1958)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社会学家W.W.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

国内学者刘艳(1996)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也有学者(张承芬,1997)认为,心理健康乃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稳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我们发现一个较好的心理健康定义都认识到并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适应,都视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

另外,在对心理健康理解时还应注意到:

首先,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其次,心理健康是有等级的。

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严重病态、轻度失调、常态和很健康四个等级。

在这里,从常态到很健康是一种趋向,即正常心态的人如何从一般健康的心理水平向更为健康的心理水平转化。

(二)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特定社会角色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7条:

1.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稳定,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体验满足与快乐。

2.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自我评价客观,自信乐观,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不苛求自己,能扬长避短。

3.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会影响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黝向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虽然也有悲、哀、忧、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主动调节自己,同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4.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5.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心理健康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6.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以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

心理健康的人认识、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处的年龄段。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

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8.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被大学生所忽视。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普遍感到一种独立生活的放松和自由,远离了父母的“耳提面命”和中学教师的“面面俱到”,他们变得无拘无束,随之而来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正在向他们靠近:

无节制地上网和玩电脑游戏,旷课和睡懒觉,还有的甚至抽烟、酗酒。

当一个人发现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某种不良嗜好时,他已经背离了心理健康的正常轨道。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而且,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不断产生和变化的。

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我们在理解和运用上述标准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一个人偶然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其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

其次,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

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第三,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健康人的行为并不是时刻都符合心理健康标准,其心理健康与否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其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第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每一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作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无论从横向与同龄其他青年群体相比较,还是从纵向与成人或中学生相比较,大学生都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

这个结论看来尚需进一步商榷,但有一点是相当明显的,即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的群体,他们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可能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

此前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还表明,有28.7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据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2005年15岁以上人群患精神病人数为17.3%。

大多数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从总体情况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偏低,心理障碍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焦虑、精神病、偏执、抑郁、敌意、恐惧、人际敏感和躯体化;②情绪困扰比较普遍,研究表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所占比例相当高;③因心理障碍退、休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

(二)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

大学生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1.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学习是其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学习问题也常常给青年造成很大压力,这种压力如不能及时得以缓解,会影响青年的身心健康,表现在考试焦虑、成绩波动过大、学习缺乏动力、专业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等方面。

一项关于学习的调查发现,学生中认为“时时感到一种压力和竞争”的占元%,“常常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担心不安”的占60.3%。

2.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惧、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援、缺乏社交基本态度及技能、代沟等。

如,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能交往,从而陷人孤寂封闭的境地;有的学生虽能主动与人交往,但对他人的态度常持有偏见、误解和过分苛求,对他人缺乏同情、理解和尊重,难以为他人接受;良好的交往愿望和实际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是导致青年心理冲突和失调的主要原因。

3.与性有关的心理问题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生殖系统的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

对性的好奇与对性知识的渴求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正常需要。

应对青少年及时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正确处理好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生理现象以及交友问题。

4.与求职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选择的主动性、不了解与自己的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对面试缺乏自信、过于追求功利、缺乏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等。

如有的学生面对人才市场五花八门的招聘单位与条件不知所措,难以抉择;有的学生不知怎样进行适当的自我推荐;有的学生对社会种种现实不能正确分析,产生逃避社会或过于担忧的心理。

5.社会适应与发展问题青年期的自我意识迅猛增长,期望个人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但他们的社会成熟相对发展迟缓,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使有些青年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甚至形成环境适应不良与社交障碍,为此而感到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6.其他心理问题如家庭关系、经济问题、出国留学、余暇生活、个性发展、人生态度等方面出现的困惑或苦恼。

第二节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调适方法

一、高职学生的情绪困扰及调适方法

(一)高职学生常见情绪困扰的表现

1.焦虑

焦虑(anxiety)是个体主观上预感到不祥和担心时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害怕、担忧的混合情绪体验。

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某种不良后果时,都有可能产生这种体验。

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被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常常会感到紧张不安、思维混乱、惶恐害怕、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容易产生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不良生理反应。

但焦虑并不一定全部有害,适度的焦虑能增强警觉,帮助机体应对危险。

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焦虑能使学生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有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发挥。

但过度焦虑则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如有的大学生在临考前夜因高度焦虑而失眠,有的大学生则因高度焦虑在竞赛中不能发挥正常水平等。

我们这里所说的困扰情绪的焦虑主要是指高度的焦虑。

大学生常见的焦虑主要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

学习焦虑在学生情绪表现中最为强烈,其中又以考试焦虑最为突出;人际交往的焦虑与大学生的自我形象焦虑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学生缺乏自信,常担心自己不够漂亮、没有吸引力,这类焦虑主要与自我认知有关。

2.抑郁

抑郁(depression)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

可以说,人人都体验过抑郁情绪,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且很快会消失,因此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如果抑郁持续存在,则可能转化为病态情绪。

一般认为,抑郁情绪多发生在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虑、不爱交际、生活中遭遇意外的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大学生身上。

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大学生常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同时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

他们的主要表现是:

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兴趣丧失,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并伴有食欲减退、头痛失眠等。

持续严重的抑郁对大学生的心身有严重的损害,可导致多种心身疾病,使大学生无法正常有效地学习和生活。

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大学生需要纠正错误认知,重新评价、接纳自我,积极参加交际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可以帮助自我摆脱抑郁情绪。

但是,如果抑郁情绪比较严重,则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

3.易怒

愤怒(anger)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实现并一再受挫时产生的激烈的情绪反应。

大学生正处在心身急剧发展、热情高涨、激情澎湃的青年时期,容易在外界刺激下激起愤怒情绪,有时候似乎难以控制。

例如,有的大学生只是因一句刺耳的话,或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激动得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或挥拳相向,可能铸成大错。

待怒气发作过后,又后悔不迭。

所谓: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这种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

通常,当人发怒时,会出现心跳加速、心律紊乱、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停搏甚至碎死。

愤怒会导致心悸、高血压、失眠、胃溃疡等躯体疾病,愤怒还会使

人丧失理智,阻塞思维,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导致损毁物品、打架斗殴等许多失去理智的不良行为。

大学生容易发怒与一些错误的认知有关,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发怒可以威慑他人,可以维护利益或尊严,可以推卸责任,可以满足愿望,等等。

然而事实并非易怒者所.愿,愤怒通常会降低自我控制能力,会破坏人际关系,会恶化自身的心境,所以他们得到)的不是尊严、威信,而是他人的愤怒、厌恶和自己心绪的更加不宁。

此外,易怒与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基础也有较大的关系,如胆汁质的大学生就更容易冲动、发怒。

4.冷漠

冷漠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冷淡、漠不关心、缺乏相应情感反应的消极情绪体验。

大学贪生处在青年时期,正是感情丰富强烈的时期,但有些学生的表现却与此特征一点都不相l符,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自己的前途、国家的大事等漠然置之,对集体和同学态度冷淡。

他们大多把自己游离于社会群体之外,独来独往,对一切都仿佛无动于衷。

这种冷漠的情绪状态,多是压抑内心情感情绪的一种消极逃避反应,对大学生的心身危害极大。

_具有这种情绪的人表面看似冷漠,内心却有强烈的痛苦、孤寂和压抑感。

如果大学生长时间地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巨大的心理能量无法找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当超过了一定限度时,就会以排山倒海的形式爆发出来,心理平衡会遭到破坏,从而易导致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

冷漠的形成多数与个体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及人生重大生活事件或重要丧失有关。

大学生应充分意识到冷漠的危害性,分析自己冷漠的原因,积极进行调整。

5.嫉妒

嫉妒是指他人在某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体验,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

嫉妒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

具体表现为看到他人的才华能力、成绩荣誉、外表衣着等超过自己时感到愤愤不平、恼怒痛苦;当看到别人遭遇不幸或处于困境时则幸灾乐祸,甚至恶语低毁、中伤。

虽说嫉妒是人类一种通性,但不良的个性因素是产生嫉妒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那些虚荣心过盛、自尊心过强、自私狭隘、认知偏差、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嫉妒,而且程度也比一般人更重。

严重的嫉妒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嫉妒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同学间的隔阂甚至对立,同时嫉妒会造成个人内心的痛苦,甚至陷人苦恼中不能自拔。

因此,需要对嫉妒心进行调节,可以从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转化嫉妒情绪及充实生活等几个方面人手。

(二)高职学生情绪困扰的调适方法

1.保持乐观态度,寻找快乐

乐观的态度能使大学生保持快乐、稳定的情绪,尤其是在他们遭受挫折和经历失败的时候,其作用更为突出。

因为积极乐观的态度能让困境中的人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从而有助于他们解决困难。

乐观的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渐培养形成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快乐,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享受快乐。

不少大学生埋怨没有快乐的理由,其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应该到处充满快乐的源泉,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它们,所以有人说“决乐是自找的”,正是这个道理。

那么赶紧行动起来吧,带上一颗快乐的心,保持乐观的态度,你一定能找到快乐的。

2.学会宽容待人,悦纳自己

自古以来,宽容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高的修养,也是心胸开阔的表现,宽宏大量的人被视为君子。

宽容表现为对他人的宽厚忍让、不斤斤计较,也表现为对自己的包容接受,即悦纳自己。

不肯宽容他人的人,也难得到他人的宽容,结果往往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不肯宽容自己的人,则会常常处于自责、自怨和悔恨的情绪中,使心身受到损害。

学会宽容,则不会为一时一事的得失成败大动感情,将有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3.学会合理疏泄,释放压抑

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时时如愿,事事称心,免不了会陷人不良情绪之中。

这些不良情绪虽然可以用理智暂时约束压抑,但却不能彻底排除,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导致心理状态失去平衡,甚至引起心理疾病。

而合理的疏泄可以把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消除压抑感,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疏泄情绪的方式很多,例如:

可以向知心朋友倾诉心中的烦恼,或用写日记的方式释放自己的不快;也可以放声痛哭一场来释放自己内心的悲伤;还可以参加较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体力活动或伴着节奏强烈的舞曲尽情舞蹈来释放内心愤怒、压抑的情绪。

当然,情绪的疏泄要适时适度,必须注意时间、场合以及方式方法,避免影响他人、自己和社会。

4.积极与人交往.寻求支持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往往更容易快乐和成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需求,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使他们排除孤独、空虚、自卑等不良情绪。

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大学生能获得友谊,获得支持和帮助。

这些支持和帮助对于陷入情绪困扰的大学生尤为重要。

5.学会放松调节,有益健康

当一个人心理压力过重,陷入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时,采用放松技术进行自我调节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和消除不良情绪。

放松调节包括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两种。

动态方式如体育锻炼,静态方式如静坐、冥想等。

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如果情绪困扰已经比较严重而且自己难以调节,那么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

二、高职学生的适应困扰及调适方法

伴随着高考后的喜悦,新入学的同学在金色的秋天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走进神圣的大学殿堂,当梦中的宿舍区、教学区、实验室、图书馆呈现在面前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一切都显得耳目一新,有太多的未知领域在吸引着他们,有太多的欢乐和烦恼在等着他们。

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学习内容、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绝大部分的同学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

(一)高职学生适应困扰的表现

1.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

能够挤过高考独木桥考上大学的同学,原来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老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使他们成为同龄人的中心,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同时也在一片赞扬声和羡慕的目光下跨入大学的校门,“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种荣誉证书在其个人档案上一应俱全。

可是进人大学以后,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分子,可以说是群英荟萃,强手如林,原来的学习尖子成了普通的一员,优秀学生干部不再担任任何工作职务,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同时,进人大学以后大家从埋头苦读中抬起头来,有机会看清彼此,才猛然发现自己和其他人之间原来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差距,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方面·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很多。

特别是来自乡村、山区的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服饰落伍,或因浓重的乡音、知识面狭窄等方方面面,难免有使人相形见细的感觉,总觉得“见人矮三分”,于是产生自卑而沉默寡言,内向孤僻。

在部分学生身上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困惑。

由于各种迷茫的困扰,大学新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理说适,往往会愈陷愈深,导致适应困难。

2.放松感与紧张感同在

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有很大的差别,许多同学在中学时的学习是在家长、老师的强迫下进行的,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并不高,往往带有一种学得辛苦、学得很累的感觉。

另外,有些老生则会给新生谈大学生活心得,这往往会给一些大学新生产生这么一种假象:

大学学习很轻松,甚至认为大学学习很容易应付。

这样导致新生认为上课结束,课堂作业做完就无所事事了,甚至某些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作业,他们则会认为大学原来真无聊,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学的学习是开放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学习。

大学里有开放的图书馆,开放的老师资源,开放的学术讲座,为你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

另外,大学的学习涵义是多方面的。

同学可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但这些都需要同学们主动、自觉。

部分同学认为,大学上课真舒服,老师不检查作业,不用上自习,真轻松。

于是,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大学并不像以前老师家长说的那样可以放松了,而是学业压力同样非常大,甚至更加繁重,听以马上又紧张起来,但是部分同学自我放松以后很难马上再回到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心理不适。

3.孤独感与恋群感交织

闭锁性(closure)是青年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

个体情感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具有文饰、内隐的特点,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表达情感,甚至可以是外显的形式和内隐的体验不一致。

比如对某个事务明明是厌烦,但由于某种原因,却表现出很好的态度;对某个异性明明是爱慕,想接近,但是由于自尊心或者客观环境的限制,有时会表现出无动于衷或做出回避的行为;希望与异性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但因为怕对方或别人误解而有意表现出冷淡的情感等等。

同时离开了家乡和父母,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乡音和不同的背景,没有了生活的依靠、感情的寄托、心灵的慰藉,产生一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绪。

自我闭锁和陌生的环境让大学生感到特别的孤独。

然而,大学生心理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他们在掩饰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同时,又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合群,与同龄人交往的愿望特别强烈。

他们希望自己周边有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新集体,渴望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所以就产生了孤独与恋群的困扰。

4.求知欲与厌学心共融

到大学是学习新的知识,完成自己的理想,所以每一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大学里能够取得非凡的成绩。

可是高考留下的后遗症,再加上大学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都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以至于很多同学都不适应,感觉到了学习上的压力,对学习没兴趣,从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以至于进入大学始终无法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5.空虚感与恐惧感共振

在小学的时候,目标非常明确,是上好的中学,到了中学以后目标也是非常明确,就是上好的大学。

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再苦再累也能忍受。

可是进入大学以后好比船到码头车到站,多年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了。

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大学梦的实现也就意味着理想和目标的消失,没有了努力的方向。

在起点上给我们一个目标,我们可以如同通过两点来画一条直线,很容易完成,但是如果只给我们一个起点,却没有目标,我们就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我们就会有一种焦虑的心情,我们就会走得头晕。

到了大学不知道干什么,没有目标使他们感觉到非常的空虚,非常的恐惧。

6.自立性与依赖性相随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还没有摆脱“摇篮教育”的状况。

学生在家庭来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照顾,如同在摇篮里的婴儿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一样,学生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在整个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有与父母与社会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他们年龄在不断地增长而生活自知、自理能力却没有同步增长,以至于很多同学进人大学以后还不知道如何“做人”。

从人的综合发展来看,可以说,这种“摇篮”式的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教育”的家庭教育,而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充当着办学的指挥棒,整个基础教育的主旋律是教师为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升学考试而学。

应试教育的特点是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学生跟着老师转,师生跟着书本转。

学校的应试教育与家庭的“摇篮教育”一脉相传、相互依存。

学生在学校一切依靠老师,被动地“享用”老师安排好的知识;带着“应试”的任务回到家里,不得不如同落进“摇篮”,一切靠父母,被动地“享用”父母安排好了的饮食起居。

从而使得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自然而然形成了依赖性、被动性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点,缺乏独立自主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意识与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依然带有很强的依赖性。

但是随着身心发展和生活、交往领域的不断扩大,他们的成人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信任,渴望独立,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

独立的渴望和现实的依赖让部分同学陷人心理矛盾之中。

7.希望与失望相伴

大学生朝气蓬勃、富有理想。

然而由于他们涉世不深,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