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91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docx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

 

2014年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方案

 

 

编制单位:

纳雍县国有纳雍林场

编制时间:

2014年1月

 

前言

贵州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高等植物242科698属1664种,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17科34属42种;脊椎动物26目56科174种,其中有国家Ⅱ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有2种,列入附录II的有10种。

纳雍县有光叶珙桐分布面积7120hm2,保护区是光叶珙桐大面积集中成片分布的核心区域,全县绝大部分光叶珙桐分布在保护区内,数量近百万株。

然而,随着纳雍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侵占、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态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形势严峻。

  2013年,纳雍加强生态建设,在物种丰富、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和典型性、未受破坏的纳雍县国有纳雍林场,拟建省级自然保护区。

为全面掌握保护区古、大、珍、稀树种,保护区内珍稀物种群落及野生保护动物资源现状,科学提供保护区古、大、珍、稀树种,珍稀物种群落及野生保护动物的拯救措施,强化保护区古、大、珍、稀树种珍稀物种群落及野生保护动物的资源管理,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拟开展纳雍珙桐生活上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工作,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对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资源档案,建立固定监测点,建立珍稀物种展示园。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纳雍2014年科研监测工作,提高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一致性、可比性,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林护发[2005]5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11]187号要求,结合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监测,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动态信息,提示关键物种、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和生态过程的变化机制,为自然保护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内容

1、建立保护区珍稀物种固定监测点,对区内古、大、珍稀植物进行挂牌、建档、固定监测。

实行数字化管理。

2、建立监测点,了解生物生态动态,以获得真实科学的数据,为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护和持续管理奠定基础;

3、准备纳雍珍稀植物种类编目,确定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优先权,对区内极具保护的植株及物种建档管理。

4、建立珍稀物种展示园,便于收集、观察、监测、展示珍稀物种,收集数据。

5、建立珍稀物种信息库,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纳雍珍稀物种资源情况,建立档案,作好静态、动态分析。

6、作好动态变化监测。

定期观测,收集数据和与此相关的各种图件,包括生物生长的变化,气候、环境、伴生物种变化信息;过境迁徙鸟迁徙时间、路径、数量等变化信息的监测、分析和处理,建立完整信息档案。

三、时间安排

1、资源调查

(1)2014年6月,对纳雍境内古、大、珍、稀物种进行系统调查,切实掌握资源情况。

(2)调查计划安排

(3)2014年2月至年6月底完成珙桐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直径达30公分以上的珙桐、红豆杉、莲香树等珍稀大树资源调查。

(4)2014年5月初至12月底,完成保护区范围内云贵水韭、十齿花、贵州疣螈、过境白鹭等珍稀动植物资源调查。

(5)2014年2月初至12月底,建立珍稀物种展示园,收集、展示、培育珍稀物种。

2、建立档案

于2014年底完成以下建档工作

(1)通过为期一年的调查,建立调查档案,对极具保护价值的植株建立身份证,挂牌监测,实行数字化管理。

(2)对野生保护动物生存环境、过境迁徙鸟迁徙路径实行动态跟踪,收集数据,分析规律,建立动态跟踪档案。

(3)对珍稀物种群落如珙桐、云贵水韭、十齿花等群落实行固定样地监测,建立监测档案。

(4)珍稀物种展示园建设。

对展示园收集物种实行档案管理,记录物种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入园时间、各季节季像变化情况及生长情况。

四、监测设计

(一)监测的主要内容、指标和方法

1、生物多样性监测

(1)监测对象

选择具代表性的典型的珙桐、十齿花、云贵水韭等植物群落进行监测。

森林群落内监测对象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

灌丛群落监测对象为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

草本群落监测对象仅为草本层植物。

(2)监测内容和指标

乔木层:

植物种类、胸径、高度、枝下高、冠幅。

灌木层:

植物种类、多度、平均高度、盖度。

草本层:

植物种类、多度(丛)、平均高、盖度。

(3)监测方法

采用样方法进行监测,按操作性强、干扰少、易维护的原则选择3-5块1公顷(100m╳100m)的样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监测样方数量均为25个,乔木样方为20m╳20m,灌木样方5m╳5m,草本样方为1m╳1m;灌木样方设置在乔木样方;草本样方设置在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5个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1个草本样方。

乔木监测时进行每木检尺并在胸径上方30.0cm处挂牌和编号,起测胸径径级为1.0cm(离地面1.3m),胸径小于1.0cm、高度大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灌木层监测,高度低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草本层监测。

在每个5m╳5mr的作业单元内对乔木个体进行定位,以作业单元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侧边为坐标系纵轴,底边为坐标系横轴。

监测时间为9-10月份,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5年1次、灌木3年1次、草本1年1次的频度进行监测。

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1-1,2-2)。

2、植被监测

(1)森林起源、年龄、优势树种,植物的种类、数量,乔木的胸径、树高、郁闭度,灌木和草本平均高度、多度、盖度。

(2)监测方法

自然保护区根据区内植被情况,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包含各功能区),充分考虑可行性等因素,沿选定区域的南北坡(或东西坡)各设定1条监测样线,以最短距离穿越最多植被较易行走为原则,其长度一般在3-5km。

在监测样线上从最高点开始每200m海拔设置一个方形样地,200m处即为样地西南角,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乔木样方为20m╳20m,灌木样方为5m╳5m,草本样方为1m╳1m,分别进行调查。

监测时间为9-10月份,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3年1次、灌木2年1次、草本1年1次的频度进行监测。

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2-1,2-2)。

3、重点植物与生境状况监测

(1)监测内容和指标

重点植物:

年龄、起源、数量、乔木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灌草的平均高度、盖度。

生境:

地形,地貌,海拔,坡向,坡位,土壤种类、厚度、PH值,群落年龄、起源,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盖度等。

(2)监测方法

自然保护区选择3-5种重点植物相对集中分布区设置监测样地,每种植物设置正方形样地3-5个,大小为20m╳20m。

监测时间为每年9-10月份,并填写重点植物监测表(附表3-1,3-2)和重点植物生境监测表(附表3-3)。

4、湿地植物监测

(1)监测内容和指标

灌木层:

植物种类、数量(丛)、平均高度、盖度。

草本层:

植物种类、数量(丛)、盖度。

(2)监测方法

植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样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湿地区域内(常年积水型水深小于2m、季节积水与土壤常年过湿型和季节性积水与土壤季节性过湿型湿地)随机设置10个样方,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灌木样方为2m╳2m,草本样方为1m╳1m。

每年5月、10月各调查一次,并填写湿地类型植物多样性监测表(附表4)。

5、重点鸟类及栖息地监测

(1)监测内容

在重点鸟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集中分布区每年定期调查、重点统计1-3种鸟类数量,并调查鸟类迁入和迁出的时间以及栖息期,了解重点鸟类的最适栖息生境。

结合重点鸟类监测和各保护站点的日常巡护观察,记录统计保护区内所有鸟类的种类。

填写监测表(附表5、6、7)。

(2)监测指标

鸟类:

种类、数量。

栖息地:

面积、周边植被状况、地貌状况、人类活动状况(重大环境改变)。

(3)监测方法

确定需要监测的重点鸟类种类,在其集中分布区域进行监测,主设置监测点3-5个。

候鸟监测在其迁徙期前两周开始,每周监测一次;留鸟繁殖期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时间选择晴朗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

鸟类数量低于300只时,采用估算法,即“集团统计法”调查。

集团统计法是将鸟类分成若干小集团,每个集团可以为10只、20只或50只(根据种群大小而定),根据集团数推算水鸟的总数。

填写重点水鸟监测表(附表5)。

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主要调查以鸟类分布区中心点为圆心,半径1000米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情况。

地形地貌可分为丘陵、水面、滩涂和孤岛等。

候鸟在迁徙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留鸟在繁殖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

填写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表(附表6)。

湿地鸟类种类数量监测方法:

在对重点鸟类进行监测的同时,调查其它所有鸟类的种类,并根据各保护站点日常巡护观察到的鸟类种类记录,年终汇总统计保护区所有鸟类种类,填写鸟类种类监测汇总表(附表7)

(二)固定样地设置

1、珙桐群落固样地

(1)选择珙桐群落最具代表性地段设立十个固定样地:

场部工区陡坡珙桐王1号样地;陡坡珙桐纯林2号样地;小长冲3号样地;苗冲4号样地;窑背后5号样地;补作工区立火杆6号样地;坪山工区沙沟7号样地;杉木箐8号样地;小尖山工区石家麻窝9号样地;坪山工区海坝大箐10号样地。

设置固定样地标识。

(2)对于场部工区的1-5号固定样地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对6-10号固定样地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3)样地调查方法:

样地标准10×10m;采取GPS定位,四角打桩定位;样方内设置2×2m网格小样方25个。

对该25个体小样方分别进行物种调查。

对样地内全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对层外植物也进行调查,记录群落的外貌和生境特征,并计算重要值,统计生活型。

2、云贵水韭固定样地

(1)选择云贵水韭群落最具代表性地段设立四个固定样地:

场部工区水韭科研基地1号样地;大松山2号样地;大烂坝3号样地;白泥坝4号样地。

设置固定样地标识。

(2)对固定样地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3)样地调查方法:

样地标准2×2m;采取GPS定位,四角打桩定位。

对样地内全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

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等。

3、十齿花固定样地

(1)选择十齿花群落最具代表性地段设立五个固定样地:

场部工区陡坡十齿花1号样地;陡坡十齿花纯林2号样地;火石大冲3号样地;窑背后4号样地;补作工区立火杆5号样地。

设置固定样地标识。

(2)对于场部工区的1-4号固定样地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对5号固定样地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3)样地调查方法:

样地标准10×10m;采取GPS定位,四角打桩定位;样方内设置2×2m网格小样方25个。

对该25个体小样方分别进行物种调查。

对样地内全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对层外植物也进行调查,记录群落的外貌和生境特征,并计算重要值,统计生活型。

五、珍稀物种展示园建设

选择土壤立地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珍稀物种分布较为集中,便于管理的场部工区驾校背后建设规模为8亩的珍稀物种展示园,收集、研究、展示保护区珍稀物种,重点监测所收集的物种生活、生长习性,探索、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物种繁育技术,开拓可持续发展之路。

1、基础设施建设

(1)步道硬化:

将8亩展示园用步道划分为8个板块,步道总长1000米,便于管理、监测、宣教人员通行。

(2)步道设计标准:

混泥土硬化,宽1.2m,厚0.08m。

(3)工程量及造价:

共需100个人工,工程造价7.495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4)砌堡坎:

入园处有50米长的路坎土质酥松,需砌一段堡坎加固防止塌方。

(5)堡坎设计规模:

总长50m,最高处2m,最低处0.8m,呈梯形。

(6)选造价相对低,但可起到牢固作用的水泥空心砖作为砌堡坎主材料,水泥砂浆作为辅料完成堡坎堆砌。

(7)工程量及造价:

共需20个工,工程造价1.621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2、展示园宣教平台

在展示园入园处离路5m相对中心处建一个4m×4m展示园宣教平台,便于以后对入园参观的领导、学生及其他学习人员进行宣传、讲解。

(1)宣教平台设计规模:

4m×4m,厚0.08m,水泥砂浆硬化,呈正方形。

(2)工程量及造价:

共需人工10个,工程造价0.6235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3、展示园物种监测

(1)物种收集

收集、培育、展示保护区内珍稀物种及极具观赏价值的物种,如珙桐、红豆杉、连香树、七叶树等,让民众通过展示园对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有所认识,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国。

预算经费为2.9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A.采挖:

采挖时尽量保全植株根系,防止主根受损,保证移栽成活率。

B.运输:

运输过程中尽量保留全冠,对于受损的枝干应采取涂修补液等技术措施处理,防止因缺水影响移栽植株成活率。

C.栽植:

对于胸径12cm以上的移栽植株,严格按照大树移栽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D.管理:

移栽后根据季节、气候对移栽植株进行管理,做好保湿、遮荫、保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

对于可塑性强的植株可作修枝整型处理,培植干型美观的珍稀观赏植株。

4、展示园布局及物种安排

(1)布局

用园内步道将展示园区划成八个板块(如附图2所示)。

(2)展示园物种安排

1号区域,十齿花(国家Ⅱ级保护物种)、香果树(国家Ⅱ级保护物种)、山尖杉(国家Ⅱ级保护物种)、(四罩花(特色观赏物种);2号区域,珙桐(国家Ⅰ级保护物种)(大树收集展示及幼树扩繁);3号区域,红豆杉(国家Ⅰ级保护物种)(大树收集展示及幼树扩繁);4号区域,连香树(国家Ⅱ级保护物种)、西康玉兰(国家Ⅱ级保护物种)、红花木莲(国家Ⅱ级保护物种);5号区域,水青树(国家Ⅱ级保护物种)、榉木(国家Ⅱ级保护物种)、纳雍水青冈(纳雍特有物种);6号区域,七叶树(世界十大首庭院绿化树种)、美丽马醉木(特色彩叶观赏树种)、木荷(最理想的防火树种,有很好的观赏价值);7号区域,各种杜鹃;8号区域,纳雍槭(纳雍特有种)以及槭树科其它种。

在各个片区林下可收集独蒜兰、兔耳兰等兰科及其它保护的草本植物展示给民众。

(3)建档监测

A.展示园实行档案管理。

记录收集的物种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入园时间、入园时植株特征、各季节季像变化情况及生长情况。

填写附表8、8-1

B.对比分析

对入园进行培植的物种作入园前与入园培植后分析,掌握科学数据,开发扩繁技术,探索可持续发展科学方法。

为科研提供科学依据。

六、档案管理

1、保护区监测档案设立专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本保护区的全部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2、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工作。

3、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都要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归档保存。

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擅自处理或自行保存。

 4、珍稀、濒危物种科研档案和林业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单项专业考察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是自然保护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专人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35万元,其中:

古、大、珍稀单株植株调查、建档、挂牌需资金6.107万元;云贵水韭、十齿花、贵州疣螈、过境白鹭等珍稀动村物资源调查、动态监测需资金7.2万元;珙桐、云贵水韭、十齿花等群落固定样地监测需资金4万元;珍稀稻种展示园建设需资金13.293万元,标牌安装及监测费0.4万元;科普宣教费4万元.(详见附表9)

2、资金来源

2011-2012年中央财政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结余资金35万元。

八、效益分析

通过长期监测,利用多学科研究,强化保护区内珍稀物种及群落对重大环境问题的监测和分析,为保护区提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改变的对策建议,为纳雍珍稀物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将为中外专家、大专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依据,提供保存完好的教学实验苦,有利于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有利于保护区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及工作人员。

同时,建立、健全科研监测体系,有利于掌握纳雍境域内物种生活、生长习性,制定合理开发项目,协调处理好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模式,促使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保护,使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更大地发挥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力推动纳雍县的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处理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协调处理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保护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来促进作用。

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九、组织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

纳雍境内分布众从珍稀野生动植物,2014年1月,省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批建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

县委、政府对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资源保护高度重视,局领导积极组织安排技术人员对区实施资源调查、监测、建档、挂牌等工作,加强保护。

2、组建调查工作

为切实掌握保护区古、大、珍、稀物种资源,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林业局组织本底资源调查工作组对区内珍稀物种资源进行摸底调查。

3、物资保障、经费保障

(1)配备齐调查、监测所需物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从2011-2012年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结余资金中划拨35万元作为2014年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专项资金,确保此项工作的实施。

4、技术保障

(1)组织林业局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监测等实际工作。

(2)邀请贵州大学、省林科院等动植物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5、安全保障

对野外作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野外意外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确保安全作业。

6、资金管理

资金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使用。

1、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2、资金采取报帐式支付。

 

附表1-1

乔木层植物每木调查记录表

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总盖度:

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

序号

样方号

标牌号

中文名

胸径(cm)

坐标(m)

高度(m)

冠幅(m)

枝下高(m)

x

y

附表1-2

灌森层植物多样性种类组成调查记录表

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总盖度:

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

序号

样方号

中文名

株数(丛数)或多度*

平均高度(cm)

盖度%

 

附表1-3

草地植物种类组成调查记录表

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总盖度:

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

序号

样方号

中文名

株数(丛数)或多度*

平均高度(cm)

盖度%

 

附表2-1

森林类型乔木监测表

自然保护区管管理局名称:

样线号

样方号

小地名

GPS

海拔(m)

森林起源

林分密度

林分郁闭度

树种组成

坡位

坡向

坡度

土壤种类

土壤厚度

ph

名称

数量

胸径(cm)

树高(m)

胸径(cm)

树高(m)

监测人:

监测时间:

 

附表2-2

森林类型灌木监测表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

样线号

样方号

小地名

GPS

/

海拔(m)

森林起源

林分密度

林分郁闭度

林分密度

坡位

坡向

坡度

林分郁闭度

林分密度

坡位

坡向

坡度

土壤种类

土壤厚度

ph

名称

数量(丛)

平均高度(m)

盖度

监测人:

监测时间:

 

附表2-3

森林类型草本监测表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

样线号

样方号

小地名

GPS

/

海拔(m)

森林起源

林分密度

林分郁闭度

树种组成

坡位

坡向

坡度

土壤种类型

土壤厚度

p-h

名称

数量(丛或株)

盖度

监测人:

监测时间:

 

附表3-1

重点植物监测表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

样线号

样方号

小地名

GPS

/

海拔(m)

森林起源

林分密度

林分郁闭度

树种组成

坡位

坡向

坡度

土壤种类型

土壤厚度

p-h

名称

数量(丛或株)

盖度

监测人:

监测时间:

附表3-2

重点植物生境调查表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

小地名

GPS

/

地形地貌

海拔(m)

坡位

坡向

坡度

土壤种类

土壤厚度(cm)

ph

植物名称

起源

数量

盖度(%)

平均胸径(cm)

平均高度(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