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0205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docx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1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科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姓名(学号)王鹏(78)

学院专业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

入学年月2009年9月

成绩:

授课教师签字:

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王鹏(78)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生产率理论做了概述,阐述了世界发达国家资本生产率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运用实证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情况惊醒分析,得出中国资本生产率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关键词:

资本生产率;ICOR;实证分析

一、资本生产率理论概述

资本生产率是指以“资本”作为投入量的条件下,单位资本的产出量.全要素生产率是包含劳动、资本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作为投入量时,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学派对资本生产率理论的研究较为成熟。

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Model)以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假设(即S=ΔK=I),得到:

g=s/v

其中:

g=ΔY/Y,表示经济增长率;s=S/Y,表示储蓄率;v=ΔK/ΔY=I/ΔY,表示增量的资本产出比。

根据以上表达式,如果假定增量资本产出比v不变,则经济增长率g完全取决于储蓄率s的提高,即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

哈罗德多马—模型也因此被称作“唯资本论”。

模型中的增量资本产出比v,就是现在经常用到的ICOR(incrementalcapital-outputratio),它可作为资本生产率的度量指标。

较高的ICOR意味着较低的资本生产率。

如果我们放弃增量资本产出比v不变的假定,假定储蓄率s一定,那么较高的v将导致较低的g,意即较低的资本生产率将使经济增长减慢。

哈罗德—多马模型简洁明了地揭示了资本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

索罗模型(SolowModel)通过引入技术进步的因素,在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的假定下,得出的结论是:

资本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资本的作用是有限的、递减的;而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形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F(K,AL)=Kα(AL)1-α中,经济达到长期均衡状态(SteadyState)时:

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即K/AL)增长率为0,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即Y/AL)增长率亦为0,此时资本K和总产出Y的增长率均为人口增长率(n=ΔL/L)与技术进步增长率(g=ΔA/A)之和n+g,所以:

ICOR=ΔK/ΔY=gK·Kt-1/gY·Yt-1=(n+g)·Kt-1/(n+g)·Yt-1=Kt-1/Yt-1=K0(n+g)t-1/Y0(n+g)t-1=K0/Y0

其中K0、Y0表示的是均衡状态时资本和产出的初始值。

因此,在Solow模型中,在经济处于稳态时,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也为一常数,意即资本的生产率在均衡状态时保持不变。

MarcelTimmer和BartvanArk(2000)研究了韩国和台湾的资本形成和资本生产率,并比较美国的情况总结了资本生产率变化的规律:

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和台湾的资本产出比还处于一个相对于美国来说非常低的水平,这显示当时韩国和台湾的资本生产率还相当高。

但随着随后几十年间投资的不断增加,这一资本产出比慢慢收敛于美国的资本产出比水平。

80年代后期,资本的迅速增加仅换来产出的少量增长说明尽管资本生产率递减规律存在,但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还有很大发挥的余地。

他们提出,未来资本效率的提高必须得依靠转变产业结构、引进新技术、改善信贷分配机制来实现。

张军(2002)曾对比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ICOR的变化情况并发现,在这一时期,东南亚国家ICOR均出现了上升态势,而中国则相反,ICOR成下降趋势。

他认为该时期内,中国资本效率还是很高的,中国的经济运行也比东南亚国家稳健。

他将中国投资效率的提高归因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以及非国有部门小企业的发展。

而此后,资本生产效率急剧转变为不断下降的态式,他认为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投资体制,资本生产率的下降已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就是资本形成过快导致的投资收益持续恶化,而不是总需求不足。

沈坤荣、孙文杰(2004)也将投资效率低下与全要素生产率低下一起作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秦朵和宋海岩(2003)将资本投入的有效性分解为两种:

一种是生产过程中的有效性,它衡量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有效利用的程度,该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另一种是资金配置上的有效性,它取决于管理者如何根据生产的供需状况对未来投资所做的决策。

他们通过计算得到,从生产效率的指标估值来看,资本使用效率基本是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王小鲁和樊纲(2000)则认为投资效率低下是由于投资短缺、投资结构失衡、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银行体制下的软性贷款及现存大量低效率的国有企业。

沈坤荣、孙文杰(2004)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研究投资效率问题,发现在90年代以后的发展并没有解决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罗斯基(Rawski,2002)从投资波动的视角描述了中国的投资体制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

张军(2004)认为贸易政策也会影响到资本产出比的变化,对外开放和遵循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都有利于投资效率的改善。

二、发达国家资本生产率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

徐长生和陈薇薇(2006)分析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后起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生产率的变化。

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原西德、日本五个国家的实证分析,得出这样的规律:

在以上几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生产率在工业化阶段均出现下降,当完成工业化之后,资本生产率趋于稳定,围绕某一长期均衡水平上下波动。

而正如前面所言以韩国和台湾为代表的后起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阶段资本生产率下降,但后来渐渐趋于一个稳定水平。

通过分析最后他们归纳出:

从长期来看,在工业化阶段,资本生产率总体上有下降趋势;在完成工业化之后,资本生产率趋于稳定,围绕某一均衡水平上下波动,如图1所示。

资本生产率

时间

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完成

图1

以上规律中,对于工业化阶段资本生产率的下降可以由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来解释,而对于此后的稳定状态,可以解释为导致资本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各种因素可能相互抵消掉,即资本报酬递减的趋势,随着国家的变富,被教育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正外部性抵消了,这些正外部性提高了资本的生产率,阻止了资本产出比的下降。

参考已有文献中对资本生产率波动原因的讨论,将可能引起资本生产率波动的因素归纳如下:

1、导致资本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根据经典经济理论,各生产要素都服从边际生产力递减的规律,即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每单位新增资本所引起的产出的增加量将逐渐减小,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将下降,由此引起ICOR的上升。

这一规律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对ICOR起着约束作用。

2、促使资本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广义的技术进步

各种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劳动质量的改善都将提高资本生产率,使ICOR下降。

若考虑广义的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的概念,可以说提高资本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都源于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增加产出达到降低ICOR提高资本生产率的目的,也可直接对资本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正如增长模型中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Y=F(AK,L)所描述的那样,技术进步与资本结合,使资本的实际效果加倍,从而提高资本生产效率。

3、其它影响因素

(1)需求形式的变化、资源在具有不同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配置的变化也将影响ICOR的变化。

比如,资本在制造业中的生产效率就没有其它行业高。

又比如,私有企业的资本利用效率就可能比国有企业高得多等。

(2)制度环境也影响资本生产率的大小,许多学者在分析了中国的资本生产率变化后,都认为制度,特别是投资体制、信贷分配制度的扭曲和不健全是造成目前中国资本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3)贸易政策也会影响到资本产出比的变化。

对外开放和遵循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都有利于投资效率的改善。

(4)可能造成资本量和总产出变动的因素。

由于资本生产率多由资本产出比、增量资本产出比等指标度量,而这些指标都直接由资本量和总产出的大小决定,因此任何可能造成资本量和总产出变动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资本生产率的数值的变化。

比如,宏观经济变化或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三、中国资本生产率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采用增量的资本产出比(ICOR)来度量中国资本生产率的变化。

将改革开放之后1978-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名义和实际值分别相除,得到名义的和实际的ICOR如下(如图2):

根据表1可以得出1979-2008年实际ICOR和名义ICOR周期波动图(图2)。

表1中国宏观经济有关数据(1978-2009年)

年份

名义GDP

(亿元)

GDP

指数

(上年=100)

GDP指数(1978=100)

GDP相对价格指数

(1978=100)

GDP相对价格指数(1990=100)

实际GDP

(按1990年相对价格指数折合)

(名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价格指数

(1990=1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年=100)

实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1990年价格折合)

I/ΔGDP

(名义ICOR)

折合后I/ΔGDP

(实际ICOR)

1978

3645.2

111.7

100

100.0000

55.0

6627.636

809.3

41.3

1959.564

1979

4062.6

107.6

107.6

103.5560

57.0

7127.368

845.0

41.3

2046.005

2.024437

4.901785

1980

4545.6

107.8

116

107.4654

59.2

7678.378

910.9

41.3

2205.569

1.885921

4.566395

1981

4891.6

105.2

122.1

109.8841

60.5

8085.289

961

43.8

2194.064

2.777457

6.341225

1982

5323.4

109.1

133.1

109.7648

60.4

8813.576

1230.4

44

2796.364

2.849467

6.476063

1983

5962.7

110.9

147.6

110.9424

61.1

9758.92

1430.1

47.6

3004.412

2.236978

4.699534

1984

7208.1

115.2

170

116.3940

64.1

11245.09

1832.9

51

3593.922

1.471736

2.885757

1985

9016.0

113.5

192.9

128.2298

70.6

12770.54

2543.2

58.2

4369.759

1.406715

2.417036

1986

10275.2

108.8

210

134.0523

73.8

13923.04

3120.6

66.6

4685.586

2.47824

3.721082

1987

12058.6

111.6

234.3

140.8800

77.5

15559.48

3791.7

73.9

5130.853

2.126107

2.877006

1988

15042.8

111.3

260.7

158.0044

87.0

17290.57

4753.8

79.5

5979.623

1.59299

2.003761

1989

16992.3

104.1

271.3

171.9781

94.7

17943.29

4410.4

98.3

4486.673

2.262324

2.301448

1990

18667.8

103.8

281.7

181.6803

100.0

18667.8

4517

100

4517.000

2.695912

2.695912

1991

21781.5

109.2

307.6

193.9211

106.7

20413.78

5594.5

109.5

109.5

5109.132

1.796737

1.640856

1992

26923.5

114.2

351.4

209.1709

115.1

23391.4

8080.1

126.3

115.3

6397.546

1.571392

1.244175

1993

35333.9

113.5

400.4

239.6362

131.9

26788.4

13072.3

159.8

126.6

8180.413

1.554302

0.972654

1994

48197.9

112.6

452.8

287.1656

158.1

30485.71

17042.1

176.5

110.4

9655.581

1.32479

0.750589

1995

60793.7

110.5

502.3

324.9929

178.9

33981.95

20019.3

186.9

105.9

10711.24

1.589363

0.850382

1996

71176.6

109.6

552.6

344.2646

189.5

37560.21

22913.5

194.3

104

11792.85

2.20685

1.135795

1997

78973.0

108.8

603.9

346.9522

191.0

41347.12

24941.1

197.6

101.7

12622.01

3.199053

1.618954

1998

84402.3

107.8

651.2

338.5722

186.4

45280.2

28406.2

197.3

99.8

14397.47

5.232019

2.65181

1999

89677.1

107.1

700.9

331.0179

182.2

49219.05

29854.7

196.5

99.6

15193.23

5.659873

2.880342

2000

99214.6

108

759.9

334.1498

183.9

53950.3

32917.7

198.6

101.1

16574.87

3.451397

1.737863

2001

109655.2

107

823.0

338.1029

186.1

58922.73

37213.5

199.4

100.4

18662.74

3.564307

1.787516

2002

120332.7

109

897.8

337.4057

185.7

64799.52

43499.9

199.8

100.2

21771.72

4.073978

2.039028

2003

135822.8

110

987.8

344.1483

189.4

71712.14

55566.6

204.2

102.2

27211.85

3.587233

1.756725

2004

159878.3

109.5

1087.4

376.8374

207.4

77086.93

70477.4

215.6

105.6

32501.39

2.929783

1.3511

2005

183217.4

110.4

1200.8

416.0285

229.0

80007.6

88773.6

219.08

101.6

40521.09

3.803643

1.736189

2006

211923.5

111.6

1340.7

464.2878

255.5

82944.62

109998.2

222.37

101.5

49466.29

3.831875

1.723198

2007

257305.6

113.0

1515.5

524.6452

288.7

89125.6

137323.9

231.04

103.9

59437.28

3.025949

1.309708

2008

300670.0

109.0

1651.2

571.8633

314.7

95541.79

172828.4

251.60

108.9

68691.73

3.98549

1.584058

2009

335353

111.5

1841.67

637.6276

350.9

95569.39

224846

270.72

107.6

83054.82

6.482888

2.394684

说明:

(1)1978-2008年GDP及1980-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2)2009年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GDP指数(上年=100和1978=100),GDP相对价格指数(1978=100和1990=100)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年=100和1990=100)由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公报整理得。

图2

从图2看,无论是由名义值计算得到的ICOR,还是由实际值计算得到的ICOR,都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对两组ICOR均进行平稳性检验,自相关图和ADF检验结果均证明两组ICOR均为非平稳序列。

1992年后ICOR的增长趋势印证了中国资本生产率下降的事实。

对于这种变化结合前面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从资本生产率变化来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生产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1978年之后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

按照前面总结的规律,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所以资本生产率趋于下降。

近些年来资本生产率的变化应该说是工业化阶段必然经历的一种变化。

然而,资本生产率的下降从图2中(对应ICOR的增加)看主要表现在1992年之后。

对于1978-1992年资本生产率并未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张军认为中国在70年代至90年代资本效率还很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农村乡镇企业以及非国有部门小企业的发展。

回顾改革以来中国走过的工业化道路,80年代主要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而进入9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产业模式的基本形成(张平、张晓晶,2003)。

由于80年代的发展走的是农村工业化道路,上亿农民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工业部门,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以及实际税收低造成当时工业化整体的低成本。

而到1992年,中国进行了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使用的体制改革,特别是土地要素从无价变为有价,开启了城市化进程。

国家进行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和社会保障投入,与80年代相比,这以后的发展过程整体上是高价的,资本生产率也自然有所下降。

同时,90年代后期,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而其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又是在若干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也导致了资本生产率的进一步下降。

2、从影响资本生产率变化的因素来看

(1)中国经济周期与资本生产率变化的联系

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对资本投入和产出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也与资本生产率的变化有一定联系。

把ICOR的波动化分成若干周期,然后把ICOR的周期同中国经济周期作一个对比,看两者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

结合前面ICOR的两条曲线的变动趋势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的周期特点,拟将ICOR曲线划分为四个周期。

可以看出,ICOR的前几个周期似乎都是彼此类似的一些波动起伏,1992年之后的走势则完全不同于前面的波动:

周期长度明显增加,扩张阶段加长,且增长势头强劲。

表2改革以来中国ICOR四个周期的波动情况

周期次序

时间长度

上升阶段

下降阶段

期间

年数

期间

波幅(%)

期间

波幅(%)

第一个周期(Ⅰ)

1979-1983

5年

1979-1980(2年)

-2.4

1981-1983(3年)

-41.3

第二个周期(

1984-1987

4年

1984-1985(2年)

18.7

1986-1987(2年)

-23.4

第三个周期(

1988-1991

4年

1988-1989(2年)

85.6

1990-1991(2年)

-54.3

第四个周期(

1992至今

待定

1992-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注:

波幅按实际ICOR数据计算

图31978-2009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与实际ICOR变化对照

将经济周期的变化同ICOR的变化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

发现,这一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变化周期与ICOR变化周期确实有一定联系:

第一,两种周期划分几乎重合。

第二,经济增长率和ICOR的变化呈现出负相关的态势。

张军(2002)用回归分析证实了改革以来中国资本产出比与经济增长之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的存在,这也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资本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

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周期的变化确实对资本生产率的变化有一定影响。

经济增长率上升时资本生产率上升,经济增长率下降时资本生产率也下降。

张军等曾提出,正是资本生产率的下降导致了近些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即资本生产率下降是因,经济增长率下降是果。

然而,经济增长的快慢也影响到资本生产率的发挥。

两者相互影响,不能说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由此,对于中国资本生产率的变化,中国经济周期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目前资本生产率的下降与经济增长率下降也有一定关系。

(2)产业结构变化对资本生产率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有一种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趋势。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了重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

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由于对住宅、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这也为重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然而,重工业相对其他行业,要求有很高的资本投入量,而资本生产率偏低。

MarcelTimmer和BartvanArk(2000)在对韩国和台湾的相关研究显示,工业化时期重工业较其他行业有着较低的资本生产率,还说明降低资本-产出比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加快发展服务业等其他行业。

中国近年来重化工业的加快增长,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即重工业比重上升导致资本生产率下降,这也成为目前中国资本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之一。

四、结论

文章对国内外资本生产率理论做了概述,阐述了世界发达国家资本生产率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对资本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总结:

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始终约束着ICOR,使其具有上升趋势;广义的技术进步则有利于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即ICOR的下降;需求结构变化、投资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制度、贸易政策、宏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