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386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种说法违反了____。

(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____。

(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____。

(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____。

(B)

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8、国家实行( A )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9、( A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10、( A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B )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B ) 。

A.学费 B.杂费 C. 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 CD )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____来保障”。

( CD )

A、 靠教师 B、 靠社会 C、 靠法制 D、 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____放在突出地位。

( BC )

A、 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 信息技术教育

四、多选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理论、____、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 ABCD )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 BCD )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____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 BCD )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

____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 ABC )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____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CD)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答: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

“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及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及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及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及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及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及选择性B.指向性及集中性C.指向性及分散性D.集中性及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及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及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及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五、填空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及综合、、、系统化及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

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原型定向、、。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六、简答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能力及知识、技能的关系。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七、论述题:

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2.B3.B4.A5.D6.A7.A

  8.D9.D10.B11.D12.D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教会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及、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及合作的能力。

  20.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及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及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

  23.D24.B25.A26.D27.C28.A29.B

  30.B31.D32.A33.B34.C35.C

  五、填空题

  36.比较抽象及概括37.需要面部表情38.分配自动化

  3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40.尊重自我实现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41.

(1)能力及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及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

(1)增强责任明确性及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及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及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D )

  A.杜威B.孔子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C )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D)

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C)

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制的增强

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A)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D )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C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D)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势

1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的体现在(C)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2.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会教育和骑士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3.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

  14.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6.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17.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进”是指:

①教学速度②教学内容深度。

  1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1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关键因素。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专门的人才。

这些人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能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科学技术知识从原来为少数人掌握到为更多人所掌握,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能承担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新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一旦在生产中被应用,就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21.德育为什么把说服教育作为主要方法?

  说服教育法的特点在于正面教育,启发自觉,以理服人。

在德育方法体系中,说服教育法是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是由于:

  

(1)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是不能自发产生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才能获得。

  

(2)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不能强制。

  (3)说服教育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而且还能影响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完善。

  22.教育目的有何重大意义?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要求,其意义在于: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一切教育工作都是围绕着教育目的这个中心进行的。

确定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选择教育方法,都要从教育目的出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要求。

反之,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工作是否成功,必然要以教育目的为标准进行衡量,看教育目的实现状况,所以,教育目的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由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复杂活动,周期较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有计划和有系统地进行。

因此,制定一个明确的教育目的,才能给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指出共同遵循的方向,使大家步调一致,紧密合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是教育目的指导意义和导向功能。

  23.如何正确理解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教师劳动手段的重要特点,及其他劳动明显的不同。

这种主体性包含两层意思:

  

(1)教师劳动的基本手段存在于教师主体本身,即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格等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教师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

  

(2)教师在使用教材、挂图、模型等这样一些物化的劳动工具时,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化过程,将凝聚在其中的智能和情感完全转化为教师主体的东西。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自己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会引起教育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的变化,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会改变。

任何一种教育,就其思想、内容、制度、方法各方面看,都是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作为意识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及教育相互作用。

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教育观点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内容上。

  (3)教育及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就教育及政治经济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存在。

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及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会存在一个相当时期。

及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当时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而产生,表现出不平衡性。

  总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我们既不可否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能把它夸大到绝对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