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91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7.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doc

初中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型

新授

时间

备课组成员

于再红

主备

课时

2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对应该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对应该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照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2)从年均温、年降水量、海拔等方面提问我国在这些方面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异。

(3)从传统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说出不同地区的差异。

〖讲授新课〗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

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

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小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过渡:

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2、人类活动方面:

衣、食、住、行的差异

〖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

〖归纳〗:

农业:

西放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

东密西疏

经济:

东部高、西部低

饮食习俗:

3、“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高大、绵长的山脉对气流有较强的阻挡作用,从而导致山脉两侧的气温、降水差异较大,所以山脉往往成为区别地理差异和划分地理区域的自然界线。

它与1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降水线的位置大致一致。

〖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

地理环境对我们生活也有很大影响,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

展示。

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

〖课堂总结〗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使得我国地理差异很显著;有些地然地理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尤其是山脉;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连接会考〗

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A.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条件方面B.自然条件方面

C.人文条件方面D.地理位置方面

2、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B.土壤条件

C.气候条件D.技术条件

〖作业布置〗

填充图册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东南沿海高达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某些地区不足50毫米。

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

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学生归纳。

讨论交流。

教后记: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扬州城根据现状情况及发展方向分析,规划将开发区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

北区的主要功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安排开发区的行政管理、商业贸易、金融服务、商务接待、生活居住等项目;中区的主要功能为科教旅游及生态环境建设区,起过渡与隔离作用;南区主要功能为发展耗水量大、有污染的二三类工业及仓储物流业。

〖讲解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我国根据气候、干湿、温差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划分了气候类型区、干湿区、温度带等。

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四大地理区域。

提问:

同学们知道我国地大区域有哪四大区域吗?

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活动〗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板书:

二、四大地理区域

1、标准: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四大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展示:

多媒体展示四大区域的分界线、具体位置、范围、名称。

〖活动〗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我国四大区域,同学们也可以观察书本P6图5.5,下面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活动1、2、3。

〖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了解到四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主要有:

降水、气温、地势等。

既然四大区域的划分跟降水、气温、地形地势有关,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气候特点,究竟各个区域有哪些地形和气候类型呢?

板书:

3、四大区域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

气候

〖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图5.5。

提问1:

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那么南方跟北方的气候差异是什么因素影响的?

提问2:

北方跟西北地区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为什么北方是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是大陆性气候呢?

提问3:

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

〖课堂总结〗根据同学们的观察以及回答,我们基本能掌握影响中国地理差异的因素。

〖连接会考〗

扬州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

区拍摄到了甲、乙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甲的是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乙的是_____。

(填字母代号)

(2)从B区域到C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逐渐_____的趋势。

(3)划分B、D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

(填数字代号)

①气候②地形③行政区域④植被类型

(4)比较B、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对比项目

B区域

D区域

土地利用类型

水田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作物熟制

〖作业布置〗

填充图册

讨论交流。

观察图5.5。

阅读、思考并回答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影响造成的。

地形因素影响的。

小组观察、讨论。

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完成选择题与填空题。

教后记: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型

新授

时间

备课组成员

于再红

主备

课时

1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对应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对应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难点

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旁注

〖导入新课〗

展示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A____、B____C_____、D___。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____,②是_____。

〖讲解新课〗

多媒体展示北方的景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初步了解北方地区。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雪世界,去了解北方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北方的概况:

①范围,②地形,③气候。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及P9的文字,归纳北方的范围、地形、气候。

用彩笔杠出重点内容。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平原组成,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

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温自南向北降低;年降水量自东向西有所减少。

地处中纬度,东面濒临海洋。

齐齐哈尔

石家庄

延安

〖活动〗P10页活动题,通过活动分析,认识北方的气候差异。

在气候、地形等影响下,北方是什么类型的土壤,成因是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在书本中找出来。

二、黑土地黄土地

东北地区的冷、湿环境形成黑色土壤;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黄色泥沙在下游形成冲积扇平原,逐渐形成今天的华北平原;所以东北是黑土地、华北是黄土地。

北方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旱地为主,会种植什么作物:

农业生产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D

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大豆

问题:

春旱。

措施:

南水北调、节水农业

〖课堂小结〗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链接会考〗1.下列省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黑、吉、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