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6837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docx

危化品与周边安全距离表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与厂内周边安全距离表

1、氢氧站、供氢站、氢气罐与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GB50177-93《氢氧站设计规范》第

氢氧站、供氢站、氢气罐与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表(m)表1

建筑物、构筑物

氢氧站或供氢站

氢气罐总容积(m3)

≤1000

1001-10000

10001-50000

>5000

其它建筑物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2

14

16

12

15

20

15

20

25

20

25

30

25

30

35

民用建筑

25

25

30

35

40

重要公共建筑

50

50

35-500kV且每台变压器为10000kVA以上室外变配电站以及总油量超过5t的总降压站

25

25

30

35

40

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

30

25

30

35

40

架空电力线

≥1.5倍电杆高度

≥1.5倍电杆高度

注:

1)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墙、凸出部分外缘、储罐外壁的最近距离计算。

2)固定容积的氢气罐,总容积按其水容量(m3)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9.8×104Pa)的乘积计算。

3)总容积不超过20m3的氢气罐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

4)与高层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增加3m。

5)氢气罐与氧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

 

2、氢氧站、供氢站、氢气罐与厂内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

GB50177-93《氢氧站设计规范》第

氢氧站、供氢站、氢气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表(m) 表2

铁路、道路

氢氧站、供氢站

氢气罐

厂区铁路线(中心线)

非电力牵引机车

30

25

电力牵引机车

20

20

厂内铁路线(中心线)

非电力牵引机车

20

20

电力牵引机车

15

厂内道路(路边)

主要道路

10

10

次要道路

5

5

围墙

5

5

注:

防火间距应从氢气罐外壁算起。

3、供氢站厂内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

GB4962-8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第

供氢站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表    表3

名  称

最小防火间距,m

其他建筑物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2

14

16

甲类物品库房

20

屋外变、配电站

25

民用建筑

25

重要公共建筑

50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0

水槽式可燃气体贮罐,m3

≤500

501-10000

>10000

12

15

20

水槽式氧气贮罐,m3

≤1000

>1000

10

12

易燃液体贮罐,m3

1-50

51-200

201-1000

1001-5000

15

19

25

31

可燃液体贮罐

按5m3可燃液体等于1m3易燃液体折算

煤和焦炭,t

100-5000

>5000

6

8

厂内铁路(中心线)

25

厂内主要道路

10

厂内次要道路

5

注:

①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物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贮罐、变压器的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外壁算起。

  ②供氢站与其他建筑物相邻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且无门、窗、洞及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

  ③固定容积可燃气体贮罐,应按其水容量(m3)和工作压力(kg/m2)的乘积,按本表水槽式贮罐的要求执行。

  ④供氢站与架空电力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电线杆高度1.5倍。

 4、氧气站等的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厂内各类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表

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第

氧气站等的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各类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表 表4

最小防    氧气站建、构

火间距(m)   筑物名称

项目名称

氧气站等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生产建筑物

湿式氧化贮罐(m3)

≤1000

1001-50000

>50000

其他各类生产建筑物

耐火

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0

12

14

10

12

14

12

14

16

14

16

18

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

地点

25

25

30

35

重要公共建筑

50

50

室外变、配电站(35-500kV且每台变压器为10000kVA以上)以及油量超过5t的总降压站

25

25

30

35

厂内铁路线路(中心线)

非电力牵引机车

电力牵引机车

20

15

20

15

厂内道路(路边)

主要

次要

10

5

10

5

电力架空线

1.5倍电杆高度

1.5倍电杆高度

液化石油气贮罐

单罐容量(m3)

≤5

6-10

11-30

31-100

101-400

401-1000

>1000

12

18

20

25

30

40

50

20

25

30

40

50

60

注:

1)固定容积的氧气贮罐,其容积按水容量(m3)和工作压力(绝对9.5×104Pa)的乘积计算。

2)液氧贮罐以1m3液氧折合800m3标准状态气氧计算,按本表氧气贮罐相应贮量的规定执行。

3)氧气贮罐、惰性气体贮罐、室外布置的工艺设备与其制氧厂房的间距,可按工艺布置要求确定。

4)氧气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半径。

氧气贮罐与可燃气体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5)容积不超过50m3的氧气贮罐与所属使用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

6)容积不超过3m3的液气贮罐与所属使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减少为10m。

7)液氧贮罐周围5m的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8)氧气站室外布置的空分塔或惰性气体贮罐,应按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生产建筑(空压塔)或戊类生产建筑(惰性气体贮罐)确定其与其他各类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

9)氧气气等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其他甲类生产建筑物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对其他各类生产建筑物之间规定的间距增加2m。

10)湿式氧气贮罐与可燃液体贮罐,可燃材料堆场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表对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规定的间距。

 

5、独立的乙炔瓶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第

独立的乙炔瓶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表表5

独立的乙炔瓶库乙炔实瓶贮量(个)

防火间距(m)

各类耐火等级的其它建筑物

民用建筑,屋外变、配电站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500

12

15

20

25

>1500

15

20

25

30

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表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第

甲、乙、丙类流体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表6

 耐火

防火间距(m)     等级

名称  一个罐区或堆场

的总储量(m3)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甲、乙类液体

1-50

51-200

201-1000

1001-5000

12

15

20

25

15

20

25

30

20

25

30

40

丙类液体

5-250

251-1000

1001-5000

5001-25000

12

15

20

25

15

20

25

30

20

25

30

40

注:

、①防火间距应从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堆垛外缘算起。

但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②、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堆场与甲类厂(库)房以及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

但甲、乙类液体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堆场与上述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

③、浮顶储罐或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④、一个单位如有几个储罐区时,储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储量储罐与四级建筑的较大值。

⑤、石油库的储罐与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7、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表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第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表7

液体类别

储罐形式

   间距

单罐容量(m3)

固定顶罐

浮顶储罐

卧式储罐

地上式

半地下式

地下式

甲、乙类

≤1000

0.75D

0.5D

0.4D

0.4D

不小于0.8m

>1000

0.6D

丙类

不论容量大小

0.4D

不限

不限

注:

(1)D为相邻立式储罐中较大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

(2)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采用本表规定的较大值。

(3)两排卧罐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4)设有充氮保护设备的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浮顶储罐的间距确定。

(5)单罐容量不超过1000m3的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如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其防火间距可不小于0.6D。

(6)同时装有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设备、固定冷却水设备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备时,储罐之间的间距可适当减少,但地上储罐不宜小于0.4D。

(7)闪点超过120℃的液体,且储罐容量大于1000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为5m;小于1000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为2m。

 

8、湿式可燃气体储气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第

储气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表表8

  总容积(m3)

防火间距(m)

名称

≤1000

1001-10000

10001-50000

>50000

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民用建筑,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甲类物品库房。

25

30

35

40

其他建筑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2

15

20

15

20

25

20

25

30

25

30

35

注:

①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执行。

总容积按其水容量(m3)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1kgf/cm2=9.8×104Pa)的乘积计算。

  ②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25%。

  ③容积不超过20m3的可燃罐体储罐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

9、湿式氧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第

湿式氧气储罐或罐区的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表  表9

 总容积

(m3)

防火间距(m)

名称

≤1000

1001-50000

>50000

民用建筑,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甲类物品库房

25

30

35

其他建筑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0

12

14

12

14

16

14

16

18

注:

①固定容积的氧气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执行,其容积按水容量(m3)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1kgf/cm2=9.8×104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