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7616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docx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梅州项目

目录

编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设备概述…………………………………………………………………1

四、基础技术要求及设计……………………………………………………2

(一)基础设置………………………………………………………………2

(二)基础回顶施工方法……………………………………………………3

五、7#楼基础承台设计验算…………………………………………………3

六、8#楼基础承台设计验算…………………………………………………4

七、7#楼钢管支撑架计算书………………………………………………6

八、8#楼钢管支撑架计算书……………………………………………11

九、基础验收要求……………………………………………………………14

十、安全措施…………………………………………………………………16

(一)地下室回顶支撑安全技术措施………………………………………16

(二)安全防护………………………………………………………………16

十一、危险源辨识及应急措施………………………………………………17

附图……………………………………………………………………………17

一、编制依据

1.京龙机械《SC型升降机使用手册》;

2.《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环境

7.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

8.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9.PKPM计算软件

二、工程概况

梅江碧桂园一期高层住宅7、8#楼项目位于梅州市梅江区,由梅州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单位为广东国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广东润民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1幢28层住宅楼、最大高度为91.5m,1幢30层住宅楼、最大高度97.7m,地下室为1层,建筑面积±0.000以上为51679.3㎡。

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首层层高为4.5m,标准层层高为3.0m。

三、设备概述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7#楼及8#楼各安装一台施工电梯,拟采用广东京龙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所生产的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

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齿轮齿条传动的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人、货运输。

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有非常可靠的电气和机械安全系统,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高效的垂直运输设备,并且该电梯可以非常方便的自行安装和拆卸,并可随着建筑物的增高而增高。

7#楼施工电梯安装位置:

安装在7#楼地下室顶板上(7-A×30-33轴位置),详见施工升降机平面布置图。

施工电梯安装高度约90m。

导轨架共配置60节,最高搭设高度为90m。

本工程采用Ⅱ型附墙架,附墙架位置分别为3F(6.50m)、6F(15.50m)、9F(24.50m)、12F(33.50m)、15F(42.50m)、18F(51.50m)、21F(60.50m)、23F(66.50m)、26F(75.50m)、28F(81.50m)。

8#楼施工电梯安装位置:

安装在8#楼地下室顶板上(8-A×30-33轴位置),详见施工升降机平面布置图。

施工电梯安装高度为约96m。

导轨架共配置64节,最高搭设高度为96m。

本工程采用Ⅱ型附墙架,附墙架位置分别为3F(6.50m)、6F(15.50m)、9F(24.50m)、12F(33.50m)、15F(42.50m)、18F(51.50m)、21F(60.50m)、23F(66.50m)、26F(75.50m)、29F(84.50m)。

主要技术参数:

1.型号:

SC200/200TD

2.额定载重量(千克):

2×2000

3.起升速度(米/分):

33

4.最大提升高度(米):

250

5.电机功率(千瓦):

10.5

6.电机数量(台):

2×3

7.吊笼尺寸(长×宽×高)(米):

3.2×1.5×2.7

安全控制系统由电路里设置的各种安全开关装置及其他控制器件组成。

在施工电梯运行发生异常情况时,将自动切断施工电梯电源,使吊笼停止运行,以保证施工电梯的安全。

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配备有防坠落安全装置、活板门安全开关、断绳保护开关、保险扣、上下限位开关、极限开关、限速保护开关、超载保护装置、总停开关等安全装置。

四、基础技术要求及设计

(一)基础设置

据升降机说明要求,地基承载力为0.15Mpa,首层楼面设计活荷载4KN/m2,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及人货梯基础面积,分别在7#楼地下室顶板上(7-A×30-33轴位置);8#楼地下室顶板上(8-A×30-33轴位置)设置人货梯基础。

基础尺寸为4400×3800mm,绑扎基础钢筋Φ12@200双向双层,预埋人货梯底座,浇筑厚300mm的C30砼基础(完工后可拆除)。

基础砼浇筑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基础表面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基础做法详见附图)。

1)基础周边做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基础。

2)升降机基础按长边与墙体平行方式布置,离首层墙体1.8~2.5m。

3)埋设避雷接地装置。

3)混凝土浇捣后对地脚螺栓进行校正。

4)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进行人货梯安装。

(二)基础回顶施工方法

在施工电梯基础长短边各延长3m范围内采用φ48×3.0钢管架满堂架进行加固。

回顶支撑体系钢管纵横间距皆为500,横杆步距为1200,钢管上方采用可调支座回顶,顶托上方为两个合并50X100木方,离地面300高处设置扫地杆,上顶的木方位置必须满垫模板。

以满足人货梯基础承载要求,搭设方法及材料见附图。

五、7#楼施工电梯基础承台设计与验算

11)升降机总自重计算

施工电梯搭设高度L=90m左右,共60节,每节自重150kg,吊笼规格为3.2m×1.5m,混凝土基础长4.4m,宽3.8m,厚0.3m,砼强度等级为C30,配筋为双层双向φ12@200,详见基础配筋示意图。

工升降机主要技术参数:

吊笼重(双笼)2×2000kg,外笼重1480kg,导轨架总重(共需60节,标准节每节重150kg,其他配件忽略)60×150kg,载重量(双笼)2×2000kg。

升降机总自重G=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重

=2×2000kg+1480kg+60×150kg+2×2000kg

=18480kg=184.8KN

22)基础承载P计算

考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

P=G×2(kg)∵1kg=9.8N=0.0098KN

∴P=G×2×0.0098KN=G×0.02KN

础承载P=G×0.02KN=18480kg×0.02KN=369.6KN

按能承受最大压力Pmax=369.6KN而制作的基础,符合升降机的使用要求。

33)基础验算

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fc=11.9N/mm2,轴心抗拉强度ft=1.27N/mm2,底面积A=4.4×3.8=16.72m2。

基础自重F=4.4×3.8×0.3×25=125.4KN。

发地下室顶板承受总荷载:

F=369.6+125.4=495KN

均分布荷载为:

q=495/(4.4×3.8)=29.6KN/㎡

A其中电梯传下的分布荷载为:

369.6/(4.4×3.8)=22.1KN/㎡

混根据结构说明,地下室顶板设计使用荷载标准值为4KN/㎡,小于29.6KN/㎡,需要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回顶。

六、8#楼施工电梯基础承台设计与验算

11)升降机总自重计算

施工电梯搭设高度L=96m左右,共64节,每节自重150kg,吊笼规格为3.2m×1.5m,混凝土基础长4.4m,宽3.8m,厚0.3m,砼强度等级为C30,配筋为双层双向φ12@200,详见基础配筋示意图。

工升降机主要技术参数:

吊笼重(双笼)2×2000kg,外笼重1480kg,导轨架总重(共需60节,标准节每节重150kg,其他配件忽略)64×150kg,载重量(双笼)2×2000kg。

升降机总自重G=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重

=2×2000kg+1480kg+64×150kg+2×2000kg

=19080kg=190.8KN

22)基础承载P计算

考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

P=G×2(kg)∵1kg=9.8N=0.0098KN

∴P=G×2×0.0098KN=G×0.02KN

础承载P=G×0.02KN=19080kg×0.02KN=381.6KN

按能承受最大压力Pmax=381.6KN而制作的基础,符合升降机的使用要求。

33)基础验算

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fc=11.9N/mm2,轴心抗拉强度ft=1.27N/mm2,底面积A=4.4×3.8=16.72m2。

基础自重F=4.4×3.8×0.3×25=125.4KN。

地下室顶板承受总荷载:

F=381.6+125.4=507KN

均分布荷载为:

q=507/(4.4×3.8)=30.32KN/㎡

A其中电梯传下的分布荷载为:

381.6/(4.4×3.8)=22.78KN/㎡

混根据结构说明,地下室顶板设计使用荷载标准值为4KN/㎡,小于30.32KN/㎡,需要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回顶。

 

七、7#楼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说明: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在7#楼地下室顶板安装施工电梯,按上计算施工电梯总重量为184.8KN,为减少人货梯荷载重量对地下室顶板产生的荷重破坏,拟将全部重量利用钢管满堂红架下传至地下室底板承台。

为方便验算,取:

1支架宽度为7.4×6.8m;

2搭设高度为3.7m(净空)

3将施工电梯折算成混凝土厚度184.8/(7.4×6.8×2400)=1.5m,外加基础0.3m,合为1.8m;

4人货梯对楼板荷重产生变形忽略不计;

5近似满堂红顶架验算架体承载力(稳定性)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计算参数:

支架搭设高度为3.7m,

立杆的纵距b=0.50m,立杆的横距l=0.50m,立杆的步距h=1.20m。

混凝土钢筋自重24.00KN/m3,施工活荷载0.2KN/㎡。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0。

一、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4.49cm3;

截面惯性矩I=10.78cm4;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4.000×1.800×0.500=21.6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000×0.500=0.00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0.200+2.000)×0.500=1.100kN/m

静荷载q1=1.20×21.600+1.20×0.000=25.920kN/m

活荷载q2=1.40×1.100=1.54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M=0.1ql2=0.1×27.46×0.50×0.50=0.687kN.m

最大剪力Q=0.6×0.500×27.460=8.238kN

最大支座力N=1.1×0.500×27.460=15.103kN

抗弯计算强度f=0.687×106/4491.0=152.86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21.600+0.990×0.000)×500.04/(100×2.06×105×107780.0)=0.412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5.10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000kN.m

最大变形vmax=0.000mm

最大支座力Qmax=15.103kN

抗弯计算强度f=0.000×106/4491.0=0.0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5.1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四、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0.128×3.700=0.472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0.000×0.500×0.500=0.000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4.000×1.800×0.500×0.500=10.8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11.272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0.200+2.000)×0.500×0.500=0.55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4.30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l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

(1)或

(2)计算

l0=k1uh

(1)

l0=(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

公式

(1)的计算结果:

l0=1.185×1.700×1.20=2.417m

=2417/16.0=151.561

=0.305

=14297/(0.305×424)=110.74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

(2)的计算结果:

l0=1.200+2×0.300=1.800m

=1800/16.0=112.853

=0.503

=14297/(0.503×424)=67.03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k1k2(h+2a)(3)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0;

公式(3)的计算结果:

l0=1.185×1.000×(1.200+2×0.300)=2.133m

=2133/16.0=133.730

=0.382

=14297/(0.382×424)=88.36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八、8#楼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说明: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在8#楼地下室顶板安装施工电梯,按上计算施工电梯总重量为190.8KN,为减少人货梯荷载重量对地下室顶板产生的荷重破坏,拟将全部重量利用钢管满堂红架下传至地下室底板承台。

为方便验算,取:

6支架宽度为7.4×6.8m;

7搭设高度为3.7m(净空)

8将施工电梯折算成混凝土厚度190.8/(7.4×6.8×2400)=1.6m,外加基础0.3m,合为1.9m;

9人货梯对楼板荷重产生变形忽略不计;

10近似满堂红顶架验算架体承载力(稳定性)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计算参数:

支架搭设高度为3.7m,

立杆的纵距b=0.50m,立杆的横距l=0.50m,立杆的步距h=1.20m。

混凝土钢筋自重24.00KN/m3,施工活荷载0.2KN/㎡。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0。

一、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4.49cm3;

截面惯性矩I=10.78cm4;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4.000×1.900×0.500=22.8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000×0.500=0.00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0.200+2.000)×0.500=1.100kN/m

静荷载q1=1.20×22.800+1.20×0.000=27.360kN/m

活荷载q2=1.40×1.100=1.54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M=0.1ql2=0.1×28.90×0.50×0.50=0.723kN.m

最大剪力Q=0.6×0.500×28.900=8.670kN

最大支座力N=1.1×0.500×28.900=15.895kN

抗弯计算强度f=0.723×106/4491.0=160.88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22.800+0.990×0.000)×500.04/(100×2.06×105×107780.0)=0.435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5.90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000kN.m

最大变形vmax=0.000mm

最大支座力Qmax=15.895kN

抗弯计算强度f=0.000×106/4491.0=0.0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5.9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四、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0.128×3.700=0.472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0.000×0.500×0.500=0.000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4.000×1.900×0.500×0.500=11.4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11.872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0.200+2.000)×0.500×0.500=0.55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5.02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24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l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

(1)或

(2)计算

l0=k1uh

(1)

l0=(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