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563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9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docx

《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docx

实验

(异)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目的]用小白鼠求戊巴比妥钠的LD50、ED50及其治疗指数

(1)戊巴比妥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实验示例,供同学参考)

[方法]取体重20g左右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

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

注射后24小时,记录各组死亡鼠数。

结果如下所示。

按公式:

LD50=㏒-1[Xm-i(ΣP-0.5)]计算或机率单位—对数剂量作图法求得LD50=120mg/kg。

结果

组别

剂量D

(mg/kg)

1ogD

实验鼠数

死亡鼠数

死亡反应百分率(%)

P

LD50(mg/kg)

1

187.5

2.273

10

10

100

1.0

120

2

150.0

2.176

10

7

70

0.7

3

120.0

2.079

10

6

60

0.6

4

96.0

1.982

10

2

20

0.2

5

72.0

1.857

10

0

0

0

(1)按公式LD50=1og-1[Xm-i(Σp-0.5)]计算,求LD50。

其中Xm=最大剂量对数值

P=动物死亡率(用小数表示)

Σp=各组死亡率的总和

I=相邻两组剂量比值的对数(高剂量做分子)

将实验结果代入上述公式

Xm=1og187.5=2.273

Σp=1.0+0.7+0.6+0.2+0=2.5

i=1og=1og1.25=0.0969

LD50=1og-1[Xm-i(Σp-0.5)]

=1og-1[2.273-0.0969(2.5-0.5)]

=1og-1[2.273-0.1938]=1og-12.0792

=120.0(mg/kg)

(2)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材料]

药品:

戊巴比妥钠溶液(浓度为0.20%,0.25%,0.31%,0.39%,0.49%)

器材:

注射器0.25ml(或1ml)5

针头、天平、鼠笼

动物:

小白鼠(20g左右)50只

[方法]取体重20g左右小鼠10只,分为5组,每组2只,称重。

每组分别给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49、39、31、25、20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给药15分钟后,记录各组出现催眠反应的鼠数。

采用公式ED50=1og-1[Xm-i(Σp-0.5)]计算或机率单位—对数剂量作图法求得出现催眠反应的ED50。

[记录]

组别

剂量D(mg/kg)

1ogD

实验

鼠数

催眠

鼠数

催眠反应

百分率%

P

ED50(mg/kg)

1

49

1.6900

2

39

1.5911

3

31

1.4911

4

25

1.3979

5

20

1.3010

汇总整个实验室结果,按公式ED50=1og-1[Xm-i(Σp-0.5)]计算,求ED50与LD50=1og-1[Xm-i(Σp-0.5)]公式相比。

其中P=动物反应率用小数表示,如20%即0.2。

Σp=各组反应率的总和。

(3)戊巴比妥钠治疗指数的测定。

由以上实验所测得戊巴比妥钠的LD50和ED50,求得治疗指数。

治疗指数=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目的]以磺胺类为例学习测定药物半衰期(t1/2)的基本方法。

[材料]

药品:

5%磺胺钠溶液,7.5%三氯醋酸溶液,0.5%亚硝酸钠溶液,0.5%麝香草酚钠溶液,草酸钾结晶,20%乌拉坦溶液

器材:

试管20只,移液吸管10ml,1只;1ml,2只;2ml8只;移液器1支,吸头若干,试管夹,试管架,离心机,722型分光光度计,手术剪,眼科剪,止血钳,动脉夹,眼科镊,缝线,药棉,纱布,捆扎绳,注射器10ml1支,5ml1支。

动物:

兔1只

[呈色原理]

磺胺类药物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钠起重氮反应,产生重氮盐。

在碱性溶液中,重氮盐可与酚类化合物(麝香草酚)起偶氮反应,形成橙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方法]

1、取试管5只,依次用A1、A2、A3……A5标记,各加入7.5%三氯醋酸2ml备用。

2、取试管5只,依次用B1,B2,B3……B5标记,各加入草酸钾结晶几粒。

3、取家兔,称重以乌拉坦溶液1g/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麻醉后将兔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正中切开颈部皮肤,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结扎其远心端,并在近心端夹上动脉夹,以阻断血流,再将放血导管向心脏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用线打活结固定。

4、松开动脉夹,放血约1ml,置于B1管,迅速摇匀抗凝,然后耳缘静脉注入5%磺胺钠3ml/kg(150mg/kg),记录注完时间(准确到分钟)。

5、给药后5min、10min、20min及40min,用同样方法放血约1ml,分别置于B2、B3、B4、B5管,迅速摇匀,记录取血标本的准确时间,然后准确吸取50μl加入相应的各A管,各管以1500转/分离心5min,分别取离心后的上清液1.5ml,加0.5%亚硝酸钠溶液0.5ml,摇匀,再加0.5%麝香草酚1ml,可见橙红色反应,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于525nm波长测定其光密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磺胺钠浓度。

[记录]

管号

1

2

3

4

光密度值

磺胺钠浓度

时间

[计算]

根据一级动力学消除公式

Ct=Coe-kt

logCt=logCo

将给药时间t与已求得的磺胺血浆浓度对数值logCt作直线回归,即可得回归方程的斜率(-K/2.303)和截距(logCo)应用公式t1/2=0.693/K,Vd=D/Co,CL=K·Vd,便可求得t1/2、Vd和CL。

附:

计算器或计算机的直线回归程序

(1)MODE2屏幕显示LR,进入线性回归计算状态;

(2)INVAC消除储存器内的全部数据

(3)XoDo自变量输入;DATA因变量数据输入;

(4)INVA(截距),INVB(斜率)INVr(相关系数)

(5)INVX得期望值

2、计算机的操作步骤(以Excel2002为例)

将数据输入Excel中,调用其自带的函数,根据对话框要求操作即可完成运算。

INTERCEPT(known-y’s,known-x’s)求线性回归拟合线方程的截距。

CORREL(arrayl,array2)返回两组数值的相关系数

SLOPE(Known-y’sknown-x’s)返回经过给定数据点的线性回归拟合线方程的斜率。

FORECAST(X,Known-y’sknown-x’s)通过一线性回归拟合线返回一个预测值。

乙酰胆碱药效学参数的测定(PD2测定)

 

药物对离体肠的作用

[目的]观察某些药物对离体豚鼠肠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材料]

药品:

10-5磷酰组胺溶液、10-4苯海拉明溶液、10-4乙酰胆碱溶液、

10-3硫酸阿托品溶液、1%氯化钡溶液、台氏液

器材:

离体平滑肌浴槽、恒温、充气装置一套、缝针、线、注射器、烧杯、量筒、培养皿、手术器械、滴管等、Medlab系统。

动物:

豚鼠一头

[方法]取豚鼠一头,以右手握住两后腿,左手托其背,将其枕后部猛力向台面一击即死。

剖开腹腔于胃下1.2cm(十二指肠)以后剪取空肠一段置于台氏液中,沿肠壁将肠系膜分离。

用台氏液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将其剪成数小段(每小段2cm),每小段两端用缝针横穿丝线各一条,浸于台氏液中备用。

取肠管一小段,一端固定在“L”形管的弯钩上,放入盛放台氏液的麦氏浴管内,调节水浴温度至38±0.5℃,另一端的线连接于张力换能器输入Medlab系统(调节线的松紧度以肠前负荷达1g为宜)。

从L型管口籍充气球胆通入空气(或从浴槽下皮管刺入头皮针接充气泵),调节气流速度以2-3个气泡/秒为宜。

开始实验:

开启Medlab系统打开配置击“离体肠实验”调节离体肠张力变化曲线后使系统进入“写盘状态”。

于麦氏管中依次滴入下列药物:

①加入10-5乙酰胆碱溶液0.1~0.2ml,待收缩达最高点时加入10-3硫酸阿托品溶液0.1ml,看结果如何?

再加入同量Ach结果?

②用台氏液换洗三次,待肠肌恢复后,加入10-5磷酸组胺溶液0.3ml,待收缩达最高点时加入10-4苯海拉明0.3ml,三分钟后再加同量磷酸组胺溶液。

结果如何?

③用台氏液换洗三次,待肠肌恢复后加入1%氯化钡1ml,观察其结果?

当作用达最高点时,再加入1×10-3硫酸阿托品溶液0.1ml结果?

再加10-4苯海拉刚0.3ml,结果如何?

剪辑、整理、打印结果

[注意事项]

1、洗涤用台氏液及水浴温度,均需保持38℃±0.5℃,台氏液可盛于量筒内,放入浴中加热。

2、离体肠勿宜在空气中暴露过久,悬吊不宜过紧,线不可与管壁贴住,滴加药液时,也应防止勿滴在管壁或悬线上,宜直接加入台氏液中。

3、每次给药应打上标记,在实验记录上记录实验日期,室温、负荷、放大倍数、水浴温度及滴加药液的名称、浓度和用量。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

[目的]观察拟胆碱药和拟肾上腺素药及其阻滞剂对兔血压的影响,分析作用机制。

[材料]

药品:

3%戊巴比妥钠,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氯化乙酰胆碱,硫酸阿托品,硝酸毛果芸香碱,水杨酸毒扁豆碱,盐酸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酸妥拉明,盐酸普茶洛尔。

器材:

手术台,1ml、2ml、10ml注射器,动腺套管、手术刀、动脉夹、手术剪、虹膜剪、止血钳、眼科摄、7.5#针头、头皮针头、换能器、铁支架、Medlab生物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动物:

兔一只

[方法]取兔一只,称重,以戌巴比妥钠30mg/kg静脉注射麻醉,麻醉后将兔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1、颈动脉测压系统:

止中切开颈部皮胲。

分离一侧颈总动脉。

结扎其远心端,并在近心端尖上动脉夹,以阻断血流,用虹膜剪作“V”形切口,将连于压力换能器的已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套管向心脏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用线结扎固定,放开动脉夹,将血压描记于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上。

Medlab参数设置:

记录方式:

连续记录

存盘方式:

连续记录

输入:

DC

放大倍数:

100~200

采样速率:

1ms

2、兔耳静脉给药装置:

将头皮针连接在已注满生理盐水的10ml注射器上,然后用头皮针夹刺入耳缘静脉中,并用木夹或胶布固定。

以上步骤就绪后分别描记正常血压、心率、然后依次从静脉给予下列药物,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一、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

(一)观察肾上腺素等药物对血压的作用

1、2×10-2g/L肾上腺素0.1ml/kg

2、2×10-2g/L去甲肾上腺素0.1ml/kg

3、2×10-2g/L异丙肾上腺素0.1ml/kg

(二)观察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酸妥拉明对肾上腺素等药物对血压作用的影响。

4、10g//L酸妥拉明1mg/kg,缓慢注入,用药2min再给下列药物。

5、肾上腺素(剂量同1)

6、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同2)

7、异丙肾上腺素(剂量同3)

(三)观察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茶洛尔对肾上腺素等药物对血压作用的影响。

8、2.5/L普萘洛尔0.5mg/kg(缓冲注入约2min以上)5min后再给下列药物。

9、肾上腺素(剂量同1)

10、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同2)

11、异丙肾上腺素(剂量同3)

二、胆碱系统的药物

(一)观察乙酰胆碱等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1、乙酰胆碱1:

10万0.1ml/kg

2、阿托品1:

10000.1ml/kg

3、乙酰胆碱1:

10万0.1ml/kg

(二)观察大剂量阿托品,再给大剂量乙酰胆碱引起的血压变化

4、乙酰胆碱1:

1000.1ml/kg

5、阿托品:

1:

1000.1ml/kg

6、乙酰胆碱:

1:

1000.1ml/kg

[记录]

以曲线表示。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血压的作用,及与受体的关系。

[注意事项]

(1)本实验麻醉应适量,过浅则动物挣扎,过深则反应不灵敏。

(2)肾上腺素等激动剂静脉注射时容积小速度要快,阻滞剂缓慢注入,每次给药后,应立即用另一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0.5ml左右,以防止药液残留在头皮针内及局部静脉中而影响下一种药物的效应。

(3)每次实验后,应等血压和心率基本恢复或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实验。

二巯基丙磺酸钠对兔杀虫单急性中毒的解救

[目的]观察二巯基丙磺酸钠对杀虫单急性中毒的解救作用。

[材料]

器材:

兔固定架,注射器等。

药品:

0.75%杀虫单、5%二巯基丙磺酸钠溶液

动物:

家兔两只

[方法]

取家兔两只,称重,观察家兔呼吸,四肢肌力等情况后由兔耳缘静脉注射0.75%杀虫单1ml/kg,继续观察呼吸和四肢肌力等。

约10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瘫倒至呼吸困难很明显时,一只家兔iv5%二巯基丙磺酸钠1ml/kg解救,另一家兔iv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解救后家兔的情况记录之。

琥珀胆碱的骨骼肌松弛作用

[目的]观察琥珀胆碱对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作用特点

[材料]

药品:

0.5%氯化琥珀胆碱溶液,任氏液,生理盐水

器材:

剪刀,探针,镊子,玻璃分针,大关针,图钉,蛙板,缝线,铁支架,张力换能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瓷杯,培养皿。

动物:

蛙或蟾蜍

[方法]

1、取蛙一只,毁脑及脊髓,剥皮,腹位固定于蛙板上,分离坐骨神经至膝关节处,穿线备用,然后分离腓肠肌的跟腱,穿线结扎,剪断跟腱,将腓肠肌分离至膝关节,固定膝关节,跟腱扎线连于肌张力换能器,输出端与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相连,刺激神经和肌肉测定电刺激阈。

2、取蘸有0.5%氯化琥珀胆碱溶液的小棉条包裹坐骨神经(勿使药液触及肌肉)10min后再以原刺激强度刺激神经和肌肉,记录收缩反应。

3、除去神经上小棉条,另以一新蘸有0.5%氯化琥珀胆碱溶液的小棉条包裹肌肉,10min后再以原刺激强度刺激神经和肌肉,记录收缩反应。

[记录结果]自行设计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

(一)氯丙嗪对小白鼠电击性攻击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氯丙嗪的安定作用及临床应用。

[材料]

药品:

0.1%盐酸氯丙嗪溶液,生理盐水

器材:

YSD-4型药理生理多用仪,导电铜丝板,1000ml烧杯,1ml注射器,天平。

动物:

小鼠4头(体重宜近似)

[方法]取药理生理多用仪,把“刺激方式”旋钮拨在“连续B”挡上。

把后面板上开关拨在“激怒”处,将导线插入后面板上面芯插座内。

此导线与导电铜丝板相连。

“时间”钮拨在1秒;“频率”钮拨在8Hz。

取异笼喂养之小鼠4只,称重。

每次取一对用1000ml大烧杯扣在导电铜丝板上,接通多用仪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然后调节后面板上之“惊厥”右下方之电位器,电压由低到高,以小鼠出现激怒反应(小鼠竖立,两前肢离地,对峙,互相嘶咬,如图小鼠激怒反应的打架姿势)为止。

此电压即为该鼠出现激怒反应所需的阈电压。

然后取一对小鼠腹腔注射0.1%氯丙嗪10mg/kg(0.1ml/10g),另一对小鼠给予相应容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

给药后20分钟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分别以用药前相同阈电压刺激,观察两对小白鼠给药前后的反应有何不同?

小鼠激怒反应的打架姿势

[注意事项]

1、刺激电压应从小到大,因过低不引起激怒,过高可致小鼠逃避。

2、若通电不出现竖立面对打架姿势的小鼠应换一对重试。

[记录]

氯丙嗪对小鼠电击性攻击的影响

鼠号

体重(g)

药物

阈电压(V)

激怒反应

给药前

给药后

1

2

氯丙嗪

3

4

生量盐水

(二)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丙嗪降温作用及作用特点

[材料]

药品:

1%氯丙嗪溶液、生理盐水、液体石腊。

器材:

口腔温度计、1ml注射器连针头、鼠笼、冰池。

动物:

大鼠4头

[方法]

大鼠称重、标号、分别以口腔温度计测量体温,腹腔注射下列药物:

甲、乙鼠:

1%氯丙嗪20mg/kg(0.2ml/l00g)

丙、丁鼠:

生理盐水0.2ml/100g

注射后将甲、丙鼠放冰池内,乙、丁鼠放室温环境中,分别在给药后20、40和60分钟各测量体温一次,记录结果并予分析。

[注意事项]

温度计末端涂少许液体石腊,每次插入肛门深度应一致,测量3分钟。

[记录]

鼠号

体重(g)

药物

件条

体温

体温差

给药前

给药后

20′40′60′

药前-药后

氯丙嗪

冰池

氯丙嗪

室温

生理盐水

冰池

生理盐水

室温

作图(以纵坐标为体温,横坐标为时间,4条曲线表示4鼠体温变化)。

(三)氯丙嗪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丙嗪对小鼠自发活动的抑制作用及特点

[材料]

药品:

1%盐酸氯丙嗪溶液,生盐盐水

器材:

X2-4小鼠自发活动计数器,1ml注射器,天平

动物:

小鼠4只(体重宜近似,雄性)

[方法]每组取小鼠4只,称重编号后分为两组,给药组2只ip1%氯丙嗪10mg/kg(0.1ml/10g),对照组2只ip等量NS,5min后放入计数器中,适应3min后开机,记录小鼠5min内自发活动次数。

[注意]为减少误差,应将4只小鼠先后放入同一笼中记数。

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热板法

[目的]了解用热板法筛选镇痛药并比较药物镇痛效价的方法

[材料]

药品:

0.1%盐酸吗啡溶液,0.4%盐酸哌替啶溶液,4%阿斯匹林混悬液,0.2%颅痛定溶液,生理盐水,苦味酸溶液。

器材:

恒温水浴1套、注射器、鼠笼、秒表、温度计。

动物:

雄性小鼠5-6头

[方法]

1、动物选择将热板温度调节至55±0.5℃,置小鼠于热板上,测定各小鼠的正常痛反应(舔后足或抬后足并回头)时间,共2次,每次间隔5min,以平均值不超过30s为合格,共选出5只小鼠。

2、给药后甲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15mg/kg(0.1%溶液0.15ml/10g)

乙鼠腹腔注射盐酸哌替啶40mg/kg(0.4%溶液0.1ml/10g)

丙鼠腹腔注射盐酸颅痛定溶液20mg/kg(0.2%溶液0.1ml/10g)

丁鼠阿斯匹林混悬液600mg/kg灌胃(4%混悬液0.15ml/10g)

戊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5ml/10g

(以上甲、乙、丙、丁四药可选3药,即上面给药为四组,甲、乙、丙、生理盐水)

3、给药后,分别在5、15、30、45、60min各测痛反应一次。

如小鼠在热板上60s无痛反应,按60s计算。

记录:

药物镇痛作用比较

鼠号体重(g)

药物

痛反应潜伏期(s)

给药前

给药后

剂量

12平均

5min15min30min45min60min

4、结果计算:

收集整个实验室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同时间的痛阈改变百分率。

(二)化学刺激法(扭体法)

[目的]采用化学刺激法观察度冷丁的镇痛作用。

[材料]

药品:

0.6%醋酸溶液,0.4%盐酸哌替啶溶液,生理盐水。

器材:

注射器

动物:

小白鼠4头

[方法]取小鼠4只,称重后分成2组,每组2只,甲组腹腔注射0.4%度冷丁溶液40mg/kg(0.1ml/10g)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

给药后30分钟,各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10分钟内产生扭体反应(腹部收缩内凹,躯干后肢伸张,臀部高起)的动物数。

[记录](自行设计)

结果计算:

收集全实验室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药物镇痛百分率

药物镇痛百分率=

(三)甩尾法

[目的]采用热幅射甩尾实验评价药物的镇痛活性。

[材料]

药品:

0.4%氯丙嗪3%安乃近生理盐水

器材:

1ml注射器,热幅射刺激仪

动物:

小鼠3只

[方法]小鼠3只,称重编号。

将小鼠装入笼中,暴露并抓住鼠尾,打开灯光,光束直射于鼠尾1/3处,约6s内小鼠出现甩尾动作,超出6s的小鼠应弃除。

1号ip0.4%度冷丁40mg/kg,2号ip3%安乃近溶液300mg/kg,3号ip等量生理盐水。

30min后再进行同样试验。

记录给药前后甩尾反应时间。

[结果]

鼠号

反应时间

给药前

给药后

1号

2号

3号

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一、药物对抗尼可刹米的致惊厥作用

[目的]观察抗惊厥药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的作用,了解实验性惊厥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材料]

药品:

5%尼可刹米,0.5%苯巴比妥钠,生理盐水

器材:

天平、注射器(1.0ml)

动物:

小鼠4只

[方法]

(1)随机分组:

取4只小鼠称重,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只。

(2)给药:

实验组给予0.5%苯巴比妥钠0.1ml/10gip,对照组给予NS0.1ml/10g,SC。

(3)观察: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发生情况及时间(肌张力升高、抽搐、尾直立、痉挛性蹦跳等)

[结果]

将全班的实验结果列录,用卡方检验法判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惊厥发生有无显著性差异。

二:

药物的抗电惊厥作用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对抗电掠厥的作用

[材料]

药品:

0.5%苯巴比妥钠溶液、0.2%苯妥英钠溶液、生理盐水

器材:

YSD-4型药理生理多用仪、鼠笼、1ml注射器连针头

动物:

小鼠3头

[方法]

取小白鼠3头,称重和标号。

将YSD-4型药理生理多用仪“刺激方式”旋钮置于“单次”的位置上,“频率”置于8HZ,再由后面板上两芯插坐用导线引出交流电压,把开关(后面板上)拔向“电惊厥”一边,并将输出的引出导线前端两鳄鱼夹“尖端”用生理盐水浸湿,一只夹在小鼠两耳间皮肤上,另一个夹在下颌皮肤上,接通YSD-4型多用仪的电源导线,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即可使小鼠产生惊厥,如不产生,把电压由80V提高到100V,重试,再不出现时可将“频率”由8HZ改为4HZ再试,如又不出现,将该鼠淘汰。

小白鼠惊厥发生过程,僵直屈曲期→后肢伸直期→阵挛期→恢复期。

以后肢伸直作为强直性惊厥指标,记录出现时间。

然后腹腔注射下列药物:

甲鼠:

苯巴比妥钠50mg/kg

乙鼠:

苯妥英钠40mg/kg

丙鼠:

生理盐水20ml/kg

30分钟后,以给药前同样参数进行试验,观察各鼠反应有何不同?

[注意事项]

1、选用小鼠体重应在16克以上,且体重接近。

2、通电参数因动物个体差异而有不同,电压以能引起惊厥为度,不宜过大。

[记录]

鼠号

体重(g)

药物

通电参数

反应

给药前

给药后

苯巴比妥钠

苯妥英钠

生理盐水

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

[目的]学习氯化钠诱发心律失常的方法,观察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材料]

药品:

生理盐水、10%水合氯醛,0.8%氯化钡、0.5%盐酸利多卡因

器材:

心电图机、示波器、大白鼠手术台、粗剪刀1把,小镊一把、棉球、注射器。

动物:

大白鼠(200~250克)2只。

[方法]

取大白鼠一只,称其体重,用水合氯醛0.3/kg(10%溶液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之,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于大腿内侧摸及股动脉搏动处,顺其走向剪开皮肤约2cm长,暴露股V,以备注射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