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2《离子反应》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 22《离子反应》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22《离子反应》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22《离子反应》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2.2《离子反应》(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温故知新】
【课堂生成】
【课堂研讨】
⑷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错误,除生成BaSO4外还生成Cu(OH)2。
正确的为:
Ba2++2OH-+Cu2++SO42-=BaSO4↓+Cu(OH)2↓
⑸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中和:
H++SO42-+Ba2++OH-=BaSO4↓+H2O
错误,不符合化学式的组成。
正确的为:
2H++SO42-+Ba2++2OH-=BaSO4↓+2H2O
⑹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2+Ca2++2OH-=CaCO3↓+H2O
正确
【课堂生成】
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
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里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且加“↓”。
如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Ag++SO42-=Ag2SO4↓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时,应写成离子的形式。
如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2+Ca2++2OH-=CaCO3↓+H2O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化学式。
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
Ca(OH)2+CO32-=CaCO3↓+2OH-
2.(讨论、总结)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拆”字是关键,原则是:
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分成离子形式,其余的均写成化学式,即把易溶于水的强酸、强碱、盐写成离子形式。
请你与同学讨论,列举以下几类物质。
常见的强酸有:
H2SO4、HNO3、HCl、HClO4、HBr、HI等
常见的弱酸有:
CH3COOH、H2CO3、H2SO3、H3PO4、H2S、HClO、HF等
常见的可溶性强碱有:
KOH、NaOH、Ba(OH)2等
常见的可溶性弱碱有:
NH3·H2O
常见的难溶性碱有:
Mg(OH)2、Cu(OH)2、Fe(OH)2、Fe(OH)3等
常见的可溶性盐有:
所有的钾盐、钠盐、硝酸盐、绝大部分硫酸盐、氯化物等
常见的难溶性盐有:
硫酸钡、氯化银、绝大多数碳酸盐、亚硫酸盐等
【课堂生成】
钾钠铵硝溶,盐酸除银(亚)汞;再说硫酸盐,不溶有钡铅;碳酸磷酸亚硫酸酸,可溶只有钾钠铵;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酸中不溶只硅酸。
【课堂生成】
【巩固练习】
1.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A.BaCl2+K2SO4=BaSO4↓+2KCl
B.BaCO3+H2SO4=BaSO4↓+CO2↑+H2O
C.Ba(NO3)2+H2SO4=BaSO4↓+2HNO3
D.Ba(OH)2+2KHSO4=BaSO4↓+K2SO4+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
B.碳酸氢钠溶于盐酸:
HCO3-+H+=H2O+CO2↑
C.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HSO4-+OH-=H2O+SO42-
D.石灰石溶于硝酸:
CO32-+2H+=H2O+CO2↑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Cu+2H+=Cu2++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
MgO+2H+=Mg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D.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
CaCO3+2H+=Ca2++H2CO3
7.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K+、Cl-、MnO4-B.Ag+、Na+、NO3-、Cl-
C.Zn2+、Al3+、SO42-、Cl-D.Ba2+、NH4+、Cl-、HCO3-
4.将下列离子Na+、K+、Cu2+、H+、NO3-、Cl-、CO32-、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他们分成A、B两组,而且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A组:
H+、Cu2+、Cl-、NO3-;
B组:
OH-、CO32-、Na+、K+。
5.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中的几种离子。
⑴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Cu2+;
⑵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Ag+;有关的离子反应式为Ag++Cl-=AgCl↓;
⑶取⑵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Mg2+;
⑷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还可以是下列A~D中的(填序号)B。
A.Cl- B.NO3- C.CO32- D.OH-
6.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BaCl2; BAgNO3; CCuSO4; DNa2CO3。
7.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
Na+、Mg2+、Cu2+、OH-、Cl-、CO32-、NO3-。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⑴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
⑵另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气体放出,再加入BaCl2溶液后,没有沉淀生成。
⑶取上一步反应后的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
原溶液中肯定有 Na+、OH- 离子,肯定没有Mg2+、Cu2+、NO3-离子,不能肯定存在Cl-、NO3-离子。
2019-2020年高中化学2.2《钠、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充分认识以钠元素为核心的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掌握金属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能力培养:
通过碱金属元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化学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科学思想:
通过认识碱金属、镁的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通过具体化学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科学的重要,认识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科学品质:
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设计实验、探究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研究事物和探究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 金属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引言】下面我们复习碱金属及其化合物。
【板书】一、碱金属元素
【过渡】碱金属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这可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方面给予解释。
【提问】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方面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板书】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倾听,领会复习思路:
结构→性质
讨论、回忆所学知识,归纳完善知识结构。
充分讨论归纳如下:
【投影】
【板书】碱金属单质有强的还原性,结构决定性质
【引言】金属钠是碱金属族元素的代表,请回忆它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再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2.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板书】
(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投影】金属钠的主要性质
【过渡】请将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画成网络图的形式。
【板书】
(2)金属钠及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2Na+O2Na2O2
2Na+2H2O=2NaOH+H2↑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回忆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构建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建立如下关系。
【投影】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根据所学的碱金属元素的知识,下面我们解决几个具体的实际问题。
【板书】3.实际应用
(1)碱金属单质的保存问题
【提问】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将转化为何物?
请给予合理的解释。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得出: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将转化为Na2CO3。
合理的解释是:
【板书】
【提问】在实验室中金属钠应如何保存?
【提问】金属锂的保存方法与钠一样吗?
为什么?
回答:
保存在煤油中。
回答:
不一样。
金属锂的密度比煤油还小,应保存在石蜡油中。
【板书】金属锂保存在石蜡油中,金属钠、钾保存在煤油中。
【板书】
(2)Na2O和Na2O2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提问】Na2O和Na2O2是金属钠的氧化物,二者有哪些差别?
【投影】Na2O与Na2O2的比较:
回忆二者的色、态、电子式,二者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的反应的差别。
并填写表格。
【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填写的情况。
【过渡】根据Na2O和Na2O2的以上差别,下面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投影】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的纯度。
结合Na2O和Na2O2的性质进行讨论。
提出设计方案。
【思考】①根据怎样的反应原理测定:
②需测定的数据有哪些?
③从操作的简便性上分析,是采用与水反应的方案简单,还是采用与CO2反应的方案简单?
④设计反应装置图。
回答:
①Na2O2与水或CO2反应可产生O2,使样品与足量的水或CO2反应,测定生成的O2的体积就可计算出Na2O2的质量,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Na2O2的含量。
②样品的质量W与足量的水或CO2反应产生的O2的体积V。
③若采用与CO2反应的方案,则需有CO2气体的发生装置,且量气前需除去混在O2中的CO2。
显然操作不如采用与水反应的方案简单。
④讨论设计反应装置图。
【投影】Na2O和Na2O2混合物中成分含量的测定装置:
【提问】Na2O2的含量的表达式Na2O2%=___________。
计算得出:
Na2O2%=78V/112W×100%
【板书】
【板书】(3)Na2CO3粉末中含有NaHCO3的验证
【过渡】请回忆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填写表。
【投影】Na2CO3和NaHCO3的比较:
回忆Na2CO3与NaHCO3的性质,填写表格,并领会对比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填表,并要求学生重点探讨下列问题。
【提问】①为什么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水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
②Na2CO3与NaHCO3之间如何转化?
回答:
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前者的水解程度大于后者。
②
Na2CO3NaHCO3
【过渡】根据Na2CO3和NaHCO3的以上差别,下面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投影】某Na2CO3粉末中含有NaHCO3,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
【思考】①利用怎样的化学原理达到目的?
②设计出实验装置图。
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回答:
①利用NaHCO3受热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产生CO2,而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性质可验证Na2CO3中是否含NaHCO3。
②装置图如下:
③用该装置能否测定样品中的NaHCO3的含量?
若能,还需测定的数据是什么?
③能。
还需测定生成的CaCO3沉淀的质量。
【板书】NaHCO3热分解法可测定Na2CO3粉末中的NaHCO3的含量。
【板书】小结:
领会比较学习法的应用。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引言】下面我们复习金属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
【板书】二、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学生活动
倾听,回忆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板书】1.镁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提问】画出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单质镁应具有怎样的性质。
写出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推测:
单质镁有强还原性。
【板书】→单质镁有强还原性。
【板书】2.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提问】回忆所学知识,按下表填写含镁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回忆并填表:
【提问】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列出上表中各物质之间的关系。
回忆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完成知识网络图如下:
【投影】
【要求】能够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下面我们就利用上表的知识,结合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探讨解决下列化学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倾听,做好知识和心理准备。
【板书】3.几个化学问题的探讨
【投影】例1已知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加热时,释放出部分结晶水,同时生成Mg(OH)Cl或MgO,在干燥HCl气流中加热可得到无水MgCl2。
请用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
加工信息并讨论。
探索制备无水MgCl2的途径。
①②③④
【思考】
①直接加热MgCl2·6H2O能否得到无水MgCl2?
为什么?
②如何用MgCl2·6H2O制得到无水MgCl2?
说明这样做的化学原理。
③若要完成该实验,所用装置图应包括几部分?
设计该实验的流程图。
思考后回答:
①直接加热MgCl2·6H2O不能得到无水MgCl2,原因是加热释放的水可使MgCl2水解生成Mg(OH)Cl,最终得到的是MgO。
②将MgCl2·6H2O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即可得到无水MgCl2。
化学原理:
MgCl2水解呈酸性,在HCl气流中加热,增大了[H+]浓度,可使其水解平衡向左移动。
抑制MgCl2的水解。
MgCl2+2H2OMg(OH)2+2HCl
③包括四部分:
HCl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MgCl2·6H2O晶体加热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流程图如下:
【投影】加热MgCl2·6H2O制无水MgCl2的流程图:
【提问】应选用何种干燥剂干燥HCl气体?
选择怎样的尾气吸收装置?
请设计出实验装置图。
回答:
用浓硫酸干燥HCl气体。
由于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故选用下面的尾气吸收装置:
设计出实验装置图如下:
【投影】加热MgCl2·6H2O制无水MgCl2的装置图:
【投影】例2如何证明镁条在空气燃烧得到的粉末主要是MgO,而不是Mg3N2?
说明依据的化学原理,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空气中N2的含量远远大于O2,为什么Mg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生成MgO?
思考与讨论,回忆MgO与
Mg3N2的差别得出:
取粉末加少量水,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3产生。
依据的化学原理是:
Mg3N2+6H2O=3Mg(OH)2↓+2NH3↑
MgO+H2O=Mg(OH)2↓
思考后回答:
性质方面的原因是:
O2的氧化性强于N2;结构方面的原因是:
N2分子中N原子间具有叁键N=N,键能很大,使N2分子非常稳定。
【板书】
镁在空气中燃烧→MgO(主要)+Mg3N2(少量)
【投影】例3某溶液中有NH4+、Mg2+、Fe2+、Al3+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结合Fe2+、Al3+、NH4+离子的性质完成习题。
答案:
NH4+和Fe2+。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
NH4++OH-NH3↑+H2O
Mg2++2OH-=Mg(OH)2↓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Al3++4OH-=AlO2-+2H2O
再加入过量盐酸时:
Mg(OH)2+2H+=Mg2++2H2O
Fe(OH)3+3H+=Fe3++3H2O
AlO2-+4H+=Al3++2H2O
【讲评】解答类似习题时,需注意隐藏着的条件(空气中有大量O2,可氧化Fe(OH)2)。
考虑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
【投影】例4将适量的镁粉与沙子混合,引燃得到一种灰色粉末。
①把该粉末投入水中,可听到有轻微的爆炸声,水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②若将此粉末投入浓盐酸中,爆炸声明显增大,且在水面上有火花闪烁。
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思考与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镁粉与沙子发生反应:
4Mg+SiO22MgO+Mg2Si
灰色粉末是MgO和Mg2Si的混合物。
①投入水中:
Mg2Si+4H2O=SiH4↑+2Mg(OH)2↓,产生白色沉淀物是Mg(OH)2。
SiH4在空气中自燃:
SiH4+2O2=SiO2+2H2O,反应剧烈,发出轻微爆炸声。
②投入浓盐酸中:
Mg2Si+4HCl=2MgCl2+SiH4↑。
SiH4在空气中自燃:
SiH4+2O2=SiO2+2H2O,由于[H+]增大,反应更剧烈,释放的能量更多,故水面有火花闪烁。
【讲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扩充,能够透过反应的现象看到反应的本质。
【板书】Mg→ Mg2+→ Mg(OH)2
(强还原性)(能水解)(溶于酸,不溶于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