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246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

富水镇初级中学

数学教研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在班级学习环境下,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为载体,从学习小组的构建、操作、运行、保障、辅助等角度切入,融入现代媒体技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建构和德育渗透等诸元素,力求解决传统课堂之弊,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潜质。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课题的目标及创新价值在于立足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动态生成;立足合作实施的单位----学生小组,对其组织、运行、辅助、保障、监控等各环节进行研究、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立足地区实际,完善基于课堂实践的“尝试----交流----结构----检测”四环节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力求形成基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尝试—结构”课堂教学新模式。

【课题界定】

1、研究定位:

立足于初中(农村)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系统的优化;

2、理论政策:

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商南县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主要载体:

学生合作学习组织----小组;

4、多元媒介:

现代教育媒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德育渗透学科教学,学科知识体系构建。

【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合作学习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合作学习虽然在欧美及我国流派不一,主张各异,在其种类上大致有四种:

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

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即我国学者提出的“合作教学论”,是我国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们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合作教育和合作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提出的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浙江、河南等地引进了美国的合作学习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研究,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当前,我国以“合作”冠首的改革,其实践已经涉及二十多个省份。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斯莱文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为是一种“合作热”,是“教育中的合作革命”。

杜郎口中学迅速在齐鲁大地上崛起,其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三三六”课堂改革得到中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作日内瓦学派。

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和斯腾伯格(R.J.sternberg)在“个体主动性”上进行了发展。

维果斯基(Vogotsg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建构主义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都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课堂,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是主动性;学习是反思性的;学习是合作性的;学习是探究性;学习是不断发展、个性的。

有很多专家认为,建构主义理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这些课堂理念与小组合作学习课改共融共生,为有效合作小组教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德纳。

1983年写成《智能的结构》一书,创建了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是我们能在每个孩子生上寻找并培养他们的内在能力。

加德纳认为,孩子每个人都具有9种智能:

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

(1)每一个正常人都拥有9种智能。

每个人在这9方面都具有潜质,但对每个人来讲,作用的方式是独特的。

(2)人类在所有智能中都有创造的可能,然而大多数人都只能对某些特定的领域进行创造。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只能在一两种智能上表现出优越的能力。

(3)大多数人都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加德纳认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提供丰富的环境与指导,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将所有9种智能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4)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不同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然而他们却非独立运作的,而是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统一运作的。

(5)每一种智能存在多种表现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表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性,人们在某种智能中及多种智能间表现着他们的天赋。

这些理论为小组的划分、分工和相互学习、开展竞争、共同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4、《商南县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

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师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合作积极、愉快。

教与学关系和谐,时间分配科学,以学为主,精讲精练,尽量控制教师讲授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形式多样、频率适当、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与交流,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准确评价。

多媒体、教学仪器设备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和谐、高效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纲要》的要求为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体性能力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向和规定,成为一种现实的必须。

【课题论证】

一、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至今合作学习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合作学习虽然在欧美及我国流派不一,主张各异,在其种类上大致有四种:

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

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即我国学者提出的“合作教学论”,是我国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们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合作教育和合作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提出的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浙江、河南等地引进了美国的合作学习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研究,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当前,我国以“合作”冠首的改革,其实践已经涉及二十多个省份。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斯莱文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为是一种“合作热”,是“教育中的合作革命”。

杜郎口中学迅速在齐鲁大地上崛起,其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三三六”课堂改革得到中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也显示出合作学习的旺盛生命力

二、研究的地位

合作学习(CooperrativeLearning)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

它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全国范围的新课程改革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实验教师都能及时地融入新课程,用新的课堂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尤其是合作学习备受重视。

我校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

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

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识、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学习小组建设更加流畅、系统、科学,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自从学习了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课改经验后,经与全体教师的研讨,最终确定本课题的研究。

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探索、创新。

学生学习知识的准备状态不同,每一个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和感悟。

每一种解读与感悟中蕴藏着差异的智慧火花。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与同伴进行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智慧与智慧在这里会聚,灵感与灵感这这里融合,情感与情感在这里交锋,个人观点,在这里不断得以修整和完善,学生在这里不仅超越文本,更超越自己的梦想。

历经3年来,我校的合作学习小组在流程和运作上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尝试—结构”整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研究的目标

1、研究的总目标:

力求形成基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尝试—结构”课堂教学新模式。

2、研究分项目标:

立足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动态生成;

立足合作实施的单位----学生小组,对其组织、运行、辅助、保障、监控等各环节进行研究、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立足地区实际,完善基于课堂实践的“尝试----交流----结构----检测”四环节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3、目标阐释:

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人生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突破口,立足课堂教学实际,通过对学习小组建设、运行的研究与实践,转变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打造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计划式”向“市场式”转变,学生有自己的主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改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习惯;教师的教学由“注入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相互研究,共同探讨,共享成功;课堂内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进行“预习、讨论、归纳、展示、练习、小结”的学习习惯。

四、研究内容、方法、主要过程

1、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在班级学习环境下,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为载体,从学习小组的构建、操作、运行、保障、辅助等角度切入,融入现代媒体技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建构和德育渗透等诸元素,力求解决传统课堂之弊,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潜质。

2、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从课堂教学入手,研究“小组的合理划分”和“小组合作学习”。

研究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提高,研究课堂改革与教学成就的关系,解决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等。

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解决教师的观念,从一部分班级开始推广,然后全校推开。

其次解决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困惑,依据老师取得的成绩,学校及时推出示范研讨课,通过深入课堂,全体老师认真分析总结,由个性的实验上升为全校的共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3、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课题管理采取课题负责人制。

设立课题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子课题的分解指导与管理,帮助解决子课题开展中的具体困难。

在研究形式上,积极探索“网络研究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不但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而且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及时交流研究动态,沟通信息,并对教师进行再继续教育培训,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

4、课题研究过程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梁吉朝

副组长:

刘金祥周文波黄斌

成员:

王维忠刘堂春

2)、成立课题组:

课题指导:

樊金魁

课题组长:

王维忠

课题研究人员:

黄凯吴锋周磊冀红艳李胜奎权峰吕雷鸣何春焕程勇

3)、明确人员具体分工: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及部门

课题内分工

樊金奎

中一

县教研室中教组

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梁吉朝

中高

富水镇初级中学

课题领导负责

王维忠

中一

富水镇初级中学

课题总负责

黄凯

中二

富水镇初级中学

课题具体负责

吴锋

中一

富水镇初级中学

子课题材料整理

李胜奎

中二

富水镇初级中学

示范课

吕雷鸣

中二

富水镇初级中学

编辑整理

何春焕

中二

富水镇初级中学

课题记录

冀红艳

中一

富水镇初级中学

课题记录

周磊

中一

富水镇初级中学

阶段总结

程勇

中二

富水镇初级中学

示范课材料编辑

王春卉

中二

富水镇初级中学

材料收集

史传文

中高

富水镇初级中学

示范课指导

权锋

中二

富水镇初级中学

子课题材料整理

4)、实施年级:

七至九年级

5)、研究规划: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0月)

1、进行课题申请、论证;

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题座谈;

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

4、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0年10月-2012年5月)

1、实施研究方案;

2、明确责任分工,全方位贯彻分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实施;

3、分配子课题,安排工作日程,明确工作措施;

4、结合学生特点,分阶段实施课题指导。

第三阶段:

汇总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3、整理实验成果。

6)、研究原则与体现:

(1)、原则:

研究主要通过对小组建设各环节的优化、调整进行实施,小组建设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主体性、互补性、均衡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

(2)、方法:

①学习小组的划分

从我校每个年级选取一个教学班,每班学生48人左右。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等进行考定,把全班学生分成6组,每组为8人。

小组内部结构为“8--4--2”式,即:

8人小组分成两个4人“小小组”,每个4人组由两个“一帮一”组合构成。

基本形式为“同组异质,组间均衡”,各组间综合实力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要发挥每个学生个体作用,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更要帮助小组中其他学生的学习,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责任、在小组中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

初始阶段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起示范和带头作用,待时机成熟,渐次推行轮换制),小组成员在检查、讲解、纠错、联络上各负其责,职责明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当前情况:

已有推荐小组长实现组长的定期轮换,“8--4--2”组结构、运行良好,小组成员分担角色和分工流动,配合达到较为默契程度。

②、小组学习过程

要点一: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分布于学习过程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学习、课后复习全过程。

教师指导主题学习目标,学生根据任务和目标借助学习笔记、其他信息媒介(课本、参考资料、网络等媒质),学生个体进行自主学习。

一是利用个体已有的知、识、能、情基础,进行个体知识建构;

二是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包括方式、方法、习惯等;

三是发现问题、产生思路、找到困惑,为下一步学习、合作交流准备基础。

要点二:

结伴学习

结伴学习,界定为“一帮一”学习。

分布于每项合作学习任务的初始阶段。

开始合作时先在“一帮一”之间进行,比如在上初一数学“游戏公平吗”一课时,先让左边的同学从盒子里摸球,再让右边的同学从盒子里摸球,同时计算出摸到不同颜色球的概率,进行反复多次训练,先个人总结规律,最后二人进行统一。

要点三:

小组学习

突破重点、难点学习任务时使用,含4人组、8人组和组间(直至全班)三个层次,其适用范围取决于学习任务的需要。

当前情况:

学生熟悉了学习的三步要点及其流程,能够较顺利的按流程进行学习;教师逐渐深入的对学生小组进行指导,学习流程达到较流畅的程度。

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方面还需继续突出和强化。

③小组评价

评价既是激励,又是最有效的管理。

运用好评价可以保持小组合作学习向良性和长效的发展趋势。

小组学习评价是对一个小团体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针对某一名学生,从而使“人人都有贡献,人人都有进步”成为现实。

通过调查,同学们普遍认为,这种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的做法,使小组成员之间成为“荣辱与共”的合作关系,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内在的驱动力,调动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营造了一种“利己利人,共同进步”的学习情境,增强了成员的归属意识、团队意识、争优意识和合作意识。

评价的项目:

A、“基础分”和“提高分”相结合评价

所谓“基础分”是指划分学习小组时各组的平均成绩,基本上是均衡的,“提高分”则是在一个学习阶段之后的测试成绩与基础成绩的差值。

根据“提高分”的多少给各小组实行累计计分。

B、“发言分”与“抢答分”相结合评价

在每门学科的课堂上,教师都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统计各组发言人数,当天班主任进行汇总,根据小组发言人数的多少,实行累计计分。

“抢答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的质疑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回答,对于抢答结果正确的学生给小组记分。

C、“合作分”与“组织分”相结合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合作分”是指小组成员的中差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中有了明显的进步,则给所在小组记分。

“组织分”是对各小组组长进行评价,组长能组织小组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遵守纪律,能按时完成学科教师分配的任务,经过评比给组长分别记分。

评价的运用:

A、一级反馈

教师随堂即时性评价小组。

形式为:

口头和板面(黑板小组评价记录)评价。

B、二级反馈

课堂结束时教师填写课堂评价表。

形式为:

纸面填写,张贴于各班级外课改评价专栏。

C、三级反馈

班主任总结评价小组学习情况与优缺点。

形式为:

班会

D、四级反馈

级部反馈。

形式:

学生会议。

包括:

表彰奖励,问题呈现。

侧重班级层面。

E、五级反馈

学校反馈。

形式:

学生会议。

包括:

表彰奖励,问题呈现。

侧重级部层面。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会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认可的依据。

为了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从而实施小组奖励策略,需要定期进行测验。

把平时做得好的小组与奖励联系起来,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

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④小组保障

A、全员育人。

分解全校学习小组,全体一线教师责任到组,关注小组的建设、成长、矫正和引导。

B、心理渗透。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介入、融入小组运行,培养学生个体和小组的合作、竞争、荣誉、团队、自信、自强意识,解决学习中产生的心理纠结,保障个体成长和小组运行。

⑤小组辅助

A、教室环境布置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其积极参与而产生互动的效应。

如:

班级个性班名、学生“名言”、小组目标、各异窗帘、个性读书展示等,不拘一格,个性彰显。

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

自主化的温馨环境更大限度的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了教与学的积极性。

B、学生座次安排

在学生眼里、教师眼里,安排座次是件大事,直接关系班主任威信、学生思想情绪和小组的稳定。

简单的排座,能够反映出教育观念,暴露出教学观和教学方法观。

当前的排座次方式主要有三类:

传统“插秧式”,适合于知识信息的传授,但压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圆圈式”、“马蹄式”方便教师接近学生,适合讨论式、互动式学习,但往往受限于教室的面积与班额;“堆簇式”聚合8人,适合于小组学习。

限于学校教室面积相对狭小和班额过大的现实,我们采取的是“堆簇式”座次。

为发挥小组学习效能的最大化,对组内座次进行了多种试验,师生最后比较倾向和喜欢的方式如下:

为保护学生的视力和小组心理的总体平衡,座次可周期性进行小组内部进行180度旋转,班内的组座次进行左右前后平移。

C、制定小组规则。

要保证小组学习的正常、有序,必须建立基于公约上的规则。

如:

我们编制了学生学习规则,从“听”、“说”“写”、“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

D、进行师生操作培训。

将合作的要点、流程及方法对全体教师、班主任、学习委员、小组长进行分层培训,使操作者、使用者“明其要义,知其所以然”。

E、改革课堂评价标准

针对我校“尝试—结构”各环节,依托小组合作,明确了各环节的操作要求。

为强化推动,使操作落到实处。

6)、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

(详细成效见附件)

①学校形成了以“尝试---交流---结构---检测”四环节为载体的“尝试—结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上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环节上突出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当堂检测;教学媒质上应用信息技术。

②自课题实施以来,李胜奎老师两次在县教学质量检测评比中分获县评一二名,吴峰、冀红艳、黄凯、程勇等老师的成绩也名列前茅。

③王春卉老师讲授的《加权平均数》和田存洲老师《菱形的判定》均在2010年、2011年商南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④王维忠主任《对“位似定义”的修改建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交流注入数学课堂新活力》、黄凯老师《提高初中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教学设计<平方差公式>》……等20余篇与课题相关文章发表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上。

五、课题结论: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发现学生积极活跃,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使每一位学生有均等的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而且成为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一个时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在我校各年级推广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实施。

六、课题探讨:

1、教学设施的局限,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一是教室相对狭小,空间不足;二是学校经费不足,不能更好的服务教学。

2、教师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机制的束缚,不能放手进行课堂改革,导致合作学习深入研究和实践存在较大的阻力。

3、在课堂上个别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教师的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