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764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docx

合格考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合格考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04解析版

山东省2020年夏季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卷

生物试题(四)

本试卷共13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制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

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蓝细菌和水绵这两种生物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具有叶绿体

B.都具有细胞壁

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细胞膜

【答案】A

【解析】蓝细菌和水绵具有相似的生理特点:

都是水生;都有细胞壁、细胞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都属于自养生物。

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区别:

蓝藻为原核生物,无真正的细胞核,也无带膜的细胞器——叶绿体等。

真核和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人体活的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水B.糖原

C.蛋白质D.脂肪

【答案】C

【解析】人体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3.养花的人有时会把树枝燃烧后剩下的草木灰倒在花盆中。

这实际上是给植物施加了(  )

A.蛋白质B.无机盐

C.糖类D.核酸

【答案】B

【解析】生物体的组成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容易燃烧;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生物体燃烧剩余的灰分属于无机盐。

由于蛋白质、核酸、糖类等有机物质容易燃烧,树枝燃烧后剩下的草木灰主要含有无机盐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故选B。

4.人工填喂催肥的饲鸭方法,小鸭一个半月后给它们提供富含糖类米糠等饲料,使它们肥育。

填鸭的原理是(  )

A.米糠中含有促进脂肪合成的激素

B.米糠促进鸭子对脂肪的消化吸收

C.糖类在鸭子体内能转变成脂肪

D.米糠抑制鸭子对脂肪的分解消耗

【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使它们肥育,就是因为糖类在它们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5.下图是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示意图,其中属于共有的物质的是(  )

A.磷酸B.核苷酸

C.氨基酸D.腺苷

【答案】A

【解析】DNA和RNA共有的组成物质是磷酸、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6.下列生物现象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相邻两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把信息有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肝細胞

C.用丙酮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D.绿色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与红色荧光标记的人细胞融合后两种荧光均匀分布

【答案】D

【解析】相邻两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把信息有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说明胞间连丝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不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肝細胞,说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需要受体识别信息分子,不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用丙酮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双层,不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绿色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与红色荧光标记的人细胞融合后两种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某学生将2.5%的尿素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2h后打算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视野找不到了。

原因是(  )

A.错拿了对照样品

B.时间过长,细胞壁也收缩了

C.溶质颗粒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

D.2h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假象

【答案】C

【解析】将2.5%的尿素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表皮上,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尿素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h后视野中找不到质壁分离的细胞了,是因为尿素溶液中尿素等溶质颗粒缓慢被细胞吸收,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水分再度进入细胞,使细胞自动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8.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人体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一组是(  )

【答案】B

【解析】氨基酸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其吸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和载体蛋白,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与能量无关,A项错误;氨基酸和K+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能量降低会使其吸收速率下降,B项正确;O2、H2O、甘油和脂肪酸的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抑制细胞呼吸对它们的吸收没有影响,C、D项错误。

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一般说来,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答案】B

【解析】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酶由活细胞产生;酶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少部分是RNA,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10.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答案】C

【解析】短期内分离出细胞的ATP,部分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有新的ATP形成,但含量变化不大,说明ATP有分解,短期内既存在ATP的合成,也存在ATP的分解,其原因是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落和结合。

本实验不能证明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11.研究者使用同位素18O标记水和碳酸氢钠中的部分氧原子,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氢钠中18O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起始时水中18O的比例(%)

起始时HCO

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O2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A.18O2是在小球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生成的

B.HCO

可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碳元素

C.HCO

中18O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

D.释放的O2中18O比例与水相近,推测O2来自于水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释放氧气,该过程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A正确;碳酸氢钠释放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碳元素,B正确;据表中数据可知,放氧速率与水中18O起始比例一致,与HCO

中18O的比例不同,C错误;释放的O2中18O比例与水中18O起始比例一致,与HCO

中18O的比例不同,推知O2的氧原子来自于水,D正确。

12.下列细胞结构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能产生CO2的是()

A.神经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B.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C.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D.水稻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答案】C

【解析】神经细胞和水稻叶肉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把丙酮酸分解为CO2;酵母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把丙酮酸转化为酒精和CO2;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无氧呼吸不能产生CO2。

13.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染色加深

B.衰老细胞内全部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C.细胞坏死也属于细胞死亡但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

D.细胞的自我更新及被病原体感染细胞清除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答案】B

【解析】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A正确;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而全部酶的活性降低,B不正确;细胞死亡的方式有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等方式,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C正确;细胞的自我更新及被病原体感染细胞清除通过细胞凋亡完成,D正确。

14.孟德尔选择豌豆为杂交实验材料是他去的成功的重要原因,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干扰

B.豌豆自然状态下一班都是纯种

C.根据性状表现可判断基因组成

D.去雄和授粉不能同时在开花时进行

【答案】D

【解析】闭花受粉在花未开放时,受粉已经完成,避免了外来花粉干扰,A正确;豌豆自然状态下一班都是纯种,结果可靠、容易分析,B正确;不同基因组成的个体可能会有相同的性状表现,不能根据性状表现可判断基因组成,C不正确;去雄在花未成熟时进行,授粉在花成熟时进行,D正确。

15.人类的眼皮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

有一对双眼皮夫妇,男方的母亲是单眼皮,女方的弟弟是单眼皮,但女方父母均为双眼皮。

这对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  )

A.2/3B.1/2

C.1/4D.1/6

【答案】

【解析】这对夫妇均为双眼皮,男方的母亲是单眼皮,可知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的弟弟是单眼皮,但女方父母均为双眼皮,可知女方的父母基因型均为Aa,女方的基因型为1/3AA、2/3Aa,这对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2/3)×(1/4)=1/6,故选D。

16.某动物体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AA/、BB/、CC/和D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会出现(  )

A.A/B/C/D移向一极ABCD/移向另一极

B.AB/CD/移向一极A/BC/D移向另一极

C.ABCD移向一极A/B/C/D/移向另一极

D.AA/CC/移向一极BB/DD/移向另一极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A和A/、B和B/、C和C/、D和D/都不会出现在同一极,D这种情况都不会出现。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要A和A/、B和B/、C和C/、D和D/不移向同一极,并且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彼此互补,都有可能A、B、C都可能出现。

17.下列有关基因或染色体的叙述,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是(  )

A.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

B.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C.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染色体上基因一一对应

D.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一致

【答案】C

【解析】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一致都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

由于线粒体、叶绿体也存在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D不支持。

18.下列双链DNA片段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来自高温环境)的是(  )

A.含有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有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有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有胞嘧啶15%的样品

【答案】B

【解析】DNA分子中AT碱基对两个氢键相连,GC碱基对三个氢键相连,GC碱基对比例越高,DNA的热稳定性越高。

A项中AT碱基对:

GC碱基对32:

18,B项中AT碱基对:

GC碱基对17:

33,C项中AT碱基对:

GC碱基对30:

20,D项中AT碱基对:

GC碱基对35:

15,B项热稳定性最高,D项热稳定性最低。

19.某DNA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是5,—CAGTAAGCC—3,,由其转录形成的RNA的碱基序列是()

A.5,—GTCATTCGG—3,

B.5,—GGCTTACTG—3,

C.5,—GUCAUUCGG—3,

D.5,—GGCUUACUG—3,

【答案】D

【解析】转录时,R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3,→5,方向移动合成RNA,碱基配对的原则是A-U,T-A,G-C,C-G,RNA从5,向3,方向延伸,因此所合成的RNA的碱基序列应为5,—GGCUUACUG—3,。

20.仅根据父母和子女的性状表现,就能够确定某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类型的是()

A.父母都正常,生出两个患病男孩

B.父母都患病,生出两个正常男孩

C.父母都正常,生出一患病女孩和一正常男孩

D.父母都患病,生出一患病女孩和一正常男孩

【答案】C

【解析】父母都正常,生出两个患病男孩,说明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但不能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X隐性遗传病,不能确定遗传病类型;父母都患病,生出两个正常男孩,说明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但不能说明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伴X显性遗传病,不能确定遗传病类型;父母都患病,生出两个正常男孩,说明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且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都正常,生出一患病女孩和一正常男孩,说明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但不能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X显性遗传病,不能确定遗传病类型。

21.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某基因不同。

其原因是( )

A.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DNA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

【答案】D

【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分裂是有丝分裂,不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联会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某基因不同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2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下列哪项属于两者的区别(  )

A.能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B.能否能够成为进化的材料

C.能否能够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D.能否引起遗传病的发生

【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都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都属于可遗传变异,都会导致遗传病发生,B、C、D都不属于两者的区别;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看不到,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选A。

23.随着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广泛大量使用,抗抗生素细菌不断出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

B.细菌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细菌的变异是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D.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抗抗生素的定向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细菌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这是抗抗生素细菌不断出现的原因。

24.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翅(aabb)果蝇杂交,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

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

连续培养7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已知A、a与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2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

B.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

C.a、b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基因频率为0

【答案】B

【解析】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自由交配后代后代中残翅个体生存几率降低,b基因的基因频率降低,A不正确;只将残翅个体淘汰,对基因Aa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种群数量越大,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越接近,B种群;a基因不受创设的外界环境影响,基因频率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基因受认为干扰影响,残翅个体被淘汰无法进行交配,基因频率变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不正确;残翅基因为隐性基因,某一代无残翅个体时,长翅中仍有杂合体存在,b的基因频率不为0,D不正确。

25.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黑色的.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

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桦尺蛾的后代有浅灰色桦尺蛾和深黑色桦尺蛾。

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自然环境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曼彻斯特变成工业城市后,深黑色的桦尺蛾体色与环境色彩相近容易保留下来,而浅灰色的桦尺蛾体色与环境色彩差别明显容易被淘汰。

因此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个题,共50分。

26.(14分)某植物细胞具有和动物细胞一样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

其亚显微结构的局部模式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1)①是液泡,具有的功能,吸水时体积变大、失水时体积变小,说明液泡膜的结构特点是;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⑥]相互连接,还有的作用。

(2)③是,其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⑤是,其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

(3)细胞核是的控制中心,其中⑨是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与核糖体合成有关的结构是[]。

(4)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出分泌蛋白在细胞中从合成到运输出细胞的轨迹是

→细胞膜→细胞外。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坚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胞间连丝信息交流

(2)叶绿体光线粒体氧

(3)细胞代谢和遗传核孔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⑧]核仁

(4)⑩→⑦→④→②(或⑩→⑦→②)(2分)

【解析】

(1)①是液泡,具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坚挺的功能,液泡膜和细胞膜一样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吸水时体积变大、失水时体积变小。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2)③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光;⑤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氧。

(3)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其中⑨是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与核糖体合成有关的结构是[⑧]核仁。

(4)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合成之后运输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并由高尔基体以囊泡形式运输到细胞膜,经胞吐分泌到细胞外。

27.(11分)下图是某植物根尖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细胞模式图。

A、B、C、D、E表示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1、2、3、4表示细胞分裂某些时期的细胞结构。

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区,该区内细胞,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该植物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条,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好的时期是[]期,原因是该时期。

(3)按细胞分裂的过程上面细胞分裂图像的排列顺序应该是,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

(4)图中2是,由形成;图中4是,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

【答案】(每空1分)

(1)分生呈正方形,细胞排列紧密

(2)6[B]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染色体形态清晰,数目稳定

(3)A→E→B→D→C制作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经被杀死

(4)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细胞板新的细胞壁

【解析】

(1)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分生区,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细胞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藕丝分裂中期该植物一个细胞中有染色体6条,说明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6条;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染色体形态清晰,数目稳定,是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好的时期。

(3)依据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可以判断出:

A是间期、B是中期、C是末期、D是后期、E是前期,按细胞分裂的过程上面细胞分裂图像的排列顺序应该是A→E→B→D→C;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需要解离和染色,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因此,虽然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4)图中2是纺锤体,由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图中4是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把一个细胞分成两个。

28.(14分)下图是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

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中的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2)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

A(腺嘌呤)一定与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配对;与该DNA单链对应的另一条单链的碱基序列为。

(3)如果将14N标记的一段DNA片段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个。

(4)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反向平行脱氧核糖和磷酸

(2)氢键T(胸腺嘧啶)C(胞嘧啶)5,—GACTGCA—3,(2分,不标明方向不得分)

(3)1:

8(2分)15(a/2-m)(2分)

(4)一很多线性

【解析】

(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

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2)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

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与该DNA单链对应的另一条单链的碱基序列为5,—GACTGCA—3,。

(3)将14N标记的一段DNA片段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四次,共得到的子代DNA分子16个,其中含14N的DNA分子2个,含15N的DNA分子16个,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1:

8;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所以胞嘧啶数为(a/2-m),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4-1)(a/2-m)=15(a/2-m)个。

(4)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9.(11分)某种多年生植物的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

某科研小组利用红花(甲)和红花(乙)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植物体细胞内基因A+、A、a的遗传遵循定律。

(2)写出下列植株的基因型:

甲,乙,丙。

(3)蓝花植株(丙)和红花植株(丁)的杂交称为,后代的分离比为。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分离

(2)甲:

A+aA+AAa

(3)测交(1分)蓝花:

红花=1:

1

【解析】

(1)A+、A、a为复等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