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信ppt.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74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通信pp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世界通信pp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世界通信pp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世界通信pp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世界通信pp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通信ppt.docx

《世界通信pp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通信ppt.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通信ppt.docx

世界通信ppt

世界通信

财务舞弊

案例剖析

世界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剖析: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二、放松管制与世界通信的崛起

三、业绩与股价——一幅不协调的发展

四、查假者与造假者之间的殊死较量

五、舞弊手法透视

六、世界通信舞弊案的警示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2002年度对于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世界通信公司来说,无疑是厄运连连,利空不断的年份。

(1)2月8日,世界通信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3月12日,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

(3)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拟解雇8500名员工;

(4)5月9日,穆迪斯(Moody’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待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5)5月30日,世界通信公司的创始人本纳德J·埃伯斯(BernardJ.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6)6月5日,世界通信宣布再次裁员20%,拟辞退17000名员工;

(7)6月20日,世界通信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

(8)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票价格跌破一美元(1999年6月最高股价曾达到64.50美元)。

正当投资者以为世界通信“利空出尽”准备抄底时,该公司又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6月25日傍晚,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克林顿市世界通信的豪华总部,上任不到两个月的首度执行官司约翰·西择摩尔(JohnSidgmore)向新闻媒体发布了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

内部审计发现,2001年度以及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公司通过将支付给其他电信公司的线路和网络费用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在五个季度内低估期间费用、虚增利润38.52亿美元。

世界通信的股票交易被纳斯达克紧急傍牌两天,复牌的第一个交息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至0.06美元。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6月25日晚,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报道世界通信丑闻,许多美国主流媒体甚至将世界通信的英文缩写“WorldCom”改为“World-con”(世界骗局),世界通信变成了世界骗局!

次日,因担心引火烧身而一直对安然丑闻刻意保持低调的布什总统再也沉不住气了,尽管正在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布什总统还是立即对世界通信的会计造假公开表示震怒,发誓将展开全面调查,将当事人绳之以法,并强调重新确立公司责任刻不容缓。

会计造假丑闻披露后,世界通信的处境更加凄惨。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6月26日,SEC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向联邦法院递交了诉状,对世界通信提出证券欺诈指控,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和国会宣布对世界通信的财务丑闻展开调查;

7月21日,世界通信向美国破产法院纽约南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7月31日,纳斯达克将世界通信有股票摘掉;

8月1日,对财务丑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世界通信前执行副总裁兼前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D.Sullivan)以及前副总裁兼主计长大卫·迈耶斯(DavidF.Myers)被联邦调查局逮捕,面临着包括证券欺诈等多项指控,若罪名成立,最多可判刑65年;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8月8日,世界通信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延伸至以前年度的自查自纠发现,1999年和2000年度的税前利润被高估了34.66亿美元;

11月5日,世界通信第三次披露,又发现了20亿美元的虚假利润,至此,世界通信承认的虚假会计利润已经超过93亿美元。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世界通信子虚乌有的利润预计将突破100亿美元,创下了空前(但可能不是绝后)的财务舞弊世界记录。

世界通信曾经以1150亿美元股票市价一度成为美国第25大公司。

造假丑闻曝光不到一个月,世界通信这个貌似强大的公司巨人轰然倒下。

世界通信不仅创下利润造假的世界记录,还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

2002年7月21日,世界通信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时,申报的资产总额高达1070亿美元。

图1-1列示了美国10大破产案的排行榜。

图1-1美国10大破产案(以资产总额排序,单位:

亿美元)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尽管世界通信申报的账面资产总额高达1070亿美元,但根据《世界华尔街日报》请一些评估专家所作的估计,这些资产的公允价值约为150亿美元,而世界通信的负债总额接近450亿美元,这意味着世界通信已资不抵债约300亿美元。

在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惊天大案中,倒下的绝不仅仅是苏利文之流,世界通信的员工、投资者和债权人也不幸成为财务舞弊的殉葬者。

17000名员工在丑闻公开不到两个月内被解雇,还有更多的员工面临着失去生计的命运。

股东的损失更是惊人。

一、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

1999年6月24日,世界通信股票市值超过1150亿美元,丑闻宣布后恢复交易的2002年7月1日,股票市值猛跌至3亿美元以下,1150亿美元的股东财富在短短的三年间几乎蒸发一空。

其中,仅加州公务人员退休基金(CALPERS)、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等10个机构投资者损失的金额就接近30亿美元。

债权人的命运与投资者如出一辙,仅JP摩根信托公司预计的损失金额就高达172亿美元。

表1-1列示了世界通信申请破产保护前,10大债权人和10大机构投资者在2002年7月12日所持有的世界通信公司债券和股票的账面价值。

表1-1世界通信10大债权人和10大机构投资者及其“赌注”单位:

亿美元

二、放松管制与世界通信的崛起

申请破产保护之前,世界通信的业务规模仅次于创立于1877年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p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世界通信很可能已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

与百年老店AT&T不同,1983年成立的世界通信可谓电信业的新锐。

仅有不到20年历史的世界通信何以几乎超超AT&T呢?

世界通信的崛起主要得益于电信业的放松管制及其由此引起的合并浪潮。

二、放松管制与世界通信的崛起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终结了美国式的自由放任时代,政府管制开始占美国的经济生活。

20世纪30至70年代,市场这只“看不见之手”(市场机制)不断让位于政府这只“看得见之脚”(行政干预)。

然而,70年代美国经济停滞不前,迫使人们反思政府及其管制的作用,最终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催生了新自由主义的三架马车:

放松管制、私有化和自由化。

70年代末,吉米·卡特总统解除了航空和卡车运输的管制,掀起了美国当代放松管制(Deregulation)的序幕。

到了80年代,以佛雷德曼为代表的充满自由主义思想的经济高参终于促使罗纳德·里根总统全面推行影响深远的放松管制改革,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放松对金融、电信和能源的管制,终结了这些行为近乎垄断的法律地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二、放松管制与世界通信的崛起

电信业,放松管制主要表面为淡化电信专营权,强化“反垄断法”,培育竞争氛围。

1984年,AT&T旗下的贝尔系(BellSystem)被肢解为七个区域性公司,七个区域性公司只经营当地电信业务。

对长途电信和当地电信实行分业经营以及对高额利润和发展前景的预期,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介入电信市场,与AT&T和七个“小贝尔”公司展开竞争,促使电信业的投资急剧增加,电信公司开始大量铺设光缆以连接其用户。

到了90年代,网络技术异军突起,开始蚕食电信公司的市场份额。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数据传输对电信业系统的语音传输提出了挑战,使电信业的竞争白热化。

美国联邦通信部(FCC)不失时机,于1996年促成国会通过了“联邦电信法案”(FederalTelecomAct)。

这是美国60多年来首次对电信法律的全面修整,“联邦电信法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电信服务市场的竞争。

该法案有三大亮点:

(1)激活了地方性电话公司之间的竞争;

(2)打破了长途电信与地方电信分业经营的局面,允许地方性电信公司参与长途电信的服务和竞争,反之亦然;

(3)解除了有线电视的收费管制。

按言之,该法案具有双重立法意图:

不仅要让任何公司都可自由进入电信业,而且要让每个电信公司不受限制地参与任何电信服务的竞争。

二、放松管制与世界通信的崛起

世界通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世界通信是放松管制的宠儿。

80年代放松管制的大环境为世界通信营造了生存的空间,90年代“联邦电信法案”为世界通信参与竞争扫除了障碍。

当然,仅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还不够。

世界通信之所以在短短的20年成为美国第二大电信公司,主要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下文简称埃伯斯)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

世界通信的发迹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并购史。

世界通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电信转领带商发展成全世界第15大跨国公司,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二、放松管制与世界通信的崛起

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LDDS的崛起与上市(1983—1989)

第二阶段:

从LDDS到世界通信(1990—1995)

第三阶段:

由电信服务向因特网服务扩张(1996)

第四阶段:

确立在电信业和领导地位(1997—1998)

第五阶段:

进军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1999—2001)

第一阶段:

LDDS的崛起与上市(1983—1989)

1983年9月,在密西西比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哈帝斯伯格(Hattiesbury)的一家咖啡店里,两个商人墨雷·沃得龙(MurratWaldron)威廉·雷克特(WilliamRector)正在商量一个成立长途电信转售公司的计划。

这时,一个女招待过来问这两位先生是否需要再添些冰红茶。

沃得龙答道:

“不需要,但我们需要为我们即将成立的公司起个名。

”女招待简单询问了他们的公司要做什么生意后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女招待就回来了,交给他们一张餐巾纸,上面写着“LDDC”,即LongDistanceDiscountCalling(长途折扣话务)。

两位商人欣然接受,但在注册时略加修改,将公司命名为“LDDS(LongDistanceDiscountService,即长途折扣服务公司),这就是世界通信的前身。

1983年,LDDS公司获得了密西西比州公共服务署的特许证,成为长途电信营运商。

LDDS的第一客户就是南密西西比大学。

1984年,LDDS的营业收入还不到100万美元。

 

第一阶段:

LDDS的崛起与上市(1983—1989)

1985年,作为发起股东之一的埃伯斯出任LDDS的首席执行官。

1941年出生于加拿大爱尔伯达省艾蒙顿市的埃伯斯是美国电信业的传奇人物。

身材魁梧的埃伯斯出身贫苦,少年时代就通过送牛奶帮助家里挣钱,青年时代在酒吧当保镖,专门对付酒后滋事的小流氓。

埃伯斯是通过接受密西西比学院篮球奖学金才得以完成大学教育并获得体育学学士的。

尽科埃伯斯接受的教育程度并不高,但他具备了企业家的禀赋——战略眼光的冒险精神。

先前经营汽车旅馆生意的埃伯斯出任LDDS的首席执行官后,开始实施两大发展战略——资本运作和收购兼并,逐步将LDDS打造成以密西西比为基地,面向美国,走向世界的大型跨国公司。

第一阶段:

LDDS的崛起与上市(1983—1989)

1989年8月,LDDS以反向兼并(ReverseMerger)的方式,成功地与Advantage公司进行合并。

Advantage公司从事长途电信转售业务,在纳斯达克上市。

Advantage公司吸收兼并了LDDS后,存续的主体更名为LDDS。

埃伯斯全力促成的这一反向兼并交易,实现了LDDS借壳上市的战略意图,且分文未花,兼并交易全部以换股的方式进行。

兼并后的当年,LDDS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

第二阶段:

从LDDS到世界通信(1990—1995)

借壳上市后,埃伯斯利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Exuberance)所引发的股价持续上涨,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以LDDS被高估的股票作为收购兼并的通货,大肆兼并和“鲸吞”其他竞争对手。

1992年,LDDS通过换股的方式,以价值相当于8.5亿美元的LDDS股票收购了从事长途电信转领带业务的Advantage电信公司。

1993年,LDDS通过增发股票,募信1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从事长途电信服务的Metromedia通信公司和Resurgens通信公司。

1994年,LDDS以价值相当于9.36亿美元的股票交换,收购了IDB通信信团。

IDB通信集团拥有国内和国际通信网络,业务范围涵盖了长途电话、传真、数据传输、电视电台发射服务以及移动卫星通信服务。

第二阶段:

从LDDS到世界通信(1990—1995)

1995年,LDDS以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拥有一万英里光缆和一千英里和数据服务的能力。

1995年5月,LDDS易名为WorldCom(世界通信股份公司),以昭示其已经从一个区域性电信公司变成一家跨国公司。

当年,世界通信的营业收入已达39亿美元。

第三阶段:

由电信服务向因特网服务扩张(1996)

1996年,“联邦电信法案”的通过使埃伯斯认识到世界通信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军短途电信和因特网服务市场。

1996年12月,世界通信以价值12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MFS通信公司。

MFS公司拥有连接美国和欧洲主要城市的数字光纤网络系统,将MFS纳入旗下,为世界通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使世界通信真正拥有了包括宽带通信在内的全球网络。

MFS下属的UUNet技术公司,从事因特网接入设施、运用和咨询服务,为世界通信在因特网市场大展身力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和平台。

1996年底,世界通信的营业收入已增至48亿美元。

第四阶段:

确立在电信业和领导地位(1997—1998)

1997至1998年,世界通信完成了三项收购兼并,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对微波通信公司(MCI)的收购。

1997年10月,世界通信宣布收购MCI的意向。

1998年9月,世界通信在激烈的竞标中,最终击败了英国电信,以价值约为370亿美元的股票成功地收购了拥有全世界最大和最先进数据网络,营业规模比世界通信大三信的MCI。

收购MCI使世界通信的电信网络设施猛增,凭借MCI的网络,世界通信拥有了将美国地方电信服务市场与全世界280个国家和地区连接在一起的产能。

世界通信之所以成为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公司,主要得益于对MCI的收购。

世界通信希望通过收购MCI,大幅降低线路成本,整合市场营销力量,确立在电信业的领导地位。

第四阶段:

确立在电信业和领导地位(1997—1998)

作为收购MCI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世界通信获得了MCI在巴西一家电信公司EmbratelParticipacoesS.A的51.79%具有表决权的股权和19.26%的其他经济权益。

这家巴西电信公司是MCI在与世界通信合并前于1998年8月以23亿美元的现金收购的,当时,Embratel公司不仅在巴西提供长途电话服务和国际电信服务,还提供了超过40项其他服务,包括高速数据、因特网和卫星通信服务。

第四阶段:

确立在电信业和领导地位(1997—1998)

1998年1月,世界通信还收购了Brooks光纤财产公司。

Brooks公司主要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经营当地电信服务。

通过这家全资子公司,世界通信增强了其参与短途电信市场的竞争力。

与此项收购相关的内容还包括,世界通信兼并了CompuServe公司和ANS通信公司。

世界通信在1998年通过大手笔收购兼并,使其经营收入跃上一个新台阶,尽管世界通信1998年对外报告的合并经营收入为176亿美元,但由于对MCI的收购发生在当年的9月,世界通信并没有合并其全年的经营收入。

若按模拟的口径计算,世界通信的合并经营收入已突破300亿美元大关。

第五阶段:

进军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1999—2001)

1999年,世界通信吹响了大举进军无线通信的号角,但无功而返。

世界通信虽然在1999年成功地收购了从事无线通信的SkyTe通信公司,但这只是世界通信的一次演练,它真正的目标是Sprint公司。

1999年10月,世界通信宣布了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拟以1290亿美元的代价与Sprint公司的合并,成为无线通信的龙老大,进一步提升世界通信的光纤网络和高级数字通信服务能力。

这项合并计划在电信业掀起了波澜,引起了美国和欧洲电信监管部门的关注和争论。

2000年7月,美国司法部以可能形成垄断,妨碍竞争为由,否决了世界通信与Sprint的合并计划。

司法部的这一决定,使世界通信高速运转的并购发动机嘎然而止,打乱了世界通信的战略部署,降低了华尔街对世界通信的增长预期。

第五阶段:

进军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1999—2001)

直至2001年7月,世界通信才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ntermedia通信公司,并由此间接控制了从事国际互联网服务的Digex公司。

类似的收购兼并不胜枚举。

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顾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正是通过这些“好勇斗狠”式的收购兼并,世界通信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电信公司一跃成为业务规模仅次于AT&T的跨国公司。

2000年,若不是司法部以涉嫌垄断为由否决了世界电信收购Sprint公司的方案,在财务丑闻曝光前,世界通信很可能早已超过AT&T。

2002年7月21日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名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第五阶段:

进军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1999—2001)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通信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崛起,除了应归功于埃伯斯外,还应感谢另一位功臣——世界通信的前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下文简称苏利文)。

现年41岁的苏利文在高中时代曾经是摔跤明星,1983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商学院,当时的“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均表示愿意聘用他,苏利文最终选择了毕马威(KPMG)。

在参与通用电气(GE)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苏利文亲自感受了GE大手笔收购兼并的神奇功效。

四年后,苏利文离开了KPMG,担任Advanced通信公司的首席财务官。

1992年,世界通信的前身LDDS收购了该公司,苏利文杰出的财务技能得到埃伯斯的赏识。

1994年,埃伯斯将苏利文破格提升为LDDS的首席财务官(CFO)。

1996年LDDS更名为世界通信时,年仅34岁的苏利文出任了世界通信的CFO,直至会计造假阴谋败露后,才被世界通信革职。

1998年,苏利文被“CFO”杂志评选为“最挂CFO”,当年,苏利文的薪酬高达1930万美元。

担任世界通信策划和谈判。

勿庸置疑,苏利文既是世界通信发展史的功臣,也是导致世界通信崩塌的罪人。

正是苏利文一手策划的会计造假,将世界通信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业绩与股价——一幅不协调的发展

伴随着超常规的收购兼并,世界通信的经营业绩呈现出跳跃式增长。

1992至2001年期间,世界通信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如图1-2所示。

世界通信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收购兼并这种外延扩张。

然而,2000年初,随着电信业竞争程度的加屈,世界通信的经营收益却出现较大的起伏。

图1-3列示了世界通信经营收益的变动情况:

同样地,世界通信的净收益也出现较大波动,如图1-4所示。

三、业绩与股价——一幅不协调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1999至2001年,电信业的市场需求开始下降,价格战硝烟四起,AT$T等电信公司开始出现经营亏损,而世界通信仍一枝独秀,财务报表继续体现高额利润,这其中隐藏了什么奥秘?

事实上,也正因为这一缘故,2002年3月,SEC开始调查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

会计造假曝光之前,随着收购兼并和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世界通信的股票价格也大幅上扬。

图1-5列示了世界通信1993至1999年的股票价格走势。

图1-5中,1999

(1)代表1999年6月21日,当天,世界通信的股票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1150亿美元,其他均代表各个年度的年末收盘价。

图1-6列示了世界通信鼎盛时期其股票价格与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对比情况。

三、业绩与股价——一幅不协调的发展

然而,从2000年起,世界通信的股票价格就一路下跌,2002年6月25日,世界通信披露财务丑闻前一天,股票价格跌至83美分,丑闻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进一步跌至6美元,以后就一直在10多美元的价格期间徘徊,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股,世界通信甚至在其官方网站上提醒投资者:

世界通信的股票一文不值!

图1-7列示了世界通信2000至2002年的股价走势。

从股价走势图看,市场似乎“先知先觉”,早在财务舞弊披露前就对世界通信的股价作出反应和修正,而不理会世界通信财务报表上的高额利润。

 

四、查假者与造假者之间的殊死较量

世界通信利用会计造假虚构的利润创下世界记录,这一惊天动地的财务舞弊案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世界通信的财务舞弊既不是由人才济济、经费充裕的证券监管部门SEC发现的,也不是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跻身于“五大”的安达信(AA)发现的,更不是由薪酬丰厚、权厚位重的董事会发现的,而是被世界通信一些牢骚满腹的高管人员称作“不自量力、多管闲事”的三个内部审计人员发现的。

揭开世界通信造假黑幕的英雄是辛西亚·库珀(CynthiaCooper,世界通信内部审计部副总经理)、哲恩·摩斯(GeneMorse,擅长电脑技术的内部审计师)和格林·史密斯(GlynSmith,内审部高级经理,辛西亚的助理)。

正是这三个不计个人安危,忠于职守的“火枪手”,排除困扰,顶住压力,才将世界通信的舞弊罪行昭示于天下。

四、查假者与造假者之间的殊死较量

2002年岁末将尽之际,《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评选揭晓了。

当选者既不是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也是自视甚高的商界精英,更不是滥杀无辜的恐怖分子,而是三位鲜为人知的“告密者”:

世界通信的辛西亚·库珀、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Rowley)。

这三位女强人之所以当选,是因她们不畏权势,勇揭黑幕,敢于“吹哨”。

《时代》杂志的封面文章在介绍她们的感人事迹时,加了一段发人深思的按语:

辛西亚·库珀、雪伦·沃特金斯和柯琳·罗莉全然不顾风险,在世界通信、安然和联邦调查局吹响哨音,提醒了我们什么是美国勇气和美国价值的真谛。

四、查假者与造假者之间的殊死较量

现年38岁的辛西亚·库珀(以下简称辛西亚)出生于世界通信总部所在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85年毕业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

大学毕业后,不甘小诚寂寞的辛西亚到了亚特兰大等城市闯荡了几年。

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辛西亚于1991年回到了克林顿小城,1994年受雇于世界通信的前身LDDS,从事内部审计。

辛西亚从基层做起,几年后升任世界通信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只有27个工作人员的内部审计部只负责经营绩效审计,从事业绩评估和预算控制,财务审计不在其工作职责范围之内,而是外包给安达信。

四、查假者与造假者之间的殊死较量

西亚对世界通信会计处理的疑心源于一次意外的会面。

2002年3月初,世界通信无线通信业务的负责人约翰·思图帕克(JohnStupka)拜会了辛西亚·库珀,向她抱怨苏利文的一笔会计处理。

为了应对电信业不景气可能产生的坏账,思图帕克所在部门按照行业惯例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于2001年第三季度计提了4亿美元的准备。

但苏利文勒令思图帕克将这4亿美元的坏账准备冲回,以抬升世界通信对外报告的盈利。

思图帕克担心这一做法将使其部门在下的一个季度发生大额亏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