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6583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docx

最新语文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

仙游私立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期中测试卷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

一、默写下列句子,每空一分。

(15分)

1)、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劝学》)

3)、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

赤壁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6)、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7)、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

氓》)

8)、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9)、_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扬州路。

(《京口北固亭怀古》)

10)、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11)、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12)、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13)、夫人之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14)、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15)、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二、文言阅读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2~5题。

(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曹成王碑

韩愈

①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谥曰成。

其先王明,以太宗子国曹,传五王至成王。

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

绍①爵三年,而河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

天子念之,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子秘书。

王生十年而失先王,哭泣哀悲,吊客不忍闻。

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

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

侍太妃从天子于蜀,既孝既忠,持官持身,内外斩斩②,由是朝廷滋欲试之于民。

上元元年,除温州长史,行刺史事。

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

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奏报,升秩少府。

与平袁贼,仍徙秘书,兼州别驾,部告无事。

迁真于衡,法成令修,治出张施,声生势长。

观察使噎媢③不能出气,诬以过犯,御史助之,贬潮州刺史。

杨炎起道州,相德宗,还王于衡,以直前谩④。

王之遭诬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⑤。

即贬于潮,以迁入贺。

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②初,观察使虐,使将国良往戍界,良以武冈叛,戍众万人。

敛兵荆黔洪桂伐之。

二年尤张,于是以王帅湖南,将五万士,以讨良为事。

王至则屏兵,投良以书,中其忌讳。

良羞畏乞降,狐鼠进退。

王即假为使者,从一骑,踔五百里,抵良壁,鞭其门大呼:

“我曹王,来受良降,良今安在?

”良不得已,错愕迎拜,尽降其军。

太妃薨,王弃部随丧之河南葬,及荆,被诏责还。

会梁崇义反,王遂不敢辞以还。

升秩散骑常侍。

明年,李希烈反,迁御史大夫,授节帅江西以讨希烈。

命至,王出止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

大小之战三十有二,取五州十九县,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田之果谷,下无一迹。

③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贱敛贵出,民用有经⑥。

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

府中不闻急步疾呼。

治民用兵,各有条次,世传为法。

(选自《韩愈集》,有删改)

【注】①绍:

继承。

②斩斩:

整齐庄重的样子。

③噎媢:

嫉妒。

④直:

申冤。

谩:

讥刺。

⑤坦坦施施:

胸怀坦荡、神态自若的样子。

⑥经:

常规,保障。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河南北兵作          作:

兴起

B、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谢:

谢罪

C、从一骑,踔五百里      从:

跟从

D、田之果谷,下无一迹    下:

减产

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曹成王李皋具有“治民用兵”才能的一组是

①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予秘书

②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

③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④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

⑤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

⑥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皋十岁时失去父亲,在唐玄宗时继承曹王封号。

继位三年后,因战乱他带着母亲逃到四川投奔皇上,被提升做了国子监秘书。

B、李皋因政绩突出遭到观察使的嫉妒和诬陷,被贬为潮州刺史。

杨炎了解李皋冤案真相后,奏明皇上,将李皋仍调为衡州刺史。

C、李皋带兵以国家大事为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先后招降了在武冈聚众反叛的王国良,轻易铲除了造反的李希烈。

D、李皋为政有方,注意保持物价平稳,派官吏接触百姓,让他们各家各户视察了解,使奸猾之人无所停留。

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

(4分)

(2)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5分)

三、文言阅读题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2分,每小题3分)

①鄢①之役,晋伐郑,荆救之。

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

栾武子欲战,范文子不欲,曰:

“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

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

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

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

②栾武子曰:

“昔韩之役,惠公不复舍;邲之役,三军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复命:

晋国固有大耻三。

今我任晋国之政,不毁晋耻,又以违蛮、夷重之,虽有后患,非吾所知也。

范文子曰:

“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晋国故有大耻,与其君臣不相听②以为诸侯笑也,盍姑以违蛮、夷为耻乎。

③栾武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

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杀三郄③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④,遂弒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

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

(选自《国语·晋语》)

附注:

①鄢,鄢陵,郑地。

②不相听,谓惠公不与庆郑相听以陨于韩,先縠不与林父相听以败于邲,先轸不与襄公相听以亡于箕。

③三郄,晋大夫,郄锜、郄犨、郄至合称“三郄”。

④不蠲(juān),不满意厉公所为。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晋之德                称:

适合

B、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田      私:

私自

C、乱地之秩者也            秩:

秩序

D、纳其室以分妇人          纳:

夺取

7、下列各组语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

B、称晋之德,诸侯皆叛

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

C、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则焉取以益此

D、杀三郄而尸诸朝

遂弒诸翼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

诸大臣之间相处,肯定会和睦。

B、虽有后患,非吾所知也。

虽然有后患,也不是我的智慧所能达到的。

C、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选择福没有不拣重的,选择祸没有不拣轻的。

D、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

晋厉公之所以死,是因为他没有德行而战功多,归服的诸侯多呀。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栾武子率领上军,为晋国“洗雪前耻”是栾武子“欲战”的主要原因。

B、范文子率领下军,担心“战胜害大”是范文子“不欲战”的主要原因。

C、栾武子只知主政者不能增加国家的耻辱,却不能看得更深远,因胜致乱。

D、范文子认为厉公的死根本原因在于“鄢陵大胜”,深谋远虑,令人叹服。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

②楚客,指屈原。

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皇树,即橘树。

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

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0、简要分析诗歌颔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11、尾联中的“坐待成林日”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

(7分)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2、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3分) 

13、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

六、名著阅读(20分)

14、请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5分)

       答:

15、《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

”的感叹?

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16、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

宝玉戴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她。

黛玉笑他像个渔翁。

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

黛玉笑着说,我戴上不成了渔婆了嘛。

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己是渔婆,便羞得脸也飞红了。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贺帖,帖上署有别号“槛外人”,宝玉不知该如何回帖,便去问宝钗。

路遇岫烟,得知她与妙玉有交情,便询问回帖之事。

岫烟说妙玉认为汉以来只有“纵是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两句是好诗,所以只要自称“槛内人”便可称了妙玉的心,宝玉听后还是一脸茫然去问宝钗。

  C、大观园里出现了代表男欢女爱的绣春囊,引起王夫人的震惊,决定抄检大观园。

园中各房都担惊受怕,当抄到宝玉的丫头晴雯时,晴雯怒打王善保家的耳光以示反抗;抄到迎春的丫头司棋时,发现了她与表弟潘又安的情书,司棋又羞愧又畏惧,最后晴雯、司棋都被逐出贾府。

D、贾母八十一大寿将至,贾府为了给他祈福消灾,发动全家会写字的姑娘奶奶们抄写《心经》,惜春对这个差事十分愿意;而鸳鸯素日念米佛已经念了三年多了,想等老太太做功德的时候将它衬在里头供佛施食。

 E、“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

‘也亏你倒听他的话。

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

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

这句话是因为宝玉要吃冷酒,宝钗便劝他,“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宝玉便命人暖来方饮。

而恰巧黛玉的丫鬟紫鹃吩咐雪雁送来手炉,黛玉便借此讽刺宝玉。

17、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

路遇吕伯奢,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B、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

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又绝自己部队的后路,曹军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

袁绍再次退回冀州。

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而亡。

C、蒋干为了立功,再次自告奋勇前往江东探视军情。

周瑜与庞统经过密议,又一次将计就计,使蒋干引导着庞统来到曹营。

徐庶见到庞统,教他用连环计。

庞统借机向曹操献了锁战船的连环计,为火攻曹操创造了条件。

D、周瑜应孙权之召来到柴桑,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

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铜雀台赋》,智激周瑜。

周瑜在孙权面前,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于是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曹。

E、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师伐魏,打算割陇西小麦充作军粮。

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装神弄鬼,迷惑魏军,吓得魏军军心大乱。

诸葛亮乘机偷割了陇上的小麦。

李严怕诸葛亮立功,谎称吴兵入侵,孔明急忙撤兵。

张郃引兵追赶,被孔明设计射死于木门道。

六、作文(70分)

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

“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

”学生回答说:

“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有多好啊!

”老师鼓励说:

“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形,请以“生活中的方苹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120行。

 

私立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考卷答题卡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默写下列句子,每空一分。

(15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阅读题

(一)(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2、()(3分)3、()(3分)4、()(3分)

5、

(1)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

(4分)

 

———————————————

(2)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5分)

 

———————————————

三、文言阅读题

(二)(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6、()(3分)7、()(3分)

8、()(3分)9、()(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10、简要分析诗歌颔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11、尾联中的“坐待成林日”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

(7分)

12、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3分) 

 

13、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

 

六、名著阅读(20分)

14、请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5分)

15、《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

”的感叹?

请简要概括。

(5分)

16、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17、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六、作文(70分)

 

仙游私立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默写题(15分,每格1分)

1)、独自怎生得黑?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樯橹灰飞烟灭4)、久在樊笼里

5)、烟光凝而暮山紫6)、人亦念其家

7)、载笑载言8)、连峰去天不盈尺

9)、望中犹记10)、千呼万唤始出来

11)、小学而大遗12)、形影相吊

13)俯仰一世14)、此情可待成追忆

15)、亦余心之所善兮

2、C(从,此处用作使动词,使……跟从,带着)

3、D(①表明皇上对李皋的爱惜,②表明李皋痛下决心,改掉豪门习气,努力学习,④表明李皋担心母亲因自己受诬陷而难过,故作泰然自若之态)

4、C(“轻易铲除了造反的李希烈”与原文“大小之战三十有二”不符)

5、

(1)李皋稍稍长大些后,非常通达人情,对于处理世事的知识,有一点不通他都深以为耻。

(重点词:

稍、重、耻)

(2)成王到温州以后,连衣服都没采得及换,就下令砸开门锁,大开库门,把库里存粮全部发放给百姓;此举救活了几十万人。

(重点词,及、悉、活)

【参考译文】

曹成王姓李,名讳为阜,亭子兰,谥号叫成。

他的先王叫李明,以唐大宗之子的身份被封于曹,传了五代到成王。

成王在唐玄宗时继承曹王封号,当时才十七八岁。

继位三年后,黄河南北乱兵大作,天下震动深为惊扰。

成王带着母亲太妃逃避祸乱于普通老百姓当中,并抓住时机走小路逃至四川跟从天子。

皇子爱惜他,把他从都水使者的职位升到左领军卫将军,继而又任命为国子监秘书。

成王十岁时父亲逝世,他哭得极其悲哀伤心,去吊丧的人都不忍心听。

除去丧服以后,痛下决心,改掉豪门子弟的习气,虚心求学。

稍稍长大些后,非常通达人情,对于处理世事的知识,有一点不道他都深以为耻。

在四川侍奉太妃,跟从天子,极孝顺有忠诚。

处理官务,修养自身,里里外外都很整肃。

因此,朝廷逐渐想要让他去试着管理百姓。

上元元年,任命他为温州长史,处理刺史要做的事务。

当时,江东地区刚刚受过战争破坏,加上天气大旱闹饥荒,百姓争着逃难,死了人都不再吊丧。

咸王到温州以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下令砸开门锁,大开库门,把库里存粮全部发放给百姓,此举救活了几十万人。

奏章上报给天子后,升他为少府。

参与平定袁州贼子叛乱,又迁任秘书,兼任别驾,部告说没有什么事务。

又迁到衡州去任官。

在衡州,成王使得法令齐备,政绩突出,有令则行,名声和地位日见上升,观察使嫉妒他,诬陷说成王冒犯上官,御史帮现察使诬陷。

成王因此被贬到潮州任刺史。

杨炎从道州被起用,任德宗的宰相,让成王回到衡州,来证明早先的罪名纯属诬陷。

成王遭受诬陷时,想到太妃年纪已老,可能会为此惊恐难过。

出门就穿上囚服去接受审问,回家后就换上官服,拿着笏板,泰然自若。

即使是被贬往潮州,他也谎称升迁了,来向太妃报喜。

到杨炎为他申明真相时,成王才跪着向母亲谢罪并汇报实情。

开始,观察使非常暴虐,他派王国良戍守边界,王国良在武冈发动叛乱,带领戍守边界的兵众上万人,聚集荆、黔,洪、桂等地武力讨伐观察使,第二年的时候,气势更为嚣张。

于是天子派成王任湖南地区的军帅,率领五万人马,去讨伐王国良叛军。

成王到了以后,按兵不动,先写了封书信寄给王国良,正中王国良讳忌之事。

王国良羞愧畏惧,请求投降,像狐狸老鼠那样狼狈地进进出出。

成王假装为使者,带着一个骑兵,策马五百里,直抵王国良的营地,用鞭子打门,大叫说:

“我是曹成王,来接受王国良的投降,王国良现在在哪星?

”王国良迫不得已,惊愕不已地迎接参拜成王,成王招降了王国良全部的军队兵马。

太妃去世,成王离开部下,随着丧葬队伍去河南安葬母亲,到荆州时,天子下了诏书责令他赶紧回去,当时正逢梁崇义造反,成王不敢推辞,回去了。

升官为散骑常侍.第二年,李希烈造反,成王升迁为御史大夫,被授以旌节到江西任军帅来讨伐李希烈。

命令到了以后,成王到外舍居住,禁止下人拿家事问他。

大大小小的战斗有三十二次之多,夺取了五州十九县。

百姓们老人弦子和妇女都没有经受惊扰,市场上买卖未受影响,田野里谷物粮谷不减分毫。

成王开始从政是在温州,最终的从政之地在襄阳。

他一直注意保证物价平稳,贱的时候,官府就提价收进,贵的时候,官府就降价售出,百姓日用有了保障。

派官吏与百姓接触,让他们各家各户视察了解,使得好猾之人无所停留。

官府中听不到徒步走和大声叫的声音。

治理百姓管理军务,都有条有理,世代相传奉为法则。

6、B(私,动作名,近臣,与昵构成联合词组,充当宾语)

7、D(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第二个“之”是取独;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意为“把”,“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8、B(本句是假设关系,而非转折关系;“知”的意思是“想”,引申为顾及,而非“知道”之意)

9、D(D项错误有二:

一是此句为作者所评,而非范文子所言;二是归因不对,从文意看,应是“无德”。

(“无德而服者众”,“不有外患,必有内忧”)。

【参考译文】

在鄢陵战役中,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发兵来救。

栾武子统帅上军,范文子统帅下军。

栾武子想出战,范文子不同意,说:

“我听说,只有德行纯厚的人能够享受大福,没有德行而归服的人众多,肯定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衡量晋国的德行,如果诸侯都背叛了,国内才可以稍微获得安宁。

正因为有些诸侯归附我们,所以搞得纷纷扰扰,这些诸侯,是祸乱的根源。

况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必有内忧,我们何不姑且撇开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

大臣之间相处,肯定会和睦。

如今我们攻打并且战胜了楚国和郑国,那么我们的国君就将会夸耀自己的智慧和武功,疏忽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俸禄,多赐爱妾田地,那么不夺取诸大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