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655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docx

西南大学秋季0111《实验心理学》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111     学年学季:

20182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1. 统计结论效度

2. 内部效度  

3. 外部效度

4. 构思效度

2、考察7、8、9岁三个年龄组女生对四种不同材料的不同学习效果,其实验处理有

1. 7种

2. 3种

3. 12种  

4. 4种

3、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

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1. F.随机法

2. 恒定法  

3. 消除法

4. 匹配法

4、有研究发现,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自由回忆的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词汇辨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据此可知实验存在

1. 练习效应

2. 习惯效应

3. 期望效应

4. 交互效应  

5、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1. 恒定法

2. 匹配法

3. 平衡法

4. 排除法  

6、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

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1. 随机法

2. 匹配法

3. 消除法  

4. 恒定法

7、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1. A.平衡技术

2. 随机化技术  

3. 抵消技术

4. 联想技术

8、为考察词的类型(靶子词、非靶子词)以及辨别条件(高辨别、低辨别)对双耳追随效果的影响。

研究者将6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名,一组即接受靶子词—高辨别条件的处理,也接受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另一组则接受非靶子词—高辨别条件处理,也接受非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

该实验中的辨别条件属于

1. 被试内变量  

2. 被试间变量

3. 无关变量

4. 额外变量

9、在平均差误法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误差主要是

1. 习惯

2. 动作  

3. 期望

4. 时间

10、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1. D.四因素设计

2. 四水平设计

3. 二因素设计  

4. 二水平设计

11、制作感觉比率量表的直接方法是

1. 等级排列法

2. 差别阈限法

3. 对偶比较法

4. 数量估计法  

12、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1. 因变量  

2. 控制变量

3. 自变量

4. 刺激变量

13、在反应时实验中,常用的两个因变量是

1. 速度和稳定性

2. 稳定性和准确性

3. 速度和准确性  

4. 灵敏性和稳定性

14、根据唐德斯的ABC法,辨别时间应是

1. C.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2. 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

3.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4.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15、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1. 无关变量

2. 因变量

3. 控制变量

4. 自变量  

16、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1. 韦伯

2. 赫尔姆霍茨

3. 缪勒

4. 费希纳  

17、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1. 再认数量

2. 旋转角度

3. 回忆数量

4. 反应时间  

18、以下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

1. B.被试不具代表性

2. 题目过难

3. 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

4. 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做十以内的加减法  

19、以下属于主试效应的是

1. 被试数量太少

2. 罗森塔尔效应  

3. 没有考查交互作用

4. 空间误差

20、 如果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1. 霍桑效应

2. 安慰剂效应

3. 实验者效应

4. 疲劳效应  

21、相对于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内实验设计的缺点是

1. 容易引起顺序效应  

2. 需要更多的被试

3. 研究效率较低

4. 容易混淆被试差异与实验条件

22、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被试按键复制10秒的时间,这个实验中被试复制时间长度是

1. 控制变量

2. 潜在自变量

3. 自变量

4. 因变量  

23、斯滕伯格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1. 辨别反应时

2. 选择反应时法

3. 减法反应时

4. 加法反应时法  

24、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1. 高尔顿

2. 艾宾浩斯

3. 费希纳  

4. 冯特

25、 在试验中要得到“交互作用”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目,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 自变量多于一个水平

2. 因变量多于一个

3. 自变量多于一个  

4. 因变量对于一个水平

26、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1. 12

2. 6

3. 18

4. 24  

27、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

1. 练习误差

2. 习惯误差

3. 期望误差  

4. 疲劳误差

28、要得到“男性被试对绿色刺激反应更快,女性被试对红色刺激反应更快”,需要证明

1. 性别和颜色的交互作用显著  

2. 性别和颜色的主效应显著

3. 性别和颜色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4. 性别和颜色的主效应有一个显著

29、以下这些做法,哪项是违背伦理的

1. 在一项欺瞒对被试无害的实验中,为了控制实验的反应性,我没有告诉被试实验的真正目的,到实验结束完成后告诉他全部的真相

2. 老师在课上跟学生说,期末成绩有一部分,必须以参加实验、听两场讲座或者写一篇著作的读后感才能获得的。

3. 有些被试提出要求想看看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就仅打开了他自己的实验结果给他本人查看,并给他进行了一定的说明。

4. 实验进行到一半,被试提出不舒服,我跟他说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做完实验才能走。

  

30、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1. 无关变量

2. 自变量  

3. 控制变量

4. 因变量

31、在一个实验中,被试的简单反应时是300ms,辨别反应时是450ms,选择反应时是850ms,该被试的选择时间是

1. 550ms

2. 400ms  

3. 150ms

4. 100ms

32、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1. RTC>RTA>RTB

2. RTA>RTC>RTB

3. RTA>RTB>RTC

4. RTB>RTC>RTA  

33、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实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属于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引言

34、考察7、8、9岁三个年龄组女生对四种不同材料的不同学习效果,其实验处理有

1. 12种  

2. 3种

3. 7种

4. 4种

35、在实验研究中,排除法可用来控制额外变量,但也可能导致研究效度的降低。

它可能降低的效度是

1. 构思效度

2. 外部效度  

3. 统计结论效度

4. 内部效度

36、下列哪种研究方法被认为可以直接考察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相关研究

4. 调查法

37、在心理学实验中,用来控制研究参与者偏差和研究者偏差的方法是

1. 相关法

2. 随机分配被试

3. 双盲实验  

4. 控制组

38、甲运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量乙的智商。

在测量过程中,甲急于早点测完,于是有意无意地提示乙某个题该怎么解答。

最后测得的结果表明乙的智商高达180,而实际上乙的智商只处于中等水平。

甲对乙的这种影响称为:

1. 顺序效应

2. 实验者效应  

3. 霍桑效应

4. 安慰奖效应

39、在教育与心理实验研究中的被试内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1. 同一被试接受一次以上的实验处理  

2. 不同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

3. 一部分被试接受一次以上的实验处理,一部分被试只接受一次实验处理

4. 所有被试只接受一次实验处理

40、在2×4的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1. 2个  

2. 8个

3. 4个

4. 6个

41、波斯纳(M.I.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他采用的方法是

1. 开窗实验法

2. 加法反应时法

3. 减法反应时法  

4. 心理旋转实验法

42、为考察词的类型(靶子词、非靶子词)以及辨别条件(高辨别、低辨别)对双耳追随效果的影响。

研究者将6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名,一组即接受靶子词—高辨别条件的处理,也接受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另一组则接受非靶子词—高辨别条件处理,也接受非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

该实验的交互作用是

1. 词的类型义辨别条件*追随效应

2. 词的类型*辨别条件  

3. 高辨别条件*低辨别条件

4. 靶子词*非靶子学

43、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1. 3×3设计

2. 1×3设计

3. 2×2设计

4. 2×3设计  

44、做一个心理学研究,首先要考虑的是

1. E.因变量指标

2. 实验设计

3. 变量控制

4. 研究课题  

45、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应该让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知情同意书中,应

1. 告诉被试实验一旦开始,便不可中途退出

2. 要求被试实验过程中不可退出

3. 告诉被试实验任务的大体内容和数据的处理方式  

4. 要求被试给出最佳的答案

46、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

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

若要求被试对同一组汉字进行汉字结构判断或汉字词性判断,然后对这些汉字进行再认测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汉字结构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与汉字词性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1. 无法判断

2. 没有差异

3. 前者低于后者  

4. 前者高于后者

47、为考察词的类型(靶子词、非靶子词)以及辨别条件(高辨别、低辨别)对双耳追随效果的影响。

研究者将6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名,一组即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