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312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

本卷共24道选择题,共48分。

每道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了他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B、要求由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D、主张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2、雅典人认为:

“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这种材料体现了雅典人哪些基本政治理念?

①自由、宽恕②人民主权③法律至上④轮番而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反应“自由、宽恕”理念,“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体现了法律至上理念,故选①③,正确答案为C;人民主权意为权力属于人民,材料无体现,材料更没有体现轮番而治,排除②④。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3、“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和儿童没有参政的权力,他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故

可以排除,材料信息表明,伯里克利对不关心国家政治的人进行了讽刺,旨在鼓励人民应具有公民意识,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国家政治。

所以排除B、C、D三项。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

4、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

“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5、“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根据这段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我事事都得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首相和内阁是集体负责,在政治上共进退,故选B;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总统的决策受国会制衡;法国总统的决策需要和内阁部长联名且对议会负责;德国皇帝权利至高无上,无需和内阁商量,排除ACD。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6、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

“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

”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

①提名内阁成员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

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④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首相有权改组内阁,选择内阁阁员人选,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当下院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首相有权也是提请英王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④表述错误,故排除,正确答案是C。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7、有位学者说:

“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因为认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

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

”这位学者所说的“商品”指的是

A、白银B、棉布C、丝绸D、鸦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即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也是当时中国普遍流通的货币,A符合题意,故选A。

当时中国纺织业发达,不需要购入棉布和丝绸,排除BC;鸦片不属于正当商品,英国的鸦片走私也是在19世纪上半期开始,与题意不符。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故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政治制度,属于君主专制,不属于中央集权问题,排除A;秦朝的中央官僚制度强化了君权,排除C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

9、《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

(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君主的)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

这种现象说明汉朝时

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选D。

从材料中得不出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A项错误;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的是基层官吏,B项错误;基层官吏直接对郡县长官负责,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所以D项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0、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

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B、民主性C、家庭性D、强制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西汉的选官制度。

西汉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但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之手。

当时被举者多是是现任官吏,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

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察举制弊端日益显现。

征辟制的推行,有利于破格擢用人才,是对察举制的补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故选A。

民主性强调的是民主权力,家庭性和强制性不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11、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说:

“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固。

”这种情况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B、地方分权势力的弱化

C、重文轻武政策的连续执行D、科举考试的推行和僵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宋朝设置枢密院,参知政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利;设置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各地的地方官有文人担任,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将军的军权收归皇帝,还在各地派出了通判监督地方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选A。

地方分权势力的弱化反映的是中央集权问题,不符合“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固”,排除B;重文轻武政策和科举考试的推行不是“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固”决定性因素,排除C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人回答:

“金榜题名者。

”有的人回答:

“功成名就者。

”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追求权力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明太祖惩治贪官的需要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畏法度者快活”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纪律,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自由。

明太祖赞赏万钢主要是他的回答符合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选B;ACD选项不能体现出明太祖的思想,故排除AC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13、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和题意。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14、《秦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最大的差别是

A、打击犯罪的界定B、打击犯罪的效果

C、立法的完整性D、立法的出发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中国秦朝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目的是避免出现冤案、错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缓和奴隶主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它体现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理精神。

故两者最大差别在于立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同,D项正确。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民法大全》。

1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扎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信息显示英国在外交方面要求与清政府平等照会,这是对清政府盲目以天朝上国自居,视西方国家为蛮夷的落后外交观念的强有力的冲击,这在客观上有助于推行中国近代平等外交观念的形成,所以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英国歧视中国外交的现象,B项不符合史实,清政府在近代并未享有平等的外交权,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

16、清朝旧制规定:

“凡帝王有失国之寸土地者,不得立圣德神功碑。

”下列清朝皇帝最早可能无此碑的是

A、嘉庆B、同治C、道光D、咸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凡帝王有失国之寸土地者,不得立圣德神功碑。

”表明帝王执政期间不管什么原因造成国土丧失的,都不能立圣德神功碑,道光年间,发生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个香港到给英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因此选择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

17、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选D。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民主。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翻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还不可能明确地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主张,进行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这次运动尽管失败了,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说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18、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的称赞:

“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选A。

由题目中“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判断,列宁这句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的背景下所言,称赞的是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生活活跃的景象。

十月革命是1917年、五四运动是1919年、大革命是1924年开始均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信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19、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可能是哪个时期的制度?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知识。

根据题目信息,材料中的经大臣草拟具体对策,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一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涉及的部门有内阁、兵部、户部,并且六部直接听命与皇帝。

可知是明朝。

所以选择D。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20、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

“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

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清朝余孽”指封建残余,“列强勾结诸军阀”说明帝国主义仍然存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选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21、《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

“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作者认为中共如果不和国民党合作,干的会很糟,国共合作后,如果中共早有合作破裂的准备,会干的更好,故B的说法最符合题意;C项说“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从材料中看不出来;A项1922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说法错误,应该是1924年;D项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材料无法体现,只是说会“干得更好”。

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22、恩格斯说:

“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过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D、使中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是解放战争的“补偿”,B项是抗战取胜的外部因素,C项新中国建立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大大增强,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D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影响,不符合“中国历史进程”。

故选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23、2009年9月20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获得巨大成功。

《复兴之路》共分五个部分,你认为反映“解放战争”是在哪一个部分

A、山河祭B、热血颂

C、创业图D、在希望的田野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选B。

《山河祭》,起自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迄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反映了民族觉醒的痛苦与艰难。

《热血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从八一南昌起义直至新中国成立。

《创业图》起自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迄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夕,反映了近3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改革开放后,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腾飞,取得世界瞩目成就。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24、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时间。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坚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B、是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开辟了和平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光荣革命后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AD正确;光荣革命是当时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妥协的结果,避免了流血冲突,C正确;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是在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的1721年后逐渐形成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道大题,满分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

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

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

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

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

“……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

”文帝许之。

启为太子,后即位为景帝。

“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

”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

东汉史学家班固曰: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诸侯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

材料二说此制(三公九卿制)中有“公天下”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官僚制度——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

(2)皇权的制衡制度……主要制衡方式有三种:

一为太傅制度;二为廷议;三为法律……廷议也叫做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

所议有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救灾、战争等等,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等……

(3)诸卿的设置和执掌……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1)根据材料一,请你对“皇位世袭制”和“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

(6分)

(3)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材料二中提到的“朝议”制度?

(4分)

【答案】

(1)皇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按照宗法制的规定,由皇帝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

(3分)

皇族特权制,是皇族(皇帝的父母、兄弟、子女等)获得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的制度。

(3分)

评分要求:

皇位世袭制必须突出嫡长子继承皇位。

皇族特权制必须突出皇族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

(2)汉代的“察举制”由地方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中央予以考察任用(2分);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2分);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2分)。

自秦汉开始,选官制度重在唯才是举,打破了官吏世卿世禄制,体现了“公天下”。

(3)朝议是皇帝与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

一方面,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2分);另一方面,朝议召集与否、朝议的结果采纳与否和采纳的程度如何,都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因此,朝议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

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

”简单概括即可得出“皇位世袭制”定义;从材料“诸侯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

”得出“皇族特权制”下,皇族(皇帝的父母、兄弟、子女等)获得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

(2)本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秦汉以来选官的依据即可。

秦朝是皇帝根据才能任命官吏,汉代的“察举制”由地方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中央予以考察任用,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所以说,自秦以来,重在唯才是举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血缘为依据的世卿世禄制,体现了“公天下”。

(3)“廷议也叫做朝议、朝会和大议等,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可得出朝议是皇帝与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

材料中“皇权的制衡制度”可知朝议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自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等……”,可见,朝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结合所学知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皇帝有最终的决策权,朝议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位世袭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

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

……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三世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

……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