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960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docx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计算答案

第一章绪论

7、某点的经度为118°45′,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就是多少?

答:

N=INT(118°45′/6+1)=20L=20*6-3=117°n=INT(118°45′/3+1)=40l=40*3=120°

第二章水准测量

1、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就是20、016m。

当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问A、B两点高差就是多少?

B点比A点高还就是低?

B点的高程就是多少?

并绘图说明。

答:

B点比A点低

7、调整表2-3中附合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8、调整图2-40所示的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10、设A、B两点相距80m,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测得A点尺上读数a1=1、321m,B点尺上的读数b1=1、117m;仪器搬至B点附近,又测得B点尺上的读数b2=1、466m,A点尺上读数a2=1、695m。

试问该仪器水准管轴就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如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

校正方法:

调节微倾螺旋使读数为1、670m,调节管水准器一端的调节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第三章角度测量

5、整理表3-5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手簿。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3、用钢尺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232、355m,返测为232、340m;CD段往测为145、682m,返测为145、690m。

两段距离丈量精度就是否相同?

为什么?

两段丈量结果各为多少?

7、已知A点的磁偏角为西偏21′,过A点的真子午线与中央子午线的收敛角为+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64°20′,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

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5、函数z=z1+z2,其中z1=x+2y,z2=2x-y,x与y相互独立,其mx=my=m,求mz。

6、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按h=Dtanα计算高差,已知α=20°,mα=±1′,D=250m,mD=±0、13m,求高差中误差mh。

7、用经纬仪观测某角共8个测回,结果如下:

56°32′13″,56°32′21″,56°32′17″,56°32′14″,56°32′19″,56°32′23″,56°32′21″,56°32′18″,试求该角最或就是值及其中误差。

8、用水准仪测量A、B两点高差9次,得下列结果(以m为单位):

1、253,1、250,1、248,1、252,1、249,1、247,1、250,1、249,1、251,试求A、B两点高差的最或就是值及其中误差。

9、用经纬仪测水平角,一测回的中误差m=+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m=±5″,需观测几个测回?

第七章控制测量

3、已知A点坐标xA=437、620,yA=721、324;B点坐标xB=239、460,yB=196、450。

求AB之方位角及边长。

4、闭合导线1-2-3-4-5-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0,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5、附合导线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1,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4、某地的纬度=34°10′,经度=108°50′,试求该地区划1:

1000000、1:

100000、1:

10000这三种图幅的图号。

答:

I-49,I-49-62,I-49-62-(30)

5、用视距测量的方法进行碎部测量时,已知测站点的高程H站=400、12m,仪器高i=1、532m,上丝读数0、766,下丝读数0、902,中丝读数0、830,竖盘读数L=98°32′48″,试计算水平距离及碎部点的高程。

(注:

该点为高于水平视线的目标点。

第十一章道路中线测量

3、已知路线导线的右角β:

(1)β=210°42′;

(2)β=162°06′。

试计算路线转角值,并说明就是左转角还就是右转角。

(1)

路线为左转角

(2)

路线为右转角

4、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原度盘位置,如果后视方向的读数为32°40′00″,前视方向的读数为172°18′12″,试求出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

答:

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为:

6、已知交点的里程桩号为K4+300、18,测得转角α左=17°30′,圆曲线半径R=500m,若采用切线支距法并按整桩号法设桩,试计算各桩坐标。

并说明测设步骤。

切线支距法计算表表11-5

桩号

各桩至ZY或YZ的曲线长度(

圆心角(

(m)

(m)

ZYK4+223、22

0

0°00′00″

0

0

+240

16、78

1°55′22″

16、78

0、28

+260

36、78

4°12′53″

36、75

1、35

+280

56、78

6°30′23″

56、66

3、22

QZK4+299、58

+300

75、94

8°42′08″

75、65

5、76

+320

55、94

6°24′37″

55、82

3、13

+340

35、94

4°07′06″

35、91

1、29

+360

15、94

1°49′36″

15、94

0、25

YZK4+375、94

0

0°00′00″

0

0

7、已知交点的里程桩号为K10+110、88,测得转角α左=24°18′,圆曲线半径R=400m,若采用偏角法按整桩号法设桩,试计算各桩的偏角与弦长(要求前半曲线由曲线起点测设,后半曲线由曲线终点测设),并说明测设步骤。

解:

①计算圆曲线测设元素

②计算主点桩里程

JD

-)T

K10+110、88

86、12

ZY

+)L

K10+024、76

169、65

YZ

-)L/2

K10+194、41

84、825

QZ

+)D/2

K10+109、585

1、285(校核)

JD

K10+110、88(计算无误)

偏角法计算表

桩号

各桩至ZY或YZ的曲线长度

(m)

偏角值

°′″

偏角读数

°′″

相邻桩间

弧长

(m)

相邻桩间

弦长

(m)

ZYK10+024、76

0

00000

00000

0

0

+040

15、24

10529

10529

15、24

15、24

+060

35、24

23126

23126

20

20

+080

55、24

35723

35723

20

20

+100

75、24

52319

52319

20

20

QZK10+109、585

+120

74、41

51945

3544015

20

20

+140

54、41

35349

3560611

20

20

+160

34、41

22752

3573208

20

20

+180

14、41

10155

3585805

14、41

14、41

YZK10+194、41

0

00000

00000

0

0

8、什么就是正拨?

什么就是反拨?

如果某桩点的偏角值为3°18′24″,在反拨的情况下,要使该桩点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3°18′24″,在瞄准切线方向时,度盘读数应配置在多少?

答:

由于经纬仪水平度盘的注字就是顺时针方向增加的,因此测设曲线时,如果偏角的增加方向与水平度盘一致,也就是顺时针方向增加,称为正拨;反之称为反拨。

对于右转角(本例为右转角),仪器置于ZY点上测设曲线为正拨,置于YZ点上则为反拨。

度盘读数应配置为6°36′48″

10、什么就是复曲线?

如图11-23复曲线,设α1=30°12′,α2=32°18′,AB=387、62m,主曲线半径R2=300m。

试计算复曲线的测设元素。

答:

复曲线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向曲线相连而成的曲线。

13、已知交点的里程桩号为K21+476、21,转角α右=37°16′,圆曲线半径R=300m,缓与曲线长ls=60m,试计算该曲线的测设元素、主点里程,并说明主点的测设方法。

解:

14、第13题在钉出主点后,若采用切线支距法按整桩号详细测设,试计算各桩坐标。

切线支距法计算表

桩号

各桩至ZH(HY)或HZ的曲线长度

(m)

圆心角值°′″

x(m)

y(m)

ZHK21+344、90

0

0

0

K21+360

15、10

15、10

0、032

K21+380

35、10

35、096

0、400

K21+400

55、10

55、061

1、549

HYK21+404、90

60

59、94

2、00

K21+420

15、10

83648

74、920

3、884

K21+440

35、10

122559

94、580

7、536

K21+460

55、10

161510

113、953

12、489

QZK21+472、465

K21+480

60、03

171140

118、674

13、908

K21+500

40、03

132229

99、385

8、636

K21+520

20、03

93318

79、788

4、662

K21+540

0、03

54407

59、969

2、002

YHK21+540、03

60

59、94

2、00

K21+560

40、03

40、022

0、594

K21+580

20、03

20、030

0、074

K21+600

0、03

0、03

0

HZK21+600、03

0

0

0

15、第13题在钉出主点后,若采用偏角法按整号详细测设,试计算测设所需要的数据。

偏角法计算表

桩号

x(m)

y(m)

δ

C

ZHK21+344、90

0

0

0

0

K21+360

15、10

0、032

00717

15、10

K21+380

35、096

0、400

03911

35、10

K21+400

55、061

1、549

13641

55、083

HYK21+404、90

59、94

2、00

15440

59、97

K21+420

74、920

3、884

25804

75、02

K21+440

94、580

7、536

43320

94、88

K21+460

113、953

12、489

61516

114、63

QZK21+472、465

K21+480

118、674

13、908

64103

119、49

K21+500

99、385

8、636

45758

99、76

K21+520

79、788

4、662

32038

79、92

K21+540

59、969

2、002

15443

60、00

YHK21+540、03

59、94

2、00

15440

59、97

K21+560

40、022

0、594

05101

40、03

K21+580

20、030

0、074

01242

20、03

K21+600

0、03

0

0

0、03

HZK21+600、03

0

0

16、第14题在算出各桩坐标后,前半曲线打算改用极坐标法测设。

在曲线附近选一转

点ZD,将仪器置于ZH点上,测得ZH点至ZD的距离S=15、670m,切线正向顺时针与S直线的夹角α=15°10′12″。

试计算各桩的测设角度与距离。

由题可知,ZD在以ZH点为原点的相对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XZD=Ssinα=4、101YZD=Scosα=15、124

前半曲线各桩在上述相对坐标系中的坐标在第13题中已知,则以ZD为测站点,以ZH为后视点,可以计算出各桩与S顺时针夹角与距离:

桩号(部分)

测设角度

距离(m)

K20+555、018(ZH)

000°00′00″

15、670

K20+600

158°35′59″

30、021

K20+615、018(HY)

162°08′41″

44、865

K20+700

172°58′00″

128、345

K20+800

183°099′19″

223、236

K20+900

193°58′03″

311、951

K20+957、693(QZ)

198°40′06″

360、144

第十二章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4.中平测量记录计算表表12-6

测点

水准尺读数(m)

视线高程(m)

高程(m)

备注

后视

中视

前视

BM5

1、426

419、054

417、628

K4+980

0、87

418、18

K5+000

1、56

417、49

+020

4、25

414、80

+040

1、62

417、43

+060

2、30

416、75

ZD1

0、876

2、402

417、528

416、652

+080

2、42

415、11

+092、4

1、87

415、66

+100

0、32

417、21

ZD2

1、286

2、004

416、810

415、524

+120

3、15

413、66

+140

3、04

413、77

+160

0、94

415、87

+180

1、88

414、93

+200

2、00

414、81

BM6

2、186

414、624

基平BM6高程为414、6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