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875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模拟)

一、单选题

1.细菌和真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醋酸菌——酸奶

B.大肠杆菌——沼气

C.霉菌——泡菜

D.酵母菌——面包

2.某同学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所示生物,可以判定该生物是

A.大肠杆菌

B.青霉菌

C.水绵

D.白僵菌

3.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下列不属于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特征的是()。

A.身体呈纺锤形

B.鳞片表面有粘液

C.背面深灰色,腹面银白色

D.雌鱼体内有卵巢

4.蜥蜴和青蛙比,蜥蜴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表现在()

A.用肺呼吸且肺泡数目多

B.生殖发育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

C.皮肤表面有鳞甲

D.心室内有不完全隔膜,动静脉血混合程度低

5.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据政府网消息,从今年4月份起,高危食材禁止进入学校食堂,下列食材属于此禁止范畴的是()

①西红柿  ②四季豆  ③豆芽  ④发芽土豆  ⑤鲜黄花菜  ⑥野磨菇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6.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要用水密封,这是为了()

A.提供无氧的环境

B.提供有氧的环境

C.提供安静的环境

D.防止细菌逃跑

7.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菌细胞内无

A.独立生活的能力

B.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膜和细胞质

D.遗传物质和细胞壁

8.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水蚤——软体动物

B.龟——两栖动物

C.沙蚕——环节动物

D.蝾螈——爬行动物

9.海洋是人类的宝库,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资源。

海洋中生活着许多动物,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A.黄鱼

B.鲸鱼

C.梭子蟹

D.墨鱼

10.蟑螂是厨房里的“常客”,有关蟑螂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体表有骨骼

B.身体由体节构成

C.有4对足2对翅

D.足、触角、身体都分节

11.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葡萄球菌

D.肺炎双球菌

12.关于鱼流进口和流出鳃的水的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流进口和流出鳃的水是一样的

B.进口水中氧含量比出鳃水中氧含量要多

C.进口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出鳃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多

D.进口水干净,出鳃水中排出了鱼类消化后的食物残渣

1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对培养基高温灭菌处理后直接接种

D.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14.小刚得了蛔虫病,营养不良、体弱消瘦。

根据生物知识回答,蛔虫是什么生物,蛔虫与小刚之间的关系属于()

A.软体动物、捕食

B.线形动物、捕食

C.软体动物、寄生

D.线形动物、寄生

15.下图为四种动物,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注:

各图并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A.①与②、③、④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脊柱

B.②用肺呼吸,④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③体内的气囊和肺部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④是变温动物,②、③是恒温动物

16.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螅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翻筋斗运动

B.临朐山蝎体表覆盖着坚韧的外骨骼,在胸部生有三对足两对翅,更好地适应环境

C.蚯蚓身体分节,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使身体缓慢地蠕动

D.潍坊毛蚶的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属于软体动物,依靠扁平而宽大的腹足运动

17.某同学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生物分类表解,其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A.小麦    酵母菌      乙肝病毒

B.草履虫  乳酸杆菌    流感病毒

C.水稻    大肠杆菌    甲流病毒

D.马尾松   青霉        衣藻

18.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

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A.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B.加入了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C.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了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19.下列动物中,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A.两栖动物

B.腔肠动物

C.爬行动物

D.环节动物

20.鱼在游泳时,主要靠哪些部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A.鱼鳍

B.头部和躯干部

C.躯干部和尾部

D.头部和尾部

二、综合题

21.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图是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

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这是与吃植物性食物相适应的。

(2)_____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

_____尖锐锋利,适于__,这是与食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兔和狼在分类上属于_____动物。

原因是它们具有_____的特征。

2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一)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然而,随着大量富含氮(N)、磷(P)等元素的生活污水被排放进太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湖内的蓝藻等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形成水华,使得太湖湖水变臭,鱼虾无法生存,很多水生生物灭绝。

目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湖泊超过70%,近年来,政府加大治理的力度,除减少污水的排放,推行无磷洗涤剂等措施外,还大量放养以藻类为食的鲢鱼等,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材料

(二) 近几年,由于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导致世界各地农作物大量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

(1)在材料

(一)中,太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它由太湖水域和__________共同组成。

过度排放污水,使太湖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的。

(2)在材料

(二)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在生物圈中,该气体的过度排放已超出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导致_______平衡被打破。

(3)无论水华现象还是温室效应,都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所致。

结合生活实际,除材料中提到,试举出两例减少或降低上述现象的做法:

_____________。

23.如图是我国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它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水稻养猪、养鸭,水稻的秸秆可以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分析回答:

(l)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杂草属于________,蘑菇属于________。

(2)焚烧秸秆是违法行为,根本原因是________,秸秆能够燃烧是因为含________(无机物或有机物)。

(3)能量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其流动特点是________,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

(4)为防止水稻倒伏,施加含________(氮、磷、钾)化肥较好.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造成植物的根腐烂,是由于根无法进行________作用;在水稻田里施加有机肥不仅改良土壤,而且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

(5)害虫在生态系统中较少的原因是有天敌________,同时害虫的数量也不会过分减少,总是保持相对________的状态,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6)农民为消灭害虫向水稻喷洒农药,可有的害虫仍然存活,并繁殖后代,对这种现象解释是_____。

A、农药浓度过低    B、农药药效太差

C、这些害虫没有接触农药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选择的结果

(7)秸秆有效利用可以生产沼气,但是必须接种________微生物,发酵进行的必要操作是________(密封或敞口),因为它在沼气池内进行________(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8)蘑菇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不同于细菌,它在分类学上属于________(原核或真核)生物,原因是它的细胞内________(有或无)细胞核.它不同于植物,原因是细胞内没有________,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生活方式是________(腐生或寄生)。

(9)科学家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

(10)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热价高,燃烧后产物可以推断是________和________。

(11)水稻的种子即大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种子的________(胚或子叶或胚乳)结构中,进入消化系统中必须消化成________才被人类的小肠吸收.

(12)水稻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它的根系是________,它的茎不能长粗的主要原因是没有________。

(13)害虫中如果有水稻螟虫的话,很难防治,因为它有蛹期,说明它是________(不完全或完全)变态昆虫.

(14)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因为生物种类________(多或少),营养结构比较简单,但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

(1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________。

A.遗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24.观察下列动物图形,回答问题:

(1)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

(填图中的字母)

(2)体温恒定的动物有_____。

(填图中字母)

(3)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①A动物的体表有______,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②B动物用_____呼吸,C动物用_____辅助呼吸。

③A、D动物都适于飞行,它们具有一些相同的结构特点,例如____部肌肉发达。

④E动物的牙齿有_____的分化。

25.如图为某些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____(填字母)是病毒,它结构简单,由_____组成。

(2)A与C比较,A在细胞结构上没有成形的____。

(3)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关系密切,人们在蒸馒头,酿酒时离不开____;夏天的食物常常发霉长毛,是图中____生长繁殖的结果。

26.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同学们认为上述动物可以根据它们体内有无_____,将其分为两大类:

E和CDF。

(2)明明同学说,从呼吸方式上看,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图D所示动物,其幼体用_____进行呼吸;成体用_____呼吸,_____辅助呼吸。

(3)青青同学认为图E所示动物,其体表的_____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4)真真同学说,图B所示生物和图C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图C生物缺少图B生物细胞中_____结构。

(5)圆圆同学说,图C所示动物,前肢变为_____,体表被覆________,能更好完成飞行。

三、实验探究题

27.请填空回答“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的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首先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三种处理:

A、将馒头碎屑与2ml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B、将馒头碎屑与2ml_____放入2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C、将馒头块与2ml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②然后将处理后的3支试管都同时放入_____℃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同时取出;

(2)实验现象:

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

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而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蓝色最深.

(3)实验结论:

①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的分泌以及_____的搅拌和_____的咀嚼都有关;

②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_____,淀粉的消化从_____内开始的.

(4)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择哪两支试管作为对照实验?

_____.

28.生物学科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1)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____________、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

(2)寒冬时节,小新同学将容易萌发的、饱满的玉米种子深深地埋入泥土中,每天浇适量的水分,却始终没有萌发,请你分析种子没有萌发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缺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是深深埋入泥土中,也可能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是:

遮光部分的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见光部分的叶片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由此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①________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②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5、

6、

三、实验探究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