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410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6日在大石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冯殿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是2005年的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00亿元,增长31.1%,是2005年的4.2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1.3亿元,增长31.5%,是2005年的4.6倍。

我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由2005年的第88位提升到第61位,并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期末的9:

57.6:

33.4调整到7.4:

61.4:

31.2,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1.9吨标准煤下降到1.5吨,比2005年下降2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88亿元,增长25.7%,是2005年的3.7倍。

  城市规划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面实施了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明确了城市南扩西拓、产业北上东进的发展思路和建设55万人口规模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

加大城市开发改造和管理力度,积极推进道路、广场、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广泛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达到182家,实际利用外资实现1.5亿美元,增长50%,是2005年的3.4倍;内联引资实现76.5亿元,增长118.6%,是2005年的5.4倍。

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总数达到226家,出口创汇实现6.5亿美元,增长58.5%,是2005年的2.1倍。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

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万元,增长18%,是2005年的2.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500元,增长10%,是2005年的2倍。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农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有线电视。

  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合作企业达到160家,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双高”普九和“农远工程”均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被评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圆满收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做为全市工作的重之中重来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掀起了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新热潮。

金鼎集团金属镁和镁合金、盼盼超烁冷轧带钢卷、万泰铝业铝合金、三三铝业铝型材加工等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全市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83个,总投资364.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291.8亿元。

新上项目中,已开工117个,完成投资134.9亿元。

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2个。

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和要素配置,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顺利启用,“一站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首批已争取挂钩指标98公顷,第二批675公顷土地挂钩的组卷、报批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有力缓解了用地的瓶颈制约。

完成了全国首座数字集成化大石桥220千伏变电站改造及旺龙等4座66千伏变电站建设,新增供电容量28.6万千伏安。

  

(二)加速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1125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670亿元,增长30%;新增规模企业25家,总数达到38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5家。

“两区两园”共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6个,总投资235.6亿元。

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镁质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增长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新型建材、冶金化工、机械加工、服装纺织、农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90亿元,增长17%。

盼盼安居门业被中国航天基金会确定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加快发展服务业,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8亿元,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3亿元,增长17.8%。

加强旧机动车、小商品、果菜、建材等市场管理,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全市商业网点达到1.5万个,农家店发展到613家。

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盛京银行、大连银行成功入驻,全市各项存款余额实现188.7亿元,增长17.4%;各项贷款余额实现115亿元,增长38.6%。

以“三山三库”为重点的区域特色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共接待游客241.7万人次,增长26%;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4.4亿元,增长53.3%。

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稳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增长17.9%。

粮食总产量实现8.8亿斤,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创建国家级水稻高产示范区30万亩,新栽果树60万株,新增水产健康养殖小区8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5个、设施农业4700亩,改造柞蚕场5.2万亩。

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总数达到45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6家,总数达到241家。

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50个。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

农田水利设施和绿化造林得到加强,投资1.2亿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病险水库加固等水利工程63项,完成人工造林9万亩,发展林下产业9750亩。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6亿元,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28公里,新建改造桥梁14座,新修黑色及砂石路面100公里,新增自来水用户6500户,建设半封闭垃圾池185个、户用沼气池2000户,实施农村改厕4500户。

  (三)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切实强化规划龙头作用,编制完成了城市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路网、绿地、风景区等各项专项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2561万元,改造城区道路21条、广场2个,完成北分洪暗渠工程408米,设立公交站点100个。

铺设燃气管线16公里,污水处理厂、中心热源厂正式启用,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动工。

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80.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4万平方米。

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形象进一步改观。

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投资60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大清河流域硼污染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及全市950座漏窑关闭工作,并整改、取缔各类污染企业140余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5起,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四)全力实施民生工程,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照政策兑现了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供暖补贴和工资调整。

投资8717万元,完成了为农民办的十件实事和城市十方面公益事业。

就业和再就业成绩突出,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2.5万人,培训2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6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3万人。

社会救助水平逐步提高,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3713万元,为灾民和贫困户建房156户,各类捐助款物折款近1000万元。

投资1355万元,建立区域性中心敬老院3所。

残疾人工作得到加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

  (五)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稳定局势良好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80件,政协委员提案133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进一步扩大了政务公开范围,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用地招拍挂和政府类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切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顺利完成“五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

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被评为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县。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严打整治力度,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安信息化建设,社会治安状况持续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37.5%。

更加重视廉政建设,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25件,办理行政效能投诉10件。

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问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000余件次,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六)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编制科技重点计划项目52项,其中营口东吉集团“低品位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砂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项目被纳入国家“863”计划。

完成专利申请230件,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30项。

教育水平和办学条件明显提高,投入5200万元,新建维修中小学校舍2.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操场43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心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即将投入使用,重大疾病防治和应急能力不断增强。

建设乡镇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86个,放映电影3200余场,成功举办了市第八届运动会,为社区和行政村安装体育健身器材66套,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统计、审计、物价、人事、地震、气象、民兵、双拥、人防、消防、市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行业协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大石桥的变化令人瞩目,大石桥的发展令人振奋。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中省直单位、驻桥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石桥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农业优势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经济运行质量尚需提高,缺少对全市经济发展有牵动力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项目建设中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牵动辐射作用不强,贡献份额较小;城市建设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城市经营管理有待加强;财政形势依然严峻,增收节支任务相当繁重;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和污染整治任务仍十分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及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是推进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区,再铸“中国镁都”新辉煌的重要时期。

大石桥发展和振兴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

市政府将时刻强化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超前的思维、超常的举措,全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开发建设三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环境立市”三大战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中国镁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把大石桥建设成为综合实力较强、民营经济发达、宜居宜业宜游的辽中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增长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翻一番,五年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县前20位。

  经济实力快速增强。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年均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年均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年均增长40%;出口创汇16亿美元,年均增长20%。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做大工业,培育镁质材料、沿海新兴产业两大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园区和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等六大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做强服务业,建设商业集聚区,形成辐射营口乃至周边地区的大型商圈。

做精农业,打造全国优质稻米和南果梨生产基地。

协调发展三次产业,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5:

55:

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1%。

  中等规模城市初步建成。

城市大路网和水系、绿系、景观全面建成,老城改造基本完成,新城建设初步成型,城市化率达到50%。

城镇和村庄建设同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主三副三区”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打造“蓝天、青山、碧水”。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40%;污染企业全部退出城市规划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万元,年均增长15%。

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1年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

  各位代表,大石桥“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前景广阔而美好,任务繁重而艰巨。

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一定能够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

  三、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打造民营经济强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招商引资;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创优发展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绿色、和谐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增长2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0元,增长15%。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围绕“33251”工程的实施,坚持内资外资一起引,大小项目一齐上,抢抓各种有利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全市形成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实现项目建设的新突破。

全年要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各类项目30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

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1亿美元,增长40%;内联引资实现100亿元,增长30.7%。

加快推进投资57.4亿元的华能热电厂热电联产、投资11亿元的江苏雨润集团畜禽屠宰养殖、投资10亿元的辽宁丰华集团镁合金板卷材、投资10亿元的沃尔玛超市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今年春秋两季分别集中开工100个项目的工作目标。

  全面提高招商水平。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建立招商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招商作用。

落实优化招商引资政策,真正形成政策洼地效应。

认真做好项目包装,积极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各种招商活动,千方百计扩展招商引资成果。

进一步提高招商质量,把招商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自主创新相结合,着力引进适合我市产业发展和布局特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高外项目,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强项目要素建设。

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依法清理闲置土地,保障重点项目和城市开发用地需求。

加快推进旗口和南楼66千伏变电站改造,提高供电保障能力。

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域外金融机构,主动与各银行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贷款。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继续采取多元化融资模式,提高融资的规模和水平。

加快推进“两区两园”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实现“七通一平”,提升园区形象,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搭建招商引资优质平台。

  继续扩大对外经贸合作。

强化对出口企业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全年出口创汇要实现7.8亿美元,增长20%。

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企业并购,开发利用国外和域外的矿产等资源,为我市企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强势增长

  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大力实施工业“五项工程”,着力调整工业结构,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1380亿元,增长22.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50亿元,增长25.1%。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按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思路,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

镁质材料产业要在大力研发高档耐材产品的同时,鼓励扶持企业引进开发镁化工、金属镁及镁合金等高端产品,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国家级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

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年产值要实现600亿元,其中深加工产品产值实现420亿元。

新兴产业要依托沿海新兴产业区和盼盼产业园,积极发展有色金属、新型建材、新材料、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等产业,培育壮大新的产业集群,加大新兴支柱产业比重,全面构建优势互补、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促进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坚持引进新项目与发展老企业并重,切实强化对现有企业的扶持与服务,全力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

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树立现代发展理念,加快上市步伐,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整体竞争力,年内力争有1-2家企业实现上市。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积极引进和开发一批提升工业技术层次、优化工业技术结构的重大项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规划建设名牌产品展示中心,举办各种展会,促进品牌战略的实施。

着力打造国家镁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抓好镁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国家镁质耐火材料监督检测中心建设,组建营口镁质耐火材料研究院,搭建镁产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

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积极推广清洁能源。

强力开展污染企业整治工作,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切实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繁荣活跃城乡经济

  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规模。

坚持把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壮大现代服务业。

继续加强建材、旧物、果菜等各类专业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结构和网点布局,扩大市场吞吐量,增强市场辐射功能。

充分发挥大石桥的地域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保险、连锁经营、“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投资3.4亿元的汽车商贸城和投资2.8亿元的真实惠连锁商城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培育发展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全力打造商业集聚区。

以建设营口乃至沈阳、大连之间规模大、特色强的商业集聚区为目标,加快朝阳路东段2.4平方公里商业圈规划建设,广泛吸引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入驻经营,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推进我市服务业向高层次、高水平、宽领域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

深入挖掘我市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着力抓好迷镇山、蟠龙山、金牛山开发改造,加快打造金牛山人文旅游和迷镇山宗教旅游品牌,推进建一黄丫口、周家三道岭水库、虎庄双泉寺等景区建设,尽快形成旅游热线。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继续发展壮大以优质稻米、水果、蔬菜、淡水养殖、畜禽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专业镇、专业村产业产品规模的提升。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引进新技术、新品牌,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着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重点推进营口大米、博洛铺杂粮、营口大闸蟹、张官南果梨、营口轿顶驴、龙山罐头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大型泵站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大辽河险工治理及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

全面做好绿化造林工作,完成9.5万亩农村大造林、封山育林、蚕场补植及退耕还林任务。

  (五)全面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充分发挥规划主导作用。

依据城市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各项专项规划设计。

严格履行工程项目审批规划程序,坚决杜绝违反规划的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

坚持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并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老城区要进一步加快棚户区改造,重点搞好朝阳路以东地块及营大路两侧开发建设。

新城区要以绿轴为中心,以水系为纽带,打造生态特色景观,高标准推进1平方公里起步区各类行政服务设施建设,展现城市建设新亮点。

要全力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亿元,实施好淤泥河改造和青龙山大街、蟠龙大街、三山路、大金线等大路网道路以及西环路、军民路、和平大街、改水办路、金屯小学东道路等城区主干路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中水回用管线、城区管道天燃气、污水处理厂污水截流干管、大伙房水库配套等重点工程,完善城市功能。

进一步搞好绿化工作,重点抓好主街主路、新建道路行道树栽植及“三山”绿化,做足山的文章,体现城市特色。

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完成开发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地产50万平方米。

全面做好拆迁工作,确保城市开发建设顺利实施。

  切实强化城市管理。

进一步提高城市“三位一体”综合管护水平,扩大管护面积。

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切实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联合执法,重点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大气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