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30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人工种植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紫杉醇茶多酚黄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种植红豆杉)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

紫杉醇茶多酚黄酮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合营目标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产品规划

第四章项目设计

第五章原辅材料、能源的供应及运输

第六章生产组织和人员培训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

第九章财务分析

第十章风险分析

第十一章综合评价结论

 

附:

 

第一章概论

1.1合营企业名称

1.1.1合营企业名称:

福建省嘉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福建省松溪县工业园区

经营年限:

50年

1.2合营企业主办单位

1.2.1福建省嘉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福建省松溪县登记注册

法定地址:

福建省松溪县工业园区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1.2.2外方企业

企业名称:

法定地址:

法人代表:

1.3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依据、编制人员

1.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施行细则》,当地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

1.3.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3.3福建省明溪南方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1.3.4编制单位:

福建省嘉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XXX宋世安

编制人员:

XXX中科院化工研究所教授高工

XXX日本雄本大学教授博导

XXX韩国首尔大学教授博导

XXX浙江大学林学院院长博士后

1.4合营背景

1.4.1中方企概况

福建省嘉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开发型企业,现有十余名高资历化工专业人才,并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日本雄本大学、及国外科研机构有广泛的合作,科研力量雄厚,公司还拥有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我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化工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日本雄本大学合作开发的具有科技含量高,对环境没有影响的植物提取分离加工技术。

1.4.2项目研究内容

超临界(super-critcalfluid简称SCF),(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取得迅速发展的高新分离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石油,食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我国已被列为“九五”“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开发的高科技项目。

超临界CO2萃取的本质特征是选用对环境友好,无毒,无残留的CO2代替水或有机溶剂作为萃取介质并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进行萃取,其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将萃取分离(精制)和去除溶剂多个单元过程含为一体,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它还具有萃取速度快,选择性高,提取分离可在室(低)温下进行,不存在溶剂残留污染,不污染环境等一系列优点,克服了传统的溶剂分离,水蒸汽蒸馏,压榨等分离方法存在的在加工过程中天然产物某些对热敏感或化学不稳定成分易被破坏的弊病,保存了天然产物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份,顺应了人们崇尚天然食品和回归大自然的世界潮流。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最适合于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当地的原材料:

人工种植红豆杉、低档茶叶、竹叶、中药材、绿色植物、蔬菜等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纯天然产品,这给当地农村增加经济收入,农民致富的一大项目。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主要应用在香料,食品和医药工业,对于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提取及纯化的物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更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由于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是一项获得健康、高品质和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对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以及世界各地对食品管理卫生法规有日益严格的趋势,可以预料萃CO2取分离技术的产品在今后将得到广泛的工业应用,超临界CO2萃取产品将成为人们首选的健康食品,市场容量十分庞大。

超临界CO2萃取的产品有以下几类:

(一)食用天然色素:

辣椒红色素,叶黄素,番茄红素,栀子黄色素,玉米黄色素。

(二)香料类(天然香料的分离特制):

桂皮油,茉莉花头香精油,桂花净油、丁香、八角油、小茴香油,柑橘叶精油,烟草净油,姜油,圆柚精油等。

(三)保健食用油食品类(动植物油提纯,植物色素提取):

小麦胚芽油、姜油、芹菜料油、芜蒌料油、花椒油、鱼油玉米胚油,米糠油,紫草油,紫苏籽油,青果脂肪油,南瓜子油,核桃油,茶子油,樟树籽油,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磷脂,天然维生素E,EPA和DHA提纯等。

(四)中草药类(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药品原料的浓缩特制):

紫杉醇、丹参酮、黄酮、茶多酚、厚朴酚、青篙素、当归油、砂仁油、薏米油、紫苏籽油,单甘酯,植物淄醇,大豆异黄酮,甘草黄酮,竹叶黄酮,银杏黄酮,荷叶黄酮,藜蒿黄酮,儿茶素,咖啡因,啤酒花,荞麦芦丁,生物碱等。

目前,我公司已具备生产超临界CO2萃取产品的先进技术。

1.4.3项目财务分析

(1)产5000公斤规模的香疗姜油(例)(也可制备药用姜油和食用姜油)

原料成本12000元/吨,产品成本1200元/kg,产品售价3200元/kg。

年生产量5000kg,年创产值1600万元,年纯利1000万元。

(2)年产20000kg规模的植物绿色素(食品类)

原料成本1800-3000元/吨,产品成本600元/kg,产品总成本12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年利润1500万元

(3)年产5000kg规模的中草药浓缩原料

原料成本12000元/吨,产品成本18000元/kg,产品售价40000元/kg,年利润10000万元。

(4)年产茶多酚1000吨,原料数量:

茶叶15000吨,成本157200元/吨,产品出售价520000元/吨,利润350000元/吨,年利润350000000元。

(5)年产黄酮200吨,原料:

竹叶10000吨,成本200000元/吨,产品出售价500000元/吨,利润300000元/吨,年利润60000000元。

(6)年产紫杉醇100公斤,原料成本86000000元,产品售价1kg/25万美元,年产值200000000元人民币。

综上数据,公司生产已具备条件的茶多酚,黄酮1000吨的生产规模。

3000吨的生产设计能力。

以生产茶多酚为例,进行财务分析:

(以公司生产经营10年为一计算单元,以年平均生产1681.6吨计算)

产品变动成本256449.14万元

固定成本7004.55万元

完全成本26448.71万元

年产值87443.20万元,

年毛利润60994.49万元

年增值税9254.69万元,

年纯利润38201.61万元。

所得税12431.98万元。

投资利润率:

171.82%

投资利税率:

116%

销售利润率:

43.68%

盈利平衡点:

12.13%

1.4.4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投产第一年产量300吨,产值15600万元,税金1649万元,利润8770万元。

第二年产量500吨,产值26000万元,税金2748万元,利润14925万元。

第三年产量1000吨,产值52000万元,税金5299万元,利润28950万元。

以后每年以20%的增长速度发展。

1.4.4合营项目的由来

1.4.5根据双方达成的初步意向表达了双方能够真诚合作成立合营公司。

1.5研究结论

为了满足市场对健康绿色食品及中草药原料的需求,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拟建一个超临界CO2萃取生产茶多酚、黄酮1000吨的生产企业,是完全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合营目标

2.1合营公司的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2.2合营公司的名称:

福建省嘉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合营宗旨:

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宗旨,通过双方的真诚合作,把绿色健康的产品提供给广大消费者,及建成国内国际最大的产品供应商,使双方都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合营目的:

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使公司有个宽松的投资环境。

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茶叶种植面积几十万亩、毛竹种植面积20万亩的资源优势;人工种植红豆杉面积50000多亩,生产茶多酚、黄酮、紫杉醇等产品。

使公司能够顺利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使公司与政府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合营期限:

50年

2.5生产经营范围:

生物资源开发:

茶多酚、黄酮、建设人工种植红豆杉基地提取紫杉醇及中药材提纯。

茶多酚、黄酮深加工研制、生产和销售。

2.6.合营规模:

人民币64179万元。

2.7投入建设时间计划:

2.7.1基建、设备建设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基建、设备投入15000万元;第二期基建、设备投入18000万元;第三期基建、设备投入66179万元。

基建、设备总投入39179万元,建设时间为3--4年。

2.7.2人工红豆杉种植基地建设分多期建设:

第一期红豆杉育苗基地3000亩、分批购买种子200万元;红豆杉种植基地12000亩,购买三年以上种苗600万株,6-10元/株,平均8元/株,投入5000万元;第二期红豆杉种植基地20000亩,购买种苗1000万株,投入8000万元;第三期红豆杉种植基地30000亩,购买种苗1500万株,投入12000万元;第四期开始种植自己育苗的红豆杉。

人工红豆杉种植基地建设投入25000万元。

2.7.3项目总投资64179万元。

2.8生产规模

第一期投入建成后可年生产茶多酚300吨;

第二期投入建成后可年生产500吨;

第三期投入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生产各类产品:

99.5%紫杉醇260公斤;茶多酚、黄酮1000吨生产能力、3000吨设计生产能力;年生产茶多酚深加工保健品15亿粒胶囊;生物肥料15万吨;产值超20亿元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第三章市场预测及产品规划

3.1项目提出背景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建设人工种植红豆杉基地、利用超临CO2界萃取技术生产的产品:

1)紫杉醇:

紫杉醇是当今世界上广谱性最好,活性最强的抗癌新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过去10年抗癌药最大的发现,未来10年最有希望的抗癌药”,但由于国内外尚无大型集中的原料基地,苦于原材料匮乏,无法组织大规模生产,加工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为了满足国内外药材市场发展的需求,利用人工种植红豆杉提纯紫杉醇,属生物制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

红豆杉提炼的紫杉醇,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相当广阔,市场需求极大,目前每1公斤紫杉醇市场售价高达人民币200~300万元。

每100㎏紫杉醇大约可治疗5万多个肿瘤病人。

因紫杉醇具有优良的抗癌特性,副作用小,中国科技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于2000年9月颁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确认紫杉醇为新技术产品(编号05030206)鼓励发展。

紫杉醇产品自1992年投放市场以来,由于其独特的抗癌疗效,为广大的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令人惊喜和兴奋。

而全球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其市场前景可观。

由于紫杉醇植物属于世界珍贵稀有树种,资源稀少,且培育困难,故世界上对紫杉醇的需求较旺,且货源奇缺,据上海复旦大学负责该项目开发研究的教授分析,在未来15年至20年时间内,紫杉醇将是治疗乳腺癌、子宫癌无可替代的药物。

因此,紫杉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红豆杉作为提取紫杉醇唯一的原料,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货源奇缺。

目前,肿瘤疾病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

1997年~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有关资料报道:

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为1000万,死亡癌症人为600~700万,死亡总的12%。

在居民常见死亡原因中因肿瘤而死亡者在发达国家居第一位(占死亡总数的22.3%),在发展中国居第二位(占死亡总数的9.5%)。

肿瘤的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癌症患者的不断增多(仅美国、欧洲、日本每年就新增癌症病人400万以上),具有关部门统计:

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病人总数可达930万以上。

预计治疗这些癌症病人,每年大约消耗紫杉醇5000公斤以上,2003年国际市场的供应量仅为400公斤,仅美国就需消耗2500公斤左右。

而美国只能生产150公斤左右。

目前,福建明溪、龙岩、南平已有几万亩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基地,都已经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给我公司在人工种植红豆杉一个很好的借鉴。

2)茶多酚、黄酮,茶多酚于1996年列入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二者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和积极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要生理活性表现在:

抗氧化,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癌抗突变以及用于心血管疾病和对免疫系列的调节作用,已经被应用到了化妆品,医药,精细化学品,保健品,食品抗氧化剂。

在食品抗氧化剂中,茶多酚,植酸(纳),磷脂,甘草抗氧化物等几种天然抗氧化剂被国家批准在食品工业中作为抗氧化剂使用,以天然抗氧化剂取代合成抗氧化剂是今后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就国内在人工合成食品抗氧化剂与天然抗氧化剂相互并在的市场上,茶多酚的年需求量就在5000吨,将来一旦禁用合成抗氧化剂,而代之为天然抗氧化保健产品,茶多酚的年需求量将会达到几万吨。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以植物为原料的药品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2004年销售额达75亿美元,其原料80%依赖进口。

欧盟是世界最大植物药市场之一,约占世界植物药销售额的45%,近几年,欧盟的植物药市场发展快于化学药品市场。

在亚洲各国,草药的应用很普及,亚洲草药提取物市场估计为7亿—8亿美元,我国2004年出口提取物为8866美元,约占其市场份额10%。

我国2004年出口非洲地区220万美元,占总值的1%,而非洲缺医少药,市场潜力很大,去年我国出口中药提取物2.23亿美元,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4%左右,市场开发空间还很大。

3.2有利条件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有严格的法规,而植物药原料完全依赖进口,消费者对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的认识、新的中药产品在不断的开发。

我国在近几年来越来越重视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及人们对自身健康安全的重视,可以预计超临界萃CO2取产品将会有很广阔的市场需求。

3.3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产品的质量被国内外用户所认可,及人们对天然保健食品的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视,以茶多酚、黄酮及各类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药物,保健品被国内外消费者认可,中药提取物更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在制药工业和保健食品工业,需求量十分巨大,2005年国际需求量为250亿美元。

目前以世界上对紫杉醇的需求旺盛,且货源奇缺,发展建设人工种植红豆杉基地、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的产品被开始广泛地应用为契机,计划建设人工种植红豆杉基地40000亩、年产99.5%紫杉醇260公斤;年产食品级、医药级茶多酚,黄酮1000吨生产规模,3000吨的设计生产规模的现代化一流的超临界CO2萃取生产企业。

 

第四章项目设计

4.1超临界CO2萃取的技术来源

超临界CO2萃取的技术是福建省嘉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化工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日本雄本大学达成的科研成果,其工艺和其它化学法相比,,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可以在接近室温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

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因此在萃取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全部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度,易热解的物质在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

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

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溶剂。

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100%的纯天然。

目前,我公司已经具备该项目的生产技术。

4.2设备方案

根据生产规划和选用的技术,通过比较论证对设备的选型应从技术先进性,设备可靠性和投资经济性,针对产品生产设计的特殊性,其主体设备将按设计要求向生产企业定制,非主体设备在国内采购,设备的最终选型还需与生产企业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商务谈判。

在技术性能优越、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良好的售后服务,做到“货比三家”以最小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

4.2.1主要设备

德国UHDE公司、KRUPP公司,瑞士NOVA公司进行设备比较,最终选型。

1)萃取设备系统20套

2)分离系统20套

3)升压系统8套

4)吸附系统20套

5)冷却系统8套

6)废水利用装置1套

7)原料处理系统2套

8)原料废弃物回收装置1套

9)粉碎设备多套

10)化验设备系列

11)辅助设备多套

12)茶叶干燥设备多套

13)一级反应设备多套

 

4.3.1生产工艺流程:

CO2

废物排放

材料

处理

分离

再利用

冷却结晶

升压萃取

成品包装

 

4.4成品包装按国家标准进行包装

4.5生产规模为年生产1000吨的萃取产品,生产时间为一天三班制,生产周期约2--3小时左右,工艺设计为20套生产装置,每套装置可独立生产,设计生产规模为年生产能力3000吨。

4.4厂址选择

福建省松溪县,松溪县隶属南平市,当地原料资源丰富,原生态环境良好,南平市现有茶叶种植面积50万亩,松溪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7万亩,非常适合该生物工程项目。

4.4.1在选择厂址及投资环境时要考虑到:

1)适合公司发展的投资环境。

2)当地政府对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3)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无仿碍和促进因素。

4)企业厂址与当地居民有无冲突问题。

5)厂址选择与当地政府对地方今后发展经济有无冲突问题。

6)在交通运输方面

7)原材料采购的方便性,成本低廉性。

4.4.3场地使用方式

国土转让50年,手续齐全

4.4.4工厂布局

工厂布置总平面图(见图2)

4.5厂房建设方案

由于该项目产品生产的特殊性,必须充分考虑,要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标准来设计、建设。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来设计建造。

要按国家GMP标准来设计、建设、验收。

生产车间、保健品车间要按国家GMP标准来设计、建设、验收。

4.6车间布置

本项目对厂房有特殊的要求,车间布局和设备布置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便于管理,使设备排列安全合理、流畅、操作方便,并注意通风,确保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文明生产。

由于本项目所用原辅材料的特殊性,车间所用电器、照明、动力线路必须使用抗静电材料和防爆设备。

特殊车间要特殊建造。

4.7环境保护

4.7.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项目厂址选择在福建省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北纬27.24—27.50;东经118.33—118.55。

是福建省商品粮基地、重点林业县、绿茶生产基地之一。

当地原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合人工种植红豆杉、生物工程项目的生产建设。

要求周围200米无大的居民住宅和自然保护区,交通便利,周围环境基本无污染。

本项目投产后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及大气均无影响。

4.7.2工程投产后“三废”及燥声

1)废水

2)废气

3)噪音

4)本项目投产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该项目的设计将按照国家对“三废”治理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原则进行,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目的。

因此本项目对“三废”尽量采用现有成熟可靠的技术处理措施加以治理和利用,力求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同时加强厂区绿化,该工程投产后对周围的环境,地质,水文,气象不产生影响。

4.7.3采用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中规定的“三同时”原则。

2、福建省南平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规定;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Ⅱ类标准;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二类标准;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标准;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

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二级标准;

1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4.7.4生产工艺污染分析

4.7.4.1废气: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为工艺废气,主要成分是CO2

反应过程中产生CO2,CO2循环使用,不会有CO2溢出.

4.7.5废水

超临界萃取生产工艺本身并不产生工艺废水,该项目的废水主要有:

4.7.5.1)原材料清洗,产品前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废水。

这里产生的废水是最大的,每天约有500吨水。

4.7.5.2)生活废水

根据该项目上马需要操作工人及辅助工种人员约110人左右,以100L/人日计算,一天约有11吨左右生活废水排放。

4.7.5.3)车间冲洗水

为保持清洁生产,不定期对地面进行冲洗,冲洗水外排,由于相对来说该项目生产所用原料种类较少,水量不稳定,日均约0.5吨废水。

4.7.6、废水治理分析

4.7.6.1方案

对少量需排放的废水、车间冲洗水等废水排入污水池,经中和沉淀后通过压滤排放,生活污水通过化粪他和无动力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4.7.6.3噪声治理

在设备进排气口安装消音器,对各类设备的基础,加装减震器,对各类泵电机动力某尽可能考虑集中布置并进行隔声和吸声处理,车间的四周植树绿化,减少噪声对周边的影响。

4.7.4厂区绿化

为了人们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厂区绿化结合项目设计进行统一规划,各建筑物旁,道路两旁种植花草。

4.7.5环境监测

本项目投产后,需设置专门的环保结构,应有专人负责本项目环保工作,环境监测可定期请当地环境科研所测定。

4.7.6劳动保护

采用设计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7年1月1日施行);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40-90)(1997年版);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8);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0、《医药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4.7.6.1为了有效地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本着工程设计必须考虑安全生产,消除有害物的危害设施与主体工程实施“三同时”原则。

本工程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进行职业安全卫生设施的可行性研究,消除或控制职业危害。

4.7.6.2本工程产品为食品提纯产品,生产规模为年产茶多酚、黄酮1000吨,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对人体伤害的物质。

4.7.9.3职业安全卫生主要措施:

1)操作工在上班时必须佩带安全防护设施。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操作。

3)产车间四周安装抽排风装置,尽量使车间内空气清新流通。

4)操作平台,地坑,孔洞设置防护栏杆或加盖,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5)厂房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各电器设备外壳接地,以防电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