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11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docx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

2016年秋永春一中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2016.11)

命卷人:

学校指定命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B.一杯热水,放一阵子变凉了

C.用锤子敲打铁丝时,铁丝发热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2.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4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第4—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第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3.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

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

1,则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1:

4B.1:

2C.1:

1D.4:

1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零下5℃的液体也能蒸发

B.糖放到水里过一段时间水变甜了,这是扩散现象

C.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属于汽化现象

D.秋天,草叶上“露珠”的形成过程,要放出热量

5.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6.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

A.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B.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D.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8.质量一定的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则冰在熔化过程中

A.放出热量,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C.因为温度为0℃,所以没有内能D.因为温度为0℃,所以内能不变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J    

B.4.2×105J

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0.下列事件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B、用保鲜膜包好水果后放入冰箱

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

11.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5A,则此用电器可能是()

A、家用空调B、电饭锅C、电子计算器D、电风扇

12.如图是电压力锅的工作原理图.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压强过大时过压开关K过压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过热开关K过热自动断开.符合要求的是()

 

13.如图所示,电流表的量程较大,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

某同学拿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他将导线并接在bc、cd、ed两端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将导线并接在ab两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电路故障可能是( )

A.e点断路  B.L1断路

C.电流表短路D.L2断路

 

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

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

A.甲接入电流表,乙接入电压表

B.甲、乙均接入电流表

C.甲、乙均接入电压表

D.甲接入电压表,乙接入电流表

15.如图所示,已知甲、乙是两个电表,开关闭合后两个小灯泡都正常发光,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观察到两电表一个表示数变大,另一个表示数不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电表一定都是电流表

B.两个电表一定都是电压表

C.故障原因一定是L1短路

D.故障原因可能是L2短路

16.通过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R甲:

R乙=2:

1

B.U甲:

U乙=2:

1

C.I甲:

I乙=2:

1

D.I乙:

I甲=2:

1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7分)

17.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___________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效应。

18.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请读出下图温度计的读数,读数是。

19.质量为10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时,吸收的热量是J,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kg焦炭放出的热量。

【c水=4.2×103J/(kg·℃),q焦炭=3×107J/kg】

20.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这样可以在减弱噪音,但是沥青路面在烈日下会变软,这是沥青吸热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请再举一种减弱噪声的方法.

21.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的电流为0.1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Ω.若它两端的电压变为1.5V,则通过它的电阻是Ω,若它两端的电压变为0,则它的电阻是Ω.

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片P,改变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化到2V,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0.5A变化到1A,则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Ω,电源电压为V。

 

三、简答题(3分)

2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

(1)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2)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示例:

冬天房间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室内玻璃窗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4.小高家里原来用液化石油气烧水,每天用60℃的热水100kg.她参加“探究性学习”活动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制造了一台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若用这台热水器每天可将100kg的水从20℃加热到60℃,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70%被水吸收,她家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平均每天可节约液化石油气多少kg?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是8.0×107J/kg)

(3)请你说出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至少说出两条)

 

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电源电压为多少V,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五、实验题(共30分)

26.(3分)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取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

(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8min时海波处于状态,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7.实验“观察水的沸腾”(9分)

(1)安装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对①、②两个铁圈高度的定位,

应根据  的高度先固定铁圈  (选填①、②),

再固定另一铁圈的高度.

(2)请你指出图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3)水沸腾时,观察图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

发现 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 .

(4)正确操作和读数,小明和小华两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分别如表1和表2.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②对于两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小明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两小组的数据均有效

③从记时开始到水沸腾,(小明/小华)小组所用时间较短,原因可能是   .

(5)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 (选填“酒精”或“煤油”)

28.(4分)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实验中,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不同;

⑶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温度升高的多;

29.(3分)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比较其大小,最后得出结论.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

(2)若选用C、F两根导线是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____________的关系;

(3)不能选用D、G两根导线来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是,原因是。

导线代号

D

E

F

G

材料

锰铜

镍铬

镍铬

锰铜

锰铜

长度/米

1.0

1.0

1.5

0.5

1.2

1.5

1.0

横截面积/毫米2

3.2

1.2

1.2

0.8

1.2

1.2

0.8

30.(5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的,在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

(3)现将刚才的电阻换成15Ω的另一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向(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

31.(6分)小明同学在资料上看到了一份材料,某同学在测定正常工作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得到部分U和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U/V

0.20

0.80

1.40

2.00

2.50

3.00

I/A

0.02

0.08

0.14

0.18

0.20

0.21

 

(1)实验中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越大,小灯泡的电阻越(选填“大”或“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2)从材料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Ω.

(3)小明还想利用初中的物理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表格中的每一组数据是否正确,于是他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同时找来了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物电路,其中电源用的是2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可在0~50Ω内调节.

①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乙所示电路图,帮小明将图丙中的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②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

③排除故障后,小明想通过这个实验来验证上述表格中的每一组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你认为小明能做到吗?

请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秋永春一中九年级物理期中考参考答案(2016.1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B

D

C

D

D

A

B

C

B

A

A

B

A

B

C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7分)

17、温室、热岛。

18、热胀冷缩、35℃~42℃、0.1℃、37.6℃。

19、2.1×107J,0.7kg

20、传播过程;熔化;非晶体;在道路两旁植物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合理即可).

21、30Ω、30Ω、30Ω。

22、8Ω、10V。

三、简答题(3分)

23、

(1)液化现象(1分)

(2)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1分)

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由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1分)

四、计算题

24、

(1).Q吸=cm△t=4.2×103J/(kg?

℃)×100kg×(60℃-20℃)=1.68×107J

(2).Q放=Q吸/70﹪=1.68×107J/70﹪=2.4×107J

(3).环保.节能(答案合理即可)

25、

(1)当滑片位于a端时,U=IaR1=0.6A×R1

当滑片位于b端时,U=U1+U2=I2R1+U2=0.2AR1+2V

解得R1=10Ω,U=IaR1=0.6A×10Ω=6V

(2)由图象可知,Ib=0.2A,Ub=4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U2/I2=4V/0.2A=20Ω.

五、实验题(每格1分,共30分)

26、

(1)B、D、A、C

(2)固液共存(3)36℃

27、

(1)酒精灯外焰;②;

(2)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杯底;

(3)a;a处温度低;

(4)①不变;②C;③小华;小华小组加热的水量较少;(5)煤油.

28、

(1)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2)质量、物质同类不同。

(3)煤油

29、

(1)AG

(2)材料(3)存在多个变量

30、

(1)断开最右端

(2)10Ω.

(3)右、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31.

(1) 大、 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2)12.5Ω

(3)①如下图所示

② B、   灯泡短路 

③不能,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电流表调不到0.02A\电压表调不到0.2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