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028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docx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

高一历史考试知识点总复习

班级___学号__姓名_____

1、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位于今天的_伊拉克共和国_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_美索不达米亚_”,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_钉头文字_”,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_汉穆拉比法典_》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_系统完备_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了解和研究_古巴比伦_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2、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_尼罗河_河流域,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_阿拉伯埃及共和国_国大致相当。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_法老_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

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就是_胡夫_金字塔和__哈夫拉_金字塔。

举世闻名的_狮身人面像_就矗立在后者的旁边。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_来世_信仰的具体体现。

古代埃及人早在_3500_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

3、_雅利安_人进入印度之初,曾用种姓来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当他们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内部也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裂为_婆罗门_、_刹帝利_、_吠舍_和_首陀罗_四大种姓集团。

种姓制度由此登上印度历史舞台。

种姓制度的特征 :

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_职业世袭_、_内部联姻_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佛教创始人为_乔达摩。

悉达多_,出身_婆罗门_种姓。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_6_世纪。

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_众生平等_”,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

到公元前_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_世界性_宗教。

4、古代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有中美洲的_玛雅_文化、_阿兹特克_文化和南美洲的_印加_文化。

_玛雅_人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长于农耕,培育了包括_玉米_、_马铃薯_、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和人类的生活。

5、古代希腊是_欧洲_文明的发祥地.地域范围除了_希腊_半岛、_爱琴海_诸岛和_爱奥尼亚_群岛之外,还包括_小亚细亚_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_小国寡民_为基本特征。

公元前_5_世纪至公元前_4_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_古典时代_”。

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_公民_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公元前594年的“_梭伦_改革”和公元前508年的“_克里斯提尼_改革”是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_希波_战争之后,雅典迎来了全盛时期。

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_伯里克利(黄金时代)_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_积极_性和_创造_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_成年男性_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_妇女_、_外邦_人和_奴隶_则都被排斥在外。

6、古代希腊人创作的《_荷马史诗_》,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包括《_伊里亚特_》和《_奥德赛_》两部分。

_苏格拉底_、_柏拉图_、_亚里士多德_、是古希腊三大哲人。

_希罗多德_有“史学之父”的美誉。

他以自身经历与收集的资料为基础,撰写了《_历史(希波战争)_》。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对欧洲史学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7、公元前_509_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27年_屋大维_被授予“_奥古斯都_”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_公元2_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公元_395_年罗马帝国分裂;形成以_君士坦丁_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_罗马_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公元_476_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8、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政府颁布了“_十二铜表法_”。

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_成文_法典。

它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_法制_精神。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

成为_罗马法_体系的渊源。

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

由于它们仅适用于罗马_公民_内部,只有因而被统称为“_公民_法”。

进入帝国时期以后,历代皇帝针对某些具体事项也发布了一些敕令。

这些法令和决议经过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_万民_法”。

古代罗马法体系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它的历史价值。

但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外反映了它的局限性。

9、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的_阿拉伯_半岛。

622年,作为阿拉伯人统一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在_麦加_应运而生。

_穆罕默德_是创始人。

不久,统一的国家也诞生了。

到_8_世纪中叶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大帝国。

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_世界性_宗教。

_1258_年,_蒙古_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灭。

10、_1453_年奥斯曼帝国的_穆罕默德二世_亲率大军围攻并攻陷了_君士坦丁堡_。

_东罗马_帝国灭亡。

后奥斯曼人将城市改名_伊斯坦布尔_。

进入_16_世纪后,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它控制了亚欧商路。

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_新航路_。

11、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_6_世纪下半叶,后逐渐扩展,_11_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_8_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_查理马特_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史称“_采邑改革_”。

这次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加速了自由农民的_农奴_化进程。

各级封建主层层分封,也逐渐形成了西欧封建_等级_制度。

_庄园_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_自给自足_的经济实体,国王、_教会贵族_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主领主。

12、_12_世纪以后,随着_城市_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

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_市民_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_等级代表会议_,_等级君主_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_1265_年召开的英国_议会_和_1302年_年举行的法国_三级_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_等级君主_制的初步形成。

_金钱赎买_和_武装斗争_是城市争取自治常用的两种手段。

13、完成下面关于“中世纪王权与教权”的相关表格:

中世纪相关时期(世纪)

王权与教权的大致关系

国家与史实

5~11世纪

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法兰克王国:

_________

5~11世纪

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法兰克王国:

_________

5~11世纪

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查理曼帝国:

_________

11~13世纪

教权膨胀,王权衰弱

德意志帝国:

_________

13世纪以后

教权衰弱,王权上升

法兰西王国:

_________

__世纪教权达到极盛。

_______是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

 第二分册

1、距今_1万_年前后的_新石器_时代,人们学会了_栽培谷物_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_粟_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_水稻_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陕西临潼的_姜寨_遗址是早期_农耕聚落_的一个典型,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_平均分配_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_原始_社会阶段。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_神话传说_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

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_炎黄子孙_自称。

最迟至距今_5000—4000_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_满天星斗_,_八方雄起_。

其中黄河中游的_中原_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地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2、从文献记载来看,公元前_21_世纪至_16_世纪的_夏_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_军队_、设置了_监狱_、并制定了_刑法_以镇压反抗者。

在时间和地域上与这个王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_二里头_文化遗存。

遗址表明当时社会的_分化_已很明显。

并已出现了_玉器_和_青铜器_为材质的礼器和祭器。

3、公元前_1600_年,商部落的首领_汤_建立了商朝。

由于_甲骨文_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_殷墟_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_直接文字记载_的王朝,商朝的历史因历史学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著名大型青铜器的代表_司母戊_鼎,主要是_礼_器,专用礼典祭祀,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有_沟通天地_和支持_政治权利_的功能。

_甲骨文_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为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_20_世纪初,历史学家_王国维_总结自己的历史研究方法时提出了_二重证据_法。

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历史研究。

4、公元前_1046_年,_周武王_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_牧野_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

商朝灭亡后,建立了周朝,定都_镐_史称“西周”。

西周确立了“_封邦建国_”的政治体制,达到“_封建亲戚_,_以藩屏周_”的功效。

西周初期_周公_制定了_礼乐_制度,内容:

_礼_指典章、规则、礼节、仪式;_乐_指音乐、舞蹈、史实、歌咏。

作用:

贵贱有等,上下“和同”。

实质:

_敬天保民_的新思想。

对中国后续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公元前_770_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_洛邑_(今河南洛阳东北),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_春秋_、_战国_两个时期。

这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经济变革(最深刻的变革):

以_铁制农具_和_犁耕技术_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政治变革:

由封邦建国到_中央集权大一统_。

思想变革:

由_礼乐_制度到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_礼_和_仁_;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_仁政_;荀子,主张_礼法合一_。

道家:

老子,主张_无为而治_和回到_小国寡民_状态。

法家:

_商鞅_、_韩非子_,主张提倡_法治_,_君主集权_制,重视功利。

6、战国七雄:

_齐_、_楚_、_秦_、_燕_、_赵_、_魏_、_韩_。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_商鞅变法_,以__、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_井田制_、废除_世卿世禄_、奖励_耕战_、建_县_制和_什伍连坐_等一系列法规。

公元前_221_年。

秦王_嬴政_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大一统帝国。

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央设三公_丞相_、_御史大夫_、_太尉_。

其下设_廷尉_、_治粟内史_等分别负责司法、财务等政务的九卿。

秦朝地方政府为_郡_、_县_两级。

长官由朝廷任命。

县下有_乡_、_里_等组织。

为了巩固新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_货币_、_度量衡_、_文字_等;建造_驰_道与_直_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_长城_,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_焚书坑儒_,以统一思想舆论。

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7、秦短命而亡的原因首先是秦的暴政,体现在_赋税_重,_兵役徭役_重,_刑法_酷。

其次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不适应社会需要;统治集团争权夺利;沿用旧政,如戍边问题。

六国臣民对秦朝的分离倾向。

公元前_209_年,_陈胜_、_吴广_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农民起义军虽一度打入关中,但终为秦军所破。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_项羽_展开了长达四年的“_楚汉_战争”,最终刘邦获胜。

公元前_202_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8、汉朝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_宽简疏缓_,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汉朝初年,_黄老_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_文_帝、_景_帝时期,采取“_清静无为_”、“_休养生息_”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_族诛_、_连坐_等严刑苛法。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_文景之治_”。

9、汉武帝“有为”的主要表现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抑相权,建立_内朝、外朝_制度;控地方,创设_刺史_制度;弱王国,颁布“_推恩令_”。

思想:

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

实质是_儒表法里_。

军事:

三次出击匈奴。

汉武帝时,采用_董仲舒_、_公孙弘_等人的建议,在长安建立_五经_博士,将儒学定位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10、公元_25_年,_刘秀_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

因定都_洛阳_,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落,_地主豪强_势力膨胀,外戚、宦官专权导致朝政腐败。

11、220年,曹操的儿子_曹丕_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_曹魏_”。

221年,_刘备_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_蜀汉_”。

229年,_孙权_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_孙吴_”。

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_中原_地区,北方人口被迫_南迁_。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_南移_。

 

12、三国到隋唐的政局演变:

 

_匈奴_、_鲜卑_、_羯_、_氐_、_羌_5个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后,纷纷建立政权,其中重要的有16国,史称“五胡十六国”。

同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_江浙_、_湘赣_、_巴蜀_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北魏_孝文帝_亲政后,推行以_汉化_政策为主的改革。

政治上: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迁都_洛阳_,地方上废___制,实行_三长_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

推行_均田_制,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思想上:

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孝道。

文化上:

说_汉语_,穿_汉服_;改_汉姓_;极力促进胡汉通婚。

13、_581_年,_杨坚_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

_618_年,_李渊_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_隋文帝_帝时,中央设_中书_、_门下_、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分别执掌_草拟_,_审核_,_执行_政务。

尚书省,下设吏_、_户_、_礼_、_兵_、_刑_、_工_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_皇权_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同时严格三省制和政事堂制度的执行,还将使_皇权_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取_推举_制,魏晋南北朝演变为_九品中正_制,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_科举_制。

14、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接受吐蕃赞普_松赞干布_的和亲要求,将_文成公主_公主嫁往吐蕃,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_贞观之治_。

”高宗后_武则天_称帝建“_周_”,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当政期间基本沿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使唐朝的发展得以继续。

唐朝的鼎盛出现。

唐_玄宗_统治前期,出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现象,后人称为“_开元盛世”。

15、西汉武帝时,_张骞_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唐朝在西域设有_安西都护府_、和_北庭都护府_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_长安_,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_汉字_、_儒学_、_律令_,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_佛教_,影响尤为深远。

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_汉字_文化圈、_儒家_文化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