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946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docx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doc

2017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模拟题精选(8月门日)

1.(单选题)公务员对下列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是()o

A.交警对其做出的交通违规处罚

B.其所在的行政机关对其做出的行政处分

C.其申请建房的申请被城建局驳回的行政行为

D.城建局对其违法建房做出的处罚决定

参考答案:

B【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B项属于行政机关内部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故本题选13。

2.(单选题)下列属于法律行为的是()o

A.甲对所种果树果实的收获行为

B.甲进入乙果园摘取果实的行为

C.甲为避免乙的果实受损而进入乙果园所为的摘取行为

D.甲与乙约定以一定报酬为条件,由甲帮助乙收果实的行为

参考答案:

D【解析】法律行为是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只有D项,甲、乙以一定的报酬为约定进行果实摘取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属于法律行为。

故本题选D。

3.(单选题)下列事实中,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A.刘某将电脑送给好友

B.张某因病去世

C.李某每天坚持跑步

D.王某将许某打伤

参考答案:

C【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A项的赠与行为会引起物权关系的变动;B项张某的死亡会产生继承关系;D项王某打伤许某的行为可引起民事赔偿。

故本题选C。

4.(单选题)马某在8岁生日时,接受了亲戚赠送的5000元人民币,马某的独立接受行为()0

A.未经父母同意但仍然有效

B.因未经父母同意而无效

C.因未经父母同意而部分无效

D.因未经公证而无效

参考答案:

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故马某的独立接受行为有效。

本题选A。

5.(单选题)下列关于法人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o

A.法人机关只能由一个自然人组成

B.法人机关仅指意思机关

C.法人机关必须是合议制机关

D.法人机关可由个人或集体组成

参考答案:

D【解析】法人机关是指根据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于法人成立时就产生的不需要特别授权就能够以法人的名义对内管理法人的事务,对外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实现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一定机构或者个人的总称。

法人的机关由自然人构成,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由若干自然人集体组成的一定机构,即合议机关(如:

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也可以是以单独的自然人个人,即独任机关(如公司的董事长、经理等)构成。

故A、B、C三项说法错误。

本题选D。

6.(单选题)委托代理中,代理人取得代理权的依据是()0

A.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B.被代理人授权

C.代理人的同意

D.公证机关的公证

参考答案:

B【解析】《民法通则》第64条规定,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

故本题选B。

7.(单选题)甲公司采购员李某要采购10吨钢材,张某只知道陈某的公司有钢材出售,张某即牵线使李某和陈某洽谈成交,张某为()。

A.居间人

B.传达人

C.代理人

D.中证人

参考答案:

A【解析】居间人是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报告信息机会或提供媒介联系的中间人。

传达人是将一方的意思表示原原本本地转达另一方的行为人。

在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传达人只是起传话工具的作用,无须也不能进行独立的意思表示。

代理人指自然人根据代理契约或授权书或口头约定,向被代理者收取一定佣金(或者免费),全权或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代表被代理人或者授权单位,在代理期限内行使被代理者的权利,完成相关的使命或者任务。

中证人只是见证人,就是证明人,没有担保义务,除非借据中写明了要承担担保责任。

本题中张某明显只是提供媒介联系的中间人,属于居间人。

故本题选Ao

8.(单选题)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人民法院()。

A.通知当事人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受理

B.裁定不予受理

C.予以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D.予以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起诉

参考答案:

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V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故本题选Co

9.(单选题)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设定。

A.企业规章制度

B.劳动合同

C.法律法规

D.集体合同

参考答案:

C【解析】《劳动法》第73条第3款规定,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故本题选C。

10.(单选题)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条件出现,劳动合同()。

A.解除

B.自行解除

C.撤销

D.终止

参考答案:

D【解析】《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故本题选D。

11.(单选题)日本向唐朝派遣了多批遣唐使,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

他们深受唐文化影响,其中给自己取了汉名“晁衡”的是()。

A.吉备真备

B.髙僧空海

C.阿倍仲麻吕

D.多利思北孤

参考答案:

C【解析】晁衡,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又名朝衡,日文名阿倍仲麻吕。

开元五年随遣唐使使舶赴唐,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等。

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

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

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

故本题选C。

12.(单选题)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和繁荣发达的社会经济。

该城市是()。

A.长安

B.汴梁

C.洛阳

D.临安

参考答案:

B【解析】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故本题选B。

13.(单选题)元朝的统治地域非常辽阔。

一般认为,其疆域的最北端为今天的()。

A.西伯利亚北部

B.蒙古乌兰巴托

C.库页岛

D.贝加尔湖

参考答案:

A【解析】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注意,贝加尔湖是元朝的东北部地区,而非最北端。

故本题选A。

14.(单选题)明代中后期,大批耶稣会士带着西方的近代科技文化来到中国,对中国学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徐光启就和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该外国传教士是()。

A.汤若望

B.艾儒略

C.金尼阁

D.利玛窦

参考答案:

D【解析】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带来了15卷本的《原本k1600年,明代数学家徐光启与利玛窦相识后,便经常来往。

1607年,他们把该书的前6卷平面几何部分合译成中文,并改名为《几何原本》。

后9卷是1857年由中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译完。

故本题选D。

15.(单选题)“闭关锁国”是清朝的重要政策,实施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防范西方国家骚扰

B.经济自给自足

C.通商口岸太少

D.防止内地民众外逃

参考答案:

B【解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有两个主要原因:

(1)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经济自给自足,认为国内物产丰盛,国力强盛,不需要外洋货物;

(2)面对西方的殖民统治者日益强盛的侵扰活动,从国家安全出发,实行闭关政策。

但根本原因是第一条。

故本题选B。

1.名片效应指传播者先向受众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名片效应的是:

A.某旅游公司针对60岁以上顾客推出低价路线,迎合了老年群体精打细算的心理

B.某电视节目中,嘉宾们大肆宣扬一线城市高房价的合理性,观众们对此观点不置可否

C.某护肤品牌在欧美市场推出美黑产品,在亚洲市场推出美白产品,二者同样畅销

D.某教授在讲座上谈及大家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后说明应如何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选D]【解析】提问为“属于”。

名片效应:

传播者所能接受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

有先后顺序在其中。

A项“迎合心理”符合“接受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和思想”,

但是没有先后的顺序,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不置可否”意思是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态度模棱两可,不表明态度,所以不清楚观众是否习惯,且不涉及先后,只是宣传,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不涉及观点和思想的体现,只讨论产品,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大家关心”说明大家能接受的,“而后”表明有先后,没有明确“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但是相比较其他选项,D项更好,当选。

2.广告,即广而告之之意。

是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

非经济广告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又称效应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启事、声明等,主要目的是推广。

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经济广告的是:

A.某知名艺人在拍戏之余也涉猎时尚潮牌,并在今年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在参加家庭聚会时,所穿衣服为印有个人潮牌LOGO的新款服饰

B.小王的父亲因患有老年痴呆症,某日独自出门走失,小王去电视台刊登寻人启事,滚动播出,寻找父亲,承诺提供有效线索必有重谢

C.为进一步加大公司中层管理干部职务公开选拔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某公司在内部网站上公开发布竞聘通知

D.很多的楼盘都喜欢在T恤上面印上品牌LOGO和广告语进行宣传,并把这种服装免费赠送给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而且达成约定,要求他们跳广场舞的时候必须穿这种服装

【选D】【解析】提问为“属于”。

多定义题,问啥找啥,直接找经济广告的定义。

经济广告:

以盈利为目的广告,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效益。

A项第一句只是说明有这样的事情,没有涉及广告;家庭聚会不能算打广告,穿这个衣服可能仅仅因为好看,没有盈利的想法,排除。

B项寻人启事不是为了盈利,对应的是效应广告,排除。

C项是在招聘人,不以盈利为目的,排除。

D项T恤可能是免费,但是印上LOGO肯定是为了宣传,符合定义,当选。

3.后合同责任是指合同关系消灭以后,应承担保密、协助、保护、通知(告知)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违反此项义务,给相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一种民事责任。

这种责任是合同责任在合同履行完毕后的一种延续的性质,是违背后合同义务所引起的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构成了后合同责任的是:

A.房屋买卖合同履行完毕后,卖家将房屋的有关重要事项及时告知了买家

B.租客李某在承租期间擅自对房子进行了改装,后来房东发现并要求赔偿

C.张某辞职后去了另一家公司,带走了大量内部信息,给原单位造成了巨大损失

D.王某与甲公司签订合同,负责某项目技术开发,合同终止后仍有义务提供技术支持

【选C】【解析】提问“后合同责任”。

后合同责任是指合同关系消灭以后,应承担保密、协助、保护、通知(告知)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违反此项义务,给相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一种民事责任。

后面的内容不重要,句号之前已经表述清楚,则以前面为主,不能选出唯一答案,看句号后的内容。

A项“房屋的重要事项及时告知”是应该告知的内容已经告知,不符合“违反此项义务”,排除。

B项是“承租期间”,后合同责任是合同方关系消灭之后,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辞职”是合同关系消灭之后,“内部信息”是与工作相关的,应该保密,张某违反保密的义务,构成后合同责任,当选。

D项王某“有义务支持”,但是王某是否支持不清楚,无关项,排除。

4.文化旅游是指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活动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它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民俗旅游的是:

A.游客游览深圳民俗文化村

B.夏威夷毛利人村落对游客开放

C.外地游客登泰山观日出

D.游客在苏州园林欣赏苏州评弹

【选C】【解析】提问为“不属于”。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

A项和D项的主体都是游客,游客一般都是外地的,不考虑游客不是外地的情况。

A项“游览民俗文化村”对应地域民俗事象,符合定义,排除。

B项毛利人村是异地,是到异地观察地域民俗事象,符合定义,排除。

C项地域民俗事象是特有的,日出不只是泰山顶上有,不是地域民俗事象,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苏州评弹”是从苏州起源的特色文化,符合定义,排除。

5.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组织或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感受到的威胁以及试图通过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来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

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于避免不确定的和模棱两可的想法和做法,对于正式的规定、计划和规则有着强烈的要求。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不确定性规避的做法是:

A.因材施教

B.举棋不定

C.未雨绸缪

D.悬崖勒马

【选C]【解析】提问为“最符合”,择优选择。

不确定规避是指组织或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感受到的威胁以及试图通过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来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

定义较难,主体是“组织或群体”,选项的主体不明确,不能排除。

“面对不确定所感受的威胁”说明有危险,“通过”引导方式:

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目的是规避危险。

A项“因材施教”没有危险,是根据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发挥自己的特长,排除。

B项“举棋不定”是不知道往哪走,体现了不确定,但是没有体现危险,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未雨绸缪”是雨没有下,提前做准备,说明可能受到不确定的危险,符合定义,当选。

D项“悬崖勒马”的危险是确定的,不符合定义,排除。

6.国土整治是通过考察、评价、规划和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积极治理和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髙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国土整治工作的是:

A.“三河”和“三湖”的治理

B.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退耕还林、还草

D.南水北调和北水南调

【选B]【解析】提问为“不属于”。

国土包括水、河、湖等陆地、河域、领空等。

“通过”后是方式,“以达到”后是目的。

A项“三河”和“三湖”指的是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都是我国水污染的治理的重中之重,为了协调资源环境的发展,属于国土整治工作,排除。

B项“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短期内是对经济有帮助,但是实际上是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都退田还湖,不属于国土整治,当选。

C项退耕还林、还草、D项南水北调和北水南调都是资源充分利用,属于国土整治,排除。

7.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其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其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迁移扩散的是:

A.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在一个月内风靡网络

B.某县开通农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平台

C.智能手机在人群中的普及

D.基督教通过欧洲移民而传到美洲

【选D]【解析】问属于迁移扩散的,问什么找什么。

“由于”表原因,即某地人和群体移动了,传播了文化。

A项主题曲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不是通过人带过去的文化,排除。

B项“在线”说明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不是通过人和群体传播,排除。

C项不明确是由于什么原因普及,保留。

D项“移民”明显是通过人传播的文化,优于C项,当选。

8.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比例偏见的是:

A.与买1000元的锅送50元的勺子的方式相比,加1元换购50元的勺子的方式,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B.200元的4G内存条,顾客单独购买的可能性很小,附加在电脑上,4G内存电脑4800元,8G内存的电脑5000元,只需多加200元,电脑的性能提升一倍,消费者会觉得特别划算

C.同一款闹钟,A商店卖100元,B商店卖60元,很多人会选择花10分钟的时间,从A商店到B商店去购买闹钟,来节省这40元

D.同一块原价5000元的手表,A商店优惠5%、13商店直降250元,前者的销售业绩明显比后者要好

【选C】【解析】问不属于比例偏见的。

“也就是说”用于解释说明,即人们对比例比数值更敏感。

A项说的是要送同样的勺子,第一种方法感觉要花很多钱,第二种方法让人感觉只需花1块钱,即人们对比例更敏感,符合题干,排除。

B项同样的内存条,同样的价钱,附加在电脑上让人感觉更便宜、更划算,更容易购买,即对比例更敏感,符合题干,排除。

C项是数值的对比,60元〈100元,即对数值敏感,没有提及比例,不符合题干,当选。

D项优惠同样的钱数,但用比例表示让人感觉更便宜,更愿意购买,说明对比例敏感,符合题干,排除。

9.第三方员工是指招聘人员和使用人员相分离的劳务经济模式。

派遣机构应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需求和标准,为用人单位派遣符合条件的人员,供用人单位用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第三方员工的是:

A.小李在甲公司上班,乙人才公司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并发放工资

B.小张被总公司调至公司驻上海办事处工作半年,再调回总公司

C.小王在甲公司上班,同时自己与朋友合开了一家网店卖服装

D.小赵在家办公,同时为甲、乙两家公司从事翻译工作并领取报酬

【选A】【解析】问属于第三方员工的。

题干意思是招聘和使用人员相分离,分别由两家公司负责。

A项小李在甲公司上班,但是乙公司给发放工资,即招聘和使用人才相分离,符合题干,当选。

B项只是工作调动,不存在招聘和使用是两家公司,排除。

C项小王与朋友开网店,不存在招聘、使用,与题干无关,排除。

D项不明确小赵与甲、乙公司如何签订合同,排除

10.对立事件是指不可能同时发生且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其含义是两个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对立事件的是:

A.掷一粒骰子,事件1:

得到的点数不大于2点;事件2:

得到的点数不小于3点

B.袋子里有红白两个球,每次只拿一个球,事件1:

第一次拿到白球;事件2:

第一次拿到红球

C.小明正在午睡,事件1:

他睡着了;事件2:

他没睡着

D.关于广州现在的天气,事件1:

晴天;事件2:

下雨

【选D】【解析】问不属于对立事件的。

即有且只有一个发生。

A项“不大于2”,即W2(l,2);“不小于3”,即23(3,4,5,6)。

骰子只有6个面,每次投掷会出现1个面,因此这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但一定会发生其中一种,符合题干,排除。

B项只有“红”、“白”两个球,两种情况有且只有一个会发生,符合题干,排除。

C项小明只有“睡着了”和“没睡着”两种情况,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发生(类似矛盾关系),符合题干,排除。

D项“晴天”和“下雨”不是天气的全部情况,还有其它天气,如阴天、下冰雹等(类似于反对关系),因此不一定会发生其中一项,不符合题干,当选。

11.图纸:

施工

A.沟通:

观点

B.方案:

治疗

C.身份:

责任

D.贸易:

条约

【选B】【解析】“施工”时要依据“图纸”,二者是对应关系。

A项可以说依据“观点”“沟通”,但不能说依据“沟通”“观点”,排除。

B项依据“方案”“治疗”,当选。

C项不能说依据“身份”“责任”,排除。

D项可以说依据“条约”“贸易”,不能说依据“贸易”“条约”,与题干顺序相反,排除。

12.绊脚石:

拦路虎

A.并蒂莲:

比翼鸟

B.唱反调:

唱髙调

C.打闷雷:

戴高帽

D.避风港:

避雷针

【选A】【解析】题干中“绊脚石”和“拦路虎”均表示有阻碍、妨碍,比喻意义相同。

A项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二者均形容夫妻恩爱,比喻意义一致,当选。

B项“唱反调”指与别人对着来,反着来;“唱高调”指只说不做,二者不一致,排除。

C项“打闷雷”指在心里瞎猜;“戴高帽”指奉承、恭维他人,二者不一致,排除。

D项“避风港”指很安全;“避雷针”是一个避雷的装置,二者不一致,排除。

注力步言关暴进谣>£:

育粧织广教创网化B.C-D.

【选C】【解析】“落后”可能要“挨打”,二者是或然因果关系。

A项“广泛”与“关注”不是因果关系,排除。

B项“教育”与“暴力”不是因果关系,不能说因为教育导致暴力,排除。

C项“创新”可能带来“进步”,是或然因果关系,当选。

D项“谣言”是人造出来的,“网络”是传播途径,排除。

14.扬长:

避短

A.口是:

心非

B.挑肥:

拣瘦

C.朝思:

暮想

D.弃暗:

投明

【选D]【解析】“扬长”和“避短”是反义词。

C项“朝思”和“暮想”均表示很想念,二者是近义词,排除。

题干中“扬”和“避”是反义词,“长”和“短”是反义词。

A项“口”和“心”不是反义词,排除。

B项“挑”和“拣”是近义词,不是反义词,排除。

D项“弃”和“投”、“暗”和“明”均为反义词,当选。

15.钢笔:

写作:

墨水

A.诗歌:

抒情:

文学

B.火箭:

运载:

航空

C.手枪:

射击:

子弹

D.书籍:

智慧:

书签

【选C】【解析】“写作”是“钢笔”的功能,“钢笔”与“墨水”配套使用。

A项“诗歌”的功能不是“抒情”,与“文学”也不是配套使用关系,排除。

B项“火箭”有“运载”的功能,但“火箭”与“航空”不是配套使用,排除。

C项“手枪”的功能是“射击”,且与“子弹”配套使用,当选。

D项“书籍”的功能不是“智慧”,而是供人阅读、记载等,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