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4814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docx

柳州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修改

桂林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与利用调研报告

报告人:

指导教师: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宁市,邮编:

530004)

摘要:

该报告对桂林市的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实践调查。

特别是对秀峰区、象山区、七星区、叠彩区、雁山区、临桂区六个主要城区的不同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当前桂林市的可再生能源的详实的现状。

结合桂林市的六个主要城区的数据,对桂林的市利用太阳能和浅层地能的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做出了分析,对该市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字:

桂林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浅层地能

1.调研背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自然社会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而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

《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

国际能源署2005年分析认为,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60%,届时仍将有“足够”的资源可满足需求。

预测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大多数将来自运输部门,运输部门占全球石油需求的份额将从现在的47%增加到2030年的54%。

同时指出,C02排放也将增多,减排温室气体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作为全球能源市场日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已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3.6%,世界能源消费将越来越向中国和亚太地区聚集。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速度。

未来5~10年,中国煤炭国内生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量,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则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原油的缺口最大。

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来说既重要又迫切。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

中国究竟该寻求一条怎样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源节流无疑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尤其重要的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我国建筑能耗

33%夏季空调

45%其他建筑能耗

55%空调、

采暖

图1-1我国建筑能耗

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如图1-1所示,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5%。

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标准,建筑能耗要减少50%。

鉴于此,本文作了关于桂林市的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调查和利用评估报告。

桂林市不仅是一个国际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基础较好的新兴工业城市。

全市已形成以电子、橡胶、机床、医药、客车、工艺美术、轻工食品为支柱,产品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与此同时,建筑业日益繁荣,城市建筑面积增长率变得更高。

从世界范围上来说,建筑业消耗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近50%的物质资源和约40%的能源。

图1-2显示桂林的建筑面积量巨大,说明了桂林市城镇化高速增长的状况,这将意味着巨大的建筑能耗。

表1-1是近年来桂林市的建筑概况。

图1-2桂林市一角

表1-1近年来桂林市的建筑概况

类别

面积(万㎡)

类别细分

面积(万㎡)

既有建筑面积

1863.14

居住建筑面积

1564.95

公共建筑面积

298.19

2007年新增建筑面积

492.93

居住建筑面积

357.32

公共建筑面积

135.61

2008年新增建筑面积

486.95

居住建筑面积

314.68

公共建筑面积

172.27

据统计,桂林市房屋建筑近几年竣工面积都稳定在2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公共建筑约为35万平方米。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快速增长的趋势还将持续15年以上。

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在能源总消耗中所占比例约为27.6%,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将会稳定在35%左右。

桂林市作为南方地区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旅游城市也不例外。

桂林市的建筑能耗主要包括空调、热水供应、电气、炊事等方面的能耗,其中空调和热水供应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左右。

桂林市能源随之呈现刚性的需求,因此,对于建筑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是资源节流及扩大能源来源。

尤其是广西属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紧缺地区,能源自给率仅为25%,每年要从区外调入5000多万吨煤,石油和天然气也几乎全部依赖区外。

桂林市作为广西省的新兴工业城市,其能源消耗将会更大,同时桂林又属于旅游城市,污染性工业较少,降低建筑耗能,对于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桂林市的节能工作任务将异常艰巨。

比较好的节能方法之一是善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浅层地能、太阳能等。

浅层地能、太阳能属于低品位能源,按照分级用能原则,最适合满足生活用能的需求。

因此,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作为南方建筑制冷采暖、热水供应、温控农业等的能量源泉,对替代常规商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表1-2柳州市的总耗电量和建筑能耗

年份

总耗电量(亿kwh)

建筑能耗(亿kwh)

2007

130.4

22.18

2008

148

26.64

2.主要调查内容

2.1本报告应用对象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

结合桂林市的实际情况及可再生能源的丰裕程度和可开采度,本报告调查和评估的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太阳能和浅层地能,图1-3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示意图,图1-4是地源热泵系统原理示意图。

由于浅层地能和太阳能属于低品位能源,适宜用于生活用能,因此本报告的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的应用范围为建筑用能。

图1-3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

图1-4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2.2本报告主要调查和评估的内容

桂林市太阳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桂林市太阳能的利用现状;

桂林市太阳能的利用途径和方式;

桂林市浅层地能的形式和特点;

桂林市浅层地能的静态储量和开采量评估;

桂林市浅层地能的利用现状以及规模化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桂林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开发利用的效益分析。

2.3本报告涵盖区域对象分析

桂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旅游城市,也是新兴的工业城市。

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临桂六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

桂林市人口不多,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总人口476万人,少数民族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市区人口60.35万人。

本报告中,将桂林市划分为六个区域,其分区为:

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临桂区,作为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的评估。

3.桂林市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状况调查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

这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属于亚热带地区,雨水丰富、水源充足、河道宽阔,水网密布。

太阳日照强度高和时间长。

因此桂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地源热泵、太阳能系统理想的冷热源,可以广泛的用于生活用能。

3.1太阳能总量和可利用量分析

3.1.1桂林的太阳能资源条件

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北纬24°18''~25°41''。

根据中国太阳能资源带(见图3-1),将全国划分为如下四类地区。

桂林市属我国内陆城市,纬度为中国低纬度地区,历年太阳能平均总辐射量4223MJ/(m2·a),属于第三类地区,接近于资源贫乏的四类地区。

即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1250.8~1625.2h。

图3-1中国太阳能资源带

桂林市地处桂东北部,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桂林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

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光、温、水气候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较大,各县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

历年太阳能平均总辐射量4223MJ/(m2·a),年平均气温为18.9℃。

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影响太阳总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是日照、降雨量、气温。

图3-2、图3-3、图3-4分别是07~09年桂林市日照、降雨量、气温的统计数据曲线图。

从统计资料可知桂林市的太阳能资源情况是每年的5~11月为丰富期,每年的1~4月、12月为低谷期,太阳能光热利用约有5个月时间需要其他能源方式辅助。

图3-2桂林市07~09年月平均日照时数曲线图

图3-3桂林市07~09年月平均降雨量曲线图

图3-4桂林市07~09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热水系统,已成为宾馆、医院、学校设施要求的基本条件,居民住宅小区集中供生活热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夏热冬暖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潮湿、冬季气温变化大、夏季炎热,人们用热水洗澡的天数一般占全年80%以上。

长期以来,各种热水锅炉和家庭热水器为解决生活热水问题,既有其便利之处,又有其各方面不足和局限。

燃煤锅炉成本低,但污染严重,一些城市已下文禁止使用燃煤锅炉要求改用燃油锅炉,但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其运行成本使大家难以承受;燃气热水器在通风条件差的地方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且运行成本高;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安装灵活,使用方便,与电锅炉相比节能效果突出,逐渐成为热水设备的主流产品之一,但同样是冬季需热水量最大时,能效最低,达不到最佳节能效果。

从统计资料可知桂林市的太阳能资源情况是每年5~11月的日照时长较长,气温高,热水需求热量少,对于多层、小高层家庭住在建筑屋面安装太阳能光热集热板制备生活热水一般都能满足需求;但受气候影响,每年1~4月及12月份,日照时长短、气温较低,冬季常有阴雨连绵,但此时制备热水所需的热量反而较高,仅单独依赖太阳能光热利用不能满足热水加热需求。

如采用电、油等辅助加热,成本高,集中供热住宅小区、高层住宅、学生公寓、宾馆、医院等集中供热水大户难以接受。

因此可综合太阳能与浅层地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的优势,采用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耦合的加热系统。

3.1.2太阳能总量和可利用量分析

据统计桂林城镇既有建筑总量为4421.81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492万平方米,可以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屋顶面积约为136万平方米,仅这部分每年可以接收的太阳能就可达6,452,000GJ,折合18.7亿kWh。

桂林市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约为58km2,桂林市太阳能辐射总量值非常大,但是市区范围内实施太阳光热利用和光电利用的效用空间小,只能在建筑物的顶部实施。

由于建筑的密度和高度因素,对于中心城区,太阳能的利用仅适合于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光电照明。

首先考虑太阳能的光热利用,按照城区综合建筑密度0.005计算城区的屋顶空间面积(综合考虑建筑的建筑密度、道路、湖泊、桥梁、园林绿化等折算数据),太阳能光热的屋顶利用空间为58km2×0.005=0.29km2=29万m2。

太阳能光热利用主要针对民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学校、医院、宾馆等建筑生活热水的制备需求,按照屋顶空间总面积的60%的比例实施,综合考虑屋顶本身的效用空间、太阳光的辐射效果和太阳能集热板等系统的安装维护空间,屋顶空间用于太阳能生活热水的制备空间以0.3的利用系数估算,太阳能集热板的安装面积为290000×0.6×0.3=5.22万m2,按照住宅建筑太阳能集中中央热水系统的集热板设计需求和建筑热水用量,3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板可以满足一户住户热水需求,5.22万m2的屋顶空间可以满足约1.74万户住户的生活热水需求,按照平均每户80m2的面积计算,可以满足约139.2万平米建筑面积的太阳能热水需求。

太阳能光电利用主要是照明,包括太阳能路灯照明、城市公园景观照明、小区照明、建筑物夜间外部景观照明灯,效用空间按照城区综合建筑密度0.001计算,可利用的空间为5.8万m2,按照照明灯具、光伏转换的设计和安装间距要求,选取0.3的利用系数,并按照15%的光电转化效率估算,理想的状况下每天可以获取的光电转换电能为5.8万m2×0.3×1180/360=5.7万kwh/d,按照平均30w/支灯光功率,工作10小时计算,可以供给约30万支灯光照明。

当前按照现有城区面积估算太阳能利用分析汇总如下。

表3-1桂林市太阳能利用

序号

太阳能利用类型

利用状况

1

太阳能光热利用

139.2万平米(太阳能中央热水)

2

太阳能光电照明利用

5.7万kw·h/d(60万支30w灯具10小时照明)

上表汇总数据是以目前桂林市城区面积为基数估算的,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太阳能光热可利用面积也会随之增加。

太阳能光电的利用为理论值,考虑到目前太阳能照明的实际的采购成本,实施太阳能照明的规模将暂时难以大规模使用。

3.2浅层地能总量和可利用量分析

3.2.1桂林市浅层地能的总体情况

桂林市河流、湖泊、水库数量众多,城市沿江而建,有丰富的河水、湖水及地下水,可作为热泵机组(或冷水机组)的冷源或热源,换热效率高。

另外,桂林地处亚热带地区,雨水丰富,水源充足。

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桂林市大部分地域属于富水土壤,土壤的含水率极高,为土壤热交换器闭式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浅层地能的开发利用。

浅层地能能量来源见图3-5。

 

图3-5浅层地能的能源来源

桂林位于广西的东北部,地处低纬地带,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总的来说,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多数月份光照充足。

但由于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山区、丘陵、平原兼备,北部有越城岭南麓,东部有都庞岭,中部为海洋山,西部有架桥岭,(这些主要山脉除驾桥岭略呈南北走向外,其余均呈东北—西南走向)天气气候也复杂多变,汛期暴雨、秋季干旱、春季低温阴雨、夏秋季节的强对流天气及其产生的雷雨大风、秋季寒露风、冬季的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每年都有发生,其中以汛期暴雨、夏秋季节的雷雨大风、秋季干旱影响最为严重。

桂林市属我国内陆城市,纬度为中国低纬度地区,历年太阳能平均总辐射量4223MJ/(m2·a),属于太阳能资源一般地区,接近于资源贫乏的四类地区。

桂林属于旅游城市,污染性工业较少,且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阴雨天气较多,空气质量优良率接近100%,因此日照辐射受天气影响较大,受空气质量影响较小,根据桂林市对空气质量控制要求,桂林市的空气质量具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根据历年统计桂林市可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数为127天,可知限制桂林市太阳能资源的主要因素是太阳光照时间的不稳定性。

因此桂林的可利用太阳能资源不是很丰富,从而限制了太阳能直接光电转换的应用。

因此桂林本地的太阳能开发利用应该以太阳能的热利用为主,而且由于太阳光照的不稳定性,很有必要采取辅助加热措施,如地源热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途径之一,具有使用少量高品位能源-电能实现获取输入功率4倍以上的能量的功能,可以与太阳能形成互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并获得节能的效果。

可见桂林市的浅层地能、太阳能资源条件比较突出。

加快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浅层地能在桂林建筑中的应用是保证建筑能源充足及实现能源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3.2.2桂林市的水资源

地表水:

桂林市水资源较为丰富。

桂林市地处桂中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桂林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

日照时数年平均1250.8~1625.2h,年均降雨量约为1949.5mm。

桂林市所在区域横跨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段,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河流落差大,降水量和径流量大,水和水能资源丰富。

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风光的灵魂,是桂林风光的精髓。

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

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属珠江水系。

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称漓江;下游统称桂江,至梧州市汇入西江,全长约437公里,流域面积约5585平方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堪称漓江精华。

图3-6桂林与漓江的地理位置

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有岩溶水、孔隙裂隙水,前者途径为石灰岩、白云岩及地下暗河,后者分布于泥岩和第四系,柳东,柳西及河北防护区为覆盖岩溶区,下伏基岩的岩溶发育,以孔洞型为主,未发现管道型岩溶。

柳南鸡喇峰林谷地,地表有落水洞,漏斗溶洞等出现,经初步查明有红庙、鸡喇、洛维三条地下暗河。

岩溶水的富水性在大部分地区属含水丰富级,一般泉水流量多大于10L/s,地下河流量大于50L/s,径流模数多在4.5~5L/s·km间。

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与地表水多是互补关系,即丰水季节地表水多补给地下水,枯水季节地下水排泄,补给地表水。

据统计,桂林市约有6.05亿m3左右的地下水的储量,如果按照其百分之五(3025万m3)适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按7度温差设计,可提供8.893×1011KJ的冷热量,为571万m2的建筑供冷供暖。

地下水温一般在22±1℃,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接近。

除埋深很浅或明伏流交替的地下河段水温变化显著外,一般无明显的变化,年水温变幅2~7℃,年内变化,3月最低,一般为20.8℃,七月最高,月平均水温为22.3℃。

污水:

近年来,城市污水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低温余热源,是地源热泵的理想低温热源,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水的比热大,设备传热性能好,故换热设备较紧凑;第二,水温的变化较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小,故污水源热泵的运行工况比空气源热泵的运行工况稳定;第三,采用污水作为地源热泵的热源,与以地下水为热源,污水源热泵在技术和经济性上更具优势。

2008年至2009年间,桂林市现有污水处理厂年污水处理能力如表3-2,3-3所示。

表3-2桂林市2008—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汇总表

年度

2008年

2009年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

处理率(%)

91.21

91.46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万吨)

5560.77

5275.34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万吨)

6096.37

5767.63

 

表3-32008-2009年污水处理总量、生活污水处理量统计表

单位:

万吨

处理设施名称

处理级别

2008年

2009年

污水

处理量

生活污水处理量

污水

处理量

生活污水处理量

七里店污水净化厂

二级

1830.55

1433.27

2036.70

1177.90

上窑污水净化厂

二级

3670.17

3472.03

3607.79

3169.04

北冲污水净化厂

二级

721.82

655.47

930.51

783.10

上窑污水处理厂改造区

二级

——

——

165.60

145.30

3.2.3土壤源资源

地形地貌特征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全市地形总分为5个区域。

秀峰区:

包括桂林市市区,北起庙背山、桂林北新区,南至官桥、金山一带。

甲山乡、官桥村一带为河流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144~153米,地面高差1~3米。

地下水位埋深2~7米。

巾山一带,地面标高200~400米,分布区基岩面起伏较大。

象山区:

由象山区政府起往南至北芬村一带。

其中瓦窑至北芬村一带,地势平缓开阔,多分布融县组浅灰、灰白色灰岩。

地面标高144~200米,地下水位埋深2~8米。

桶古山、上月山一带山麓地面标高200米,多分部灰黑灰岩、层孔虫灰岩。

七星区:

指漓江以东的地区,北起董家港,南至华侨农场渡口之西,东止尧山西麓、轮胎厂一带。

地面标高144~200米,地下水位埋深3~10米,穿山南侧隐伏有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1公里的桂林组深灰至灰黑灰岩、层孔虫灰岩。

其余地区均为融县组浅灰至灰白色灰岩夹鲕粒灰岩。

岩石质较纯,但溶蚀强烈,致使表面起伏较大,尤以靠漓江一侧更甚,相对高差达10~40米。

叠彩区:

包括叠彩公园、大面圩、黄田村白竹干村一带。

呈残丘波状平原,地面标高160~170米,相对高差2~5米。

主要为下石炭统岩关阶灰黑色泥质灰岩、灰岩、页岩及硅质岩。

基岩表面大多较平坦。

丰水期地下水位埋深1~4米。

雁山区:

范围较广,包括奇峰镇至草坪回族一带,以及拓木、雁山、大埠乡一带。

基岩表面除柘木至瓦窑起伏较大外,大部分较为平坦,为溶蚀平原,地形微有起伏,地面标高145~155米,地下水位埋深4~6米。

临桂区:

包括庙头、长海、太平圩、西关庄一带。

地貌属于孤峰岩溶平原,平原区地形微有起伏,有群山分布,地面标高145~155米,此处猴山标高589米。

丰水期地下水位埋深0.5~3米。

区域地质特征

桂林地区的地壳总体处于抬升状态,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为一南北向的盆地。

中生代和新生代,因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以及各种自然营力对石灰岩的作用,一些地方形成断陷-岩溶盆地(如奇峰镇机场西侧和三里店一带),积水成湖,先后沉积了晚白垩世和第三纪地层。

从第四纪开始又进入了另一新的地质历史发展时期。

因本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雨水充沛,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遭强烈溶蚀和其他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溶岩地貌;在岩溶平原及洼地中堆积了溶蚀残余的红粘土;砂岩、页岩等岩石也同时受风化剥蚀,崩解的岩石碎块一部分被洪水冲至山前(如尧山两侧)堆积成洪积阶地、洪积扇,另一部分被水流带到更低的地方(如现今漓江谷地一带)堆积下来。

大约从更新世晚期(距今1-2万年)开始,由于地面逐渐上升,水体下切,尤其沿东北、东南方向断裂较脆弱部位下切更强烈,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漓江河谷,在河谷中堆积了卵石、砂土层。

桂林市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折合降水深度为1600mm,为全国平均降水深度648mm的2.5倍,因此在实施地源热泵土壤源系统时具有土壤换热效率高,埋管长度少、投资成本低的特点,加之地表水渗流速度快,可以有效的降低冷热堆积现象。

3.2.4浅层地能的利用总量和实际可利用量分析

(一)地表源系统利用总量:

桂林市有18.09亿m3左右的地表水的储量,按照其百分之五(9045万m3)可适宜采用地表水源热泵,夏季按照5度温差设计,可提供1.899×1012KJ的冷量,为1221万m2的建筑提供冷负荷,冬季按照3度温差设计,可提供1.14×1012KJ的热负荷,为879万m2的建筑提供热。

(二)地下水源系统利用总量:

桂林市约有6.05亿m3左右的地下水的储量,如果按照其百分之五(3025万m3)适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按7℃温差设计,可提供8.893×1011KJ的冷热量,为571万m2的建筑供冷供暖。

(三)污水源系统利用总量:

(四)土壤源系统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