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459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docx

西安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铁路工程师为修建某高速铁路进行地形测绘时,绘制了该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该路段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

B. 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

C. 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

D. 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40千米

【答案】D

【解析】【分析】由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因为②线坡度更缓;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为4千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地球的形状是(   )

A. 正球体                               B. 不规则球体                               C. 圆形                               D. 椭圆形

【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

B。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B点的半球位置是(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2)A点属于(   )

A. 低纬度                                B. 中纬度                                C. 高纬度                                D. 南温带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B点的经纬度是(40°S,10°W);由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该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故答案为:

C。

(2)根据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A点的纬度是20°S,位于低纬度区;故答案为:

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4.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两分两至日),完成下列小题。

(1)6月16日地理中考时,地球公转位置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湘潭一年中正午时刻影子最短

B.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湘潭春暖花开

C.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南极昆仑科考站(80°25′S,77°07′E)出现极昼

【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

(1)6月16日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①点(6月22日前后)。

(2)图中①位置为夏至,此时位于北温带的湘潭太阳高度最高,因此正午时刻影子最短;②位置是秋分,湘潭春暖花开时应为春分前后:

③位置是冬至,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湿季草木茂盛;④位置是春分,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点评】

(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5.今年五一,四位大学生穿着登山鞋,带着装备前往北方某山进行考察。

右图为某山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他们商定的上山路线是顺着山谷爬山,然后攀岩,再经过陡坡攀登到甲山山顶。

下列选项与他们的路线最相符的是( )

A.a→b→甲

B.c→d→甲    

C.e→f→甲

D.h→g→甲

(2)他们从甲山穿越到乙山,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

A.17米

B.17千米       

C.200米

D.2千米

(3)他们在乙山顶游玩后,先向西北方向,再向北方下山,他们选择的路线是(  )

A.乙→b→a

B.乙→d→c   

C.乙→f→e

D.乙→g→h

【答案】

(1)B

(2)A

(3)D

【解析】【分析】

(1)等高线向高处凸起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起为山脊;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为山峰;等高线密集重合为陡崖。

(2)相对高度是两地形区绝对高度(海拔)的差。

(3)地图上的指向标指向正北,因此符合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断规律。

【点评】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3)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

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6.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中纬度   

B.乙地位于高纬度 

C.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D.丁地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所以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丙点,故答案为:

C。

(2)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的纬度都是50°,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丙地是50°N,是五带中的北温带,丁地是南纬50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故答案为:

A。

【点评】

(1)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7.  2019年6月28~2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日本大阪市召开。

图1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G20会议。

读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1)上图中城市(   )

A.都在北半球

B.都位于中纬度

C.①纬度最低

D.③在西半球

(2)在上图中,距离宜宾(104°E,28°N)最远的地点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线.从西经20°经线上看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从东经160°经线上看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纬度区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读图可知,图中④点位于南半球,①④点位于低纬度,①点的纬度最低,③点10°E位于东半球;故答案为:

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

(2)读图可知,宜宾位于(104°E,28°N),距离宜宾最远的地点是①点(20°N,115°W);故答案为:

A。

【点评】

(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即0°纬线。

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8.如图是某同学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演示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方向是a                                                B. 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

C. 此刻①地正处于黑夜                                           D. ①地比②地先看到日出

【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与图中b方向相符;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24小时;此刻①地正处于面向太阳这一面的白昼;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影响,地球上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先看到日出,所以位于东边的①地比西边②地先看到日出,故答案为:

D。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