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372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7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docx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

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思维过程

陈世清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如何提供与时代相适应的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

“人以居为先”,创造人性化、实用性、功能化、风格化的居住空间环境,已成为室内设计师共同奋斗的目标和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室内住宅空间设计概念

住宅设计需考虑生活上的直接实际需要,且需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研究和解决人的各种需求。

诸如:

重视自我表达,道德价值和多目标机能。

美国人高顿认为:

住宅应为人类提供完全的服务,它需同时提拱机能的、情绪的、心理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服务。

室内空间的美应植根在人类的需要之中。

第二节室内住宅设计的家庭因素

每一个家庭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而使家居设计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家庭因素是决定室内环境价值取向的根本条件,其中尤以家庭形态、家庭性格、家庭活动、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关系最为重要。

家庭因素是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条件,也是室内设计的创意取向和价值定位的首要构成要素,合理而协调的处理好这些因素的关系是设计成功的基础。

一、家庭形态

家庭形态包括:

人数构成、成员间关系、年龄、性别等。

家庭的发展成长阶段的不同,对室内环境的需要也截然不同。

(一)新生期

家庭从新婚起到第一个儿女出生以前,人口简单,这种家庭无论是独立居住,或与上一代家庭共同居住,利弊参半。

独立居住自由而富有私密性;共同居住经济富足,有安全感,但私生活易受干扰。

(二)发展期家庭

儿女诞生至少年期、青年期,至另组新生期家庭。

1、发展前期

儿女诞生,至进入少年期。

在此阶段,第一代需全力照顾第二代的成长,第二代而依赖第一代而生活。

家庭居住形式以两代结合式为最佳一一即将两代的生活空间密切结合,特别加强是在于第一代成长的设计因素。

2、发展后期

儿女进入青年期始,至另组新生期家庭为止。

在此阶段,第二代逐渐成熟,为使两代之间能在和谐亲密中保特适度独立和私密性,采用“两代自由式”或“两代分离式”为宜。

(三)再生期家庭

儿女另组家庭。

人口减少,第一代人步入中晚年。

(四)老年期家庭

第二代完全离开家庭。

每个家庭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是截然不同的,事实上,只有根据实际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和成员关系分别采取适宜形式,方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家庭性格

家庭特殊是精神品质的综合表现,包括家庭成员的爱好、职业特点、文化水平、个性特征、生活习惯、地域、民族、宗教信仰等。

表现为:

⑴先天因素:

历史、地域、家庭的传统。

⑵后天因素:

教育信仰、职业等现实条件。

室内设计的形式应与家庭性格相符。

厨房

休闲室

卧室

三、家庭活动

家庭活动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群体活动——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与亲友联络情谊,谈聚、用餐、看电视、阅读等。

私人活动——每个家庭成员独自进行的私密行为。

应与人保持适度距离,避免无谓干扰。

包括睡眠、休闲、个人嗜好等。

家务活动——最繁重琐屑的工作,如准备膳食,维护环境清洁等。

四、家庭经济

家庭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消费分配等。

即使经济条件较好,但若不善用,不仅无法获得完美的生活环境,反而容易导致低级趣味。

单纯金钱因素只能交换物质条件,需加入智慧因素才能产生精神价值。

经济不充裕时也不能草率选用低品质材料设备,以避免造成双重损失。

应追求良好的性价比,宁可采用高品质材料,实施分期付款,以保障长期的经济实效。

亲切的会客厅交谈空间

第三节住宅室内设计的原则

室内设计就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采用众多的手法进行空间的再创造,使居室内部环境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审美性,在视觉效果、比例尺度、层次美感、虚实关系、个性特征等方面达到完美的结合,体现出“家”的主题,使业主在生理及心理获得团聚、舒适、温馨、和睦的感受。

室内设计在整体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功能布局

室内空间的功能是基于人的行为活动特征而展开的。

要创造理想的生活环境,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研究这一最根本的课题入手,全方位地深入了解和分析人的居住和行为需求。

室内环境,在建筑设计时只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条件,如面积大、小、平面关系、设备管井、厨房浴厕等位置,这并不能制约室内空间的整体再创造,更深、更广的功能空间内涵还需设计师分析、探讨。

室内环境所涉及的功能构想有基本功能与平面布局两方面的内容。

1、基本功能

包括睡眠、休息、饮食、盥洗、家庭团聚、会客、视听、娱乐以及学习、工作等。

这些功能因素又形成环境的静——闹、群体——私密、外向——内敛等不同特点的分区。

⑴群体生活区(闹)及功能主要体现为:

门厅——空间过渡、交流等。

起居室——谈聚、音乐、电视、娱乐、会客等。

餐室——用餐、交流等。

休闲室——游戏、健身、琴棋、电视等。

车库——交通工具、储藏等。

⑵私密生活区(静)及功能主要有:

卧室(分主卧室、次卧室、客房、工人房)——睡眠、阅读、视听、嗜好等。

儿女室——睡眠、书写、嗜好等。

卫生间——生理方便、盥洗、梳妆等。

⑶家务活动区及其功能主要有:

厨房——配膳、储藏物品、烹调等。

贮藏间——储藏物品、洗衣等。

花房——绿化、休闲、交流等。

设备间——常备工具和物品等。

2、平面布局

其内容包括各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各房室之间的组合关系,各平面功能所需家具及设施、交通流线、面积分配、平面与装门面用材的关系、风格与造型特征的定位、色彩与照明的运用等。

室内空间的合理利用,在于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割、巧妙布局、疏密有致,充分发挥居室的使用功能。

例如:

卧室、书房要求静,可设置在靠里边一些的位置以不被其他室内活动干扰;起居室、客厅是对外接待、交流的场所,可设置靠近入口的位置;卧室、书房与起居室、客厅相连处又可设置过渡空间或共享空间,起间隔调节作用。

此外,厨房应紧靠餐厅,卧室与卫生间贴近等。

 

休闲随意的客厅设计

风格活泼鲜明的客厅设计

利用楼段多余空间设置早餐桌

二、面积标准

1、最低面积标准

因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性格类型、活动需要、社交方式、经济条件诸因素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建立理想的面积标准,只能采用最低标准的依据。

以下面积标准分别是国家住宅设计标准中的住宅最低面积标准。

户型总面积——G;一类34m2(2居室),二类45m2(3居室),一类56m2(3居室),一类68m2(4居室),S;小套2居室,中套3居室,大套4—5居室,无总面积标准。

起居室——G:

12m2,S:

小套12m2,大套14m2。

餐室——无最低标准。

主卧室(双人卧室)——G:

10m2,S:

12m2。

单人卧室——G:

6m2,S:

6m2。

浴室——G:

6m2,S:

4m2。

厨房——G:

一二类4m2,三四类5m2,S:

小套4.5m2,中套5m2,大套5.5m2。

储藏室——S:

大套1.5m2。

2、确定居室面积前考虑与空间面积有密切关系的因素。

(1)家庭中人愈多,单位人口所需空间相对愈小。

(2)兴趣广泛,性格活跃,好客的家庭,单位人口需给予较大空间。

(3)偏爱较大群体空间或私人空间的家庭,可减少房间数量。

(4)偏爱较多独立空间的家庭,每个房间相对狭小一点也无妨。

三、平面空间设计

平面空间设计是直接建立室内生活价值的基础工作,它主要包括区域划分和交通流线两个内容。

区域划分是指室内空间的组成,它以家庭活动需要为划分依据,如群体生活区域、私密生活区域、家务活动区域。

其中群体生活区域具有开敞、弹性、动态以及与户外连结伸展的特征;私密生活区域具有宁静、安全、领域、稳定的特征,家务活动区域则具有安全、私密流畅、稳定的特征。

显然,区域划分是将家庭活动需要与功能使用特征有机有结合,以取得合理的空间划分与组织。

交通流线是指室内各活动区域之间以及室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它能使家庭活动得以自由流畅的进行。

交通流线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

有形的指门厅、走廊、楼梯、户外的道路等;无形的指其他可能供作交通联系的空间。

设计时应尽量减少有形的交通区域,增加无形的交通区域,以达到空间充分利用且自由、灵活和缩短距离的效果。

区域划分与交通流线是室内空间整体组合的要素,区域划分所致力的是整体空间的合理分配,交通流线寻求的是个别空间的有效连结。

惟有两者相互协调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另外还需注意:

(1)合理的交通路线以介于各个活动区域之间为宜,若任意穿过独立活动区域将严重影响其空间效用和活动效果。

(2)尽量使室内每一生活空间能与户外阳台、庭院直接联系。

(3)群体活动或公共活动空间宜与其他生活区域保持密切关系。

(4)室内房门宜紧靠墙角开设,使家具陈设获得有利空间,各房门之间的距离不宜太长,尽量缩短交通路线。

书房

卧室

四、立面空间设计

室内空间泛指高度与长度,高度与宽度所共同构成的垂直空间,包括以墙为主的实立面和介于天花板与地板之间的虚立面。

它是多方位、多层次,有时还是相互交错融合的实与虚的立体。

立体空间塑造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贮藏、展示的空间布局;二是通风、调温、采光、设施的处理。

其手法上可以采用隔、围、架、透、立、封、上升、下降、凹进、凸出等手法以及可活动的家具、陈设等,辅以色、材质、光照等虚拟手法的综合组织与处理,以达到空间的高效利用,增进室内的自然与人为生活要素的功效。

例如:

有时建筑本身的墙、柱、设备管井等占据空间,设计上应将其利用或隐去,真假并举,或单独处理,或成双成对或形成序列,利用色、光、材等造型手法使其有机而自然地成为空间塑造的组成部分。

在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墙面实体垂直空间要保留必要部分作通风、调温和采光,其他部分则按需作贮藏展示之空间。

(2)墙面有立柱时可用壁橱架予以隐蔽。

(3)立面空间要以平面空间活动需要为先决条件。

(4)在平面空间设计的同时,对活动形态、家具配置详作安排。

(5)在立面设计中调整平面空间布局。

五、家具配置

家具配置是室内平面设计的核心。

家具的选择和组合,决于室内活动需要和空间条件,选用合适的与环境协调的家具,常能在室内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活动需要

(1)家具结构形态和陈列方式,取决于家庭生活需求和生理、心理状态。

(2)供群体活动的家具需依据所有参与者的生理、心理条件。

(3)供个人使用的家具需合乎生理条件。

2、空间条件

(1)空间面积和造型对家具数量、大小、造型、陈列方式都有直接关系。

(2)大面积空间选用家具数量可较多,形体可较大,造型可较自由,陈列方式可多变化。

(3)小面积空间,数量宜少,形体宜巧,造型宜单纯理性,陈列方式宜规范而有序。

家具的造型款式、色彩和选材应反映设计师的总体设计思想和设计追求。

例如简洁朴实的环境风格,可选用自然材质,辅以现代材料构件成型的家具;中式传统的环境风格,可用红木榉木类家具或色彩偏棕红、工艺精致、纹样明快的家具。

 

六、色、光、材、景

室内的色调、光照、材质、景观,是空间利用和设计所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要素,设计时应高度重视,细致考虑。

色彩是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视觉感受。

由于人生活的三分之二的时间的室内,因此,居室室内色调对人的精神有很大影响,确立室内色调至为重要。

例如是选用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是高明度还是低明度,是调和色还是对比色,是灰色系还是彩色系等。

其次,色调还影响着人的心理变化,温柔的色调给人以舒适、亲切之感,过冷的色调易使人忧郁和沉闷,热烈的色调又会使人兴奋和烦躁。

因此别墅室内的色调应以浅淡基调为宜,以创造宁静、和谐的空间感觉。

例如,国外流行的设计趋向,以白色和其他浅色作为色彩基调,呈现一种单纯、质朴的美感,使室内外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让人进入室内有一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心理舒适感。

此外,居室面积宽窄与色调设计也有密切关系。

如小面积居室色调不宜偏深、狭窄,低矮的空间宜选择浅淡的明快色调等。

空间的色调与光照不可分割,空间中的色调需要光照来诠释与充实。

居室的朝向不同,室内色调应有所选择。

门窗朝南房间常常有充足的阳光,色调易成为暖色,墙面、天棚宜用偏冷的色调;北向的房间则相反,可以偏暖一些。

室内陈设品的色调,也是室内色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家具、窗帘、壁饰、灯具等,应该与居室主色调相呼应统一。

室内的各界面、陈设品色彩组织时,还应考虑它们的材质感,因为色调往往由材质的特性所决定,它们密切相连。

如不同树种的木质有着不同的色相、明暗和纹理,不同的玻璃、金属会带给人不同的色光和纹理,这就构成不同材质的特有属性。

居室环境也是人与景物对话的场所,设计时要善于借景,我国的居室、庭园布置历来十分讲究借景、造景的手法。

人们安坐斗室,透过门窗,心境可与外界或其他空间景物相通,产生引人想像的魅力,也使室内更显开阔、通透、层次感强。

七、整体统一

室内环境的整体设计是将同一空间的许多细部,以一个共同的有机因素统一起来,使它变化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视觉系统。

设计构思立意时,就需根据业主的职业特点、文化层次、个人爱好、家庭人员构成、经济条件等做综合的设计定位,形成造型的明晰条理、色彩的统一调节调子、光照的韵律层次、材质的和谐组织、空间的虚实比例以及家具的风格式样统一,以求设计取得赏心悦目的效果。

小餐厅

厨房

卧室

第四节室内各部分环境设计

现代室内空间内部功能发展包含了人的全部生活场所,其功能空间的组成因条件和家庭追求而各具的特点,但组成不外乎包括:

玄关(门厅)、起居室(家庭用)、客厅(待客专用)、餐厅、厨房(兼早餐)、卧室(夫妻、老人、子女、客用)、卫生间(双卫、三卫、四卫)、书房(工作间)、贮藏室、工人房、洗衣房、阳台(平台)、设备间等。

从而为不同的住户和设计师提供了解根据家庭所需及设计追求自行分隔、多样组织、个性展现的空间条件。

一、群体生活区

这是以家庭公共需要为对象的综合活动场所。

这种群体区域在精神上代表伦理关系的和谐,在意识上象征着邻里的合作。

所以,待客、休闲、娱乐、用餐等皆以它为活动的空间。

群体生活区按功能常分为以下区域:

(1)门厅(玄关)

门厅为主入口直接通向室内的过渡性空间,门厅面积一般为2~4m2,它面积虽小,却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品位和使用效率。

这一空间内通常需设置鞋柜、挂衣架或衣橱、储物柜等,面积允许时也可放置一些陈设物、绿化景观等。

在形式处理上,门厅应以简洁生动、与室内整体风格相协调为原则,可做重点装饰屏障,使门厅具备识别性强的独特面貌,体现室内空间的个性。

(2)起居室

起居室是家庭群体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人视听、团聚会客、娱乐、体闲的中心,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称为“堂”。

起居室是居室环境使用活动最集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空间,也是家庭主人身份、修养、实力的象征。

所以在布局设计上宜考虑设置在别墅的中央或相对独立的开放区域,常与门厅餐厅相连,而且应选择日照最为充实,最能联系户外自然景物的空间位置,以营造伸展、舒坦的心理感觉。

起居室应具有充分的生活要素和完善的生活设施,使各种活动皆能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获得舒适方便的享受。

如:

合理的照明、良好的隔音、灵活的温控、充分的贮藏和实用的家具等设备。

起居室中的设备应具备发挥最佳功效的空间位置,形成流畅协调的连接关系。

同时,起居室的视觉造型形式必须充分考虑性格和目标追求,以展露家庭特殊性格修养为原则,采取相应的风格和表现方式,达到所谓的“家庭展览橱窗”效果。

起居室的装饰要素包括家具、地面、天棚、墙面、灯饰、门窗、隔断、陈设品、植物等。

设计时应掌握空间风格的一致性和别墅室内环境的构思一致性。

起居室的规模大致有:

小型360cm×540cm(20m2);中型450cm×600cm(27m2);大型600cm×780cm(47m2)。

中大型起居室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内部设数个活动分区。

如:

谈聚中心——起居室的核心,家人团聚或待客。

对其要求是:

合适的空间感、家具摆放、人流动线,合理、生动的照明,充分利用台灯、靠枕、地毯、茶具等创造优雅悦目的气氛。

音乐中心——摆放钢琴、古筝等,使起居室富有戏剧感,以乐团聚,以乐娱客。

阅读中心——以休闲性阅读为目的。

选取光线良好、较安静的空间,舒适的扶手椅,并配置台灯、书架、脚橙、靠枕、小地毯、茶具等。

电视中心——以单独设置为宜,可与休闲室结合。

人与电视机的距离为荧屏宽度的6~8倍,视线保持水平,有效角度为45°,设电视灯为宜。

总之,起居室舒适便利、优雅悦目、个性张扬是每个家庭共同的目标追求。

客厅

客厅

休闲室

(三)餐厅

餐厅是家庭日常进餐和宴请宾客的重要活动空间。

一般来说,餐厅多邻近厨房,但靠近起居室的位置最佳。

餐厅可分为独立餐厅、与客厅相连餐厅、厨房兼餐厅几种形式。

在室内空间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家庭用餐空间宜营造亲切、淡雅、温馨的环境氛围,采用暖色调、明度较高的色彩,具有空间区域限定效果的灯光,柔和自然的材质,以烘托餐厅的特性。

另外,除餐桌椅为备家具外,还可设置酒具、餐具橱柜,墙面也可布置一些影照小品,以促进用餐的食欲。

餐厅的规模大致有:

小型300cm×360cm(11m2);中型360cm×540cm(16m2);大型420cm×540cm(23m2)。

餐厅还可以分为正餐室、便餐室。

正餐室庄重、优雅,照明有主次,色彩明朗轻快;便餐室以早餐、午餐为主,不拘形式,方便使用,具有轻松气氛。

(四)休闲室

休闲室也称家人室,意指非正式的多功能活动场所,是一种兼顾儿童与成人的兴趣需要,将游戏、休闲、兴趣等活动相结合的生活空间,如健身、棋牌、乒乓、编织、手工艺等项目,为“第二起居室”。

其使用性质是对内的、非正式的、儿童与成人并重的空间。

休闲室的设计应突出家庭主人的兴趣爱好,无论是家具配置、贮藏安排、装饰处理都需体现个性、趣味、亲切松弛、自由、安全、实用的原则。

(五)书房

室内中的书房是供阅读、藏书、制图等活动的场所,是学习与工作的环境,可附设在卧室或起居室的一角,也可紧连卧室独立设置。

书房的家具有写字台、电脑桌、书橱等,也可根据职业特征和个人爱好设置特殊用途的器物,如设计师的绘图台,画家的画架等。

其空间环境的营造宜体现文化感、修养感和宁静感,形式表现上讲究简洁、质朴、自然、和谐的风尚。

书房有开放式书房、闭合式书房、私人办公室式书房等形式。

书房

餐厅

餐厅

厨房

(六)其他生活空间

常常根椐不同条件还设置有阳台、露台、等家庭户外活动场所。

以作为起居室或卧室等空间的户外延伸,在设施上可设置坐卧家具,起到户外起居或阳光沐浴的作用。

,配置供休闲、游戏的家具和设施,如茶几、坐椅、摇椅等,其设计特点是创造一种享受阳光,新鲜空气和自然景色的环境氛围。

二、家务工作区

包括厨房、家务室、贮藏室等,各种家庭事务应在省力,省时原则下完成。

厨房是专门处理家务膳食的工作场所,它在家庭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其基本功能有贮物、洗切、烹饪、备餐以及用餐后的洗涤整理等。

厨房从功能布局上可分为:

贮物区、清洗区、配膳区和烹调区四部分。

根据空间大小、结构,其组织形式有U型、L型、F型、廊型等布局方式。

基本设施有:

洗涤盆、操作平台、灶具、微波炉、排油烟机、电冰箱、烤箱、储物柜、热水器,有些可带有餐桌、餐椅等。

厨房设计上应突出空间的洁净明亮、使用方便、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且功能流线简洁合理。

视觉上要给人以简洁明快、整齐有序与别墅整体风格相协调的宜人效果。

厨房与餐厅和起居室邻近为佳。

三、私人生活区域

私人生活区域,是成人享受私密性权利的空间,是儿女生长发展的温床。

理想的居家应该使家庭每一成员皆拥有各自私人空间,成为群体生活区域的互补空间,便于成员完善个性、自我解脱、均衡发展。

私人生活工区域包括主人卧室,儿女室,客卧室,及配套卫生间。

(一)主人卧室

卧室是室内最私密、最安宁和最具心理安全感的空间,其基本功能有睡眠、休闲、梳妆、盥洗、贮藏和视听等,其基本设施配备有双人床、床头柜、衣橱或专用衣帽贮藏间、专用盥洗间、休息椅、电视柜、梳妆台等。

主人卧室往往是夫妻用的私生活空间和睡眠中心,其形式取决于双方婚姻观,性格类型和生活习惯,在这方面设计师必须充分了解并尊重主人的意愿。

主人卧室的形式有:

(1)夫妻共栖式:

①双人床式(极度亲密,易受干扰);②对床式(适度距离,易于联系)。

(2)夫妻自由式:

同一区域的两个独立空间,两者无硬性分割。

①开放式——双方睡眠中心各自独立;②闭合式——双方睡眠中心完全分隔独立,双方私生活不受干扰。

一般说来,卧室的色彩处理应淡雅,色彩的明度稍低于起居室,灯光配置应有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但光源倾向于柔和的间接形式,各界面的材质和造型应自然、亲切、简洁,同时,卧室的软装饰品(窗帘、床罩、靠垫、工艺地毯等)的色、材、质、形应统一协调。

空间中还可适当配置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陈设品,以营造恬静、温馨的感受,制造出夫妻双方身心共同需要的环境氛围。

(二)儿女卧室

子女卧室是家庭子女成长发展的私密空间,原则上必须依照子女的年龄、性别、性格和特征给予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按儿童成长的规律,子女房应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五个阶段。

婴儿可与父母共居一室;幼龄儿女需有一个游戏场所,使之能自由尽情发挥自我;渐成熟的儿女宜给予适当私密空间,使工作、休闲皆能避免我界侵扰,情绪与精力绵能正常发挥。

具体如下:

1、婴儿期卧室——初生到周岁婴儿。

可单独设育婴室或在主人卧室设育婴区。

以卫生、安全为最高原则。

配置婴儿床,器皿橱柜,安全椅,简单玩具。

2、幼儿期卧室——1~6岁之间幼儿,学龄前期。

应注意:

(1)安全,具有便于照顾的适宜位置,近父母卧室,邻近厨房、休闲室。

(2)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适宜的室温。

(3)综合性、幻想性、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区域。

3、后儿童期卧室——学龄期儿童,小学期。

应注意:

(1)开始学业,创造自发学习的氛围。

(2)重视游戏活动的配合,引导儿童的兴趣,激励发展目标。

(3)可用活泼和暗示形式,启发创造能力。

(4)为男孩设工作台,为女孩设梳妆台。

4、青少年期卧室——12~18岁青少年,中学期。

应注意:

(1)青少年身心发展快速,但末真正成熟,热情鲁莽兼有,且易冲动。

卧室风格应纯真活泼,富于理想,并有自我展现的载体。

(2)学习、休闲皆需重视,陶冶情操。

5、青年期卧室——法定成人年龄开始。

身心皆成熟,卧室风格应显示学业、职业上的特点和性格上的表现。

总而言之,子女卧室的设计应以培养下一代的成长发展为最高目的。

一方面为下一代安排舒适优美的生活场所,使他们能在其中体会亲情、享受童年,进而培养生活的信心和修养;另一方面,为下一代规划完善有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在其中增长智慧和学习技能。

儿童卧室兼书房

主人卧室

厨房

一、卫生间

理想的室内卫生间应为卧室的一个配套空间,应为每个卧室设置一个卫生间。

在室内如有两间卫生间时,应将其中一间供作主人卧室专用,另外一间供作公共使用。

卫生间可分为开放式(所有卫生设备同置一室)、分隔式(以隔断区分为数个单位)。

卫生间的基本设备有洗脸盆、浴缸或淋浴房、抽水马桶和净身器等。

其设备配置应以空间尺度条件及活动需要为依据。

由于所有基本设备皆与水有关,给水与排水系统,特别是抽水马桶的污水管道,必须合乎国家质检标准,地面排水斜度与干湿区的划分应妥善处理。

卫生间应有通风、采光和取暖设施。

在通风方面,利用窗户可取得自然通风,用抽风机也可取得排气的效果。

采光设计上应设置普遍照明和局部照明形式,尤其是洗脸与梳妆区宜用散光灯箱或发光平顶以取得无影的局部照明效果。

此外,冬季寒冷区的浴室还应设置电热器或“浴霸”电热灯等取暖设备。

卫生间除了基本设施外,须配置梳妆台、浴巾与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