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284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docx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多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严塘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结合城乡卫生同治)

《按照茶陵县城乡环境卫生城乡同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卫生同治已在全镇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以此为契机,我利用国庆假期两天时间,对我镇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周密调研,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听取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从中受到了许多启示。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现状

镇位于茶陵县东南部,南、北、西、东分别与桃坑、小田、尧水、腰坡、洣江、舲舫等乡镇和江西永新、宁岗两县毗连,全镇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43716人。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大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品位。

XX年以来,镇政府累计投资1000万元,高质量完成了光荣院大楼、3.5万伏变电站、客运站、畜牧大楼、医技大楼等民心工程建设,中心街路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排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位于镇政府旁边的文化大楼正在建设中。

目前,严塘小城镇建设布局趋于合理,城镇规模快速拓展;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设与管理同步,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尤其是在XX年8月份开展城乡卫生同治以来,严塘小城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显著提高,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

一是集镇卫生环境显著改善,“脏、乱、差”现象初步得到遏制。

调查中,无论是路上的行人、商贩还是集镇街道两边的居民,都一致

的认为严塘的街道较先前干净、整洁。

8月15日以来,街道居民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配合政府及时拆除违章建筑、厂篷,严塘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二是城镇管理进一步规范。

先后建立和健全了《门前三包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严塘镇“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一整套制度,对车辆乱停、摊点乱摆、厂篷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长效管理。

每条街道增设了垃圾池,每户发放了垃圾箱,成立严塘城管中队,定时清扫收集清运垃圾,保持镇区内大街小巷全天候清洁卫生。

三是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

通过书写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致居民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城乡卫生同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全镇掀起了城乡卫生同治的高潮。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中看,我镇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有两点:

(一)规划滞后,跟不上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人口的逐步流入,严塘房屋建设出现了任其自由发展,一派无序、杂乱、不协调、缺乏科学性之相。

再加上原有规划水平较低,缺乏城镇体系规划和详细规划,跟不上建设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突出表现就是建筑房屋参差不齐,各自为阵,缺乏统一、协调。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配套性差

1缺乏统一的集镇市场

这是在调查中居民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集镇市场,许多小商贩便占道经营、随地摆摊、随意搭建厂篷,由此成为集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根源。

街道两边的居民出于出行方便等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满意一些商贩在门前占道经营,许多商贩也饱受“脏、乱、差”之苦,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集镇市场来统一划线、统一竞争。

自开展城乡卫生同治以来,“脏、乱、差”现象虽初步得到遏制,但距实现“生态严塘”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2道路设施配套性差

(1)缺乏路灯

路灯的缺乏不仅给居民出行带来许多不便,也影响到了严塘中心小学孩子们的安全。

严塘中心小学晚上8点20放学,很多小学生都是各带手电筒照路回家,而这时仍会看到许多车辆在街道穿行。

调查中,多户居民对小学生的安全表示担忧。

(2)道路高低不平,等级低,路况差。

从镇政府至集镇十字路口地段,很多地方坑洼不平。

(3)绿化覆盖率低,绿化树不足,分布零乱。

在我镇城管中队制定的《严塘镇镇区“绿化”管理办法》中规定镇区居民户新建房屋实行自主绿化,绿化的树种必须一致,但绿化的树种并未做统一规定,而且执行效果不明显。

(4)电线杆新旧并立,参差不齐;装备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分布无序。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我镇城乡卫生同治目标的实现和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一)高度重视前期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

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尊重。

与其它乡镇相比,我镇在规划设计上稍显落后。

当前,全国正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全市正全力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全县正大力深入开展城乡卫生同治,严塘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依据本地条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小城镇战略发展规划,把规划设计与城乡同治结合起来,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卫生同治深入开展,开拓严塘小城镇建设新局面。

(二)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根本保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严塘小城镇基础设施重点主要应做好以下建设工程:

建设统一的集镇农贸市场;硬化镇区内的主街道;修复路灯;改造电线杆和装备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完善排水、供水工程;依托新建中的文化楼,配套建设宣传专栏、阅报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楼建设成为一个服务民众,扩大宣传的舆论阵地。

(三)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难点和关键,也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

因此,必须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的渠道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坚持“以地生财,以财建镇”的思路,充分利用级差地租,通过对土地使用权的拍卖、出让、转让和出租,筹措建设资金。

要加大改革力度,将准经营性和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推向市场。

要放宽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或参与建设严塘镇的公用设施,如农贸市场、医院、学校等。

要鼓励能人大户以参加某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成立公司,负责筹措资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或项目承包,并对建成后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和收费。

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项目融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外商、外资到严塘投资建设,逐步形成“市场主导,多方投资”的新格局。

总之,就是要摆脱单纯依靠财政的被动局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第二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按照要求,通过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

㈠调研范围及小城镇概况

1.小城镇调研范围

建成区外的五个小城镇,共辖150个行政村,500个自然村。

2.人口及资源基础资料

镇域总面积211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851亩,林地面积36797.95亩。

小城镇共有人口418940人,其中,从事农业95991人(其中从事林业6020人,牧业4263人,渔业874人),工业7610人,建筑业XX4人,交通运输业6186人,商饮服务业8663人。

3.能源使用情况

小城镇镇域共有沼气池14个,年使用煤炭414674.5吨,秸杆14119.5吨,煤气90吨。

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

小城镇镇域形成以面粉、奶粉、家具、空心砖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共24家,职工总人数901人,年工业产值26330万元,年利润2439万元。

企业占地面积36321.41hm2,建筑面积41228m2,年用电量4000393kw.h,年用水量152420吨,每年排出废水550吨,废渣81.8吨。

5.主要交通道路情况

小城镇镇域主要交通道路32条,总长207.63千米,总面积2267480平方米。

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教育机构:

共有托儿所3个,共托幼儿96人;幼儿园9个,共有幼儿570人;小学72个,在校学生16717人;初级中学6个,在校学生9465人;高级中学2个,在校学生6831人。

文体科技:

文化站2个,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

医疗设施:

医院7个,可容纳124位病人;防疫保健站72个,共有床位30个。

商业金融:

信用所6个;保险机构5个,参保人数12808人。

集贸设施:

集贸市场5个,占地面积2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

7.生产产值情况

小城镇镇域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1081.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58322.2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为14678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65971万元。

XX年财政收入391万元,财政支出1112万元

㈡重点小城镇发展概况

目前,××区形成了以农业镇、商贸镇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

两镇发展概况如下:

1.××镇

××镇镇区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人。

XX年12月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XX年被列为××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XX年3月被市发改委评为小城镇发展改革“十强镇”。

××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是粮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在发展传统相枣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甜瓜产业,XX年已形成了4万多亩的种植规模。

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建成了××路、××大道、××路、一环路等镇区主要道路;大力实施××镇防氟改水工程,使7个行政村2.2万人用上了符合饮用标准的卫生水。

目前,镇区道路硬化率已达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排水管网覆盖率达60%以上。

2.××镇

××镇位于××区城区东南7公里处,镇区建成面积60万平方米,镇区人口0.5万人,驻镇单位12家,个体工商户200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使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几年里,先后投资60万元,完成了主街道1300米的地下排水管网工程;投资12万元,实施了主街道两侧3.6万平方米的人行道彩砖铺设工程;投资40万元,开通了长500米,宽5米的混凝土××路。

二、我区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滞后管理混乱

规划起点不高,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不到位。

规划建设管理的宣传工作跟不上,管理不严格,村居民建房报批意识淡薄。

致使镇区道路两侧建设按照规划报批情况少,造成了沿街建筑高低参差不齐,立面效果差,镇容镇貌不整。

2.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

人员一直没有进入事业编制,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切身利益长期难以解决,直接影响村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基础设施仍然是薄弱环节

小城镇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道路高低不平,等级低、路况差,停电停水是常有的事。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力匮乏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

而现行的财政体制使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财政收入仅够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无力再搞建设。

城镇供水、排水、供热、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5.配套扶植政策有限

小城镇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植配套政策不多,上级资金配套力量太弱。

比如××镇,虽然被确定为省级改革试点镇,但是,没有配套的政策及资金投入,省级改革试点镇也只是一顶空帽子。

6.企业带动效果不明显

入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不能形成经济带动作用。

企业入住镇区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形成规模大企业,而且大部分是私营企业,融资方式匮乏,发展速度缓慢。

三、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高起点编制小城镇规划

按照城乡一体化进行规划,拉大小城镇骨架,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档次。

城市空间扩展步伐的加快,使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使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要真正实现城区与镇区的城乡一体化,就要把更大区域内的镇区居民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同城市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2.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加强基层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完善乡镇级村镇建设管理机构。

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级小城镇建设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同时建立完善监督机构,加强对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

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坚持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

一是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

二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有偿推向市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三是争取银行贷款。

四是引导新上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聚,扩大城镇规模。

4.配套相应扶植政策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配套相应扶植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镇街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小城镇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我区的小城镇建设今后要在完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小城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

6.走企业带动战略

企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繁荣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当地财政税收,通过税收可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收入等,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在发展企业,特别是发展当地企业上下工夫,壮大我们的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小城镇的发展。

总之,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第三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一、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

把**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副中心、东部区域中心来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受沿海大开发和盐城大市区的辐射,拉动我县包括冈东、冈西、草堰口等三个镇在内的东部区域发展,形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我们认为县委提出这一战略构想,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十五”期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财政收入增长近两倍,固定资产增长三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省市的位次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小康建设的决战阶段,又是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而我县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总体竞争能力较弱,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必须创新思维,采取超常举措,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我县东部四镇总面积313.4平方公里,占全县27.2;总人口19.3万人,占全县24;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财政收入5311万元,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9.8亿元,工业用电量3164万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6.29亿元,分别占全县15.1、6.1、9.1、7.2、13.4,从以上数据来看,东部四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县所占份额,与土地及人口资源占有量不相符,明显偏低。

因此,县委经过充分考虑,认真分析东部四镇发展现状,结合实际,适时提出这一战略,着力推进超常发展、跨越发展,全面拓展建湖经济增长新空间。

二是从策应沿海大开发战略的角度来考虑。

沿海开发是我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的海岸线占全省的56,拥有海岸线资源的地区只有响水、滨海、射阳、东台和大丰五个县(市)。

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具有巨大潜力的沿海开发被我市提上重要位置,目前,正按照省里“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总体要求,进行沿海发展战略研究。

我市考虑到区域开发的整体性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发展优势,将市区和建湖、阜宁都纳入规划范围,这为我县、尤其是东部四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县的东部地区处于射阳、阜宁、亭湖和建湖四县(区)交界,大致以204国道为中轴线,东西各占一半;同时204国道与盐淮、冈合公路三道交叉,将沿海、宁靖盐、京沪、盐淮等4条高速公路联成一体;新长铁路穿境而过;通榆河、串场河、黄沙港等航道通江达海,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沿海地区向内陆辐射的重要连接点、重要中转站和重要通道。

我们可以更多地获得省、市为加快沿海开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的政策扶持;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可以带动特经、林牧畜、旅游、物流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可以为我县化工企业实施搬迁、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缓解环保、用地等方面压力;可以使我县更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接受上海辐射,引进大项目落户。

三是从融入盐城大市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近年来,我市围绕“一城三区(市直、盐都、亭湖、市开发区)”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和联动发展的目标,积极实施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大战略,大市区正在成为全市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我县东部区域与市区相连,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镇南部与亭湖的新兴、永丰相接,集镇距市中心仅20公里,素有建湖门户、盐阜咽喉之称,是我县接受大市区辐射、主动融入大市区发展的最前沿阵地。

我县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可以促进以**为中心的东部区域与市区形成互补、依存、协调和共进的关系。

一是可以促进工业经济快速扩张,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大市区“退二进三”转移项目和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项目,错位发展,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配套紧密的格局。

二是可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小城市时,重点将镇区向南拓展延伸,缩短与大市时空距离,实现无缝连接;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休闲等公共服务业设施,新建配套完善、环境宜人、品味高雅的现代居民住宅小区,吸引大市区市民来居住消费;重点依托**境内通榆河深水港池,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为大市区进出货物提供仓储、运输、配载、集装箱中转等综合性服务。

三是可以带动农业规模发展,发挥东部四镇蔬菜、畜禽、粮食等生产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市区市民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努力把**小城市建成融入大市区的配套产业基地、物流服务中心、绿色食品基地和生活休闲的后花园。

二、东部区域四镇的基本情况

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首先要认真分析**发展的现状,研究把它作为小城市来建设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既要和自身发展相比较,又要思考东部其他三镇如何发展,更要拓宽视野汲取周边县市(区)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发展的经验。

1、**镇基本情况及分析

**镇现辖15个行政村

第四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一、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

把**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副中心、东部区域中心来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受沿海大开发和盐城大市区的辐射,拉动我县包括冈东、冈西、草堰口等三个镇在内的东部区域发展,形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我们认为县委提出这一战略构想,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十五”期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财政收入增长近两倍,固定资产增长三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省市的位次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小康建设的决战阶段,又是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而我县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总体竞争能力较弱,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必须创新思维,采取超常举措,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我县东部四镇总面积313.4平方公里,占全县27.2%;总人口19.3万人,占全县24%;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财政收入5311万元,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9.8亿元,工业用电量3164万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6.29亿元,分别占全县15.1%、6.1%、9.1%、7.2%、13.4%,从以上数据来看,东部四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县所占份额,与土地及人口资源占有量不相符,明显偏低。

因此,县委经过充分考虑,认真分析东部四镇发展现状,结合实际,适时提出这一战略,着力推进超常发展、跨越发展,全面拓展建湖经济增长新空间。

二是从策应沿海大开发战略的角度来考虑。

沿海开发是我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的海岸线占全省的56%,拥有海岸线资源的地区只有响水、滨海、射阳、东台和大丰五个县(市)。

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具有巨大潜力的沿海开发被我市提上重要位置,目前,正按照省里“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总体要求,进行沿海发展战略研究。

我市考虑到区域开发的整体性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发展优势,将市区和建湖、阜宁都纳入规划范围,这为我县、尤其是东部四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县的东部地区处于射阳、阜宁、亭湖和建湖四县(区)交界,大致以204国道为中轴线,东西各占一半;同时204国道与盐淮、冈合公路三道交叉,将沿海、宁靖盐、京沪、盐淮等4条高速公路联成一体;新长铁路穿境而过;通榆河、串场河、黄沙港等航道通江达海,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沿海地区向内陆辐射的重要连接点、重要中转站和重要通道。

我们可以更多地获得省、市为加快沿海开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的政策扶持;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可以带动特经、林牧畜、旅游、物流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可以为我县化工企业实施搬迁、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缓解环保、用地等方面压力;可以使我县更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接受上海辐射,引进大项目落户。

三是从融入盐城大市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近年来,我市围绕“一城三区(市直、盐都、亭湖、市开发区)”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和联动发展的目标,积极实施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大战略,大市区正在成为全市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我县东部区域与市区相连,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镇南部与亭湖的新兴、永丰相接,集镇距市中心仅20公里,素有建湖门户、盐阜咽喉之称,是我县接受大市区辐射、主动融入大市区发展的最前沿阵地。

我县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可以促进以**为中心的东部区域与市区形成互补、依存、协调和共进的关系。

一是可以促进工业经济快速扩张,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大市区“退二进三”转移项目和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项目,错位发展,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配套紧密的格局。

二是可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小城市时,重点将镇区向南拓展延伸,缩短与大市时空距离,实现无缝连接;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休闲等公共服务业设施,新建配套完善、环境宜人、品味高雅的现代居民住宅小区,吸引大市区市民来居住消费;重点依托**境内通榆河深水港池,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为大市区进出货物提供仓储、运输、配载、集装箱中转等综合性服务。

三是可以带动农业规模发展,发挥东部四镇蔬菜、畜禽、粮食等生产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市区市民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努力把**小城市建成融入大市区的配套产业基地、物流服务中心、绿色食品基地和生活休闲的后花园。

二、东部区域四镇的基本情况

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首先要认真分析**发展的现状,研究把它作为小城市来建设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既要和自身发展相比较,又要思考东部其他三镇如何发展,更要拓宽视野汲取周边县市(区)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发展的经验。

1、**镇基本情况及分析

**镇现辖15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

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公路、铁路、水路在镇区形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距盐城机场20公里、新长铁路盐城站和宁靖盐高速公路起点仅10公里,东距射阳港40公里。

人文底蕴深厚,镇区内曾有文庙、武庙、泰山庙等历史古迹,惜遭日寇毁损;人才辈出,如英国牛津大学硕士王伯钧、德国法学家博士陈宗浩、曾任省政协副主席的陈宗凡、台湾大学校长的薛洪尤等。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XX年,**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亿元,财政总收入2533万元,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6.6亿元,工业用电量2181万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