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266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docx

路基爆破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修改

路基爆破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76-95)

2、省道302线金边壕至大兴段公路工程第三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5、建管办下发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工作手册》。

6、现场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现有施工情况及其他一些设施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二、编制范围

省道302线金边壕至大兴(红旗六队)段一级公路第3合同段内DK24+250-DK25+050、DK25+490-DK25+590路基爆破工程。

3、工程简况

路线穿越地貌为丘陵、河谷平原、丘间洼地地貌三大类型单元,地形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上升,地面坡度较小,海拔高程在250-492M之间,一般相对高差30-90M。

路基高度主要受地形条件、被交路净空要求、地下(地表)水位及路及稳定性等因素控制。

K24+200~K25+263.3;K25+306.7~K25+613.6;K26+162.4~K28+200段路基位于省道302线金边壕至大兴(红旗六队)段第3合同段内,该段路基起点位于朝阳岗村,终点位于五一村;主要施工内容包括:

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路堑开挖、支挡工程、路基基床、边坡防护、路基排水。

附表一:

路基主要工程量表:

里程

挖方(方)

填方(方)

总计(方)

K24+200~K25+263.3

595166.645

20871.063

1212743.389

K25+306.~K25+613.6

14575.224

91629.27

K26+162.4~K28+200

11420.087

317134.1

机场路

7510.5

154436.5

合计

628672.456

584070.933

其中软弱路基处理段:

K25+304.5~K25+470.0;K26+190~K26+673.0;L1K0+000~L1K0+125;L1K0+810~L1K0+925;L1K2+210~L1K2+300共计:

978.5m。

四、爆破方案

1.总体方案

路基爆破拟定由两个爆破小组担任完成,所有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由民爆公司内部专门培训并取得爆破证书的专业人员施爆;两小组由工程部负责直接管理。

路基爆破大部分采用浅孔台阶控制爆破法施工为主,部分路段爆破环境较好且工程量较大时可采用中深孔台阶爆破,施工时应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边坡处采用预裂爆破进行施工,以确保边坡平整、稳定,个别地方采用油锤辅助完成作业;爆破方案必须经过公司及地方有关部门审批通过,并办理相关爆破手续;爆破作业必须确保空中缆线、地下管线、施工区边界处建筑物和人畜安全。

2.爆破施工流程

 

3.爆破施工一般要求

(1)布孔

布置孔位,钻机对位按照先易后难、先边后中、先前再后的顺序;对于不同的岩层,要掌握好软岩慢钻、硬岩快钻,确保孔口完整,孔壁光滑。

(2)孔位检查

检查钻孔孔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超深的孔回填到位,浅孔用风或水吹到设计孔深或用钻机钻到位,发现卡孔时,浅孔用炮棍疏通,深孔用重锤反复冲击,无效时用钻机重新钻孔。

(3)装药

严格控制药量,采用炮棍进行装药,炮棍一般用木棍、竹竿或塑料制成,直径比炮孔小10~20mm,以便留出导炮索间隙,不得采用铁棍装药。

(4)堵塞

堵塞的作用在于使炸药爆炸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改变爆后的气体,堵塞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装药量的多少。

堵塞材料可用砂或粘土或砂粘土混合物,并有一定的含水率(含水量以手攥成团、手捏松散为标准)。

当炮孔有水时,必须把水清除干净,才能堵塞炮孔,否则成为饱和土起不到堵塞作用而出现“冲炮”,产生飞石。

堵塞长度不小于最小抵抗线。

堵塞时,要边回填边用炮棍捣固。

(5)爆破

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进行起炮网络施工;关键爆破必须进行起炮网络试爆,试爆场地选在安全平坦的地方,以检查网络的起爆性能;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严禁用火雷管起爆;有无线电波干扰的地段严禁用电雷管起爆;爆破指挥人员要在确认周围的安全警戒工作完成后方可发出起爆命令,并严格执行预报、警戒和解除三种统一信号,由爆破指挥人员统一发出,防护、警戒人员按规定信号执行任务,不得擅离职守;

要指定专人核对装炮、点炮、响炮数量,或检查电爆网络、敷设起炮主线;起炮后确认炮数响完,并由爆破作业人员检查结束后,方可发出解除信号,撤除防护人员;如不能确认炮数响完,须待最后一炮响过15分钟后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方可解除警戒;如发生瞎炮要设立防护标志,禁止在其附近作业,未经处理不得拆除防护标志。

(6)瞎炮处理

由原装炮人员当班处理,如不能处理完时,装炮人员要在现场将装炮情况、炮眼方向、装药数量交待给处理人员;只有对瞎炮孔内的爆破线路、导火索、导爆管等检查完好后,方可重新起爆;重新起爆前要检查瞎炮的抵抗线情况,并布置警戒;严禁用拉动导火索或雷管脚线的方法取出雷管;硝铵类炸药可用水冲灌炮眼,使炸药失效;禁止在瞎炮的残孔内重新打眼爆破;

可打平行眼装药爆破:

对于浅孔,平行眼距瞎炮边缘不小于0.5M,对于深孔,平行眼距瞎炮边缘不小于10倍炮孔直径,瞎炮处理后,应认真检查、清理残余未炸的爆破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撤除防护标志;

瞎炮处理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清理残余未炸的爆破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撤除警戒标志。

五、火工品保管措施

火工品设专人进行保管,按当日配送制。

火工品设专人登记,做到帐物相符。

起爆后,爆破员及时清理场地。

各施工人员应认真负责,服从命令。

遇到紧急情况及疑难问题,应及时请示报告。

保证安全、质量,各人员应紧密配合,确保火工口及爆破安全质量。

六、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和一整套完整的工作程序、管理制度及专项质量检验、验收制度,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班作业。

1.自检制度

加强质量监控,按规定检验范围和抽检的频率进行质量检验;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实行工程经理部、队两级自检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

坚持工序质量三检制,每道工序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合格后,交由下工班检查(互检),最后由施工队质检员、工程部安质部检查,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做好质量记录。

每道工序合格,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2.技术交底制度

全面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每一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人员都要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内容包括:

工程名称、工程结构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采用设备、施工注意事项、工程质量标准、安全防护措施等。

3.质量管理措施

a、“五不施工”——严格技术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其要点为:

图纸未经自审、会审不施工;分项工程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测量定位放线未经复核无误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实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三检”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施工。

b、“三不交接”——严格工序控制,后道工序是前道工序的用户,认真交接,严格把关。

其内容为: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

七、安全保证措施

1.爆破安全性评估

本工程的爆破方式为露天深孔爆破和部分浅孔爆破,考虑的主要爆破危害是爆破地震冲击波,通过以下计算及现场施工管理优化,将这些效应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保证不伤害人员、设施和建筑物。

(1)爆破地震波控制及最大一段起炸药量的确定目标《爆破安全规程》(GB6722—6)对一般砖瓦房、非抗震的大型砖砌建筑物为代表的地面建筑物,规定其它地面质点重点振动的安全振动速度为VC=2~30cm/s。

根据本工程某爆破点附近需保护的

民房情况,为确保其安全,取VC≤2cm/s按《爆破安全规程》给出的计算公式。

V=k(Q1/3/R)d

式中V——爆破地震波的垂直振速(cm/s)

K、d——与爆点地形、地址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地震波衰减指数,可用实验测定。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取K=150,d=1.80

R——爆点至测点(建筑物)品距离(m)

取V=VC=20cm/s,可算出相应于不同R地点所允许的最大一段起爆药量,Qmax其值列于下表。

不同距离R与最大一段药量对应表

R(m)

50

60

70

80

90

100

120

Qmax(kg)

94

162

257

384

457

750

1296

(2)爆破飞石安全距离的确定

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一般按下式计算

Rmax=kf×Q×D(m)

式中kf——与一般爆破方式、填塞长度,地质地形条件有关系数,正常垂眼台阶孔爆破,取Kf=1.0~1.5;

平眼深孔爆破Kf=1.56~2.5。

Q——炸药单耗(kg/m3)

D——药孔直径(mm)

在爆破设计中,正确确定爆破参数,准确计算单孔药量,在施工中保证最小抗线和填塞长度(LT≥1.5W)及控制施工质量是减少爆破飞石的根本措施。

爆破空气冲击波超压△pm=ka(Q3/R)β(pa)

式中ka、β——经验系数,指数,对微差深孔爆破,ka=1.43,β=1.55,对钻孔二次爆破破碎ka=0.67,β=1.31,对贴炮ka=1.35,β=1.18。

Q——一段爆破药量(kg)

R——距爆破点的距离(m)

取冲击波破坏等级,即△pm=0.07×106pa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确定安全距离R,按照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爆破时个别飞石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表的有关规定。

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表

序号

爆破类型及方法

个别飞散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1

大块岩体破碎

裸露药包爆破法

浅眼爆破法

2

浅眼爆破法

200(复杂地形条件下未修成台阶工作面时不小于300)

3

深孔爆破

按设计但不小200

注:

沿斜坡爆破时,下坡方向的安全距离应比表中数增加50%。

2.安全注意事项

为了加强石方爆破工程的施工安全,确保施工顺利有序进行,针对本标段的石方爆破工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新上岗的职工、民工进行上岗前教育,经过考试合格后上岗工作,对未经培训和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准上岗作业,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率要达到100%。

(2)安全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与主要技术工种人员,经过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爆破器材的运输。

爆破器材实行凭证运输,由爆破器材收货地或储存地的县、市公安局申领“爆破物品运输证”运输爆破器材。

(4)爆破器材的储存。

爆破器材库不同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为了防火、防爆、防盗等,对库房布局和库房结构都有特殊要求。

严格遵守要求建设爆破器材库。

(5)爆破材料的运输、存储、加工、现场装药、联线、起爆及瞎炮处理,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6)严格控制和管好炸药,定点放置,定人管理。

爆破时,采用松动爆破、光面爆破,减少用药量,降低其震动噪声的影响。

(7)引爆讯号在确认人员、设备等全部撤离爆破警戒区,所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

起爆信号发出后,准许负责起爆的人员起爆。

(8)爆破作业中装药作业要定人、定位、定段别,不得乱装药;装药前,所有炮眼用高压风吹净尘沫,严格按设计的装药结构和药量施作,禁止在残眼上钻孔。

(9)爆破后经通风吹散炮烟,检查确认空气合格后,等待时间超过15分钟,方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进行爆后检查。

确认有无盲炮,有无冒顶、危石,支撑是否破坏,炮烟是否排除,如发现盲炮,先查明原因,并认真参照《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10)爆破作业面装渣,司机要注意观察未清理的危石,特别要注意断层变化发生坍塌,砸坏机械的事故发生。

(11)爆破钻孔时,钻工不得将胸部、腹部紧贴风钻手柄,腿部不得抵住风钻卡套弹簧,钻眼过程中钻杆与钻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防止钻杆弯曲、掉头或折断。

(13)爆破施工现场根据设计确认警戒半径(我合同段内取200M),在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岗哨,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按指令到达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14)严格遵守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爆破器材管理的有关规定:

a、爆破器材的的运输

①购买爆破器材后,申请由民爆器材生产企业按照申领的“爆炸物品运输证”,并由安保人员按指定时间、线路押运,运输到临时爆炸物品储存库。

②爆破器材运达目的地后,由专人负责验收并保管,领用时认真检查爆破器材的包装、数量和质量;如果包装破损,数量与质量不符,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和当地县(市)公安局,并在有关代表参加下编制报告书,分送有关部门。

③不准使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畜力车运输爆破器材。

④装卸爆破器材,遵守下列规定:

Ⅰ、认真检查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清除运输工具内一切杂物;

Ⅱ、有专人在场监督;

Ⅲ、设置警卫,无关人员不允许在场;

Ⅳ、爆破器材和其他货物不应混装;

Ⅴ、雷管等起爆器材,不应与炸药在同时同地进行装卸;

Ⅵ、遇暴风雨或雷雨时,不应装卸爆炸器材;

Ⅶ、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并设明显的标志,白天应悬挂红旗和警标,夜晚应有足够的照明并悬挂红灯;

Ⅷ、装卸搬运应轻拿轻放,装好、码平、卡牢,捆紧,不得摩擦、撞击、抛掷、翻滚、侧置及倒置爆破器材;

Ⅸ、装载爆破器材应做到不超高、不超宽、不超载;

Ⅹ、用起重机装卸爆破器材时,一次起吊质量不应超过设备能力的50%;分层装载爆破器材时,不应站在下层箱(袋)上装载另一层,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分层装载时不应超过二层。

⑤爆破器材从生产厂运出或从总库向分库运送时,包装箱(袋)及铅封应保持完整无损。

⑥同车运输两种以上的爆破器材时,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⑦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携带烟火和发火物品。

⑧装运爆破器材的车,在行驶途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Ⅰ押运人员应熟悉所运爆破器材性能;

Ⅱ非押运人员不应乘坐;

Ⅲ按指定路线行驶;

Ⅳ车用帆布覆盖,并设明显的标志;

Ⅴ不准在人员聚集的地点、交叉路口、桥梁上(下)及火源附近停留,中途停留时,应有专人看管,不准吸烟、用火,开车前应检查码放和捆绑有无异常;

Ⅵ车完成运输后应打扫干净,清出的药粉、药渣应运至指定地点,定期进行销毁。

b、用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不应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应放在衣袋里;

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应乱丢乱放;

不应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应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

一人一次运送的爆破器材数量不超过:

雷管:

5000发

拆箱(袋)运搬炸药:

24kg

背运原包装炸药:

一箱(袋)

挑运原包装炸药:

二箱(袋)

用手推车运输爆破器材时,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滑、防摩擦和防止产生火花等安全措施。

3.安全措施

(1)、工程部成立爆破安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

王金强

副组长:

兰庆坤李苑平钟兆起

成员:

郭纪华徐汝涛张光进齐洪环王孟希孙东奎王传中徐奔

其主要职责是:

a、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省、局、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规定。

b、组织制定工程应急响应计划,做好事故应急配合工作。

c、负责准备现场应急资源。

d、负责指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行动。

e、负责应急响应计划的演练。

f、组织支援事故应急行动。

g、及时向公司总部、工程部所在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提出进入应急状态的措施与建议。

h、积极配合公司及地方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应急响应计划的实施。

j、做好应急响应计划的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

k、做好恢复工作。

(2)、爆破作业应急预案

a、目的

为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切实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工作,确保一旦工程部发生本预案中所涉及的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b、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

①国家法律、法规

②《安全生产法》

③《职业病防治法》

④《消防法》

⑤《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夫人规定》

⑥《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范围和实用性

本预案描述了工程部应对紧急情况的设施、设备、组织和必要的通讯联络,适用于工程部范围内各类紧急情况,从较小的紧急事件到可能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

d、危险辨识、分析

①民爆公司是储存和使用民爆器材的企业,产品有:

硝铵、乳化炸药;工业火雷管、电雷管、非电雷管;工业导火索等。

由于工程所有土石方爆破全部委托给地方民爆公司,我工程部只存在火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使用过程中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潜在危险。

②事故危险程度

由于危险品库的设计服很《民用爆破器材安全设计规范》要求,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公司是严格按定员定量规定使用的,所以无论那道工序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一般不会很快危机到其他工序的安全,但如果库存量较大的炸药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那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公司及周边村庄都会遭到严重破坏。

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王金强

副组长:

兰庆坤李苑平钟兆起

Ⅱ、设立抢险行动组、技术支持组、通讯联络组、设备物资组、治安救护组、善后处理组。

抢险行动组组长:

兰庆坤

成员:

突击队

技术支持组组长:

李苑平

成员:

徐奔邱源安丰江

通讯联络组组长:

王传中

成员:

李志龙、各组相关组长

设备物资组组长:

孙东奎

成员:

赵村强、王磊、各班组长

治安救护组组长:

钟兆起

成员:

王泽林、各班班组长

善后处理组组长:

张光进

成员:

齐洪环、闵冬梅

④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⑴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将突发事件上报监理、业主,并带领小组相关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抢先救援方案,快速组织实施现场处置工作;

⑵组织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类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⑶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展编制本工程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准备和调集应急物资和机具设备;

⑷工程开工时确定工程工伤急救医院,便于在突发事件中受伤人员的救治;

⑸负责监督检查应急管理工作及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Ⅱ、抢险行动组职责

及时抢救员工的生命和集体财产;消除危险源,恢复正常施工。

Ⅲ、技术支持组

针对事故特点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和指导实施,提供技术服务。

Ⅳ、设备物资组

及时保证救援物资、设备、器材的到位。

Ⅴ、通讯联络组

保证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同时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的授权下负责对事故形成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

Ⅵ、治安救护组

指导现场施工人员及地面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危险区,维护救援秩序。

Ⅶ、善后处理组

查明事故原因及经济损失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

⑤应急队伍组成及职责

Ⅰ应急队伍的组成:

抢险疏散组、消防营救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通讯联络组

Ⅱ应急队伍的职责

抢险疏散组:

负责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抢险、危险品转移、人员疏散等任务。

治安保卫组:

负责治安、交通、警戒、指导疏散等任务。

消防营救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灭火、抢救伤员等任务。

⑷医疗救护组:

负责事故现场伤员救护和协助急救中心人员护送伤员到急救中心。

⑸物资供应组:

负责应急救援车辆、消防器材、消防工具、急救箱、指挥器材及其他应急物资的准备。

⑹通讯联络组:

负责接警、报警与应急过程的通讯联络。

(e)、应急设备、设施配置(见表7.1)

表7.1应急设置表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单位

配置地点

1

应急救援车辆

1

施工现场

2

急救箱

3

各危险源

3

灭火器

5

见消防器材分布图

4

消防水桶

2

见消防器材分布图

5

手提灯

2

应急指挥部

f、应急通讯保障

①应急通讯保障负责人:

办公室主任

②通讯联络方式:

电话、手机、对讲机、喇叭

③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建立与上级消防部门和急救中心等单位的通讯联络,确保通讯联络快速畅通。

(图7.2)

图7.2通讯联络图

④应急总指挥、应急组长各配置了移动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保证应急指挥命令及时传递执行。

g、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

①报警与接警(图9.3)

Ⅰ重大火灾、爆破事故发生时,最早发现者立即向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报警。

Ⅱ事故发生部门在报警的同时,要立即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切断电源。

抢救伤员、转移危险品、组织灭火、消除二次爆炸,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图7.3应急报警与接警程序图

②报警

Ⅰ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并按照总指挥的命令,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人员、准备应急物资,快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护。

Ⅱ应急指挥中心按总指挥的指令,立即向公安局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及损失情况、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Ⅲ各应急组长率领各自应急小组快速投入到应急抢险救助行动中。

h、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图37.4)

图7.4事故应急处置图

①建立警戒区域

治安保卫组根据事故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域,在警戒区域的边界设立警示标志,设专人负责警戒工作;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库区道路畅通。

在警戒区域内除应急人员和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及车辆一律禁止进入警戒区域。

②消防营救

消防营救组之人员根据现场火灾情况,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开辟救人通道,协助疏散组引导人员疏散。

当上级消防部门来救助时,现场消防人员听从其指挥,并积极配合其行动。

③抢救疏散

抢救疏散组人员要迅速投入救人和抢险工作,将警戒区域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有组织地撤离至安全地带,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墙况下快速转移有爆炸危险和燃烧危险的物资至警戒区域外,以免引起二次爆炸和扩大火势的蔓延,抢救贵重物资及器材,确保事故过后尽快恢复生产。

④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组要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救护受伤人员,救助前应根据事故的特点选择有利的地形作为施救地点,确保受伤者在安全范围,在救护时,将伤员进行分类,对轻伤人实施救护的同时,要将重伤员及时护送到急救中心。

⑤物资供应

物资供应组要根据现场应急小组所需,及时供应应急物资,确保应急行动的高效性。

⑥应急救援行动要把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伤害的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⑦工程部自己的应急能力不足时,一个立即请求上级消防部门和急救中心的救助(见图7.1)。

⑧应急结束

Ⅰ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用应急总指挥通过电话或手机发布应急行动结束命令。

Ⅱ事故调查:

应急结束后,工程经理立即组织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监人员、保卫人员、财务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评估事故损失,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提交县公安局。

Ⅲ善后处理:

有综合部负责对伤员、家属及其他相关事宜作出妥善的处理;

Ⅳ组织抢修:

成立抢修组,尽快修复受损设备,恢复正常。

j、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订

①为了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必须保持对公司作业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应急指挥和应急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熟知和掌握本预案要求及相关知识。

②应急领导小组须适时组织必要的预案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确保及时做出有效的应急响应。

③根据应急预案演练发现不足、工程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