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02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docx

湖南省石门县度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

目录

一、项目来源与计划任务1

㈠项目背景1

㈡项目来源1

㈢计划任务2

1、实施规模2

2、采样分析2

3、野外调查2

4、田间试验2

5、示范推广2

6、整建制推进2

7、个性化服务2

8、信息公示2

9、宣传培训3

10、预期效益3

二、任务完成情况3

㈠实际实施规模3

㈡调查、采样分析3

㈢田间试验4

㈣示范推广4

㈤整建制推进4

㈥个性化服务5

㈦信息公示5

㈧宣传培训5

㈨取得的效益5

1、经济效益5

2、社会效益5

3、生态效益5

三、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6

㈠广泛宣传,普及了知识,优化了结构,锻炼了队伍6

1、宣传造势,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知名度6

2、深入培训,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到位率6

3、施肥结构优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7

4、知识结构更新,锻炼了队伍7

㈡建设了高标准的化验室7

㈢野外采样调查,,及时更新了基础数据库7

㈣组织田间试验示范,摸清了技术参数7

㈤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更新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8

㈥根据区域特点,不断改进了肥料配方设计8

㈦示范推广,加快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9

1、示范推广,辐射带动作用显著9

2、创新理念,加快了配方肥的推广应用9

㈧整建制推进,探索出了适合我县特色的工作机制和模式10

㈨及时整理原始资料,建立健全档案台帐11

㈩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12

1、经济效益显著12

2、社会效益显著15

3、生态效益明显15

四、项目成功实施的经验15

㈠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广网络是保障15

㈡采取项目整合,良种补贴、联系科技特派员是捷径16

1、积极参与项目整合16

2、测土配方施肥和良种补贴紧密结合16

3、测土配方施肥和科技特派员紧密结合16

㈢发挥肥料企业积极性是关键16

五、主要做法16

(一)组织管理16

1、成立领导小组17

2、组建工作班子17

(二)工作措施17

1、抓队伍建设,强人员素质17

2、抓宣传发动,促项目实施17

3、抓办点示范,用典型引路17

4、抓质量控制,保项目成效18

5、抓配方建议卡发放,促配肥推广18

(三)技术措施18

1、围绕支柱产业和粮油棉大宗作物实施田间试验18

2、运用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18

3、应用电脑技术,提高施肥建议卡印发效率18

(四)经济措施18

1、实行项目实施责任制19

2、实行激励机制,推动项目实施19

六、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9

(一)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19

1、技术力量严重不足19

2、补贴资金少,配套资金不到位19

3、农民综合素质偏低19

3、配方肥推广网络不全19

(二)建议20

1、建立健全技术队伍20

2、整合支农资金,加大项目支持力度20

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素质20

4、重点加强偏远山区配方肥推广网络建设21

5、整建制推进措施要扎实21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22

1、加强“三年一轮回”、个性化服务对象采样化验22

2、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22

3、加大全县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示力度22

4、加强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应用22

湖南省石门县2011年度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报告

、项目来源与计划任务

项目背景

石门县地处湘鄂边陲,澧水中游,介于东经110°29′-111°33′,北纬29°16′-30°08′之间;辖21个乡镇(区),709个村(居委会),总户数23万户,其中农业户17.0万户,总人口68.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43万人。

全县耕地面积99.12万亩(含园地),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含园地)1.71亩,耕地中水田面积39.13万亩,旱地面积28.49万亩,园地面积31.5万亩,是湖南粮油生产大县,也是柑橘、茶叶生产大县,享有“橘城”“茶乡”的美誉,优质烟叶和高山蔬菜为县内特色经济作物。

2011年,是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第五年。

根据农业部、省厅要求,石门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坚持“增产、提质、经济、环保”施肥理念,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和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服务生产、服务农民、深入推进科学施肥为中心任务,以技术推广普及为重点,大力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内涵深化和外延扩展,在完成“测土、配方”阶段性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施肥指导服务,推动工作重心由室内(化验室)向室外(田间)转变、由项目实施向生产指导转变、由试点示范向“整建制”推进转变,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着力解决不合理施肥、过量施肥和作物缺素问题,不断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努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在省市业务部门指导下,项目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项目实施成果得到显现。

项目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1]43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农[2011]14号);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农业办肥[2011]29号);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资金的通知》湘财农指[2011]72号,石门县财政局文件《石门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的通知》石财农指[2011]145号。

计划任务

1、实施规模

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14万亩,推广配方肥2.08万吨。

农民施用配方肥面积46万亩;计划测土配方施肥覆盖709个村,免费为15.3万个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项目区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

2、采样分析

按照“三年一轮回”采土测土要求,全年采集测试土壤样品300个,植株样44个,采样地块农户调查300户,农户施肥情况跟踪调查100户,土壤样品化验300个。

3、野外调查

采样地块农户调查300个,农户施肥情况跟踪调查100个,对30个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跟踪调查,并建立农户及地块档案。

4、田间试验

全年完成各类田间肥效试验10个,其中“3415”试验1个,其他试验9个。

5、示范推广

全年建设568个百亩示范方、21个千亩示范片、3个万亩示范区,示范面积达11.78万亩,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

6、整建制推进

全县有4个整乡、213个村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7、个性化服务

全年对1313个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个性化服务,并建立农户测土档案。

8、信息公示

全年对15.3万个农户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技术服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5.3万份,测土信息和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上墙展示568处。

9、宣传培训

全年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26期,培训技术骨干300人次,培训农民4200人次,培训配方肥营销人员21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万份;培养750个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户。

全年完成墙体广告80条;举办现场会2次;科技赶集6次;广播电视5次;报刊简报2期;网络宣传10条。

10、预期效益

经济效益。

要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增产节支的良好经济效益。

一是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节本节支。

全县总减不合理施肥量(纯)1710吨、节本267.9万元吨;二是增加作物产量、增产增收。

全县总增产1.96万吨、增产增收3922.1万元;三是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14万亩节本增收共4190万元。

社会效益。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满足农民对科学施肥的迫切要求,控制假劣肥料流入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料,促使养分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从事种植的积极性。

生态效益。

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减少肥料损失,有效降低化肥面源污染,缓解了化肥供需矛盾,促进农作稳健生长,有效减少农药用量和施用次数,提高农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任务完成情况

实际实施规模

全年实际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14万亩,完成率100%,推广配方肥2.08万吨,完成率104%。

农民施用配方肥面积46万亩,完成率10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709个村,免费为15.3万个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完成率100%。

项目区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15.3万份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完成率100%。

调查、采样分析

实际采集土壤样品350个,其中“三年一轮回”原点周期性采集一般农化样281个,耕地地力监测点15个,试验土样54个;填写采样地块调查表350份,完成率116.7%;农户施肥情况跟踪调查100户,并建立农户调查档案,完成率100%;化验土样341个,完成率113.7%,完成土样测试项目2046项次,完成率93.9%,采集植株样120个,测试养分480项次,完成率272.7%。

田间试验

在水稻、柑橘、茶叶、玉米、棉花上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10个,每个试验严格按方案实施,有领导组织,由专人负责,试验结束如期上报试验报告。

完成率100%。

石门县测土配方田间试验完成情况统计表

试验名称

供试作物

试验个数

实验地点

备注

“3414”小区试验

水稻

1

蒙泉镇荆田观村

小区3个

肥料校正试验

水稻

1

蒙泉镇荆田观村

小区3个

柑桔

1

蒙泉镇白洋湖村

小区3个

棉花

1

易家渡镇咸池峪村

小区3个

玉米

1

太平镇五里坪村

小区3个

茶叶

1

东山峰管理区北山片湖坪队

小区3个

基肥追肥比例试验

试验

水稻

1

蒙泉镇荆田观村

小区5个

肥料利用率试验

棉花

3

易家渡镇铁弓堤村

小区8个

易家渡镇八一村

小区8个

二都乡卫星村

小区8个

合计

10

小区47

示范推广

建立了3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即夹山万亩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东山峰万亩茶叶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秀坪园艺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21个乡(镇、场、区)各建立了1000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全县568个村各设立了一个百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涉及柑橘、棉花、水稻、玉米、油菜、茶叶、马铃薯等7种作物。

全县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总面积11.78万亩以上。

建成的示范点做到“四定”、“四有”,完成率100%。

整建制推进

全县建立了夹山镇、蒙泉镇、秀坪园艺场、东山峰管理区4个整建制乡(镇、场、区)和夹山镇灌坪村、蒙泉镇荆田观村、秀坪园艺场秀山村、东山峰管理区湖坪队等213个整建制村(居委会)推进,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完成率100%。

个性化服务

为全县1313个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开展采样化验120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1313份、技术资料2000份,回复技术咨询1000次,完成率100%。

信息公示

全年对15.3万个农户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技术服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5.3万份,测土信息和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上墙展示570处,完成率100%以上。

宣传培训

全年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26期,培训技术骨干302人次,培训农民4203人次,培训850个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户、配方肥营销人员21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002万份;培养750个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户。

制作墙体广告80条;举办现场会2次;科技赶集6次;广播电视宣传5次;发行报刊简报2期;网络宣传10条,完成率100%。

取得的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增产节支的良好经济效益。

一是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节本节支。

全县总减不合理施肥量(纯)2070吨、节本1247.95万元;二是增加作物产量、增产增收。

全县总增产2.1万吨、增产增收5611.2万元;三是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14万亩,节本增收共6859.15万元。

完成率100%以上。

2、社会效益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满足农民对科学施肥的迫切要求,控制假劣肥料流入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料,促使养分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从事种植的积极性。

3、生态效益

肥料利用率提高3.4个百分点以上,减少肥料损失,有效降低化肥面源污染,缓解了化肥供需矛盾,促进农作稳健生长,有效减少农药用量和施用次数,提高农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广泛宣传,普及了知识,优化了结构,锻炼了队伍

1、宣传造势,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知名度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在我县虽推广较早,但广大干群对其了解甚少,通过全国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测土配方施肥不仅是农业节本增效保证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的需要,更是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充分提高了广大干群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认知度。

我县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县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发表有关测土配方施肥专题或相关内容报道,《常德日报》、县信息报发表我县有关测土配方施肥专题或相关内容报道。

在全县乡镇主要干道制作了广告词为“测土配方施肥,缺啥补啥”、“测土配方施肥、吃好不浪费”20M2的墙体广告,向农民朋友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同时,县土肥站组织相关人员利用赶集到各乡镇摆摊设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咨询活动,为赶集农民开具测土配方施肥“处方”,把复杂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简捷明了的形式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深受农民的欢迎,其间共发放宣传材料和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18万份,普及了科学施肥知识,提高了农民科学用肥水平。

各乡镇农技站还采用广播讲座、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测土配方施肥这项工作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广大农民的热情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深入培训,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到位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发挥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认识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浓厚的宣传氛围,我县先后组织县乡镇级测土配方施肥专题培训,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乡镇农技站长、技术骨干(土肥员)及农资门市负责人(承包人)均参加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对1313个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个性化服务,并建立个性化服务对象档案。

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构建了良好有序的服务体系,为该项目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为了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县各乡镇一手抓宣传培训发动,一手抓施肥推荐卡的入户工作,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入户率达100%,农业局土肥站的技术人员直接面对面地指导农民,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最佳施肥量、最适施肥时期,使农民施肥时有据可依,改变了过去盲目施肥的状况,“缺什么补什么”、“吃好不浪费”的科学施肥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施肥结构优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测土配方施肥有效解决过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给作物提供的营养套餐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养分流失,带动了有机肥增施,减少了化学物质和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知识结构更新,锻炼了队伍

土肥站技术人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过程中,通过技物结合,开展“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全站技术人员围绕一条龙服务模式,亲自到基层一线宣传、培训、推广,业务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围绕项目建设,化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更趋合理化,进一步提高了全站人员检测能力,日检测分析达到100个;通过本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野外调查、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和田间试验示范的数据分析,对我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充,制定了适合我市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制作了更合理的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图和不同作物的施肥推荐表,确保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建设了高标准的化验室

自2007年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共投入资金256万元,先后添置了大型、精密仪器19台套,普通仪器160台套,电脑等其他分析化验仪器设备46台件套。

现在可以独立开展常规项目的分析检测,已全面开展土壤、肥料各项常规化验检测,2011年启动对化验室资质认定和计量认证达标工作,不断改善化验室装备条件,扩展化验范围,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水平,以满足对土壤、肥料、植株样品测试工作的需要。

野外采样调查,,及时更新了基础数据库

通过开展个性化测土服务,免费接受农民主动送样测试,满足农民个性化测土服务需求为契机,实行县域周期性测土,原点周期性采集分析及试验示范耕层土样。

并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数据。

组织田间试验示范,摸清了技术参数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和省土肥站印发的《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田间试验示范方案》,在水稻、柑橘、茶叶、棉花上施用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10个,每个试验严格按方案实施,有领导组织,由专人负责,试验结束如期上报试验报告。

试验结束后,通过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得出我县测土配方施肥磷钾肥指标体系、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供应能力、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规律、氮肥当季利用率、土壤中磷钾肥丰缺指标,基追肥最佳施用时期、施肥比例和施肥方法,有利于校正配方施肥模型中不确当之处,为配方施肥指导提供依据,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更新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

2010年,在省站支持下,以湖南农大资环院为技术依托,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土种为基本单元,分乡镇研制适宜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肥料配方及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分乡镇制作测土配方施肥分区图以及与分区图相对应的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推荐表。

各测土配方施肥网点根据农户承包地的地理位置,应用图、表的查询结果直接上门为农户开具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农户就可根据推荐卡到肥料销售点购买肥料。

2011年我县认真整理了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野外调查、实验室化验分析数据、田间试验示范的数据和农户施肥状况调查、耕地地力定位监测数据,对我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充,更新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完善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了石门县水稻(早稻、中稻、晚稻)、油菜、玉米、马铃薯、柑橘、茶叶等作物施肥分区图,施肥推荐表,各类图、表、卡较全面的反映了本县的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的最新动态。

2011年县土肥站承担的《石门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唯一的石门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根据区域特点,不断改进了肥料配方设计

肥料配方设计主要是根据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施肥量。

2010年我县对土壤养分化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对田间试验数据结果得出的水稻(中稻)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规律、氮肥当季利用率、土壤中磷钾肥丰缺指标、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供应能力进行了汇总分析,同时,根据当地气候、地貌、土壤类型、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组织有关专家,审核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施肥模型,进行区域配方设计和田块配方设计,分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

2011年,通过设置“3414”试验、校正试验、基追肥比例试验、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对早期肥料配方进行检验,更新了早稻、杂交晚稻、油菜、玉米、茶叶、柑橘、棉花、马铃薯等作物配方,设计新配方18个。

示范推广,加快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1、示范推广,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多年来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成功经验是层层办点示范,发挥样板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推广进程。

根据年初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责任状,石门县建立夹山镇万亩水稻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秀坪园艺场万亩柑橘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东山峰管理区万亩茶叶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

做到“四有”、“四定”,即“定地、定时、定肥、定作物”,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

各乡镇建立了一个千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全县568个村设立了一个百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

在蒙泉镇荆田观村、白洋湖居委会千亩示范片站站长开展水稻超级稻“种三产四”项目中,根据上年度试验结果,开发生产13-5-7超级稻配方肥100吨,施用面积超1000亩,效果十分明显,平均亩产达610公斤,最高亩产达710公斤,切实实现了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效率。

2、创新理念,加快了配方肥的推广应用

大力开展配方肥推广网络建设,作物布局集中地区,村村建网点,作物布局分散的地区以集镇为中心建供销网点,全县已建成配方肥供销网点4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14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46万亩,推广使用配方肥20790吨。

柑橘是石门县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至2011年,全县年产柑橘38万吨,柑橘鲜果收入5亿元,其他综合收入2亿元,其中:

出口基地面积12万亩,年出口9万吨以上,占湖南省柑橘出口量90%,全国柑橘出口总量的25%,享有“中国早熟蜜柑第一县”、“全国出口柑橘质量示范区”等美誉。

为了提高柑橘科学施肥水平,提升柑橘产业的竞争力,自20072011年,我们共检测柑橘园土样1997个,开展“3414”小区试验、校正试验和示范对比试验22个,基本摸清了我县柑橘耕地土壤的家底,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柑橘园施肥指标体系,制订公布县域配方6个,并制成了适合本县柑橘种植的配方肥。

2011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7万亩次,覆盖全县456个行政村,推广配方肥5250吨,施用面积10.5万亩次,

为了顺应土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农村网民增加等新形势,我们不断探索柑橘配方肥推广新模式。

一是以农技服务体系、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重点,通过乡镇局域网站、电子邮箱发放施肥建议卡的电子网络型推广模式;二是以肥料生产企业为依托,直接联系到村,减少流通环节,让利于民,以配方肥推广为载体的技物结合型推广模式;三是与创建国家级柑橘标准园、柑橘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出口基地建设等项目结合配套推广整合项目型推广模式;四是委派技术骨干定点服务型推广模式,建立专家技术人员包场包社责任制,充分发挥示范片的辐射作用,农业科技特派员杜芳林领办“新园柑橘专业合作社”,2011年推广配方肥80吨,柑橘销售价格高于周边农户0.2元/公斤,激发了袁哥、亚辉等柑橘专业合作社推广配方肥的热情。

近几年来,我县12万亩柑橘出口基地中使用配方肥比例达到90%以上,有效地提升了示范效果。

整建制推进,探索出了适合我县特色的工作机制和模式

按照农业部、省厅要求,在我县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全县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模式基本形成,机制日臻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全面推广,配方肥应用得到逐步推进,农民科学施肥技术得到逐步提高。

主要采取“定点企业配方肥直供推动模式”,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工作深入开展。

主要措施有:

(1)、成立班子,强化责任到人

一是成立领导专职负责整建制工作组织、协调、任务分解发文、督促检查、落实奖惩等工作;二是成立技术班子,负责制订全年全县各村培训计划,召集乡镇专职干部、村组干部及时落实培训场地、培训老师、参训对象。

(2)、层层培训,强化技术到位

县农业局专门组织整建制推进的乡镇负责人、农技员、配方肥销售人员进行配方知识培训2次,向其讲解我县各县域耕地地力特点及配方施肥技术要点,使其成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二传手。

整建制推进乡镇邀请土肥专家,组织各村开展农户培训,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及技术资料。

全县4个乡、213个村开展了技术培训,80%的村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的村实现了配方肥应用全覆盖。

(3)、示范带动,强化辐射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