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6384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docx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度建设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制度建设

(一)工作制度

1.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

(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成立应急管理部门(办公室),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应急专业队伍。

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各类人员相对固定,如有调动,应及时补充。

(4)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包括采样器材、检测试剂、消杀药品、个人防护装备等,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需要。

(5)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6)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技术方案的制(修)订、队伍装备采购等方面,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7)针对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特征,组织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处置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技术方案。

(8)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

(9)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遵守组织纪律和保密制度。

(10)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服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2.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型,组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确保专业结构合理。

(2)健全应急队伍成员库,建立基本资料档案,并及时更新信息。

(3)应急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处置情况对队员及时进行调整。

(4)每年开展专题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3.应急队伍装备制度

(1)根据应急队伍的职能,制定本级应急队伍的装备标准和目录。

(2)各专业小组根据耗损和需求上报本年度装备采购申请,由应急管理办公室汇并形成年度采购计划,按有关程序采购。

(3)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做好装备的仓储管理、维护保养及训练使用等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使用管理。

(4)凡属于个人生活用品的装备由队员自行保管,必须做到在使用期间能正常使用。

其它装备由单位统一由专人保管。

(5)专业人员要熟悉使用各类装备的程序,在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相关物品交专人维护保养后入库。

(6)在应急工作中所耗损的物品要及时上报随时采购补充入库。

(7)对装备的物品应有专人定期维护和保养。

4.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1)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的需要,编制“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应急物资配置方案”。

(2)每年底由物资保管员清点储备物资,及时清理过期失效物品,做好“储备物资清单”的登记工作。

(3)每年初根据上年度“储备物资清单”编制当年采购计划,上报有关部门购置。

(4)对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快速检验检测器材和试剂、传染病隔离、放射源隔离、防护用品及设施等卫生应急储备实行分类管理,按保存条件分别存放。

(5)储备物资需领用时,应填写“储备物资领用单”,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发放。

(6)储备物资被领用后,应按照“应急物资配置方案”的数量及时采购补充。

5.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

(1)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工作,以提高专业队伍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2)每年要开展辖区应急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地点、教材,以及效果评估、费用预算等项目。

(3)培训对象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队伍和乡、村配合应急处置工作的防保人员。

(4)根据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或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

(5)根据培训对象专业特征与技术水平,确定培训内容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和处理流程等。

(6)培训实行考试和评估制度。

用问卷、集体座谈、抽查随访等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培训结束时撰写评估报告,内容包括:

培训项目概况、受训人员及培训考试、培训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等。

(7)培训结束后要整理培训资料并进行档案管理。

6.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制度

(1)定期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的演练.并不断地完善预案和方案。

(2)开展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应急演练需求调查与分析,制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年度演练计划,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工作的实施技术方案,内容应包括:

演练目的、组织、参加人员、演练内容与形式、时间与场地安排、评判要点、保障支持、经费预算、工作要求、效果评估和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4)以实战要求对待模拟演练,认真做好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各项措施均应落实到位,包括组织管理、技术规范、物质准备、部门配合、媒体沟通等。

(5)实行演练现场评估制度。

对演练过程要进行现场点评,确保演练达到设计要求。

在演练结束后,通过问卷、集体座谈和现场评讲等形式开展演练评估与总结,完成演练评估报告。

(6)使用的物资在演练结束后要及时归还入库,不足部分要及时补充。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网络体系,包括法定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症状监测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出入境口岸卫生检疫、监测网络以及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保证信息的及时收集、核实、分析与反馈。

(3)及时对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代表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数据质量及成本效益比例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监侧系统。

(4)定期分析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对下一阶段趋势开展预测预警。

(5)建立新发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系统,选择医院或学校等作为监测哨点,根据症状监测原理,开展常见及重点症状与疾病的预警监测工作。

(6)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反应制度,通过预警监测发现异常症状/疾病聚集性信号,即启动现场调查,核实原因,开展科学处置。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工作人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工作的网络直报、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任务。

(3)指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直报用户密码的分配和管理,网络密码要定期更换,不能泄露和转让。

(4)设置专门的举报热线电话,接受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

对公众举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调查核实确认,按规定程序上报和网络直报。

(5)报告范围:

传染病暴发流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医源性感染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有害生物与化学毒品播散,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6)报告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做出事件进程和结案网络报告。

(7)报告内容:

首次报告应尽可能说明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受累人数、主要症状和体征、可能的原因、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化及控制情况及时进行事件的进程报告及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或存在的隐患、控制措施及效果等内容。

(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及时对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审核,及时订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每日对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动态监控,并做好记录。

(9)定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根据需要随时做好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要做好事件动态与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的追踪。

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并向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反馈。

(10)每年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向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有关原始记录和表格、调查分析报告、汇总分析总结等文档应定期整理归档,有关电子文档和数据要硬件备份异地保存。

(12)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泄露和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信息,以及事件受累者的个人信息。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制度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疾病暴发或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以尽快明确病因(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

(2)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组织现场调查工作组(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专业,必要时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参加调查);充分准备现场调查所需资料、物品。

(3)现场调查与处置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现场调查工作,组成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4)现场调查与处置工作同步开展。

根据制定的方案或计划,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并针对事件发生的有关因素,确定并落实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或控制措施。

(5)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与控制措施相关信息,对现场调查与处置工作开展过程评估与最终效果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场调查、修订或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6)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及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估,及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

(7)及时报告或反馈调查处置的进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8)现场工作必须服从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10.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危机干预制度

(1)定期分析卫生应急工作的现状与趋势,及时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2)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3)针对公众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帮助广大群众树立对科学、对政府的信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4)利用现代传播设备和技术,及时沟通信息。

(5)通过督查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

(6)积极组织心理专家对公众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根据心理测评结果,提出具体方案组织实施,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7)宣传科学防控知识,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公众心理危机,防止群众产生恐慌心理,预防发生群体性不良事件,促进灾后公众健康心理的重建。

(二)岗位职责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副主任)职责

(1)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2)建立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立上下联系制度和沟通制度。

(3)组织制定专业范围内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方案。

(4)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

(5)组织开展专题的卫生应急演练,并积极参加多部门的应急演练工作。

(6)依法组织和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7)组织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开展分析与趋势预测,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8)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

(9)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卫生应急工作任务。

2.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

(1)组织制订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2)制定卫生应急装备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