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767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 1.docx

高二上期周练地理41

2018-2019高二上期第4次周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共40小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暑期,小明同学从武汉出发到H国参加研学营。

图1为H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小明在H国常见的景观有

A.梯田B.奶牛场C雨林D.平顶屋

2.H国农业发达,主要得益于当地

A.光照充足B.地势平坦

C气候温和D.河流众多

3.与武汉相比,H国具有明显优势的工业有

A.石化工业B.钢铁工业C棉纺工业D制鞋工业

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4.图中(  )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5.受自然环境影响,a→b→c→d(  )

A.相同高度的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的高度越来越低D.传统房屋墙壁越来越薄

图3所示区域在汉唐时期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南路,近代以来,由于人口和耕地的急剧增长,给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此完成6〜7题。

6区域河流流量

A.下游比上游大B.年际变率大C冬季比夏季大D.季节变率大

7.对该区域城镇位置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A.全球变暖B.过度取水C工业发展D.铁矿开采

图4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边缘的新月型沙丘在2006年〜2015年因单一主风向引起的前移情况。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地的主导风向及a、b代表的年份分别是

A.东南风a为2006年

B.西北风a为2015年

C东南风b为2006年

D.西北风b为2015年

9该地因主风向引起的沙丘前移过程主要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对图示沙丘形态的监测主要依靠

A.GPS技术B.GIS技术

CRS技术D.VR技术

K岛(见下图)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繁殖。

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英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岛食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不足,生产规模小B.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

C.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D.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运

12.下列地点中,与岛上植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里约热内卢B.开普敦C.布宜诺斯艾利斯D.罗安达

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图7示意亚马孙地区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

据此完成13〜15题。

13.热带雨林地区的典型土壤

A.多呈碱性B.富含有机质C土层深厚D.多磷钾元素

14Ta〜Tb时期土壤肥力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雨林植物大量吸收养分B.雨林系统淋溶作用强烈

C耕地化学肥料补充不足D.雨林系统气候趋于恶化

15.这种原始农业生产方式易造成

A.土地荒漠化B.酸雨危害C次生盐碱化D.水土流失

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

回答16-18题。

16.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

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17.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

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1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19.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2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下表为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

hm2),读下表,完成下列两题。

2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A.水库坑糖 滩涂 水田 河渠B.河渠 水田 滩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滩涂D.河渠 水库坑塘 滩涂 水田

2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

C.湿地面积减少D.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它是一种由信息技术支持,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包括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收获等环节,是实现农业向低耗、高效、优质、安全转变的重要途径。

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下表为精准施肥与常规施肥效益比较表。

阅读材料和表格,回答下列两题。

23.为了精确和快速地对大面积的田区进行频繁监测,判断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状况,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24.为了精确施肥,减小化肥施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GISB.GPS和数字地球C.RS和GISD.RS和数字地球

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

25.“我国某省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属于山地型高原地貌;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不同的气候、地形条件杂糅在一起,注定了其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的多元性”,文中描述的省区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26.上文描述的省区,其地理环境交错复杂,表现在

①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②平原地区向山地过渡③农耕区向牧区过渡

④湿润区、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干旱区过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7.图中甲、乙、丙、丁所在省区菜系与地域文艺风格各有特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省种植业发达,菜系以清淡酸甜为主要特点

B.乙省菜系源地文艺特色是长调牧歌

C.丙省菜系原料以生猛海鲜为主,麻辣著称

D.丁省菜系源地的文艺风格显现温婉清丽特点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三小题

28.图中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破坏严重

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⑤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

A.①②③.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29.图中①②③④⑤个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①B.②C.④D.⑤

30.对图中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①----草原广布、地表崎岖B.②----温差大、降水少

C.③----光照充足、风沙大D.④----气候湿润、林地多

 

下表为黑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西藏自治区四省区2015年的产业结构和人均GDP。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31.表中四地,代表西藏自治区的应是

A.甲B.乙C.丙D.丁

32.从区域发展阶段看,四地中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是

A.甲B.乙C.丙D.丁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的气温与裸地的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单位:

℃)变化如下表。

据此回答33~34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33.探究结果表明(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的年均温比裸地低

34.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由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高原区。

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计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回答35~37题。

35.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36.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  )

A.汛期变快B.全年都快

C.全年变化不大D.枯水期变快

37.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

A.上游植树造林B.上游水土保持

C.下游修建水库D.下游疏通河道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下面38~40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38.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9.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40.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二。

主观题

41.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沙雅县(如下图),地域辽阔,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

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本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河谷平原,是沙雅县农业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约占总面积的19.6%;南部为沙漠,约占总面积的80.4%。

沙雅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沙漠英雄树——胡杨林,如今正面临面积锐减、碎片化趋势严重和质量下降等问题(见下表)。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表 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变化

年份

面积/km2

斑块数量/个

斑块平均面积/km2

1989

2230

151

14.77

2009

1833

132

13.89

(1)指出导致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及质量下降的原因。

(6分)

(2)分析沙雅县分布并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胡杨林的原因。

(6分)

(3)简述近几十年来沙雅县的灾情变化。

(6分)

(4)你是否赞同该县实施退耕扩林,解决日益凸显的荒漠化问题?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下面图a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

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

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并与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6分)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6分)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并阐明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6分)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

山西省地理区位优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了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至2014年,形成了18个500万吨级及以上的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状况。

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材料二面对资源的日渐枯竭,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说出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原因。

(6分)

(2)据图说出山西省从1994年到2014年焦化厂布局的变化特点。

(6分)

(3)请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

(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5BCAAD6-10DBBAC11-15CDCBD16-20ACBCB21-25ADCAA26-30BBADD31-35DA

41答案:

(1)盲目开荒和过度放牧;农田灌溉使林木水分补给减少;乱砍滥伐和工程建设。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冲积平原广,沙土土质疏松,利于根系发育;临近塔里木河,水源条件好;位置偏远,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且有国家政策保护。

(3)极端天气出现概率增加,泥石流和风沙灾害频率和危害程度加大。

(4)赞同。

理由:

既可防止南面风沙侵袭,又利于保护北面农牧业的发展;依托世界胡杨森林公园,并与沙漠、雪山等组合,开发其旅游价值;利于保护古“丝绸之路”通道及其多元文化。

不赞同。

理由:

耕地面积小,但供养的人口多;扩林的方向应是“沙退林进”;荒漠化问题之源是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42答案:

(1)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

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2)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土壤侵蚀强度较弱;年降水量为300~450mm时,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为450~600mm时,植被覆盖率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或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迅速减弱;年降水量大于600mm时,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较弱且变化不大。

(3)甲地:

方案2。

理由:

甲地年降水量超过450mm,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

方案1。

理由:

乙地年降水量为300~450mm,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年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

43【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品质高;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

(2)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到大;分布由分散到集中。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