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562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docx

GCT语文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题解析

科技类说明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

俗语有云:

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

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

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

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

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

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

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

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

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

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

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

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

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

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

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

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

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

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

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

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

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

《博物志》云:

“尧造围棋,丹朱善棋。

”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

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

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

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

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

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

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有删改)

1.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

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当属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2.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

 B.下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C.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

象棋则表现出来先人的爱国情操和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

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胜负。

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一个气眼,否则没有回旋的空间。

因而下围棋就是要多造气眼多占地盘,地盘多者为胜。

 B.围棋的产生比象棋早很多,在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而象棋则是在秦以后才出现,“楚河、汉界”可以佐证,围棋更能体现中国早期文化的特征。

 C.从棋子地位来看,围棋各子平等,机遇相同,体现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

象棋各子地位不同,本领不同,体现出中国封建专制思想。

二者的价值观念不一样。

 D.下围棋就如用加法,棋子下得越多越好,最后要填满全部棋盘,不留一空;而象棋则用减法,棋子不断减少,直到将死对方为止,因而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

答案:

1.B(象棋中将帅地位最高,车本领最大。

2.A(是围棋和象棋本身的特点,不属于对文化载体的理解。

3.D(A、体现人类早期的目标而非终极目标;B、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C、说下象棋没有主观能动性无依据。

4.C(A、下围棋占领地盘,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B、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不可信;D、围棋不能要填满全部棋盘,不留一空;象棋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的说法也不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

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

老子的最高审美境界,来自于修道时的“致虚守静”等内心体验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内审美境界。

这种境界被庄子表述为“心斋,,.·坐忘”,具有所谓“虚室生白”的内审美效应。

就先秦儒家而言,也有着相同的情况。

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

但最能代表孔子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还是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个“不改其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型的内审美,是一种内乐,备受儒家推崇。

古希腊的柏拉图

把美的和美本身加以区别,美的是现实中可以用感官把握的具体对象,而美、则是这种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这种理念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是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时才产生的。

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

内审美具有精神性审美的特征,表现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

正是这种超越性,构成了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内审美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

区别主要在于超验与非超验上。

从柏拉图开始,中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天地神人共舞”,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转移,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

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与西方古代审美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内乐为上,感官享乐为下。

第二,中国的内乐传统与内在实践传统一致,是内在实践、内在体验的结果。

老子讲致虚守静,以观其复,就是通过心理的自我凋节,达到观道和览玄的境界。

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讲求心灵的虚静。

这种虚静之说,到了苟子那里就发展成了“虚一而静”理论,而且,这种虚静又与心灵的平和、愉悦相联,产生“心平愉”,则“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的内审美效果。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虽非就审美而百,但正是追求“内圣”的内在功夫,才使得审美从道德感和功利感中升华出来,从现实的困境中超越出来,从而出现“孔颜乐处”和“吾与点也”的内在精神境界型审美。

第三,由于内乐、内审美是自我内

在实践的产物,因而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和身心自由问题,从来都是一个不需要外力解决的问题,不像基督教等神学那样需要外来的神的救赎,而是仰赖于自身的感悟、内心的悦乐和身心的自我解放。

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的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不仅成就了人格理想的完善,而且也成就了审美的健全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心灵建构、内心和谐的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资助,是我们这个精神存在状态与物质发展水平不和谐时代的一种有益的参照。

(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19期,有删节)

5.下列各项中,关于“内审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审美是指一种古已有之的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

B.内审美是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和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C.内审美表现为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

D.内审美是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6.下列关于中、西方古代内审美的区别,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内审美兼具超验与非超验两类,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主要是超验的。

B.中国古代内审美强调内在体验,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强调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

C.中国古代内审美是内在实践的结果,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不是通过内心活动而是借助神力来实现。

D.中国古代内审美侧重于心灵平和、愉悦的效果,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侧重于神力救赎后的超越。

7.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庄子主张“心斋”和“坐忘”,实际上就是要通过个体心理调适达到内审美的效果。

B.孔子盛赞颜回“不改其乐”,体现了古代儒家对内审美的推祟和对感官审美的摒弃。

C.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能实现人格理想的完善,有效改变现实。

D.柏拉图的“天地神人共舞”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理念世界之美和西方内审美的特征。

8.根据原文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们这个物质高度发展、精神相对萎缩的时代,内审美可以帮助我们重建精神家园。

B.自由追求是人的本质特征,内审美可能帮我们超越于现实情境之上,实现精神的自由。

C.当今社会人们需要精神资助,通过内审美,效仿先贤,就可以实现人类的自我救赎。

D.如果一个时代中物质欲望代替了内在悦乐,实际上就意味着内审美被干扰甚至遮蔽。

答案:

5.B/这只是柏拉图对“美”的理解。

本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6.C/据“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

时才产生的。

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等信息可知,西方古代内审美同样需要通过主体心理活动才能实现。

7.A/B项据原文“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

型审美的充分肯定”可知本项“对感官审美的摒弃”的表述不当。

c项“能有效改变现实”

无据,原文只表达了“能超越现实困境”等信息。

D项“天地神人共舞”是现代存在主义思

想。

8.C厂效仿先贤”表述不当,对先贤的思想应批判继承;内审美可能实现个体的自我

救赎或有助于人类的自我救赎,因此“就可以实现人类的自我救赎”表述绝对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海洋酸化——潜在的环境危机

不再仅仅是气候改变的问题了,除了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以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开始改变被称为生命摇篮的海洋的化学成分。

这种海洋化学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生态和经济学的结果难以预料,但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在7月4日出版的《自然》上,海洋化学学者呼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并采取措施解决海洋酸化问题,以遏制气候进一步恶化。

卡耐基基金会全球生态学部KenCaldeira、夏威夷大学RichardZeebe及两位合著者共同编著了该论文。

在过去两个世纪内,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中,40%被海洋所吸收,大海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但是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二氧化碳导致海洋的平均PH值((衡量酸碱度指标)降低了大约0.1个单位。

视现在二氧化碳的排放的速度,到21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PH值下降可以高达0.35个单位。

海洋酸化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实验表明,PH值降低0.2——0.3个单位,将干扰海洋生物中最重要的基础生物珊瑚虫以及其它浮游生物的骨骼钙化,因为构成它们骨骼的碳酸钙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

在本世纪中叶,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的珊瑚礁等海洋区域将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日光照射的表层水域,也是二氧化碳最易被吸收的水域。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需将PH值下降范围控制在0.2以内。

这是1976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极限值,二氧化碳的减排迫在眉睫。

虽然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是不确定的,但海洋的PH值和碳酸盐化合物数量在几百万年内保持稳定——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

“我们知道海洋酸化会损害珊瑚虫和其他有机体,但是对大多数物种如何被影响,我们没有实验数据做支撑。

”Caldeira说,“实验室内的大部分实验已经完成,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

”酸化必定会对贝类动物,如贻贝和牡蛎等造成严重危害,对商业捕鱼造成极大影响。

其他的生物倒有可能在新的酸化环境中茁壮成长,但这可能包括是惹人麻烦的“杂草”和致病生物。

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已经引起大部分科学家和公众的关注,然而,海洋酸化已经迫在眉睫,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环境危机。

“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我们不仅在考虑气候因素,也要考虑海洋所受的影响。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

”Caldeira说,“虽然二氧化碳的增加看起来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后果,但是这同样意味着珊瑚礁及其他重要海洋资源的损失。

(《环球科学》2008年7月9日)

9.下列对“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酸化是指衡量海洋酸碱程度指标的PH值低于正常的水平。

B.海洋酸化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化学万分发生了改变。

C.海洋酸化会损害包括珊瑚虫在内的许多有机体,科学家已经做出了相关的数据统计。

D.海洋酸化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却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

10.下列对“海洋酸化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酸化将会干扰珊瑚虫的骨骼钙化,从而影响海洋生态的基础。

B.海洋酸化将会使海洋吸引更多的二氧化碳,从短期来看能使全球气温降低,但长期来看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危机。

C.海洋酸化必定严重损害牡蛎等贝类动物,还会极大影响海洋的渔业发展。

D.海洋酸化可能会让“杂草”为和致病生物茁壮成长,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11.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和公众不仅十分关注二氧化碳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对海洋酸化的趋势也十分关注,并产生了共识。

B.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因此有科学家呼吁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

C.以人类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看,到21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PH值下降将高达0.35。

D.海洋的PH值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而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也是很确定的。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最易吸引二氧化碳的表层水域,因此海洋酸化对它们的影响会十分严重。

B.如果人类不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海洋酸化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害,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C.海洋酸化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因此,只要减排二氧化碳,海洋中的PH值就会相对稳定。

D.二氧化碳可以使全球变暖,可以使海洋酸化,但海洋酸化与气候变化却没有关系。

答案:

9.C(目前还没有实验数据做支撑)

10.B(“气温降低”在文中没有依据,只是吸收了部分二氧化碳,减缓了变暖的步伐)

11.B(A目前对海洋酸化的认识还不够普遍;C原文是“可能高达0.35”;D原文是“不确定”)

12.D(海洋酸化与气候变化有关系,可以从“海洋化学学者呼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并采取措施解决海洋酸化问题,以遏制气候进一步恶化”“大海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得到证实)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从仿真到逼真:

转瞬显现导演创意

陈磊

①数千白衣武者将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整齐划一;2008个长衣武士击缶传歌,通过拍击精准地显示着倒计时;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快速排列变化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在总计两万人的表演现场,每0.04秒就会发出一个动作指挥口令。

当你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些精彩表演深深感染时,也许不知道,在张艺谋等导演背后还有个“科技参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简称“仿真编排系统”),它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②“导演只要说出自己创意,科研人员将具体参数输入系统,电脑上就会呈现出和真人表演同样逼真的效果。

它还能实时漫游,也就是说能展示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演随时调整预案。

”该项目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丁刚毅介绍说,这次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如果靠想象或真人反复排练来调整表演方案,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

③系统用途之一是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在此之前,由于排练等动态复杂因素,没人能说出一个方案需要多少人,导演们也常为此争执,现在用软件一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星光”表演中,导演最初估计要5000人,计算机根据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进行智能填充及分布,得出最优方案,建议2369人参演。

起初,大家对这套系统还不太信任,排练击缶时找来800人现场排练,结果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有出入。

④最令人惊叹的是,开幕式击缶和活字印刷表演如何让上千名表演者的动作如同机器一样准确无误、毫厘不差?

科研人员张龙飞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每个演员都有制胜法宝——一张口令表。

系统通过自动化确定演员站位,给每个人设定坐标并分区编号,电脑根据站位数据确定灯光动画效果,同时,根据呈现出的三维效果视频,自动化分配各个站位的演员动作,每0.5秒出一张数据图,演员只要拿着动作口令表,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动作就行了。

⑤导演想法多,创意新,还随时变化,作为“技术参谋”,这套系统实现了全程贴身服务。

仿真编排系统还能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并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演出流程、演出人员、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和参演团队集结调度等。

这些技术都成功地应用于彩排指挥、2016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仿真等重要环节。

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张和平曾感慨:

“这就是科技奥运!

⑥“该仿真系统能够把一个模糊创意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把创意、排练方案、呈现形式甚至服装道具等信息管理都融合在一起,利用平台系统综合考虑解决。

”丁刚毅说,这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应用仿真技术解决大规模的广场文艺演出,实现了硬件软件与导演创作规律融合。

通过这次尝试摸索出大型文艺演出导演创意编排的技术需求,利用人群仿真,探索开发出能实时渲染的仿真系统,同时还形成了奥运会后续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⑦谈到应用前景,丁刚毅非常乐观:

“除了大型文艺表演,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影视特效、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

”据他透露,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系统可以实现3万人的实时模拟,以后计划实现到10万人的规模。

除了服务于奥运会,这套系统还可以在重大广场仪式活动及今后实战演习、反恐等领域中使用。

(选自《科技日报》2008年8月20日)

13.以下对“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能够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自动化确定演员站位和自动化分配各站位的演员动作。

B.它能够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

C.它充分利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从演出流程、演出人员到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以及参演团队集结调度,等等。

D.它能实时漫游,即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可展示真人排练的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演随时调整预案。

14.下列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仿真系统能综合考虑解决创意、排练方案、呈现形式甚至服装道具等信息管理问题。

B.只要把模糊创意输入计算机,该仿真系统就能把模糊创意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

C.创意、排练方案、呈现形式甚至服装道等信息管理,都能被该仿真系统融合在一起。

D.把模糊创意变成具体参数输入计算机之后,该系统能把它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

15.下列各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并没有靠想象或采用真人反复排练,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

B.科研人员将能够体现导演创意的具体参数输入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电脑上就会呈现出和真人表演同样逼真的效果。

C.仿真编排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填充及根据分布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建议2369人参演“星光”。

D.导演和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在现场指挥北京奥运会彩排、2016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仿真等重要环节。

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型文艺表演上,仿真编排系统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动画制作、影视特效、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上,该系统作用并不是那么大。

B.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可以实现3万人的实时模拟。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任意规模。

C.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计算,认为排练“击缶”需要800人,现场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有出入,由此可知仿真系统计算比实际情况还准。

D.仿真编排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尝试,使科研人员开发出能实时渲染的仿真系统,与此同时,还形成了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答案:

13.D(根据第②段可知,“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真人排练”不属于“实时漫游”的含义)

14.B(“把模糊创意输入计算机”错误,应该是把“具体参数输入计算机”)

15.B(A项“并没有靠想象”这是不可能的,“创意”就是“想象”。

C项应该是“根据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进行智能填充及分布”。

D项“在现场指挥”错误,“仿真编排系统”重在“仿真”,不需要“在现场指挥”)

16.D(A项,原文最后一段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比较。

B项,错在“在不久的将来”,原文是“计划”,“任意规模”应该是“10万人的规模”。

C项,不是“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计算,认为需要800人”,而是“大家对这套系统还不太信任,找来800人现场排练”。

因此,也不能推断出“仿真系统计算比实际情况还准”的结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